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设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设备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
中国医疗设备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

姜远海

月刊

1674-1633

cmd_ed@126.com

010-58697365,58694756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建外SOHO6号楼36层 3601

中国医疗设备/Journal China Medical Devices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卫生部主管,全国公开发行的科技类重要期刊,是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的会刊,已列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并从2001年起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由吴阶平副委员长亲题刊名,由全国著名医学工程专家组成编委会,十五年来,杂志出版质量逐年提高,现为大16开,64页精美增装本,月刊。现开设的主要栏目:专家专论、研究论文、技术创新、医疗设备原理与使用、仪器设备质控与计量、科学管理、仪器设备维修、仪器设备市场信息、购置评论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5G移动通信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研究

    吴风浪
    1-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解决现有医疗设备通信技术滞后、设备管理能力欠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5G移动通信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方法,以提高医疗设备之间的数据信息通信能力.方法 基于5G通信技术,融合安全传输层协议,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结合WebRTC技术,实现远程视频通话和会诊;使用离群检测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提高通信数据的信息检索能力;加入网络波动检测模块,降低在远程访问中网络波动带来的影响.结果 通过记录某医疗机构某年1-10月的远程视频次数及网络波动次数和触发网络加速模块的次数可知,本系统将目标特征误差保持在2%以下,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非常稳定且适用.结论 本系统大大减轻了系统主机的压力,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及较低的误差率和波动率,可达到远程医用和远程急救的要求.

    远程急救WebRTC技术5G通信技术安全传输层协议离群检测

    基于机器学习的中医体质分类研究

    潘康宁王洪杰于霞孙万晨...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随机森林的过滤式特征选择方法,筛选出最优特征子集后构建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模型,对平和体质与偏颇体质进行分类研究.方法 选取2756例受试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横断面调查法进行问卷调查.采集受试者十二经脉上24个原穴的穴位信号与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等信息构建数据集.对数据集预处理后使用随机森林特征选择方法筛选最优特征子集;使用GBDT算法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的平和-偏颇体质二分类研究;采用十折交叉验证计算准确度、精准度、召回率、F1得分,并综合评价模型性能.结果 筛选出22个特征构成最优特征子集,使用筛选后的特征子集构建的GBDT模型准确度、精准度、召回率、F1得分分别是92.86%、93.65%、93.08%、0.92.结论 随机森林的特征选择方法有助于筛选最优特征子集,GBDT可为中医体质分类研究提供帮助.

    机器学习中医体质特征选择分类模型

    机器学习在医疗与健康应用场景下的恶意流量检测

    高健云刘颖颖戴依蓝李澍...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中的随机森林和决策树模型,实现在医疗与健康应用场景下的恶意流量检测.方法 以CIC-IDS2017样本集作为模型的训练集与验证集,对将该样本集通过Python预处理后的共1708979条数据进行模型训练.预处理后的样本集中训练集占比80%(1367183条),验证集占比20%(341795条),在sklearn中进行随机森林和决策树模型参数调整训练,再将在医疗与健康应用场景下捕获到的500条网络流量作为测试集进行模型泛化能力评估.结果 由决策树和随机森林混淆矩阵图可知,决策树模型对于慢速拒绝服务攻击以及跨站脚本攻击的预测准确率为95%,尤其是决策树模型对慢速拒绝服务攻击进行预测时,会将其与跨站脚本攻击混淆.随机森林模型对于慢速拒绝服务攻击预测准确率为99%,能够正确预测大多数慢速拒绝服务攻击.随机森林模型在医疗与健康应用场景下整体表现良好.结论 两种模型对于在医疗与健康应用场景下的恶意流量检测准确率效果较好,但传统的决策树模型准确率低于随机森林模型.随机森林模型更适合在医疗健康场景下的恶意流量检测,可为医疗健康应用场景中的网络安全研究提供参考.

