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校园英语(中旬)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校园英语(中旬)
校园英语(中旬)

月刊

1009-6426

校园英语(中旬)/Journal English on Campu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图形-背景理论下蒙古语动物象征词语的认知分析

    青梅
    190-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物与人类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蒙古族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对动物具有特殊的情感,通常借用动物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从而产生了大量与动物有关的象征词语。动物象征词语的产生和演变与人们的认知心理密切相关。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结合图形-背景理论,对蒙古语动物象征词语进行研究。其目的在于试图探讨"图形-背景"这一认知结构在蒙古语动物象征词语中的辨认以及蒙古语动物象征词语这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机制。

    蒙古语动物类象征词语认知语言学图形-背景理论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written and spoken English

    唐弢
    192-193页

    国内身份建构研究的文献回顾

    王艺璇
    194-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各学科领域的相互交融,身份研究已呈现出跨学科的趋势。社会学家基于社会建构理论研究语言、权力与身份的关系,语言学家则关注在特定语境中,话语与身份的互动关系。尤其在语用学视角中,身份的研究更多关注其交际属性,学者重点探讨交际者在特定语境中通过话语选择、身份建构实现其交际效果的过程。本文将回顾国内已有的身份研究成果,梳理近几年国内语用学视角下身份研究的相关文献,旨在厘清身份研究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总体趋势,为未来国内的身份研究相关课题提供参考。

    身份建构语用身份语用学跨学科研究

    从思想史角度理解"critical thinking"

    武晓蓓
    196-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挑选思想史上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思想家的标准蕴含对批判性本质和基本特征的理解。从苏格拉底到波普尔的西方思想史显示,怀疑、否定、批判、揭露偏见等构成批判性思维的基本属性。为现代批判性思维奠定基础的启蒙思想和自由精神,更突显了批判性思维的核心——理性和论证。

    批判性思维质疑理性

    关于影响现代汉语中英源外来词发展因素的分析——基于生态语言学的视角

    杨喜刚郭政
    198-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词是语言接触的必然产物,英汉文化在相互交往中一部分英语词汇也逐渐进入了汉语,然而其生存状态各一。本文将综合、借鉴前人对于现代汉语中英源外来词这一现象的研究成果,基于生态语言学的视角,从语言外部外和语言内部因素两个角度对影响现代汉语中英源外来词生存状态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在此问题上贡献自己的一些思索。

    生态语言学英源外来词生存状态语外因素语内因素

    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理论分析《海阔天空》

    岳蓓
    200-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运用于语篇分析中,可以使文本分析更加科学、客观。本文运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理论分析信乐团演唱的歌曲《海阔天空》语篇,考察六大过程在此语篇中的分布,证明及物性过程在歌曲文体价值、主题意义构建和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等方面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海阔天空》及物性语篇分析

    现代修辞学视域下探析英汉语言幽默

    周倩倩徐宁骏
    202-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幽默手法是语言艺术的妙笔,普遍存在于英汉这两种语言中。从语言的外壳来说,幽默之言体现了使用者的语言功底,有时候又起到缓和场景的作用。本文旨从现代修辞学出发,通过举例分析的方法,探讨双关、委婉、反语等最为常见的修辞技巧在英汉语言幽默中的运用,既是对幽默研究的补充,又加深二语学习者对英文幽默的理解。

    幽默修辞技巧双关委婉反语

    Untranslatable Problem in poem Translation under the Three Beauties Theory—Analysis of Two Versions by Xu Yuanchong, Xu Ming and David Hinton

    蔡淼霞
    204-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A poem is the most sentimental one among all of literature styles. It rhymes and displays beauty. Poem transl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cultural exchanges. However, there exists untranslatable problem in poem translation. This article tries to analyze the appliance of Three Beauties Theory and its guidance for poem translation, taking two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Xiaozhi as an example.

    On Cultural Factors in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

    陈芳
    207-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This thesis aims to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of cultural factors in the practice of legal translation, for enlightening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to capture and detect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behind the legal texts.

    中国文化"走出去"语境下再论译者素养——朱虹先生访谈录

    陈李萍
    209-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朱虹,天津人,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历任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及外文所研究员、英美文学研究室主任及学术委员、外国文学系主任、研究生院教授及博士生导师。朱虹先生是我国第一代女性文学批评家,也是把我国当代文学介绍给英语世界的女翻译家,是当代少有的得到西方认可的本土翻译家之一。朱虹先生的译作屡获海外汉学家及《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巴黎评论》等主流媒体的好评,引起多家海外出版机构关注,并顺利进入国外主流商业渠道销售流通,成为中国文学外译的成功示范。鉴于此,笔者就译者素养及译介策略等问题采访朱虹先生,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之下,更需提升译者素养,培养中国文化的传播者,注重译介策略,讲好中国故事。

    朱虹译者素养译介策略中国文化"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