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研究与发展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研究与发展管理
研究与发展管理

骆品亮

双月刊

1004-8308

rdmana@fudan.edu.cn

021-65643679

200433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内

研究与发展管理/Journal R & D Management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在国家教育部支持下,由复旦和全国高校科研管理研究会主办的综合性科技管理学术刊物,主编为郑绍濂教授,编辑部设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刊物主要刊登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应用方面的管理研究论文,面向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与企业的广大科技人员、科技管理人员、科技管理研究人员和有关专业的研究生,以及其他有关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绿色技术收购与空气污染——兼论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

    费锦华浦正宁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技术收购是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企业弥补自身环保技术局限性的重要市场化手段.基于绿色专利转让数据,考察了中国城市绿色技术收购对空气污染的影响.结果显示,绿色技术收购能够显著降低空气污染,但这一影响在不同收购动机及技术类别下表现出异质性.聚焦绿色技术收购的直接使用价值与知识溢出的衍生价值,发现绿色技术收购能够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效应与绿色知识拓展效应抑制空气污染.进一步研究发现,减污视角下,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是否存在协同作用与政府环境规制手段相关.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收购能够协同抑制空气污染,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收购在降低空气污染中未呈现显著的协同效应.研究结论不仅从减污视角拓展了开放式创新理论和技术差距理论在绿色技术收购中的应用边界,也为减污目标下合理配置市场手段与行政手段提供了理论支持.

    绿色技术收购空气污染绿色技术研发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

    制度互补还是制度挤出?基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探索性研发投入的考察

    林春培李京余传鹏秦全德...
    1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不确定环境下,探索性研发投入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对企业探索性研发投入的影响,并考察股权激励、政治关联以及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如何影响这种关系.研究发现:随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企业会增加探索性研发投入.同时,股权激励会发挥正向调节效应,而政治关联会发挥负向调节效应.进一步地,政治关联和股权激励之间存在制度挤出效应,即政治关联会弱化股权激励的正向调节效应.异质性分析显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探索性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在人力资本水平较高、数字化转型程度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揭示不确定环境下企业探索性研发投入战略抉择的内在逻辑,为政府经济政策制定和企业探索性研发投入实践提供启示.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探索性研发投入股权激励政治关联

    贸易壁垒会加速企业海外研发吗?

    徐晨熊焰
    2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近年来呈泛滥势头,在严重损害企业进出口收益的同时是否会挫伤对外投资热情是国际商务研究讨论的热点.现有文献认为贸易壁垒既会加剧对外投资难度并侵蚀投资收益,也会增强对外投资替代进出口的意愿.提出弥合争议的焦点在于考虑对外投资类型和情境变量.基于行业层面的贸易壁垒强度与中国高科技制造企业海外研发的匹配数据,研究发现贸易壁垒会加速企业海外研发,同时提升海外研发的规模强度和地域广度.企业利用海外研发替代关键技术引进和出口市场扩张的进出口替代效应是贸易壁垒影响海外研发的内在机制.研究还发现,高管的政治关联与海外任职经历显著增强了贸易壁垒对海外研发的正向影响,但调节作用仅在母国与研发东道国达成较高的政治共识时成立.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国际商务理论关于科技地缘政治风险对企业战略选择和行为的影响研究,同时对贸易壁垒冲击下身陷逆境的企业如何突围具有启示意义.

    海外研发贸易壁垒政治关联海外任职经历进出口替代效应

    组织身份变革视角下后发企业技术高端化的过程机制研究

    张祺瑞彭新敏刘电光刘瑞禹...
    4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后发企业的技术高端化并非技术创新活动的单维升级,而是在持续变革的组织身份指引下技术创新活动的动态推进.现有文献虽然已关注高端化过程,但未能揭示在高度不确定情境下,后发企业如何主动调整组织身份进而引导与支持后发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并最终实现技术高端化的过程机制.将组织身份变革视角引入高端技术创新过程,通过对慈星公司2010—2022年在全成型横机领域的技术高端化历程展开纵向单案例研究,结果发现:后发企业在技术高端化过程中的"创新前端—新产品及工艺开发—商业化"3个阶段中,组织身份与技术创新相应地经历了"组织领域身份泛化—高端技术多向搜寻—组织领域身份聚焦—高端技术聚力攻关—组织角色身份提升—高端技术推广优化"的演化过程,分别克服了技术方向不确定性、产品性能不确定性和市场不确定性,最终实现了技术高端化.由此,研究结论揭示了组织身份变革视角下后发企业实现技术高端化的过程机制,为理解后发企业的技术高端化提供了动态的身份认知视角,也为后发企业有效实现技术高端化提供了管理启示.

    技术高端化技术创新组织身份变革后发企业过程机制

    双元创新对客户集中度的影响:资源依赖视角

    华志兵吴珏
    5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客户集中度影响效应的重要性、复杂性、动态性和持续性特征正在呼吁学者关注其前因分析,以深化对客户集中度的理解,进而帮助企业在汲取客户集中度有利一面的同时,规避客户集中度的潜在风险.技术创新和客户集中度之间存在天然且复杂的关系,因此讨论不同类型技术创新如何驱动客户集中度演变.基于资源依赖理论,采用我国上市制造企业2009—2021年纵向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探索式创新程度和客户集中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并且这一正相关关系在国有企业、研发支出水平更高以及业务组合更单一的情境下更加明显,但行业竞争强度的调节效应不显著;利用式创新程度和客户集中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同时这一负相关关系在行业竞争程度更高、研发支出水平更低以及业务组合更多元的情境下被削弱,但企业产权性质的调节效应不显著.研究结论从资源依赖视角揭示双元创新驱动客户集中度演变的微观过程,为制造企业借助技术创新动态管理客户集中度提供参考.