    医疗健康应用场景机器学习决策树随机森林网络安全

    考虑测量误差的CUSUM控制图对维纳过程的监控设计

    刘利平王晓雪马强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医疗设备存在的退化加速现象,提出对退化过程进行监控的方法,旨在有效监测到真实情况中退化加速的现象并进行预警,降低设备运维成本.方法 无论是退化率恒定还是退化率加速的维纳过程,其增量概率分布都是独立于其他时间区间增量的,本文运用上侧累积和(Cumulative Sum,CUSUM)控制图监控策略,并分析两类测量误差(乘性测量误差和加性测量误差)对控制图监控效率的影响.结果 运用蒙特卡洛仿真得到不同加速系数和测量误差下的平均运行链长(Average Run Length,ARL)和运行链长标准差,结果表明对于退化率恒定的固定效应模型,CUSUM对退化加速的监控具有稳健性,ARL的降低率均维持在43%左右;而在退化加速的随机效应模型中,监控性能会随着乘性测量误差(当乘性误差>0.1后)的增加而下降.结论 CUSUM控制图对医疗设备退化加速现象具有良好的监控能力,随着退化率的加速系数的增加,控制图能够越早发现异常退化加速状态.

    医疗设备检测退化加速维纳过程CUSUM控制图测量误差

    一种7.5F自研心腔内超声动物实验

    冯文慧何精才曹琴周欣欢...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验证心腔内超声(Intracardiac Echocardiography,ICE)成像系统应用于动物实验的性能及其安全性.方法 用标准超声体模测试ICE系统的成像深度以及分辨率,再对巴马猪活体进行ICE成像,评估成像视野及分辨率,同时评价导管通过性、调弯操作性及安全性,并与商业化ICE系统进行对比.结果 自研的ICE成像系统最大探测深度≥60 mm,轴向与侧向分辨率均≤1.0 mm.活体ICE成像中,两种导管均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顺利经股静脉进入右心房,且通过手柄调整导管头端角度均可显示目标切面.心腔结构清晰可辨,噪声较小,自研ICE系统成像质量与商业化ICE系统接近.操作后实验猪均健康存活,未见介入相关损伤.结论 自研7.5F ICE导管系统性能稳定、安全,操作便利.

    心腔内超声心脏介入手术相控阵换能器介入导管

    基于国产加速器URT-Linac 506c的计划复杂度分析和患者计划质量保证预测

    祝鹤龄杨波祝起禛梁永广...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国产联影URT-Linac 506c加速器的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计划复杂度参数与患者计划质量保证(Patient Specific Quality Assurance,PSQA)间的关系,并建立机器学习模型对PSQA结果进行评估和预测.方法 随机选取150例在URT-Linac 506c加速器上行VMAT治疗计划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该加速器上对所有计划进行基于机载电子射野影像系统探测器的PSQA剂量验证.对剂量验证结果进行阈值为10%、标准为2%/2 mm的伽马通过率分析.同时对每个计划基于多叶准直器位置和跳数,提取其中的11个复杂度参数.分析复杂度参数和PSQA结果间的关系,并建立机器学习模型对PSQA结果进行预测.结果 计划复杂度参数与PSQA结果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并不严格呈线性相关,但计划的复杂程度越高,PSQA通过率相对越低.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模型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对基于复杂度参数的PSQA结果预测水平相当,GBDT模型和RF模型的平均预测误差分别为0.55%和0.54%.由于PSQA结果分布严重不平衡,更改过权重后的模型对低通过率部分的预测能力有所提升.结论 对于国产加速器URT-Linac 506c,这2种基于决策树结构的机器学习模型对PSQA结果的预测可提供一定的帮助,建立更精准的模型需要进一步完善采集患者的样本量.

    联影URT-Linac506c加速器计划复杂度机器学习患者计划质量保证

    科研MRI质量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韩梦杨王雪雪张建业童琪琦...
    3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发脑科学科研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质量控制系统,探讨其在日常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期间对西门子Verio磁共振采集50次水模质量控制数据,计算主磁场(B0场)不均匀性、信噪比、图像均匀度、奈奎斯特伪影、几何畸变、弥散各向异性分数、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波动和漂移百分比、fMRI信号波动噪声比、fMRI频谱分析.结果 数据可自动经由软件计算以图表的形式呈现,除了2021年9月10日(梯度线圈损坏)与2022年1月14日(32通道线圈损坏)出现两次明显异常波动,各参数在质控周期内均以相对稳定的数值在合理范围内上下波动.通过对设备长期的质控,设立基线,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分析报修处理,比较设备维修前后差异,保证设备处于正常稳定状态.结论 该质量控制系统能直观、有效地对MRI设备进行日常质量控制,及时发现故障,锁定方向,保证MRI设备正常运行,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和fMRI实验数据质量提供保障.

