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营养学报
营养学报

郭长江

双月刊

0512-7955

yyxx@chinajournal.net.cn

022-84655402

300050

天津市和平区大理道1号

营养学报/Journal Acta Nutriment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报导具有相当学术水平或实用价值的国内营养研究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就,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宗旨,内容有食物化学、实验营养、实用营养、临床营养、营养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其他营养学的研究论文和研究简报,也刊登学会动态,国际学术交流信息,并请专家撰写述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摄入天然咖啡因饮品的专家共识

    天然咖啡因饮品与健康工作组马冠生
    105-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咖啡因天然存在于多种植物的种子、果实和叶片中,如咖啡、可可豆、茶等.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证据表明,咖啡因对于大多数人是有益的,且与多种疾病的风险呈负相关.随着公众对茶、咖啡等天然咖啡因饮品消费的日益增加,人们更加关注咖啡因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为全面地了解咖啡因对情绪、精力与注意力、能量消耗和运动表现的作用与影响,本共识起草组遵循科学、规范和严谨的方法进行了循证,经过营养学、运动医学、心理学、循证医学、流行病学与临床研究方法学等多个学科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反复研讨,最终形成本专家共识,供专业人员和广大公众参考应用.[营养学报,2024,46(2):105-111]

    咖啡因情绪精力注意力能量消耗运动表现

    2009-2018年中国9省(自治区)成年人乳品摄入现状及变化趋势

    王柳森胡霄刘梦冉陈黎黎...
    112-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中国 9 省(自治区)成年人乳品摄入和消费状况变化特征.方法 利用 2009、2011、2015、2018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选择具有完整膳食调查数据的 18 岁及以上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共 34 984人.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城乡、地域、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人群乳品摄入及消费状况.结果 2009-2018 年中国 9 省(自治区)成年人乳品消费率提高了 6.24 个百分点,乳品平均摄入量呈增长趋势.在消费人群中(在调查的 3 d中任意 1 d消费了乳品的成年人被视为乳品消费人群.),乳品平均摄入量呈现下降趋势,2018 年成年人乳品平均摄入量比2009 年减少了 30.11 g/d.女性、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城市、东部、高中及以上和高收入人群的乳品消费率相对其他人群较高.结论 中国成年人乳品摄入和消费状况有所改善,但是仍远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 300~500 g/d的推荐摄入量.[营养学报,2024,46(2):112-119]

    成年人乳品消费率摄入量变化趋势

    我国主要食物中泛酸含量及其对居民膳食摄入量的贡献

    杨晶明王竹王国栋张雪松...
    120-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开展我国主要食物中泛酸含量的测定,为了解我国居民膳食泛酸摄入量提供支持.方法 2017-2019 年夏秋季节在北京、海南、西藏、新疆等地采集食物样品共计 109 种,经适当酶解后采用微生物法测定总泛酸含量.数据整理归类后,结合 2015-2017 年中国居民膳食消费量调查资料,计算得到了泛酸平均摄入量,并对各类食物的贡献率做出初步评估.结果 所有样品均含有泛酸并可被检出,其中动物肝脏、鸡蛋、豆类、菌藻、酵母等含量水平>1 mg/100 g.3~、6~、12~、18~或>60 岁人群泛酸平均摄入量分别为 3.2、4.3、5.1、4.7、4.4 mg/d,另外 0.5~1 岁婴儿摄入量为 1.0 mg/d,谷物对成人泛酸摄入量的贡献率最大(48.8%).结论 本研究首次发布了我国居民常消费食物的泛酸含量,对不同年龄段居民泛酸摄入量进行了初步评估,证明谷物是泛酸的主要来源.[营养学报,2024,46(2):120-125]

    泛酸食物成分数据膳食摄入量

    《营养学报》获奖情况

    125页

    《营养学报》入选《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125页

    北京城区哺乳期妇女膳食质量评价及与产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

    赵健江宇
    126-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哺乳期膳食平衡指数法(DBI-L)评价产后哺乳期妇女膳食质量,分析膳食质量与产后抑郁(PPD)的相关性.方法 以 2019 年 6-7 月期间在北京城区 6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的 401 名产妇为研究对象,从孕产妇保健手册及社区母子健康档案收集一般情况及围产信息.在产后 6 月的随访中,收集当前婴儿喂养及产妇的照护状况,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获取PPD相关信息,采用膳食频率法(FFQ)收集哺乳期妇女膳食情况,运用DBI-L评价膳食质量.结果 产妇PPD患病率为 26.40%.产后哺乳期妇女中 77.56%总体膳食不均衡,食物摄入过量(65.84%)和摄入不足(41.15%)的问题同时存在.与正常产妇相比,PPD产妇的膳食总体平衡性更差(P=0.001),摄入过量(P<0.000)及摄入不足(P=0.04)的情况更为严重.其中,PPD产妇蔬菜水果摄入显著低于非PPD产妇(P<0.01);谷薯类的摄入显著高于非PPD产妇(P<0.01).产妇膳食摄入过量(中度摄入过量OR=5.855,95%CI:2.647~12.950;高度摄入过量OR=5.928,95%CI:2.510~14.00)及膳食失衡(OR=7.924,95%CI:2.777~22.61)与PPD 的发生相关.结论 北京地区哺乳期妇女存在膳食摄入过量、摄入不足及膳食失衡问题,PPD 的发生与膳食过量和膳食失衡相关,应针对膳食相关危险因素加强干预,预防和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营养学报,2024,46(2):126-131]

