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饮料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饮料工业
饮料工业

赵亚利

月刊

1007-7871

lybjb@163.com

010-84464668

110002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北七马路38号

饮料工业/Journal The Beverage Industry
查看更多>>《饮料工业》杂志创刊于一九八六年,隶属于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是该协会的会刊,也是国内饮料行业唯一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十余年来,《饮料工业》面向国内外饮料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一贯致力于饮料行业新动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报道与推广,积极参与国内外饮料工业的技术、信息交流,兢兢业业,辛勤工作,为饮料工业的发展而竭诚服务。与此同时,《饮料工业》也经历了不断完善与发展的正规化过程,办刊水平明显提高,在国内外饮料行业的影响日益扩大,发行范围迅速扩展,读者数量不断增多。1999年3月, 《饮料工业》杂志社成功举办了"首届《饮料工业》国际饮料科学与技术报告会",来自英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和国内各地区的近百位饮料行业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欢聚一堂,就国内外饮料工业各方面的技术进步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并出版了高水平的论文集,在国内外饮料行业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001年9月,《饮料工业》杂志社又作为承办单位之一,承办了由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主办的"2001年北京国际饮料科学与技术报告会",并出版了包含66篇高水平论文的论文集一本。这些活动为《饮料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饮料工业》现为双月刊,大16开本,内文48页,彩色覆膜封面。信息量大,实用性强,学术水平高。主要报道国内外饮料行业的新动态、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等及相关知识。它是饮料生产企业经营决策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必读刊物,是工程技术人员展示成果、交流经验的理想园地,是饮料开发、生产、销售和消费的重要宣传媒体,是企业的参谋、业内人士的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阻隔性复合PEN/PET饮料包装瓶的制备及阻隔性能研究

    李梓绮李雪尹昊任迪峰...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PET瓶是当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饮料包装瓶之一,但随着消费者对饮料品质要求的提升,对饮料包装瓶的气体阻隔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改进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的阻隔性,本实验利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PEN/PET复合材料,在确定共混材料的最佳配比后,加工制得复合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N/PET)饮料包装瓶,并通过测定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透过量,以及紫外阻隔性能、光学性能、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对其进行阻隔性能分析.通过综合分析比较,确定PEN 30%wt、PET 70%wt为最佳配比.制得的复合PEN/PET饮料包装瓶与普通PET瓶相比,氧气阻隔性增加 3.48 倍,二氧化碳阻隔性增加 7.36 倍,水蒸气阻隔性增加 2.25 倍,除此之外,其紫外线阻隔性等性能也有显著提高.在常温下贮藏 70d后,复合PEN/PET瓶对饮料的保存效果明显优于纯PET瓶.复合PEN/PET饮料包装瓶改进了纯PET瓶的阻隔性较弱的问题.

    PETPEN高阻隔性熔融共混

    燕麦乳油脂氧化稳定性研究

    刘海情方明陈佳张燕红...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燕麦乳货架期内的稳定性是目前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燕麦乳体系中的油脂被氧化分解,产生令人不悦的味道.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选择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菜籽油和亚麻籽油五种植物油,以沉淀率、感官评价、过氧化值(POV值)及茴香胺值(TBRAS)为指标,研究了不同植物油在燕麦乳货架期内的油脂氧化情况,并探讨不同浓度的 α-生育酚对添加大豆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的燕麦乳在货架期内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在五种植物油中,添加葵花籽油的燕麦乳(SSOM)在货架期内氧化程度最小,55℃保温 16d 后,POV 值为10.45mmol/kg,TBRAS为 1.03g/kg,此时感官评分和脂肪上浮率也处于最优值.同时,α-生育酚也有不同的作用效果,随着α-生育酚添加量的增加,燕麦乳在货架期的氧化程度越小,当α-生育酚的添加量低于 0.1%时,对燕麦乳无明显抗氧化作用,当α-生育酚的添加量为 0.2%时,添加葵花籽油的燕麦乳 55℃保温 16d后,POV值和TBRAS分别为 6.31mmol/kg和 0.72g/kg,相比于未添加α-生育酚的燕麦乳,分别降低了 39.62%和 30.09%,同时α-生育酚对添加大豆油的燕麦乳抗氧化效果不明显.