    脑科学磁共振成像质量控制科研数据

    基于呼吸机传感器系统故障关联的失效率和可靠性研究

    徐慧王士森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故障率高、危害性强等问题,分析呼吸机传感器系统故障关联,探究呼吸机传感器系统的失效率和可靠性,为呼吸机预防性维护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0-2022年间我院及原厂工程师提供的单一型号呼吸机传感器系统相关维修工单为研究对象,使用伽马分布模型和参数估计方法,选取拟合优度检验、K-S检验,拟合优度评价指标包括均方误差、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 呼吸机6种故障点K-S检验统计量D值分别为1.99×10-2、2.98×10-2、4.03×10-2、4.06×10-2、3.13×10-2、6.22×10-2,拟合优度检验统计量χ2 分别为396.95、601.01、23.25、13.94、52.35、5.55.除气体混合压力传感器故障外,各故障点模型计算值与实际值分布相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种故障点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可靠性均值时间以及极值时间均与实际结果基本保持一致.结论 基于伽马理论的故障分布模型,可对呼吸机传感器系统的故障分布、失效率以及可靠性进行有效分析,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性维护方案提供循证依据.

    呼吸机传感器系统预防性维护伽马分布模型拟合优度检验K-S检验

    心脏除颤仪自动体外除颤和起搏功能质控检测实践方法探讨

    麦达成肖翔陈远鹏胡智勇...
    50-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心脏除颤仪自动体外除颤和起搏功能的质量控制检测方法,完善心脏除颤仪日常运维管理,保障临床急救能力.方法 根据心脏除颤仪自动体外除颤和起搏的原理,结合各模拟器、质控检测工具的功能情况,研定从自动体外除颤功能的"电击心律识别、自动体外放电时间、释放能量"和起搏功能的"起搏脉冲电流、起搏脉冲宽度、起搏脉率"6个维度进行质控检测.结果 制定自动体外除颤和起搏功能质控表格,研究明确一次性电极片的替代办法,同时通过实测番禺区23台心脏除颤仪,得到电击心律识别检测的合格率为100%,自动体外除颤放电时间、自动除颤释放能量(最大偏差)、起搏脉冲电流(最大偏差)、起搏脉冲宽度(最大偏差)内容均符合规程要求(P<0.05)的质控检测结果.结论 本院制定的心脏除颤仪自动体外除颤和起搏功能质控检测方法能切实检测自动体外除颤和起搏功能的精准性,确保心脏除颤仪功能正常,保障医疗安全.

    心脏除颤仪自动体外除颤起搏质控检测

    EDR2胶片对扫描质子碳离子束的能量响应研究

    孙威李永强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EDR2胶片对扫描质子碳离子束的能量响应关系.方法 同一张EDR2胶片接受扫描范围为5 cm×5 cm、相同能量、9种不同剂量的均匀质子束和碳离子束照射.经冲洗扫描后,通过Image J读取2 cm×2 cm范围内像素平均值,通过计算将像素平均值转化为净光度(Optical Density,OD)值,获取该能量质子和碳离子拟合直线斜率,即剂量响应因子(Dose Response Factor,DRF).比较分析不同能量的DRF,获得EDR2胶片对不同能量质子和碳离子的响应曲线.结果 最高能(218.56 MeV)和最低能(53.04 MeV)质子的DRF值分别为0.52 OD/Gy和0.40 OD/Gy;最高能(424.89 MeV/u)和最低能(97.87 MeV/u)碳离子的DRF值分别为0.25 OD/Gy和0.11 OD/Gy.EDR2胶片对于质子和碳离子的DRF均随能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使用EDR2胶片测量质子碳离子束剂量,可得EDR2胶片对能量依赖性显著.使用EDR2胶片测量不同能量质子和碳离子剂量时,可使用拟合得出的能量响应曲线进行能量响应校准,提高剂量测量准确性.

    EDR2胶片剂量响应因子能量响应净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