    双元创新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客户集中度资源依赖

    "环境—行为"匹配视角下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绩效提升研究

    徐鹏柳岩
    7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数字化浪潮中,提升数字技术创新效能是促进传统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数字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机制.研究发现:外部技术市场活跃度对数字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企业市场地位高时正向影响更强;内部技术创新开放度对数字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行业竞争程度低、企业市场地位低的情境下正向影响更强;基于外部技术市场活跃度和内部技术创新开放度考察了最有利于提升数字技术创新绩效的"环境—行为"组合,即在技术市场活跃度较高的情境中,内部技术创新开放度较高产生的"降本优配"和"利益驱动"效应可以更有效提升数字技术创新绩效;技术市场活跃度较低的情境中,内部技术创新开放度较低产生的"增值提效"效应可以更有效提升数字技术创新绩效.而且,该整合匹配效应在行业竞争程度高和市场地位低的企业中表现更强.研究结论不仅为理解企业外部创新环境与内部创新行为如何影响数字技术创新绩效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政府完善技术市场建设、企业优化创新战略与提升数字技术创新绩效提供了重要启示.

    数字技术创新技术市场活跃度技术创新开放度上市公司

    环境驱动的关键能力、商业模式变化类型及交互对创业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

    黄山胡光明陈露露晋琳琳...
    8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研究主要沿着两条独立路径考察"环境—商业模式/组织能力创新—绩效"的关系,对创业企业经营实践中面临的"何时、如何调整企业关键能力和商业模式的管理活动及二者匹配"问题,没有给予足够关注和研究.本文基于理论推导提出假设,对282家创业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适度的环境不确定性感知下,创业企业倾向于探索全新关键能力,实施商业模式激进式变化;当环境不确定性感知超过一定临界值,随着不确定性下降或提升,创业企业更倾向于利用已有关键能力,实施商业模式渐进式变化.关键能力利用与商业模式渐进式变化的交互,以及关键能力利用/探索平衡与商业模式激进式变化的交互对创业企业成长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他变化类型交互对绩效的作用不明显.基于创业企业在不同环境感知下的行为规律,本文明晰并检验了企业关键能力和商业模式变化类型之间的协同互补机制,有助于增强对动态能力发挥作用"感知、攫取、重构"过程的理解.

    环境不确定性感知关键能力利用/探索商业模式渐进式/激进式变化协同效应

    地方儒家文化能促进社会企业的社会绩效吗?——基于中国社会企业专项调查的研究

    陈咏昶刘志阳许莉萍
    99-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企业是采用商业手段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新型组织,探讨影响其社会绩效的因素有助于发挥社会企业在新时期社会治理方面的积极作用.儒家文化作为中国社会最具代表性的主流社会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本土社会企业的发展.而现有研究鲜少探讨儒家文化与中国社会企业之间的关系及其发挥作用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基于制度理论,系统地探讨了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企业提升社会绩效的影响及其组织边界条件.通过统计清代各省进士数量构建历史截面数据,并与当代中国社会企业专项调查数据进行匹配,实证分析发现地方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企业提高社会绩效有正向影响.同时,这一作用在较大的地理服务范围和较少的组织资源禀赋下更加明显.研究结论为探究中国社会企业发展与传统文化内在动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社会企业社会创业儒家文化

    区域科创一体化与民营企业嵌入创新网络——以G60科创走廊建设为准自然实验

    严若森高心仪
    11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G60科创走廊建设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2—2021年长三角41个城市的民营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区域科创一体化对民营企业嵌入创新网络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科创一体化能够促进民营企业在省内和省外创新网络中的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机制检验表明:区域科创一体化既能通过强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民营企业嵌入创新网络提供机会,又能通过扩大创新市场需求和鼓励创新市场竞争为民营企业嵌入创新网络激发动机,还能通过细化创新专业化分工和优化创新要素配置结构为民营企业嵌入创新网络提升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合作文化与社会信任水平、企业专利诉讼风险与地区知识侵权风险对区域科创一体化的政策效应分别具有正向和负向调节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民营企业理解和把握区域科创一体化的潜在价值和协同机会,并为民营企业有效融入并深度嵌入区域创新网络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启示.

    区域科创一体化民营企业创新网络G60走廊

    银行业竞争能否提升城市创业活力?——基于信贷可得性与信贷配置效率的双重视角

    李晓龙刘明宇
    12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引导银行业充分竞争,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信贷服务,是提升城市创业活力的重要支撑.本文利用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从信贷可得性与信贷配置效率的双重视角,系统考察银行业竞争对城市创业活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业竞争对于城市创业活力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采用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支持这一结论.机制检验表明,银行业竞争可以通过增加信贷可得性和改善信贷配置效率两种机制提升城市创业活力.异质性检验发现,银行业竞争对城市创业活力的提升作用因城市地理位置、规模大小和经济国有化程度不同而具有明显差异,在南方城市、规模较大和经济国有化程度较低的城市要强于北方城市、规模较小和经济国有化程度较高的城市.进一步构建门槛模型检验发现,信贷可得性和信贷配置效率对城市创业活力的影响受到银行业竞争程度的制约,即存在银行业竞争的门槛效应.研究结论丰富了金融支持创业的相关研究,为中国持续推进银行业市场化改革提供了相应参考.

    银行业竞争城市创业活力信贷配置效率信贷可得性融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