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延边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Journal YAN BIAN YI X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徐捷
    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近6年我院诊治的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术后是否发生局部复发分为2组,复发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调查所有患者肿瘤位置、大小、分化程度、T分期、化疗方式、是否发生脉管浸润、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淋巴结阳性率。结果:单因素比较中发现,复发组和对照组肿瘤位置、是否接受术后化疗、肿瘤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和对照组肿瘤分化程度、脉管浸润、肿瘤直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淋巴结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位肿瘤及分期为T4的肿瘤为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次研究认为低位直肠癌和T4的肿瘤影响是肿瘤局部复发的关键因素。

    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局部复发危险因素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临床效果观察

    张太平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128例行腹部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把12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氯胺酮完成常规的麻醉,另一组为观察组,给予氯胺酮的同时联合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对两组患儿的麻醉用量、手术时间、唤醒时间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芬太尼的用量为(21.42±6.19)μg、氯胺酮用量为(55.12±11.35)μg、手术时间为(91.68±32.04) min、唤醒时间为(11.29±5.31)min;对照组患儿芬太尼的用量为(38.99±16.17)μg、氯胺酮用量为(167.15±34.62)μg、手术时间为(91.01±24.56)min、唤醒时间为(34.18±15.35)min。两组患者芬太尼和氯胺酮用量、唤醒时间等方面进行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具有极佳的临床治疗效果,在麻醉剂量应用和唤醒时间上更少,利于患儿的术后恢复,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小儿区域麻醉

    糖络理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阴两虚兼瘀证)90例临床观察

    唐彩艳康承君黄惠芬
    6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糖络理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阴两虚兼淤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糖络理颗粒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弥可保片治疗,空白组给予基础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肌酐、尿素氮、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与空白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症状及体征积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与空白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络理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阴两虚兼淤症)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糖络理颗粒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在治疗NSAIDs相关性下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观察

    周俊阁郭银燕王怀唐杜锦权...
    6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在治疗NSAIDs相关性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21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例,治疗组1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全静脉营养支持,抗感染,补液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滴注生长抑素进行止血,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滴注生产抑素及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进行止血,观察止血有效率,再出血率等,治疗结束后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阿司匹林相关性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

    下消化道出血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非甾体抗炎药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性膝关节炎80例临床疗效观察

    黄得胜
    7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对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8月~2014年6月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80例骨性膝关节炎患者展开不同治疗方式的研究,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上χ2=4.4443,治疗后VAS评分的比较上t=8.4982,患侧下肢功能评分的比较上t=2.8503;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对骨性膝关节炎患者的治疗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高度的推广价值。

    中西医结合骨性膝关节炎临床疗效

    三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

    周琳琳
    7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三种不同手术方法对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60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展开研究,以治疗方式为基础将其分为三组,其中A组患者行单纯的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B组患者行羊膜移植术治疗,C组患者行自体游离结膜瓣移植术治疗;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睁眼适应时间上比较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愈率以及复发率的组间比较上,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游离结膜瓣移植术对原发性翼状胬肉的治疗效果确切,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可作为临床首选的治疗方式。

    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羊膜移植术自体游离结膜瓣移植术原发性翼状胬肉临床疗效

    42例创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康杰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非手术方式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42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2例患者中经非手术治疗成功40例,2例患者转行开腹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患者脾脏损伤程度及脾脏正常者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者的不同症状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时,非手术方式治疗脾破裂有显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且非手术治疗对损伤程度低的患者成功率显著更高。

    创伤性脾破裂非手术临床治疗

    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临床应用效果初评

    申小兰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健康教育路径在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路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指导,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也能提高患者健康知识,因此值得应用及推广。

    健康教育路径糖尿病应用效果

    老年冠心病患者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李维军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使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02月到2013年02月收治的259例年龄大于60岁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100mg/日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比格雷(泰嘉)50mg/日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结果:观察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在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严重消化道反应、过敏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服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显著降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而未明显增加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因此老年冠心病患者使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可行的。

    老年冠心病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临床价值

    多种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王欢喜
    7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多种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我院2005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1例拇指软组织损伤患者,根据软组织损伤情况,采用多种不同的皮瓣进行修复。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74.23±1.21)min。121例患者中,皮瓣完全成活117例,成活率为96.69%,3例发生皮瓣坏死,患者对拇指功能、皮瓣外形、瘢痕、疼痛、颜色等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的占92.56%。结论:拇指软组织缺损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创面、不同性别、年龄需求,充分考虑供、受区的功能和美观要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