    燕麦乳油脂氧化抗氧化稳定性

    饮料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问题与解决措施

    张明程毅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饮料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是行业的彻底革命.虽然已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数字化转型,并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果,但行业整体数字化水平不高.数字化转型仍存在缺乏理解认识、缺乏标准引领、缺乏解决方案、缺乏核心技术、缺乏大数据模型的问题,需要采取强化理解认知、标准研制和应用、服务供给能力提升、典型案例培育与改造示范、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研发、数字化人才培养等措施,并通过政府、企业、协会与第三方机构的机制保障来实现数字化转型目标.

    饮料数字化转型

    ICP-MS法测定水中Pb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

    李珍孟云张湖林杨帅杰...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ICP-MS测定水中Pb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评估.方法 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GB 5009.268-2016)第一法ICP-MS法来测定水质控样中Pb的含量,以《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CNAS-GL006-2019)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59.1-2012)的要求和方法为参照,对实验过程中的不确定度因素进行系统分析,计算不确定度分量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水质控中Pb含量为 0.247mg/L,置信概率为 95%时,测定结果中合成不确定度为 0.018mg/L,扩展不确定度为 0.036mg/L(k=2).结论 ICP-MS的校准和标准工作溶液是水中Pb含量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

    ICP-MSPb不确定度

    饮料行业工业互联网建设成果入选工信部示范项目

    张明
    23页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地下水中汞的方法验证

    景铭铭丁超于航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定技术导则》(HJ 168-2020)中方法验证的相关规定[1],对环境标准《水质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原子荧光法》(HJ 694-2014)所涉及汞的方法检出限、测定下限、精密度和准确度[2]进行验证.本文选用方法检出限的 2.5 倍和 5 倍进行 7 次平行测定,计算出检出限为 0.02μg/L,测定下限为 0.08μg/L,符合标准要求.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0.41%~4.5%,准确度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0.26%~7.9%,均达到《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164-2020)中质量控制要求[3].

    原子荧光方法验证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乳饮料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含量

    刘李婷边文文陈姗姗李超...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研究含乳饮料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含量,样品经纯水提取,三氯化铁络合后经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结果表明:在 0.5μg/mL~50μg/mL 曲线范围内,相关系数为 r2=1,检出限为 5mg/kg,回收率为 86%~102%.表明此方法简单可行,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可用于含乳饮料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检测.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高效液相色谱法含乳饮料

    Rancimat法测定燕麦粉中油脂的氧化诱导时间

    徐琴琴吴伟都成官哲汪涓涓...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富含油脂的燕麦粉为研究对象,不采取提取油脂的方式,而是直接应用油脂氧化稳定性仪对固体粉末样品进行油脂氧化稳定性的研究,并确定了测定方法的适宜条件,如空气流量 20L/h、称样量 2g~3g、测试温度分别为 110℃、120℃、130℃、140℃.通过几个高温下油脂氧化酸败诱导期的加速氧化测定,拟合出诱导时间与温度的关系方程,直接推算出油脂氧化稳定的货架期以及温度变化所引起的油脂氧化诱导时间的变化规律,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适于燕麦粉中油脂氧化诱导时间的测定.

    燕麦粉油脂诱导时间油脂氧化稳定性仪标准因子

    牛磺酸缺乏是肿瘤免疫逃逸和耐药复发重要原因

    严涛
    34页

    西芹薄荷饮料工艺配方研制

    高照儿刘明成裴健程刘奥强...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西芹和新鲜薄荷为生产原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西芹薄荷饮料配方,单因素实验设计薄荷和芹菜的料水比、体积比以及糖酸比和饮料感官评定,对西芹薄荷复合饮料的配方以及稳定性进行研究.实验最终结果可知,饮料的最佳配方为:当芹菜汁料水比 1∶10(g/mL),薄荷叶浸提料水比 1∶30(g/mL),饮料中芹菜汁添加量 60%,薄荷汁添加量 30%,木糖醇添加量 6%,柠檬酸添加量 0.10%,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饮料稳定剂添加量为 0.17%,其余成分为饮料纯净用水时,所配得的西芹薄荷饮料口感最佳,西芹薄荷饮料的组织状态稳定且沉淀较少.

    西芹薄荷饮料工艺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