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疑难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疑难病杂志
中国医师协会
疑难病杂志

中国医师协会

马智

月刊

1671-6450

ynbzz@163.com

0311-85901735

050035

石家庄市天山大街238号

疑难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ifficult and Complicated CasesCSTPCD
查看更多>>《疑难病杂志》是目前国内惟一报道疑难病症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 期刊” ,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 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等国内、外重要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CN 13-1316/R,ISSN 1671-6450。 本刊由著名医学家吴阶平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吴咸中、陈可冀、王正国、王永炎、张运、李春岩、张伯礼、邱蔚六、郭应禄等院士担任顾问,吴以岭教授担任编委会总编辑,包括2位美籍专家在内的46名知名医学家担任编委。本刊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开展开放式、多方位的学术交流,加速医学科技进步和发展;坚持“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坚持“创新”、“实用”的办刊宗旨,着力报道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在诊疗各种疑难病、罕少见病及各种难诊难治病症的新理论、新成果、新进展、新疗法、新药物、新经验,真正做到“引导潮流、荟萃精华、贴近临床、服务读者”。本辟有专家笔谈、论著、临床研究、络病论坛、罕少见病例、误诊误治分析、疑难病例(理)讨论、名医精粹、释疑解难、继续教育等特色栏目,本刊面向全国各级医疗、教育、研究机构的医学专业人员,是广大医务人员学术交流的园地和继续教育的良师益友。欢迎赐稿,欢迎征订。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调营卫津血"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用药规律

    贾振华
    1409-1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血管事件链是指高危因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硬化易损斑块破裂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直至死亡的过程,呈现出多因素、多环节作用下因果相连、递进发展、事件突发、后果严重的复杂连续病变特点.传承创新中医"治未病、防传变"思想,提出"治本病,防未病"系统干预新观点,以中医营卫理论指导古今医案多维数据挖掘,揭示心血管事件链传变病机特点及"调营卫津血"用药规律,创新诠释了《难经》"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治则,形成心血管事件链系统干预中医临床用药方案.

    心血管事件链系统干预调营卫津血用药规律治本病、防未病

    依洛尤单抗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肝肾功能、心功能的影响

    赵泳捷林泽阳冯高科宋涛...
    1413-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前蛋白转换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脂、肝肾功能、心脏结构和心功能、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 2023年1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AMI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3)与观察组(n=53).对照组患者采用他汀类药物进行降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洛尤单抗注射液,2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个月并进行复查.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肝肾功能、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TC、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t/P=3.656/<0.001、4.342/<0.001),2组TG、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2组ALT、AS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t/P=3.877/<0.001、5.082/<0.001、10.172/<0.001、13.644/<0.001),但治疗后 2 组 ALT、AST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治疗前(t/P=3.542/0.001),对照组、观察组室间隔厚度(IVSD)均小于治疗前(t/P=3.005/0.004、3.042/0.004);治疗1年后,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8%,低于对照组的20.8%(x2=7.102,P=0.008).结论 依洛尤单抗注射液可大幅降低AMI患者血脂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再发率,改善心功能,同时对肝肾功能无显著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依洛尤单抗注射液血脂肝肾功能再发心血管不良事件疗效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NRG1、ACSL1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刘海燕湛小波徐秀兰陈凤...
    1419-1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神经调节素1(NRG1)、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1(ACSL1)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急诊医学科收治的AMI患者203例为AMI组,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105例为健康对照组,AMI患者根据Gensini评分分为轻度冠脉狭窄亚组(63例)、中度冠脉狭窄亚组(81例)和重度冠脉狭窄亚组(59例);根据1年预后随访分为不良预后亚组(52例)和良好预后亚组(15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NRG1、ACSL1水平.Spearman相关性分析AMI患者Gensini评分与血清NRG1、ACSL1水平的相关性;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NRG1、ACSL1水平与AMI患者预后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NRG1、ACSL1水平对不良预后预测效能.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MI组血清NRG1、ACSL1水平升高(t/P=15.801/<0.001、15.824/<0.001).轻度冠脉狭窄亚组、中度冠脉狭窄亚组、重度冠脉狭窄亚组血清NRG1、ACSL1水平依次升高(F/P=277.241/<0.001、423.452/<0.001).AMI 患者 Gensini 评分与血清 NRG1、ACSL1 水平呈正相关(rs/P=0.764/<0.001、0.772/<0.001).随访 1 年,203 例AMI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率为25.62%(52/203).与良好预后亚组比较,不良预后亚组血清NRG1、ACSL1水平升高(t/P=7.040/<0.001、7.865/<0.001).Gensini评分高、ACSL1高、NRG1高为AMI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041(1.019~1.062)、1.272(1.120~1.443)、1.337(1.193~1.497)].血清 NRG1、ACSL1 水平联合预测AMI患者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99,大于血清NRG1、ACSL1水平单独预测的0.783、0.786(Z/P=3.730/<0.001、3.329/<0.001).结论 AMI患者血清NRG1、ACSL1水平升高,与冠脉狭窄程度加重和不良预后有关,血清NRG1、ACSL1水平联合预测AMI患者预后的效能较高.

