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习与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习与探索
学习与探索

张磊

月刊

1002-462X

xxts@chinajournal.net.cn

0451-86211635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联发街62号

学习与探索/Journal Study & Explor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学习、探索、开拓、创新”作为刊物的灵魂,以从理论上回答历史进程及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为目标。以原则性、学术性、探索性、时代性办办刊方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冷冻胚胎之上的权利谱系及权利冲突化解路径

    汪丽青张玉东
    8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冷冻胚胎纠纷案件引发诸多司法难题.从基本的社会共识出发,经过严谨的逻辑论证和价值选择,合理界定冷冻胚胎的法律地位是解决司法困境的关键.冷冻胚胎之上的权利谱系包括主体性权利和客体性权利,基于前者可以给予冷冻胚胎类似于胎儿的保护,而后者包括夫妻的人格权、身份权和物权.夫妻基于冷冻胚胎的客体性权利发生冲突时,应采取利益衡量的方法解决相关争议;在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死亡时,应兼顾当事人意思自治、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来处理冷冻胚胎.确定冷冻胚胎权利的保护与行使规则,可以为司法难题解决提供理论参考与路径选择.

    冷冻胚胎法律地位权利谱系权利冲突

    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五维一体"求解

    李海舰李真真
    94-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新征程,基于新的形势变化,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维度统筹谋划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提出,应将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从单一维度求解拓展至"五维一体"综合求解,构建"五维一体"的制造业发展新格局.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五维一体"求解框架下,经济维度要实现完整性发展,包括产业序列、产业组织、产融结合、四链融合;政治维度要实现安全性发展,包括高水平自立自强、高水平国内循环、高水平对外开放;文化维度要实现高端化发展,包括产品层面文化融入、企业层面文化融入、产业层面文化融入;社会维度要实现智能化发展,包括智能研发、智能制造、智能营销、智能营运;生态维度要实现绿色化发展,包括生产方式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本文探讨了中国制造业"五维一体"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五维一体"综合求解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事实经验与实践向度

    刘文勇郭连生
    106-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考察世界范围内生产要素与产业体系变革发现,重大科技创新的关键决定作用、重大制度创新的有效能动作用、微观企业动机与宏观国家意愿的激励和导向能动作用是马克思主义视角的世界发展经验.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实践演进证明,中国完成了由"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跃升、实现了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的创新性有机融合、形成了"质的飞跃"的演化路径是在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中形成的中国经验.我国新质生产力跃升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实践向度应着眼于厚基础科技创新与宽口径技术应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改革释放制度红利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效率效能等方面,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应着眼于推进产业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立足因地制宜实现特色发展、坚持先立后破实现按规律发展,正确处理好现代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发展关系.

    新质生产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全要素生产率中国经验

    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布局特点与路径选择

    黄瑶
    116-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是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创新—产业—人才"协同能够加快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国新型工业化战略布局:产业上避免企业进入经验曲线壁垒,经济上促进"零和"博弈向"共赢"共享转换,国家推进战略合作发展高地形成.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路径包括:深化供给侧改革,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政府角色转型,建立需求管理型政府;根植文化自信理念,加速"创新—产业—人才"对接.

    中国式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产业结构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就业效应——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赖勉珊A.菲利普
    125-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企业主体在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同时扩大就业效应,有助于同步实现"数字化"和"稳就业"的双重目标.本文基于 2007-2022 年沪深A股企业面板数据,探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就业效应.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企业就业水平.具体来说,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劳动力吸引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生产规模扩张效应显著提升企业就业水平.进一步发现,管理层数字背景和地方政府支持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就业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供应链集中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就业效应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就业效应更加显著.未来,企业数字经济战略部署应以提升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组织协作效率、技术创新效率和企业扩张速率为导向,强化供应链关联关系,创新供应链数字转型合作模式.

    数字经济企业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就业效应劳动力稳就业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供应链客户稳定性

    王辉陈莹张芸芸
    137-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优质稳定的供应链客户资源是企业良好经营业绩的重要保障.本文利用 2011-2020 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客户稳定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强企业与供应链客户关系的稳定性,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对于非国有企业和公司治理水平较高的企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客户稳定性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从作用路径来看,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提高信息可得性、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提升企业供应链客户稳定性.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供应链客户稳定性对企业营业收入、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基金投资均产生正向影响.因此,企业应积极推进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传统部门的深度融合,通过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优化客户资源配置,助力企业建立稳定的客户关系.此外,企业在基于现有供应关系建立客户关系网络的同时,可适当对外披露或释放积极的客户关系信息,放大客户关系积累在外部资源获取中的信号传递作用,营造有利于企业转型发展的外部资源环境.

    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供应链客户稳定性信息可得性

    阿尔伯蒂透视理论的哲学阐释与现代性指向

    曹晖
    147-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伯蒂(Leon Battiste Alberti)的透视观体现了对恒定的时空秩序的追求,表现出一种预设的价值观和理想化的尺度,这集中体现在他的两部著作《论绘画》和《论家庭》中.后者通过线性透视观来处理经济、婚姻、家庭和友谊,甚至不受成长的考验和失败的危险的干扰.它们并不代表生活的本来面目,而是本应成为的那个样子.为了实现这种智性化的世界观,阿尔伯蒂通过简化和强化来加强人在现实中的地位.因此,线性透视的概念忽略了知觉的复杂性,导致它们减少至一个最终的灭点(vanish point).而这种透视观到笛卡尔那里进一步得到了强化,他按照清晰明确的原理将世界带入一个普遍性、量化和剔透的世界中,人成为理想性的纯粹智性存在,这也是现代性的理想追求.

    阿尔伯蒂透视理论主体性空间秩序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空间转向

    王瑜
    157-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间是文学创作中的重要问题,时间性构成了文学的逻各斯先验样态.文学时间叙事贯穿着因果逻辑和线性思维方式,从而步入历史决定论和进步论的窠臼,其背后是西方中心主义文化霸权逻辑.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越来越多地从关注时间转向关注空间.文学空间不仅是作者创作的场域,更是社会实践和价值判断的对象化载体.文学空间的生产蕴含着变革的力量,它不断影响生活空间、生产空间和行为空间.空间批评理论、文学地理学、文学绘图等理论,组成文学空间批评理论谱系.该理论谱系内部关系错综复杂,呈现出传承、质疑、超越、创新的多重关系.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空间转向,呈现出回归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传统、新研究领域层出不穷、时间和空间相融合等趋势.

    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文论时间空间转向

    当代设计语言的文化认同研究

    郭春方徐嘉仪
    166-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语言作为国家精神的文化载体和传播途径,运用图形、图像、色彩、声音等媒介形式,在文化输出与情感认同的过程中推动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向世界阐释推介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中国设计叙事,是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文化样式.文化认同是国家和民族认同的坚实基础,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以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设计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为例,阐述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以设计为代表的艺术学科在世界范围内展现中国特色,形成文化认同.

    当代设计设计语言文化认同中华美学精神

    Abstracts

    175-1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