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陈建龙

季刊

1005-5738

cxq1106@126.com

0891-6327224

850000

西藏拉萨市江苏路36号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Tibet Universit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建国以来,西藏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目前自治区唯一的CSSCI来源期刊,创刊于1986年。《学报》始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发扬学术民主,促进学术交流。为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西藏服务;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学报》突出藏学研究、西部大开发中民族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等研究内容。为高校教师、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及关心藏族文化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农牧民增收效应研究:基于西藏县域数据的实证检验

    张建伟杨琴张姝颖
    177-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9-2020年西藏65个县域数字乡村指数数据,实证检验了西藏县域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农牧民增收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乡村建设对西藏县域农牧民收入具有正向影响;数字基础设施、乡村经济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化对西藏县域农牧民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乡村经济数字化的影响效应最大,乡村生活数字化对农牧民收入的影响效应不显著.(2)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字乡村指数不断提高,对农牧民增收的促进效应不断提升;非边境县数字乡村建设对西藏农牧民的收入效应显著为正,边境县影响效应不显著;农区县和半农半牧县数字乡村建设对西藏农牧民增收的影响效应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且农区县的促进作用更大,而牧区县影响效应不显著.

    数字乡村农牧民增收数字鸿沟共同富裕

    统筹发展和安全视域下西藏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

    卜洁文
    186-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统筹发展和安全视域下,西藏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占据重要地位.西藏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十年来,互联互通网络持续织就,区域交流合作持续深化,发展内生动能持续激活,已经成为我国面向南亚地区开放发展的重要枢纽通道和最前沿的"桥头堡".但受经济产业基础薄弱、境外地缘政治制约、安全稳定风险交叠等因素影响,限制了西藏在"一带一路"链条中节点的形成,阻碍了西藏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步伐,增加了西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安全风险.对此,在统筹发展和安全视域下推动西藏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处理好产业升级与生态保护、服从大局与促进局部、对外开放与安全稳定的关系.

    西藏"一带一路"统筹发展和安全

    西藏绿色信贷绩效评价与政策优化研究

    玉珍贡秋扎西
    192-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战略上升至国家高度,西藏作为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近年来,西藏地区绿色信贷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产品日益丰富,绿色信贷业务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文章基于平衡计分卡原理,以西藏13家商业银行为对象,从社会效益、商业银行自身可持续发展、经营管理、践行绿色理念4个维度,构建了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发现:2017-2022年西藏13家银行的绿色绩效均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且平均增长速度均达到50%以上(林芝民生村镇银行除外);其次,13家银行的绿色绩效增长不均衡,增长最快的是国家开发银行,林芝村镇民生银行增长最慢;最后,从4个维度对绩效的影响程度来看,对绩效影响相对高的是社会效益,权重占比0.5323,践行绿色理念对绩效影响相对低,权重占比0.0825.据此建议加强对股份制银行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践行绿色理念这一维度的政策支持强度.

    绿色信贷绩效评价层次分析法西藏

    《云中记》中的声音景观书写与生态价值

    于国华
    201-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来《云中记》中存在大量声音书写,云中村搬迁前声响处于由传统向现代渐变过程中,人类整体搬迁后的云中村逐渐荒野化,声响更加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同时,移民村的声响因为自然的缺席而枯燥单调,三类空间呈现出特色鲜明的声音景观.《云中记》让大地为自我立言,强调生态家园的声音和谐,认为对自然的倾听是人类与自然和解的重要途径.《云中记》对声音的彰显具有独特的生态价值.

    《云中记》声音生态

    《祭语风中》民族传说重构研究——兼论民族文化叙事之用

    欧阳婉竹江泳霓
    209-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作为文化记忆的民族传说或史诗常常被作者征用于书写现实主题或再现个人经验,这类文化叙事在文本中的表述方式体现了作者对民族和历史的特有认知.长篇小说《祭语风中》以叙述者的人生故事和藏族传说《米拉日巴传》为素材,着重表现了重述传说如何帮助叙述者理解社会转变、反思过去和自我重建,二者的互文关系体现了现代叙事主体策略性改造传说的能动性.文章拟以个人叙事与民族传说的动态互构关系为切入点,比较分析叙述者如何积极改写14世纪《米拉日巴传》原始文本,通过审视作者对民族经典中象征符号及其意义模式的重新阐释,理解当代民族文学化用文化叙事的功用和意义.

    民族文学次仁罗布文化叙事互文性研究

    立足边疆:西藏媒体融合在地化思考

    伊丰曹培鑫
    218-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媒体融合战略实施至今已历经十年.西藏作为边疆地区,新闻传播事业一直落后于全国.然而,媒体融合国家战略的实施使西藏新闻传播事业与其他省份一同站在了新的跑线上.十年来,西藏新闻媒体积极运用新技术赋能内容创新,多元立体的传播体系逐渐成熟.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如何引领西藏媒体融合纵深发展是亟待思考的问题.基于边疆西藏与内地大部地区之间的社会发展和媒体融合逻辑的差异,用在地化的视角研究西藏媒体融合十年来在体系结构建设和内容生产建设方面的实践,有利于客观认识西藏当下的信息传播现状,也为深化西藏媒体融合指明具有西藏特色的发展方向.同时,西藏媒体融合实践也为中国媒体融合深度探索提供了新的人文视角.

    西藏媒体发展媒体深度融合在地化差异化

    用好情境判断测验助力深化新时代教师评价改革

    郭人豪
    227-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年10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颁布,为我国新时代评价改革提供了基本原则.当前我国教师评价存在着三个主要困境,一是过分强调结果评价;二是评价结果会因评价者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三是师德的考核评价方法还是以自评或他评为主,其结果准确性还有待商榷.为了推进教师评价改革,应引入情境判断测验.情境判断测验是一种基于行为样本的情境模拟测评方法.测验题目来自实践工作中的关键事件或典型情境,具有较强的情境性、针对性、客观性、预测性等特征.在教师评价中,情境判断测验可用于测量以往难以通过纸笔测验考察的师德、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等内容,且具有良好的测验质量.在教师评价改革中,情境判断测验可以提供良好的测评技术载体,能有效服务于"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改革目标,但同时也应考虑到情境判断测验的局限性,应多种测评方法互为补充,构建系统的教师评价体系.

    改革总体方案情境判断测验教师评价师德教学能力学科教学知识

    批判性思维视域下外语课程思政的融入实践——以《基础日语》课程为例

    卓凌
    234-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论是课程思政的目标还是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都指向思维的塑造.批判性思维正是全面、深入获取知识并完成内化、迁移和升华的必要途径.文章以《基础日语》课程思政为切入点,探讨在批判性思维视域下,通过优化外语课程教学目标设计、重构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模式和完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等举措进行课程思政实践的路径.

    批判性思维基础日语课程思政

    西藏康马县姜若谷地新发现的咀查东岩画

    夏格旺堆研究员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