    急性心肌梗死神经调节素1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1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预后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LncRNA CCHE1、TCF21与心肌缺血的相关性

    吴文宇高刚利杨利国姚建强...
    1425-1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宫颈癌高表达1(LncRNA CCHE1)、转录因子21(TCF21)与心肌缺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2月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合并高血压的CHD患者110例为高血压组,未合并高血压的CHD患者110例为非高血压组,根据是否发生心肌缺血将高血压组分为心肌缺血亚组79例和无心肌缺血亚组31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血清LncRNA CCHE1、TCF21表达;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LncRNA CCHE1、TCF21表达与心肌缺血总负荷(TIB)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D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肌缺血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LncRNA CCHE1、TCF21表达对CHD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结果 高血压组血清LncRNA CCHE1表达高于非高血压组,血清TCF21表达低于非高血压组(t/P=19.133/<0.001、17.259/<0.001);心肌缺血亚组BMI、收缩压、三支血管病变比例、血清Hey水平、TIB、血清LncRNA CCHE1表达高于无心肌缺血亚组,血清TCF21 表达低于无心肌缺血亚组(t/P=3.524/0.001、2.705/0.008、12.265/0.002、5.280/<0.001、24.638/<0.001、15.994/<0.001、9.280/<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HD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LncRNA CCHE1表达与TIB呈正相关(r=0.536,P<0.001),血清TCF21表达与TIB呈负相关(r=-0.508,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三支血管病变、LncRNA CCHE1表达高是CHD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肌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3.465(1.534~7.833)、1.743(1.135~2.678)],TCF21 表达高是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528(0.312~0.895)];血清LncRNA CCHE1、TCF21表达及二者联合诊断CHD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肌缺血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8、0.760、0.896,二者联合的AUC大于血清LncRNA CCHE1、TCF21表达单独诊断的AUC(Z/P=2.636/0.002、3.088/<0.001).结论 CHD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LncRNA CCHE1表达增高、TCF21表达降低与心肌缺血有关,二者联合在心肌缺风险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

    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总负荷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宫颈癌高表达1转录因子21

    心房颤动首次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晚期复发的中西医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冯丽亚董玉江高红梅张梦贺...
    1431-1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首次行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后晚期复发的中西医影响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首次行RFCA房颤患者34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晚期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105)和未复发组(n=23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房颤患者首次行RFCA后晚期复发的影响因素;绘制预测房颤患者首次行RFCA后晚期复发的列线图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Hosmer-Lemeshow检验及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拟合能力和校准度.结果 复发组房颤患者气虚证比例、阴虚证比例、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内径(LVD)、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高于未复发组,使用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他汀类降血脂药物、益气养阴类中药注射剂比例低于未复发组(t/x2/P=6.355/0.012、7.149/0.007、5.445/<0.001、3.063/0.002、3.499/0.001、10.542/0.001、12.122/<0.001、6.362/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阵发性房颤、早期复发、气虚证、阴虚证、LAD大、NLR大为房颤患者首次行RFCA后晚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2.103(1.071~4.127)、9.837(4.981~19.428)、2.414(1.265~4.603)、2.460(1.317~4.596)、1.117(1.047~1.192)、1.377(1.077~1.761)],使用他汀类降血脂药、益气养阴类中药注射剂是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208(0.104~0.413)、0.416(0.211~0.820)].构建列线图模型,其预测房颤患者首次行RFCA后晚期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3(95%CI=0.823~0.904),Hosmer-Lemeshow检验提示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结论 非阵发性房颤、早期复发、LAD、NLR、气虚证、阴虚证、使用他汀类降血脂药、使用益气养阴类中药注射剂是房颤患者首次行RFCA后晚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上述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晚期复发列线图预测

