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顾祖成 索南才让

双月刊

1003-8388

xzmyxb@163.com

029-33755470

712082

陕西省咸阳市西藏民族学院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Xizang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SSCI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主要为该院教学、科研服务,刊登有关西藏藏族历史、藏族文学、民族学、宗教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语言接触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思考

    党怀兴王娟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共同体,在民族间多元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形成.语言文字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族群态势中、在文明的统一性中发挥着重要的凝聚作用.从古至今,连续不断的中华语言文明是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因素.在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格局认识的基础上,梳理出汉语言文字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之间相互吸收与借鉴的多重表现,从而明确了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赓续发展着各民族语言文字交流交融的历史,更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保证,是今天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条件,也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实践主线和必然选择.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华民族文化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文化符号功能探赜

    华锦木景治强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符号记录承载了中华文明衍生、聚合、碰撞、交融、转化和创新过程中凝聚的众多宝贵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是我们开展文化育人、立德树人工作的宝贵资源和财富.文章通过阐释分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的挖掘、提炼与具象呈现,旨在引导广大民众热爱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文化符号功能文化自信共同体意识

    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对西藏极高海拔生态搬迁移民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

    师晓娟莫富荣王柏润
    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对少数民族的生计策略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以西藏山南森布日极高海拔生态搬迁移民为对象,以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利用无序多元结果模型,分析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对移民选择混合型生计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提升对移民从事混合型生计策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国家通用语言口语能力对移民从事混合型生计策略影响更为显著.提升移民生计稳定性,应从加强移民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培训入手,提高移民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积极引导移民掌握国家通用语言,加强制度对移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有效引导,助力西藏极高海拔生态搬迁移民生计可持续发展.

    西藏极高海拔生态搬迁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生计策略森布日

    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三维路径

    谢颖莹王轿成李大勤
    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以西藏珞巴族为例,根据在南伊珞巴民族乡的实地调查,剖析了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推普提质所面临的困境,继而提出了"解决顾虑""明示收益""提供支援"的三维路径,具体分析了政、军、商、学等各方力量可以采取的多维措施.这些路径和举措,对其他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推普提质、乡村振兴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人口较少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乡村振兴推普提质

    西藏边境地区中小学爱国守边意识的培育

    许亚锋王凯迪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育青少年的爱国守边意识对于传承爱国守边精神、筑牢固边守边人民防线至关重要.为了揭示西藏边境地区中小学的爱国守边意识培育现状,林芝市米林市和朗县的6所边境中小学的师生作为研究对象参与了抽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西藏边境中小学爱国守边意识的培育载体较为丰富,培育思路也相对开阔,学校综合利用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校园文化等载体,通过宣传教育、实践教育、渗透教育和养成教育等方式来培育学生的爱国守边意识.学校的培育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西藏边境中小学生普遍具有较高水平的爱国守边意识,尤其是对国家和边境的情感非常强烈.与此同时,培育过程中还存在着培育内容不够全面、培育经费不足、培育师资短缺、家校共育欠缺等问题.为此,要从丰富"守边"教育内容、强化保障措施、提高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协同育人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爱国守边意识工作,提高培育效果.

    西藏边境地区学校爱国守边意识

    政策工具视角下的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政策

    牟金保毛耀忠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小学生课后服务作为"双减"政策的重要内容,在增强"双减"政策实效、解决中小学生放学后家长接送难、提升学校教育服务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课后服务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和地方政府的政策设计两方面原因,现有课后服务政策仍有待持续优化.文章基于政策工具分析框架,选取已发布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政策的28个省市区文件,从政策的时效性、政策主体协同方式、创新能力、政策工具结构、政策工具供给等方面提出了提升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政策适切性的建议.具体包括:增强地方课后服务政策的时效性,构建操作性强的政策主体协同机制,重视课后服务政策的地方性,优化政策工具结构,增加部分政策内容要素的政策工具供给.

    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政策工具

    回应型法理念在西藏纠纷解决中的应用与调适

    张伟
    107-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这样的内涵体现在纠纷解决过程中便是解纷过程能够有效回应当事人的心理与情感需求.回应型法理念承认个性和多样化,强调尊重是一种突出的美德,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对于现代与传统并行的西藏而言,将回应型法理念应用于纠纷解决中,不仅必要且可行.考察现代西藏的司法解纷过程,回应型法理念已初步彰显,但需借助数字技术进一步提升纠纷解决的便捷性和专业化,并致力于构建解纷过程中的信任机制,有效回应纠纷当事人的心理与情感需求,进而促进纠纷解决的案结事了.

    回应型法纠纷解决西藏

    专利制度与藏医药传统知识的守正创新——以"藏医药浴法"为例

    张林
    114-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中华医药宝库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藏医药是以青藏高原居民生命规律和疾病的发生、防治规律为研究对象,注重利用青藏高原植物、动物、矿物等自然药物增进人体健康、延长寿命的专门知识体系.它是具有中国特色、区域特点的生命科学,科学性是藏医药传统知识的首要特征.单一的商业秘密保护方式并不利于藏医药传统知识的传承创新,专利制度与传统医药知识的有效衔接能够有力推动藏医药传统知识的守正创新.

    藏医药传统知识专利制度守正创新藏医药浴法

    葛浩文《格萨尔王》英译本词汇层面"变形倾向"研究

    弋睿仙马笑清
    123-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葛浩文夫妇合译了我国藏族作家阿来的《格萨尔王》,其译本在格萨尔史诗英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借用法国翻译理论家安托瓦纳·贝尔曼的"文本变形系统"对葛译本词汇层面的"变形倾向"进行了研究.通过文本对比,发现葛译本词汇层面主要存在四类"变形倾向":质的损耗、潜在表意体系的破坏、方言体系或其异域风情的破坏、短语及习语的破坏.这些"变形倾向"在一定程度削弱了原文的"异质性",甚至抹杀了某些"异质性",翻译理念和翻译环境可能是造成"变形倾向"的主要原因.在我国藏族文学作品的外译与传播中,要坚定文化自信,突出原作特色,可通过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保持一种"平衡",既不影响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又能避免"变形倾向",保留原作的"异质性".

    《格萨尔王》词汇层面变形倾向

    从汉语"是"字比较句及其英译看汉英主客离合特质差异

    杨璐
    130-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语"是"字句除表判断和强调外还具有表比较的功能,通常对应于英译文中的最高级句式或倚变比较条件句.本文借助功能语言学视角,以汉语"是"字比较句及其英译为切入点,考察比较过程类型和比较项在语义和句法上表现出的主客离合特质差异.汉语"是"字比较句的比较项在语义上呈对立统一、动态平衡关系,在句法上表现为主客一体性和整体涌现性;过程类型依靠比较标记"是"和形容词谓体的二元对立性实现主客体语义的加和互补和双向互证,以及句法上的依存支撑和互动协同.而英译比较句中,小句间的显性逻辑关系和句法上的特指限制呈现出主客分离的特质.

    "是"字比较句英译功能语言学主客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