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延边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Journal YAN BIAN YI X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

    蔡芬宋治陈皓
    3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住院部收治的11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员10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人员的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前血浆溶血磷脂酸平均为8.63umol/L,酸性磷脂平均为4.95u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3.15 umol/L和2.14 umol/L,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浆溶血磷脂酸降至4.67 umol/L,酸性磷脂降至3.54 umol/L,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时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酸性磷脂水平增高,治疗后患者的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酸性磷脂水平明显降低。②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酸性磷脂水平可作为临床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指标,并可通过此项指标对疗效和病情发展进行监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浆溶血磷脂酸性磷脂临床分析

    IVF/ICSI术后用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行黄体支持的临床结果分析

    赵雪峰李梅清张艳霞李锐...
    3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商品名:雪诺同8%)在体外受精(IVF)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术后行黄体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案例来自于南华星辉生殖健康专科医院2011年5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246例IVF/ICSI助孕周期的临床病患,分为对照组120例,观察组126例,分别采用不同的黄体支持方法:其中对照组采用黄体酮肌内注射,观察组采用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胚胎着床、妊娠、早期流产、不良反应等发生几率。结果:两组间临床妊娠率、着床率、早期流产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VF/ICSI术后用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作黄体支持,能获得稳定的妊娠率,并能有效降低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

    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黄体支持体外受精不良反应

    胆固醇抑制吸收剂与瑞舒伐他汀联用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周宇
    4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胆固醇抑制吸收剂与瑞舒伐他汀联用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140例,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7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单用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胆固醇抑制吸收剂依折麦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控制达标率及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TC和LDL- C控制达标率分别为82.86%,87.14%;试验组患者TC和LDL- C控制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TC和LDL- C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FPG和2hPG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固醇抑制吸收剂与瑞舒伐他汀联用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可有效改善血脂控制效果,降低血脂和血糖水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胆固醇抑制吸收剂瑞舒伐他汀糖尿病高脂血症

    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与老年多病因心衰临床分析

    刁晓梅张红
    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LVEF)在老年多病因心衰(MHFE)患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内科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82例MHFE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LVEF检测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组(43例)与下降组(39例),两组均在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LVE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正常组的LVEF水平明显高于下降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正常组的LVEF水平无明显变化,下降组的LVEF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仍明显低于正常组治疗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彩超LVEF对MHFE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作为心脏功能评定及治疗效果监测的有效依据。

    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老年多病因心衰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塞的临床应用探讨

    周新耀
    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塞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超早期脑梗塞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在经过不同治疗方法之后的临床效果以及评判神经功能缺损积分(NDS)减少值。结果:经过尿激酶静脉溶栓的治疗方法的观察组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经过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的NDS减少值明显优越于对照组。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塞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具有安全可靠性,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尿激酶静脉溶栓脑梗塞临床疗效

    胆总管结石切开探查取石后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李传光张锋刚王介营韩双喜...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后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6月75例具有胆道探查指征的患者,实施开腹或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探查结束后不放置T管而用4-0或5-0的可吸收缝合线一期缝合。观察住院天数,患者术后引流天数、住院费用等指标。评价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优缺点。结果:74例痊愈出院,1例术后发现胆漏经保守治疗后治愈出院,平均手术时间开腹组为103分钟,腹腔镜组为92分钟,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开腹组8天,腹腔镜组4天,腹腔引流时间两组都是3天。术后随访均超过6个月。B超示无胆绞痛、黄疸发生,无结石残留及复发,无胆总管狭窄。结论: 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值得广泛应用推广。

    胆管结石一期缝合腹腔镜胆道镜

    肝素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频繁发作的临床研究

    张会王海合
    4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肝素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频繁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TIA频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l例)给予低分子肝素钠4000IU,脐周皮下注射q12h,对照组(30例)给予肠溶阿司匹林200mg qd,两组疗程均为10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3d内TIA有效控制率分别为61.3%(19/31)和26.7%(8/30),10d内TIA总有效控制率分别为93.5%(29/31)和70.0%(2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有1例齿龈出血,两组患者均未见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肝素钠治疗TIA频繁发作疗效满意、临床应用安全。

    肝素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振动排痰联合吞咽功能训练预防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效果分析

    王艺霖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预防相关性肺炎应用振动排痰联合吞咽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诊治的84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4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42例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振动排痰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吞咽障碍改善评级、相关肺炎预防效果。结果:研究组相关肺炎与误吸预防效果,吞咽障碍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退热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肺炎治愈相关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动排痰联合吞咽功能训练预防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效果显著。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振动排痰吞咽功能训练效果

    老年性眩晕126例病因及临床分析

    侯玉堂
    5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近15年来我科接诊的老年眩晕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对老年眩晕的诊断与治疗有所启迪。临床表现为头昏、视物运动(表现为旋转性、螺旋性、摇摆性或倾斜性运动),恶心、呕吐,多汗、脸色苍白,耳鸣、听力下降,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等。结果:据我院门诊统计老年眩晕病人中枢性(颅内性或非耳源性)占52.6%,周围性(颅外性或耳源性)占17.5%,颈性占9.9%,病因不明者占14.3%,尚有内科疾病中枢功能性疾病引起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精神障碍等是老年性眩晕的综合病因,其特点是兼有以上多种疾病,眩晕无明显的缓解期,常伴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焦虑等,多与脑动脉供血不足有关。

    老年性眩晕病因临床分析

    腹腔镜手术治疗出血性休克型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

    覃雪凌洁
    5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出血性休克型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收住院患者50例出血性休克型异位妊娠患者,并且将这些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可以依据随机分配方法将患者分两组,即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中,采取临床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在术中输血量、术后血β- HCG转阴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后,患者临床改善显著,与对照组在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术后发热、术中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是否应用镇痛剂、住院天数等方面进行比较,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出血性休克型异位妊娠治疗中,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以改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对患者机体损伤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出血性休克型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