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疗装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疗装备
医疗装备

马永春

月刊

1002-2376

YLZBZZS@126.com

010-62016364,62386155

100011

北京北三环中路2号

医疗装备/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Device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卫生部所属一级协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的会刊,是国家级重点媒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FOCUS-PDCA管理模式在提高人工晶体保障效率中的应用效果

    金星宇陈贝贝赵树韩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值医用耗材是指直接作用于人体、对安全性有严格要求、临床使用量大、价格相对较高、经济负担重的医用耗材.人工晶体作为植入人体的高值医用耗材,需要更严格的管控.随着医院眼科手术量的增加和日间手术平均住院时长的缩短,人工验收、计费的人工晶体保障模式已不能满足临床的需求.该研究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利用鱼骨图进行原因分析,利用FOCUS-PDCA法,从成立人工晶体保障小组、改进人工晶体保障流程、优化物资管理系统、强化供应商管理 4 个方面实施改进措施,并根据改进前后的量化标准评价改进效果.结果显示,与实施FOCUS-PDCA管理前相比,实施FOCUS-PDCA管理后的人工晶体验收时间及计费完成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运用质量管理工具FOCUS-PDCA改进人工晶体的保障环节,可提高人工晶体的保障质量和保障效率,对保障患者安全和提升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FOCUS-PDCASPD人工晶体耗材精细化管理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形势下医院医用耗材的精细化管理对策

    李媛媛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用耗材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医疗耗材行业的快速发展,医用耗材种类不断增多,更新换代速度快,管理难度随之不断增大.同时,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形势下,医用耗材作为单纯的成本项目不再给医院带来经济效益.因此,医用耗材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经济效益.该研究结合当前医改背景分析医院医用耗材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从多个角度介绍医院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包括提高对耗材管理工作的重视度,健全完善制度,统一耗材目录,加强二级库管理,降低院内耗材价格,耗材成本核算纳入绩效考核,提升耗材信息化管理水平等.医院自 2023 年实施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后,医用耗材医保编码变更数据录入用时和正确率、全年耗材费用、当月使用量及金额查询时间均显著降低,医院整体住院次均医用耗材费用呈下降趋势.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可有效降低医院运行成本,提高医院医用耗材的管理水平,促进医疗质量不断提升.

    DRG/DIP支付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成本核算医疗质量

    高温蒸汽灭菌对耳鼻喉科器械的消毒效果及循环疲劳性能的影响

    杨能林芬芬许丹慧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温蒸汽灭菌对耳鼻喉科器械的消毒效果及循环疲劳性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耳鼻喉科的 260 件医疗器械研究对象,按照消毒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高温蒸汽灭菌组,每组 130 件.常规组采用常规擦拭消毒法,高温蒸汽灭菌组使用高温蒸汽灭菌法.对比两组器械的消毒效果、循环疲劳性能、断口形貌观察、灭菌合格率.结果 高温蒸汽灭菌组器械的菌落数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温蒸汽灭菌组器械的断裂循环次数(NCF)与器具断端的长度(FL)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温蒸汽灭菌组器械显微镜下断口主要表现为产生韧性开裂,伴有脆性延晶体开裂,晶界洁净且平滑,呈现片状脆性沉淀相,多面立体感强烈,棱角分明.常规组显微镜下断口表现为韧性开裂,断裂处可见明显微孔洞,断口表面覆盖了大量韧窝结构.结论 高温蒸汽灭菌的消毒效果较好,但长期使用对耳鼻喉科器械造成的损害大于常规擦拭消毒法.

    高温蒸汽灭菌耳鼻喉科医疗器械消毒效果循环疲劳性能

    基于追溯信息化管理的全程质量监测在外来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

    童静
    55-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追溯信息化管理的全程质量监测在外来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5 月医院的 2 780 件外来医疗器械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方式分为常规组(1 360 件)和质量监测组(1 420 件).常规组采用常规人工追溯管理方式,质量监测组采用基于追溯信息化管理的全程质量监测.比较两组的器械管理质量(标签打印合格率、参数记录合格率、清洗质量合格率)、接收操作耗时、资料查询耗时、管理效果(器械清洗评分、植入器械灭菌评分、灭菌监督效用评分)及满意度(工作人员态度评分、操作水平评分、器械供应及时性评分、器械结构功能评分、器械无菌性评分).结果 质量监测组标签打印合格率、参数记录合格率、清洗质量合格率高于常规组(P<0.05);质量监测组接收操作、资料查询耗时均少于常规组(P<0.05);质量监测组器械清洗、植入器械灭菌、灭菌监督效用、工作人员态度、操作水平、器械供应及时性、器械结构功能、器械无菌性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基于追溯信息化管理的全程质量监测可提高外来医疗器械管理质量及效果,提升工作效率与医护人员满意度.

