首页期刊导航|学习与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习与探索
学习与探索

张磊

月刊

1002-462X

xxts@chinajournal.net.cn

0451-86211635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联发街62号

学习与探索/Journal Study & Explor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学习、探索、开拓、创新”作为刊物的灵魂,以从理论上回答历史进程及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为目标。以原则性、学术性、探索性、时代性办办刊方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粮食产业智慧化发展的"两个跨越"挑战及破解路径

    刘长全
    98-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化是粮食产业克服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粮食产业智慧化发展,有利于提升要素效率,破解劳动节约与提高管理水平、粮食产出增长与环境可持续两个重要矛盾;有利于促进分工合作,实现粮食产业体系现代化;有利于促进粮食生产定制化、产需衔接和产业链延伸.但是,粮食产业智慧化面临从局部示范智慧化向普遍智慧化跨越和从初级智慧化向高级智慧化跨越的挑战.实现跨越的路径是,通过"多层次智慧粮食产业体系+智慧化生产服务"实现普遍智慧化;通过"技术创新+数据共享+分工协同"实现高级智慧化.

    粮食产业智慧化要素效率资源潜力社会化服务

    论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内涵特质与创新路径

    杜曙光范丽丽
    109-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既遵循各国经济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具有基于中国国情的自身特色,体现出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现代化道路的内涵特质.从理论层面看,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是其根本前提和原则;从实践层面看,中国式经济现代化表现为向现代工业经济形态转型的生产力要求、创新社会主义市场化运作机制的生产关系变革和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理念实践引领的良性互动.新时代新征程,以现代化经济体系为载体、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动力、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新发展格局为依归的"四位一体"的内容体系构成了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创新路径.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工业化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

    对数字经济时代利他主义的反思——兼论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阐释

    刘健戚聿东
    116-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利他主义的理论渊源入手,梳理了有关数字经济时代的利他主义及计划经济新思潮的观点与主张,并从人的本质内涵和人的行为决策机理的角度对利他主义进行了反思、对计划经济新思潮进行了批判,认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利他主义是一种具有利他效应的价值理念,并不能在根本上取代利己的价值属性,企业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更倾向于以利他的手段来实现利己的目标.而计划经济新思潮仍然是违背常识、违背规律的认识误区,理性的功能特性、市场的本质内涵以及人与市场的互动所形成的人的行为决策的机理决定了计划经济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本文进而运用有关人的行为决策的SBRE四因素模型,从主观内因和客观外因两个层面,从人的价值目标取向、人的理性能力提升、外部条件优化三个维度分析和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

    数字经济利他主义行为决策中国式现代化

    数字资本场域下的数字消费主义:出场、表征与祛魅

    邹永红李红亮
    127-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消费已成为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贯穿于数字消费领域的资本逻辑,衍生出以集体服从的符号化消费、落后于数字导向的个体追逐、流量密集的娱乐化购物、无处遮蔽的算法引导、虚拟交互的社会体验等为表征的数字消费主义,消费需求被无限制造.未来,要将"人""物""自然"等范畴置于数字消费主义的推演框架中重新审视,探索结构优化、消费解放、消费正义等发展逻辑,助推数字消费真正服务于人的本质存在和价值.

    数字消费数字资本数字消费主义

    人工智能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回顾与展望

    孔微巍谢梅婷
    134-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是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高质量发展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高质量发展呼唤高质量就业,没有高质量就业高质量发展就无从谈起.人工智能在发展过程中深刻地影响着就业市场的各个要素,与就业质量更是密不可分.本文从人工智能和就业质量的概念入手,总结回顾了当前国内外学者对于两者关系的研究.就业质量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关于人工智能对就业质量的影响,需要从就业质量构成要素层面展开分析.通过梳理人工智能影响就业质量的四个主要要素,即收入、就业结构、工作稳定性和工作时间及其之间的作用机理,发现关于人工智能影响就业质量的研究较多集中在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上,关于人工智能引发的社会保障问题、人机交互问题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未来要加强人工智能在工作稳定性方面的实证研究,重视人工智能与技术员的结合,通过人机融合方式强化人工智能对就业质量的正向影响,深化对劳动者技能与人工智能岗位的匹配性研究,重视人工智能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规范研究的科学性,有利于人工智能与就业质量互动机理的研究更贴近中国国情,更好地为高质量发展服务.

    人工智能就业质量人机融合替代效应创造效应

    人工智能技术嵌入社会治理:创新、风险与防范

    陈双泉韩璞庚
    142-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技术的革新与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远影响,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升公共服务效率、促进协同治理智能化等方面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关键助力.但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以及伦理道德等方面隐含着诸多社会风险,给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带来了新的挑战.数字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嵌入社会治理,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推进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以法治保障规避智能治理进程中的风险,构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善治机制.

    人工智能技术社会治理治理风险

    诗可以载道吗?——以钱锺书文道思想变化为主例

    刘锋杰
    150-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周作人提出"言志"与"载道"对立说,钱锺书辩驳性地提出"诗以言志"与"文以载道"的文体区分说.如此一来,文与道的关系确立了,诗与道的关系被悬置了.罗根泽、朱自清等起而辩证诗道关系,且从文论史上看,也可见诗道关系论述,这导致钱锺书改变早期看法,开始承认"诗可见道".后钱穆将杜甫视为"文以载道"代表者,深刻论述了诗道关系.由此可知,"文以载道"可包含"诗以载道"之义.中国文学的伟大精神,不仅通过文以载道来实现,也通过诗以载道来实现.

    文以载道诗以载道钱锺书钱穆

    可以观:语言接触视域中的王国维诗学

    周景耀
    160-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晚清以降,中国语文开启了现代重构的进程,中外语言的深度互动与接触是重要的推动力量,王国维在此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借助"新语",王国维对作为人文"科学"的"文学"进行了规定性表述,并形成一套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源自欧洲比较语言学的语言与思想、语言与文学关系的新认识,体现之一是,在表达思想感情时言语(口说的话)相较于文字更直接、自然与透明.这种抬高言语的认识,顺应了现代中国"汉字革命"与"文学革命"的大势,具有隐秘的反传统倾向.王国维的语言论与其诗学观念一道在现代中国产生着范式性的巨大影响,但也应看到,其依恃新语展开的诗学论述,在阐释中国文学传统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龉龃矛盾、错位误识、效力不足等问题.

    语言接触双字译词衍指符号直观语音中心主义

    从"古典新义"到"古典深义"——闻一多古典诗学研究方法探赜

    石畅
    170-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闻一多先生在古典诗学的研究上具有深厚扎实的根底,这得益于他对中西方文化的研究不囿于传统,而是广泛吸纳西方思想,将西方的现代性与中国传统批评方法结合,从多学科、多角度进行综合研究.闻一多采用了训诂与考证、印象式批评、还原与文化阐释、立场式批评等多种方法对古典诗学进行深入研究,这些方法独具一格,既有对前人的继承,也为后辈学者指明了方向.

    闻一多古典诗学研究方法

    Abstracts

    179-1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