    哺乳期妇女产后抑郁膳食质量膳食平衡指数

    成年人群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糖尿病和血糖异常关联性分析

    王金秀刘子悦王春洋毕研明...
    132-138,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成年人群血清维生素D(vitamin D,VD)水平与糖尿病/血糖异常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纳入年龄大于 18 周岁符合条件的 2072 名调查对象,收集相关人口统计学、身体测量学指标,检测血清 25(OH)D3 水平和糖脂代谢指标,将血清 25(OH)D3 水平分为缺乏组和不缺乏组,统计分析各组相应指标,探索血清 25(OH)D3 水平与糖尿病/血糖异常的关联性.结果 研究对象中糖尿病患病率为 5.69%,血糖异常率为 54.68%,而VD缺乏率为 19.79%,其中糖尿病患者中VD缺乏率为 28.81%,血糖异常人群中VD缺乏率为 19.59%;VD缺乏的研究对象糖尿病患病率显著高于VD不缺乏者(8.25%vs 5.06%,P=0.012),而VD缺乏的研究对象血糖异常率与VD不缺乏者血糖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83%vs 19.59%,P=0.716).调整年龄、地区、锻炼情况、身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脂和血压等因素之后,血清 25(OH)D3 浓度降低与更高的糖尿病患病率相关(P=0.046),并且血清 25(OH)D3 水平每降低 10 ng/ml,糖尿病/血糖异常患病风险增加 1.391(1.039~1.861)倍(P trend=0.026).进一步将糖尿病患者分层后,与VD不缺乏组相比,进行多因素调整后VD缺乏组的糖尿病患病危险度为 1.594(1.009~2.250)倍(P=0.046),血清VD水平每降低 10 ng/ml,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分别增加了 1.391(1.039~1.861)倍(P trend=0.026).结论 血清VD缺乏可能是成年人群糖尿病高发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营养学报,2024,46(2):132-138,145]

    维生素D糖尿病血糖异常

    维生素D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对肝细胞脂质代谢的作用及机制

    罗雯静董显文赵巧素郭雯莹...
    139-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维生素D(vitamin D,VD)调控脂肪酸诱导的巨噬细胞M1-M2 极化表型转变对肝细胞脂质代谢的直接作用及机制.方法 体外饱和脂肪酸孵育培养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并予活性VD-1,25(OH)2D3补充干预,制备相应的条件培养液体外培养小鼠肝细胞AML12.Real-time PCR检测巨噬细胞M1/M2 极化基因表达水平,Real-time PCR、Western blot 分别检测巨噬细胞 VD 受体(VD receptor,VD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基因、蛋白表达水平;油红O染色观察肝细胞内脂质沉积表现,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肝细胞脂质合成和分解代谢相关酶类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体外饱和脂肪酸作用下,与VD对照组相较,VD补充组巨噬细胞M1 极化基因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2(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2,iNOS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M2 极化基因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巨噬细胞VDR/PPARγ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体外饱和脂肪酸作用的巨噬细胞条件培养液孵育肝细胞,与 VD 对照组相较,VD 补充组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减少,肝细胞脂质合成代谢酶[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1C(sterol-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1C,SREBP1C)、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脂质分解代谢酶肉碱棕榈酰转移酶 1A(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A,CPT1A)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补充VD介导VDR/PPARγ 通路逆转脂肪酸诱导的巨噬细胞极化表型直接影响肝细胞脂质代谢水平并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营养学报,2024,46(2):139-145]

    维生素D巨噬细胞极化肝细胞脂质代谢

    矢车菊素-3,5-O-双葡萄糖苷改善五氟尿嘧啶诱导小鼠化疗性肠黏膜炎的效果初探

    范峻峰刘俊阳秦晓辉王可盈...
    146-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矢车菊素-3,5-O-双葡萄糖苷(cyanidin-3,5-O-diglucoside,C35G)对改善五氟尿嘧啶(5-FU,30 mg/kg)诱导化疗性小鼠肠黏膜炎作用机制.方法 将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C35G组.以连续 4 d腹腔注射 5-FU诱导肠黏膜损伤小鼠模型,C35G低高剂量组连续 7 日分别灌胃C35G(50、150 mg/kg).末次给药后,CO2 处死小鼠,取血和结肠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0(IL-10)水平.苏木精-伊红(H&E)、过碘酸-雪夫(PAS)、阿利新蓝(Alcian Blu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杯细胞分布及黏蛋白 2(mucin2,MUC2)的分泌情况.Western blot 法检测结肠中Wnt、c-Myc蛋白表达水平.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5-FU组相比,C35G处理能显著降低 5-FU造成的小鼠结肠肠黏膜损伤,并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TNF-α与IL-1β水平(P<0.05),且升高IL-10 水平(P<0.01).C35G能显著促进结肠组织中Wnt和c-Myc的蛋白表达,并显著提高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1、claudin7、occludin)mRNA表达水平.结论 C35G对 5-FU诱导的小鼠化疗性肠黏膜炎具有明显改善作用.[营养学报,2024,46(2):146-154]

    矢车菊素-3,5-O-双葡萄糖苷五氟尿嘧啶肠黏膜损伤炎症

    关于举办全国营养师技能大赛的通知(第一轮)

    中国营养学会
    1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