    信息化管理质量监测外来医疗器械

    CT三维可视化重建技术在肺结节患者前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徐世国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T三维可视化重建技术在肺结节患者术前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医院收治的 100 例拟行胸腔镜检查的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术前检查.根据不同CT三维重建技术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CT三维重建技术,试验组采用CT三维可视化重建技术.对比两组结节定位率、定位时间、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留置时间、胸管引流量、淋巴结清扫个数、住院时间)、应激指标[肾上腺素(A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水平、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结节定位率高于对照组,定位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胸管留置时间和胸管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48 h,试验组AD、ACTH、Co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 3 d,试验组FVC、FEV1、P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三维可视化重建技术可提高胸腔镜术前结节定位效果,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应激水平,提高术后肺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CT三维可视化重建技术肺结节胸腔镜术前检查

    sTBI患者紧急气管插管后胃肠减压对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王硕张健强刘万涛
    63-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紧急气管插管后胃肠减压在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0 月至 2024 年 2 月医院收治的 60 例sTB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紧急气管插管,试验组(30例)行紧急气管插管后胃肠减压,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肺部感染及多重耐药肺炎发生情况、发热时间、预后情况[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及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 试验组肺部感染及多重耐药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发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6个月,试验组GO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紧急气管插管后胃肠减压能够有效降低sTBI患者肺部感染及多重耐药肺炎发生率,缩短发热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插管胃肠减压肺部感染

    驱动基因突变和微卫星不稳定性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熊海林黄田英陈甲连钟勇辉...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KRAS、NRAS、BRAF驱动基因突变、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状态与结直肠癌(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并确诊的 192 例CR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KRAS、NRAS、BRAF基因检测和MSI状态检测,同时收集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3 种驱动基因突变及MSI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92例CRC患者中,女性KRAS基因突变率高于男性(P<0.05).TNM Ⅱ期和Ⅲ期患者KRAS基因突变率高于Ⅰ期和Ⅳ期患者(P<0.05).M1患者KRAS基因突变率低于M0 患者(P<0.05).同时,年龄<65岁、氧减指数(ODI)<5、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正常及肿瘤位于右半结肠的患者中MSI-H的比例更高(P<0.05).结论 CRC患者KRAS基因突变及MSI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存在关联性,特别是MSI-H与ODI相关,可为临床筛查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结直肠癌病理特征驱动基因突变微卫星不稳定性

    透明帽辅助内镜下改良泡沫硬化剂注射术和套扎治疗内痔的临床疗效观察

    桂冠易健卢志勇王河...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透明帽辅助内镜下改良泡沫硬化剂注射术(CAES)和套扎术治疗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3 月医院收治的 80 例Ⅰ~Ⅲ度内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CAES组和套扎组,每组 40 例.CAES组采用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套扎组采用套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 24 h肛周疼痛情况、术区局部渗血情况,术后 12 周复查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CAES组术中出血例数高于套扎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术后出血、感染;CAES组术后 24 h肛周疼痛例数高于套扎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2 周复查并评估治疗效果,CAES组治疗有效率低于套扎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 CAES和套扎术对内痔的临床疗效差异不大,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但仍需随访观察患者的远期疗效,进一步探讨硬化剂与气体的合理配比,并探讨两种术式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

    内痔内镜泡沫硬化剂注射术套扎术

    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在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

    王海才应树森辛振华陈峰...
    73-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在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 年 7 月至 2023 年 12 月于医院行包皮环切术的 100 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行传统包皮切割吻合器包皮环切术,试验组行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包皮环切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美观度满意情况和性功能[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表-5(IIEF-5)评估].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 24、48 h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个月,试验组美观度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6 个月,两组IIEF-5 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包皮环切术中应用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的效果优于传统包皮切割吻合器,可缩短术后切口愈合时间、促进性功能恢复,切口美观性及安全性较好.

    包皮过长包茎包皮环切术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

    中频向量干扰仪协同直肠功能锻炼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直肠患者肠功能重建的应用效果

    谢敏飞彭秀敏项钰莹鲍鹏飞...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频向量干扰仪协同直肠功能锻炼在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直肠(NR)患者肠功能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医院收治的SCI后NR患者 72 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 36 例.对照组给予直肠功能锻炼,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频向量干扰仪协同治疗,两组均治疗 4 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肠道功能指标(排便时间、Wexner便秘评分、Cleveland便失禁评分)、肛管超声检查指标(肛门内、外括约肌及肛提肌群厚度)、血清肠神经递质测定[P物质(SP)和血管活血肠肽(VIP)],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 4 周后,两组排便时间均短于治疗前,Wexner便秘评分及Cleveland便失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Wexner便秘评分及Cleveland便失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肛门内括约肌厚度薄于治疗前,肛提肌及肛门外括约肌厚度均厚于治疗前,且试验组肛门内括约肌厚度薄于对照组,肛提肌及肛门外括约肌厚度厚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SP及VIP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直肠功能恢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频向量干扰仪协同直肠功能锻炼可重建SCI后NR患者肠功能,改善肛管超声检查指标,促进结肠功能的恢复,疗效优于单纯直肠功能锻炼.

    脊髓损伤神经源性直肠直肠功能锻炼中频向量干扰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