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刘凯

月刊

1002-1841

info@17sensor.com

024-88718630

110043

沈阳市大东区北海街242号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Journal Instrument Technique and Sensor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一级刊物,连续荣获国家优秀科技期刊奖,是中国仪器仪表及传感器行业综合性应用技术性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国家机械·仪表工业类核心期刊;美国Ei数据库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CFD仿真的浮子流量传感器设计

    郭素娜宫艳袁晨阳方立德...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小流量测量精度低等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6DOF模型和浮子流量传感器工作原理的浮子流量传感器CFD仿真方法,基于该仿真方法,设计了一种流量范围为 60~600 mL/h用于水流量检测的浮子流量传感器.结果显示:当传感器的关键结构参数锥管锥半角为 0.1°、浮子直径为2.98 mm时,浮子流量传感器性能达到最优.通过实流实验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浮子流量传感器小流量CFD仿真6DOF模型结构参数浮子锥管

    基于双通道检测技术的非分光红外CO2传感器设计与研究

    颜培宇张海庆张清张振...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红外气体传感器气室与信号处理模块分离存在体积大、灵敏度差的问题,基于非分光红外双通道检测技术,设计了一种小体积、高精度的红外CO2 传感器.首先,对反射型气室进行光线追迹仿真,保证热释电探测器受到的红外辐射和气体吸收光路长度满足要求.同时,设计了可靠的光源驱动电路、带通放大电路;对传感器的温度漂移特性进行讨论,建立温度补偿算法模型.在温湿度箱中标定红外CO2 传感器参数,通过拟合曲线得到常数a和n,以及温度补偿系数β.经过实验测试表明,该红外CO2 传感器测量误差小于真值的±5%.

    非分光红外双通道检测技术温度补偿CO2气体传感器

    基于聚酰亚胺的柔性湿度传感器制备及研究

    张海力谢光忠刘太君代静...
    11-18,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以聚酰胺酸(PAA)为前驱体,通过热处理工艺可得聚酰亚胺(PI)薄膜,添加氧化石墨烯(GO)合成PI/GO复合薄膜及后续电极制备得到基于聚酰亚胺的平行板电容式柔性湿度传感器.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叉指电极式和平行板式构型、PAA旋涂转速、PAA酰亚胺化温度、GO喷涂量对湿度传感器性能的影响,最终得到的湿度传感器具有良好重复性、快速的响应恢复时间,最大湿滞仅为3.8%RH,且具有优异的柔性性能,在可穿戴柔性电子器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柔性湿度传感器聚酰亚胺(PI)氧化石墨烯(GO)PI/GO复合薄膜平行板电容结构湿敏特性

    氧化石墨烯薄膜电阻式湿度传感器研究

    孟德帅曹阳李镇全胡冰娇...
    19-2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制一种高灵敏、快响应的湿度传感器,选用单层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为原料,将其滴涂于μm级宽度的电极沟道上,自然干燥成膜后,制得了基于氧化石墨烯薄膜的电阻式湿度传感器.研究了单层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浓度、电极沟道宽度这 2 个关键参数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得出最优参数.最优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都达到0.3 s左右,灵敏度最高达 399%,相对湿度检测范围为5%~90%.使用最优传感器演示了对人体呼吸的监测和对人体手指的非接触式响应.

    氧化石墨烯高灵敏快响应湿度传感器

    电压自校准的高精度多通道应变信号采集模块

    王浩王红亮王铮林宏...
    24-2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应变采集设备存在采集精度低、测量范围窄、通道数较少、校准繁琐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具备电压自校准的高精度多通道应变信号采集模块,模块以高精度模拟调理转换电路为核心,结合电子线路噪声理论仿真与分析,由自校准电路对采集通道进行校准,通过补偿远端传输线的激励电压,实现了48 通道大应变信号与差分电压信号的高精度测量.测试结果表明:应变信号测量范围可达±100 000 με,测量精度优于 0.05%FS;电压信号测量范围可达±15 V,测量精度优于±(0.025%RD+ 500 μV),准确度高,具备较好的稳定性和通用性.

