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马海平

季刊

1004-602X

yszr@chinajournal.net.cn

0911-2332076

716000

延安市杨家岭延安大学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Yan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2年,现为国际开本,96页,季刊。本刊倡导科技创新,促进自然科学学术文化交流,努力为本校自然科学教学科研事业乃至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贡献力量。其版面设计、装帧、印刷美观大方。是我校乃至全国的自然科学、科研工作者成果展示的一个很好的学术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论函数方程kφ(n)=11φ2(n)+S(SL(n37))的正整数解

    薛媛媛贺艳峰李勰韩帆...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Euler函数φ(n)、广义Euler函数φ2(n)、Smarandache LCM函数SL(n)和Smarandache函数S(n)的性质,并结合初等数论的方法,讨论了数论函数方程kφ(n)=11φ2(n)+S(SL(n37))的可解性,证明了该方程只有k=1,6,7,15,31,46,51时有正整数解,并给出了它的所有正整数解.研究结果丰富了数论函数方程可解性的内容.

    广义Euler函数φ2(n)SmarandacheLCM函数SL(n)Smarandache函数S(n)正整数解

    数论函数方程(φ2(n))2=S(SL(nk))的正整数解

    李欣欣高丽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n是正整数,利用初等数论的方法和广义Euler函数φ2(n)、Smarandache函数S(n)、Smarandache LCM函数SL(n)这3个函数的基本性质,讨论当k=2,5时数论函数方程(φ2(n))2=S(SL(nk))的可解性,并给出了这2个方程相应的所有正整数解.研究结果丰富了数论函数方程的研究内容.

    广义Euler函数φ2(n)Smarandache函数S(n)SmarandacheLCM函数SL(n)正整数解

    L-Fuzzy拓扑空间中的δTi-分离性

    刘生云王小霞王玉焕
    85-9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δ-开集和δ-远域等概念,对L-Fuzzy拓扑空间中的分离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推广,定义了δTi-分离性(i=-1,0,1,2,3,4),研究了δTi-分离性的一些等价刻画,证明了δTi-分离性的诸如L-好的推广、遗传性、可乘性、同胚不变性、LFδ-拓扑性质等一系列好的性质,并证明了弱诱导的L-Fuzzy拓扑空间的δTi-分离性与其底空间的δTi-分离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丰富和发展了分离性理论.

    δ-开集δ-远域δTi-分离性

    小波型编织框架及其对偶性

    曹壮利张建平吴旭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Hilbert空间中编织框架为框架的一种特殊推广.本文在Hilbert空间中将编织型框架与小波型框架相结合,并用小波型编织框架的性质研究其对偶性,提出了小波型编织框架与对偶小波型编织框架的概念.首先,给出两个小波型编织框架互为对偶的充要条件;其次,给出了小波型框架的对偶框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编织成编织框架;最后,借助框架的相关性质,讨论了对偶小波型编织框架在数列扰动下的稳定性.研究结果推广了Hilbert空间中关于小波型编织框架性质研究的已有结论.

    编织框架小波型编织框架对偶框架扰动

    电路参数对RLC串联谐振电路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王玉清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谐振电路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在通信与电子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串联谐振时电感电压或电容电压大于激励电压的现象在无线电通信技术领域获得了有效的应用.本文采用实验方法,通过保持电阻、电感不变,改变电容;保持电阻、电容不变,改变电感;保持电感、电容不变,改变电阻三种方式,研究了电容、电感、电阻等电路参数对RLC串联谐振电路特性的影响,得到电路谐振时谐振频率、通频带宽度、电感线圈等效电阻、品质因数随电感、电容、电阻变化的规律及不同元件参数对品质因数影响的不同机理.

    串联谐振电路谐振频率通频带宽度电感线圈等效电阻品质因数

    多策略改进的黏菌算法

    高帅杨战海
    102-108,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求解复杂优化问题时,黏菌算法(SMA)存在全局搜索能力较弱、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值等问题,提出一种多策略融合的改进黏菌算法(TSMA).首先,采用Logistic混沌映射来初始化黏菌个体的位置,增加种群的多样性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然后,融合萤火虫算法(FA),利用萤火虫自身的亮度和吸引度更新位置公式,增加种群在中期的探索和开发能力;最后,在算法迭代后期,引入T分布变异对最优解进行变异,从而提高种群跳出局部最优解的能力,提升寻优准确度.通过18个基准函数的测试,并与其他经典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TSMA在搜索过程中明显优于其他算法,从而验证了对黏菌算法改进的有效性.

    黏菌算法Logistic混沌映射萤火虫算法T分布变异

    人脸口罩佩戴规范性视觉检测模型

    谢雯何进荣赵添元马乐荣...
    109-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常以人工查验方式来检验公共场所进出人员是否规范佩戴口罩,计算机视觉技术辅助的自动查验大多用于佩戴口罩时的人脸识别、是否佩戴口罩等特定场景人物,而缺乏对口罩佩戴规范性的自动检测.针对口罩佩戴规范性的视觉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框架的口罩佩戴规范性检测模型.为提高口罩佩戴规范性检测算法的准确率和稳定性,在paddle口罩数据集基础上,通过互联网检索,并经过人工筛选与标注后,构建了口罩佩戴规范性检测数据集,提出了基于改进YOLOv5s的口罩佩戴规范性视觉检测模型.该模型融合了多种嵌入注意力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YOLOv5s-ECA模型的先进性可以满足实际场景的应用需求.

    口罩规范性佩戴检测深度学习目标检测YOLOv5s注意力机制

    多目标人脸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丁苍峰任亮刘洁
    116-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目标人脸识别系统是指能够同时识别多个目标个体的人脸识别系统,但面临识别速度与准确性平衡、姿态光照变化适应性等问题.为此,本文设计了一个集成YOLOv3、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与Dlib的人脸识别系统.系统流程涵盖人脸图像采集、检测算法设计及识别实现.利用Dlib的高效检测器完成人脸定位与关键点提取,经预处理后,YOLOv3负责关键区域识别,SVM则用于特征训练与分类.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在保持高识别准确率的同时,在多目标场景中表现优异.

    多目标人脸识别YOLOv3SV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