    "诊疗指南、专家共识解读"专栏征稿

    1438页

    血清APE1、YB-1水平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研究

    李欣贺碧海张妮妮史楠楠...
    1439-1443,1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无嘌呤/无嘧啶内切酶1(APE1)、Y-盒结合蛋白1(YB-1)水平与病毒性心肌炎(VMC)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儿科收治的VMC患儿152例为VMC组,根据随访1年患儿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亚组(n=43)与预后良好亚组(n=109).另选取同期医院健康体检儿童113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APE1、YB-1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APE1、YB-1水平与心肌炎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VMC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APE1、YB-1水平对VMC患儿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VMC组患儿血清APE1、YB-1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t/P=35.472/<0.001、25.388/<0.001).随访1年,152例VMC患儿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8.29%(43/152).预后不良亚组LVEF、APE1、YB-1低于预后良好亚组(t/P=8.878/<0.001、26.085/<0.001、14.180/<0.001),cTnI 高于预后良好亚组(t/P=2.630/0.009).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APE1、YB-1 分别与 cTnI、CK-MB 呈负相关,与 LVEF 呈正相关(APE1:r/P=-0.575/<0.001、-0.426/0.008、0.591/<0.001;YB-1:r/P=-0.589/<0.001、-0.417/0.011、0.609/<0.001).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结果示,LVEF 低、APE1低、YB-1 低是 VMC 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3.967(1.246~12.634)、4.778(1.728~13.214)、4.914(1.851~13.041)].血清APE1、YB-1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VMC患儿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4、0.680、0.897,且二者联合的 AUC 大于血清 APE1、YB-1 水平单独预测的 AUC(Z/P=4.233/<0.001、4.328/<0.001).结论 VMC患儿血清APE1、YB-1水平能够反映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情况,二者联合诊断能够显著提高VMC患儿发生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

    病毒性心肌炎无嘌呤/无嘧啶内切酶1Y-盒结合蛋白1预后儿童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部感染转归相关因素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马依拉·买买提热汗古丽·买买提单雪峰谢侠...
    1444-1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术后肺部感染转归情况,并探讨分析转归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1月 2023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心胸外科收治的CHD术后肺部感染患儿17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28 d的预后情况将患儿分为预后不良组61例和预后良好组112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D术后肺部感染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CHD术后肺部感染患儿预后不良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预测CHD术后肺部感染患儿预后不良的区分度,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一致性.结果 预后不良组患儿免疫力缺陷、机械通气时间≥48 h、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WBC>12×109/L、NEU>70%、降钙素原(PCT)>0.5 µg/L、白蛋白(Alb)≤ 35 g/L的比例均大于预后良好组(x2/P=7.273/<0.001、15.949/<0.001、9.414/0.002、10.473/0.001、29.572/<0.001、21.811/<0.001、10.154/0.001、11.864/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免疫力缺陷、机械通气时间≥48 h、NYHA 心功能分级 Ⅲ~Ⅳ 级、LVEF≤40%、WBC>12 × 109/L、NEU>70%、Alb ≤ 35 g/L、PCT>0.5 μg/L 是 CHD 术后肺部感染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7.381(2.513~21.677)、5.295(1.801~15.568)、8.928(3.030~26.300)、5.563(1.962~15.774)、3.108(1.590~6.076)、2.058(1.429~2.963)、3.415(1.211~9.626)、5.269(1.799~15.429)],并构建列线图模型;验证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69(95%CI 0.945~0.992),模型预测CHD术后肺部感染患儿发生预后不良风险与实际风险的一致性良好(x2=7.086,P=0.681).结论 免疫力、机械通气时间、NYHA心功能分级、LVEF、WBC、NEU、Alb、PCT为影响CHD术后肺部感染患儿发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区分度与一致性均良好.