    应变信号采集自校准高精度多通道补偿远端激励

    智能仪表预测性维护关键技术

    王成城王金江张来斌王凯...
    29-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仪表是大型工业过程和复杂装备系统传感与控制的"神经",其健康状态直接影响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传统的智能仪表通常作为测量工具监测工艺过程和重点装备的运行状态,本体故障的忽视极易导致采集数据不准确、不可靠,影响工业过程管控效率,也易导致操作人员误判,从而引发安全事故.文中通过对智能仪表预测性维护的技术架构进行解析,建立了机理分析、数据采集、特征分析、故障自检、异常检测、故障诊断和寿命预测的技术路线,同时,从复杂工业过程视角将智能仪表分解为"传输"、"传感"和"传递",总结了仪表本体级和系统级预测性维护的关键技术,分析了智能运维、安全仪表风险管控、信息安全风险管控 3 种典型应用场景,推演了诊断自组态和云边协同架构的技术发展趋势.研究可为智能仪表及系统运维由离线向在线、由预防性维护向预测性维护的转变奠定基础.

    智能仪表预测性维护异常检测故障诊断寿命预测

    多通道离散量在线监测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陈广周珂李吉超曹建虎...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工业领域电子设备集成度的不断提高,针对多类型、大数量离散量信号的实时监测需求,设计了基于FPGA与CPCI总线的多通道离散量在线监测模块.通过扩展多个传感器芯片并内嵌FPGA幅值计算程序,该模块可并行测量96 路输入信号幅值.对外采用CPCI总线通用接口,可在线更新检测参数,支持后走线,理论上可扩展实现任意数量离散量信号的在线监测,克服了传统离散量测试电路体积大、测量参数固定、信号通道少的问题.经过通道一致性、实时性、可靠性测试验证,该模块测量准确,性能稳定,能够满足测试设备小型化、集成化的使用要求.

    多通道离散量实时在线监测幅值

    集成式轴承状态实时监测系统设计

    徐奥迪高利霞赵妍琛李晨...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满足航空发动机高速轴承状态实时监测的迫切需求,研制了一种基于以太网传输的集成式多通道同步在线监测系统.系统集成了电涡流传感器前置器和IEPE加速度支持单元,满足了35~4 400 MHz范围内感应探头激励和IEPE供电需求,实现转速和振动传感信号高精度采集,并通过硬件抗混叠滤波和滑动滤波算法抑制轴承的杂散干扰.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在 0~9 000 r/min范围内保持架转速测量误差小于2 r/min,相对误差小于0.1%,振动灵敏度为 200 mV/g,实时性能好,实现轴承状态的实时在线监测.

    高速轴承集成式实时监测高精度

    基于PCNN图像融合的ECT多相流测量系统设计

    李利品李垄盛哲白耀文...
    48-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ECT在多相流测量过程中存在的成像质量不高、精度低、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并实现了基于PCNN图像融合的ECT多相流测量系统.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包括阵列电极传感器模块、电容采集电路模块、上位机成像软件模块.文中设计改进的网络模型,将Tikhonov和Landweber算法的成像结果作为输入进行双通道融合成像,改善了传统算法存在的伪影、模糊的现象.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尼龙棒模拟气固两相流对系统进行测试,系统对于微小电容的测量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通过系统的成像结果可以准确地分辨管道内不同介质的位置,其中对于流型的预测成功率为100%,相含率的测量误差在1%以内.

    ECT多相流测量图像融合图像重建

    基于STM32的塔机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设计

    胡欣王生辉常娅姝肖剑...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塔机作业对运行状态参数和作业环境实时监测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 的塔机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STM32F103RCT6 为核心的微处理器对塔机运行各项状态参数结合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传感器信号经带数字隔离的A/D转换模块和RS485 转TTL模块传输到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串口转以太网模块将采集的传感器数据发送到由工业交换机和网络摄像机组建的局域网中.最后,采用Java语言结合Spring Boot框架开发系统上位机页面对传感器数据和视频监控画面进行显示.通过测试,该系统能够对塔机运行状态参数和塔机作业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传感器采集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74%,摄像机监控画面平均延时20.4 ms,实现了数据高速准确的实时监测,满足了监测塔机的系统需求.

    塔机A/D转换STM32SpringBoot框架局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