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压力容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压力容器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
压力容器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

王冰

月刊

1001-4837

pvt@chinapvt.com

0551-65335515,65335456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开发区天湖路29号

压力容器/Journal Pressure Vessel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压力容器行业的有影响的刊物,主要报导各类压力容器及其附件的标准、试验、设计、制造、使用、监察和各种相关技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交流电磁场应力测量法在管道应力内检测中的应用

    段金尧钟婷赵一桦王亚楠...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管道本体应力集中区域的内检测问题,以交流电磁场应力测量法(ACSM)为依据,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仿真建立石油管道电磁场二维仿真模型,分析管道表面磁场分布规律,研究ACSM法应力测量传感器结构和工艺参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研制基于ACSM法的应力测量传感器,设计开发管道应力内检测系统,开展了静载拉伸应力测量试验研究以及现场牵拉试验.仿真模拟结果与应力测量传感器的实际测量结果相吻合,在被测试件弹性限度内,随着施加应力的增加,传感器的测量幅值呈正比增长态势;现场牵拉试验过程中,传感器幅值大小与施加应力大小存在较好的映射关系,对被检管道施加105 MPa应力时,传感器的差值电压幅值可达259 mV,整套系统在应力测量试验中运行良好,可有效识别应力集中区域.

    管道应力测量交流电磁场应力测量法电磁场仿真

    基于K均值算法-TOF聚类分析的复合材料板冲击损伤层析研究

    林君杨乐辉赵金玲李念...
    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CFRP)中的冲击损伤是威胁压力容器结构安全的重要隐患,有必要对CFRP中的冲击损伤进行层析研究,促成CFRP复合材料损伤定量化分析.提出基于K均值算法对超声C扫的飞行时间(TOF)图像进行聚类分析,并结合TOF值确定不同簇所在层,对CFRP冲击损伤进行逐层定量化分析.同时,分析了冲击损伤的TOF图像,验证了基于K均值算法-TOF聚类分析的冲击损伤层析方法,并进一步通过水浸超声C扫试验获得多组试验数据,指出K均值聚类中簇的总数K为铺层总数的1.25倍即可满足损伤逐层分析,实现了不同铺层总数CFRP层合板冲击损伤的层析研究.TOF聚类分析方法可以直接对CFRP层合板各铺层的冲击损伤进行定量化,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碳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CFRP)冲击损伤K均值算法TOF聚类分析

    试样厚度对小冲杆试验力与材料强度相关性的影响

    龙乔涵钟继如关凯书
    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试样厚度对小冲杆试验力与材料强度相关性的影响,针对不同厚度(0.1~0.5 mm)的小冲杆试样,使用无屈服平台的虚拟材料进行了有限元模拟.通过提取并分析有限元模拟结果中固定挠度下的小冲杆试验力,证明了小冲杆试验力与材料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双线性关系,且厚度的变化不会影响该相关关系的皮尔逊相关系数.随机生成了屈强比在0.55~0.9之间,屈服强度在200~1 000 MPa之间的100种虚拟材料,并通过有限元模拟获得了大量数据,进而采用退火粒子群算法得出了固定挠度下小冲杆试验力和材料强度的关联系数.采用4种真实材料验证了小冲杆试验力与材料强度呈双线性关系的结论.

    小冲杆测试技术材料强度双线性模型有限元方法

    焊接工艺对LNG储罐用高锰钢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郭广飞章小浒任明皓房务农...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推动新型国产低温高锰钢及相应焊材在LNG储罐国产化中的应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并通过常温拉伸、弯曲、低温冲击以及显微硬度等试验,研究了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MAW),埋弧焊(SAW)和焊条电弧焊(SMAW)3种不同的焊接工艺对LNG储罐用低温高锰钢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焊接工艺的热影响区组织为奥氏体与少量夹杂物颗粒,熔合线附近晶粒粗大且狭长,焊缝组织为柱状晶.硬度最低值均位于焊缝中心,拉伸试验断裂位置均为焊缝部位.3种焊接工艺焊接接头抗拉强度分别为839.2,863.8,675.2 MPa,拉伸和弯曲性能均能满足要求.-196℃时的焊缝冲击吸收能量值分别为123,100,83.7 J,冲击断口均为韧性断裂.在焊接低温高锰钢时应严格控制热输入,从而保证低温高锰钢的焊接质量.

    LNG储罐低温高锰钢焊接工艺力学性能显微组织

    冲击载荷下防甩件动态响应试验和数值分析研究

    刘浪孟阿军石媛媛彭建...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防甩件的抗甩击性能,开展了防甩件在轴向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试验研究和数值分析,并在数值分析方法中,考虑了防甩件材料在不同冲击载荷条件下应变率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文选用的防甩件具有良好的吸能防甩限制能力,此外,数值分析结果与轴向冲击试验动态响应结果吻合较好,加速度峰值误差小于10%,充分验证了在类似蜂窝套管状防甩件数值分析中,考虑材料应变率效应的Cowper-Symonds黏塑性材料本构模型数值分析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为防甩件抗甩击性能设计提供了更准确、更快捷的分析手段,并有效降低设计分析成本.