    先天性心脏病心脏手术肺部感染转归相关因素儿童

    恶性肿瘤患者表柔比星诱导心脏毒性风险特征及早期预测模型分析

    姜芸王泳梅李佳蔚吴莉...
    1450-1454,1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恶性肿瘤患者表柔比星诱导心脏毒性风险特征,并建立早期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2023年5月-2024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恶性肿瘤患者320例,均予患者表柔比星化疗.根据是否发生心脏损伤分为心脏损伤组和无心脏损伤组.比较2组的一般资料、心电图等项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指标与恶性肿瘤患者表柔比星诱导心脏毒性风险的关系,R软件建立并验证各因素预测恶性肿瘤患者表柔比星诱导心脏毒性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320例患者中,失联18例;出现心脏损伤62例(20.53%)列为心脏损伤组;剩余240例患者为无心脏损伤组.心脏损伤组年龄、伴高血压患者所占比率、表柔比星累积量、化疗次数和合并放疗患者所占比率均高于无心脏损伤组(t/x2/P=6.001/<0.001、6.580/0.010、7.631/<0.001、7.117/<0.001、6.380/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大、伴高血压、化疗次数多、表柔比星累积量高、联合放疗是恶性肿瘤患者表柔比星诱导心脏毒性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088(1.037~1.142)、2.473(1.084~5.642)、1.676(1.373~2.046)、1.012(1.007~1.016)、2.154(1.021~4.545)];将影响恶性肿瘤患者表柔比星诱导心脏毒性风险的各因素纳入列线图,预测恶性肿瘤患者表柔比星诱导心脏毒性风险相关因素的C-index为0.912.结论 用表柔比星累积量、化疗次数等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对预测恶性肿瘤患者表柔比星诱导的心脏毒性风险有一定的作用,有助于早期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心脏毒性的发生.

    恶性肿瘤表柔比星心脏毒性预测模型

    血清GDF-8、VEGF、FGF21水平与肝硬化患者肌肉减少症发生的关系

    金燕王雪阎春英段天娇...
    1455-1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生长分化因子-8(GDF-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与肝硬化患者发生肌肉减少症(肌少症)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诊治的肝硬化并发肌少症患者63例为观察组,根据肌少症分期将肝硬化并发肌少症患者分为肌少症前期亚组22例、肌少症期亚组25例、重度肌少症期亚组16例.另选取同期医院肝硬化患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GDF-8、VEGF、FGF21水平;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GDF-8、VEGF、FGF21水平与肝硬化并发肌少症患者肌少症分期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硬化患者并发肌少症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GDF-8、VEGF、FGF21水平对肝硬化患者并发肌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GDF-8、FGF21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t=7.719、10.011、11.837,P均<0.001);随着肌少症疾病分期进展,肝硬化并发肌少症患者血清GDF-8、FGF21水平逐渐升高,血清VEGF水平逐渐降低(F=16.605、15.527、19.995,P均<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并发肌少症患者血清GDF-8、FGF21水平与肌少症分期呈正相关(r=0.760、0.525,P均<0.01),血清VEGF水平与肌少症分期呈负相关(r=-0.546,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糖尿病病史、GDF-8高、FGF21高是肝硬化患者并发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2.496(1.315~4.738)、2.115(1.377~3.249、2.894(1.598~5.241)],BMI 高、RASM 高、VEGF 高是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618(0.461~0.828)、0.573(0.370~0.887)、0.469(0.307~0.718)];血清 GDF-8、VEGF、FGF21 水平及三者联合预测肝硬化患者并发肌少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6、0.912、0.921、0.980,三者联合的AUC大于血清 GDF-8、VEGF、FGF21 水平单独预测的 AUC(Z/P=3.878/<0.001、2.954/0.003、2.678/0.007).结论 血清GDF-8、VEGF、FGF21水平与肝硬化患者发生肌少症密切相关,检测三者血清水平可能对肝硬化患者并发肌少症的预测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肝硬化肌肉减少症生长分化因子-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