    核电厂管道断裂防甩件冲击试验应变率效应数值仿真分析

    哈氏合金C-22焊接接头性能研究及微观组织分析

    张艺潇张巨银王学平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哈氏合金C-22(Hastelloy C-22合金)的焊接性能,采用钨极氩弧焊(GTAW)和焊条电弧焊(SMAW)分别对Hastelloy C-22合金进行了焊接试验,从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及微观组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这两种焊接方法施焊的焊缝表面成型良好,无裂纹、气孔、夹杂等缺陷.因熔池凝固速率和温度梯度的差异导致焊接接头各区域晶粒大小不一致,晶粒形态也存在差异,因此,显微硬度从焊缝到母材出现逐渐减小的趋势.两种焊接方法焊接接头在弯曲载荷的作用下均无裂纹等缺陷出现,试验结果均合格.GTAW接头晶粒略小于SMAW接头,这也使得GTAW对接接头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均要优于后者.GTAW接头平均抗拉强度可达到799 MPa,略高于母材,平均腐蚀率仅为0.299 mm/a,比母材降低18.31%.该研究为强腐蚀介质压力容器的生产制造提供了参考.

    哈氏合金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力学性能耐腐蚀

    含金属内衬复合材料抗爆容器的初始设计方法

    田立智张亚军范诚汤铁钢...
    5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复合材料抗爆容器工程设计方法合理性欠缺现状,基于轻量化思路,结合动力系数法及网格理论提出了可用于含金属内衬复合材料抗爆容器设计的"等代设计法".采用该方法完成了内径0.5 m、抗爆当量1 kg TNT的复合材料圆筒初始设计,复合材料圆筒的面密度由等效金属圆筒的19.3 g/cm2降低到3.6 g/cm2.在该圆筒内部开展了炸药加载试验,结果表明圆筒设计合理,该设计方法有效,为抗爆容器的轻量化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抗爆容器复合材料工程设计方法等代设计法

    防波板对液氢罐式集装箱罐体结构强度的影响

    栗健谭粤郭世民夏莉...
    58-6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液氢罐式集装箱在公路运输条件下,运载车辆加速、转弯、刹车时会导致内部液体大幅晃动,给罐体结构带来冲击,造成失效等问题,基于液氢罐式集装箱的防波板设置,建立了罐体和内部流体域全尺寸分析模型,分析了防波板、充装率及防波板数量对罐体薄弱位置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未设置防波板时,液体晃动会导致结构的应力水平提高20%;设置防波板可减小液体晃动程度,大幅降低流体冲击压力,最大可降低50%以上;设置防波板可降低由于液体晃动引起的应力增幅,其中3个薄弱位置最高可降低31.9%,52.8%和34.2%,有利于提高结构薄弱位置的使用寿命,并且在罐内均匀设置2块防波板时,对于降低罐体结构应力的效果最佳,是工程设计的优选形式.

    液氢罐式集装箱防波板液体晃动流固耦合结构强度

    卫星低温压力容器贮供技术研究进展与关键技术分析(二)

    于斌黄诚马天驹李凯...
    6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航天卫星、飞船等航天器推进系统对于高密度、低压力贮存、在轨可加注低温推进剂应用需求,提出了卫星低温压力容器主要关键技术,包括材料与结构技术、流体供给管理技术、被动绝热防护技术、主动制冷热耦合技术、质量监测技术、液气转化技术、压力调节技术、流量控制技术和在轨加注技术.分析了国外在该研究方面的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对国内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论述,并提出了技术发展建议.综合研究表明,卫星低温压力容器贮供技术是空间领域未来核心关键技术,可为航天器电推进系统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低温压力容器低温推进剂低温流体管理卫星推进系统热耦合技术

    国产SA516Gr.70(HIC)厚板容器筒节的成型技术

    王军杰张蕾苗畅颖李二兴...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应用于加氢装置的冷高压分离器等核心设备的国产SA516Gr.70(HIC)、厚度200 mm钢板的可焊性能和成型性能,对钢板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硬度等进行分析,选用400℃时的屈服强度平均值进行筒节板料预弯受力计算,追踪580℃中温卷校成型工艺及筒节纵缝试板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试验结果表明,国产SA516Gr.70(HIC)厚板在不同位置及方向各项力学性能均衡;中温校圆后筒节最大圆度4 mm、棱角度2 mm,成型尺寸合格;纵缝试板的力学性能满足技术文件要求.研究验证了国产SA516Gr.70(HIC)、厚度200 mm钢板的可焊性能和成型性能良好,其厚板容器筒节的成型技术达到国内较高的工艺水平.

    国产SA516Gr.70(HIC)厚钢板力学性能可焊性能筒节成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