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疑难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疑难病杂志
中国医师协会
疑难病杂志

中国医师协会

马智

月刊

1671-6450

ynbzz@163.com

0311-85901735

050035

石家庄市天山大街238号

疑难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ifficult and Complicated CasesCSTPCD
查看更多>>《疑难病杂志》是目前国内惟一报道疑难病症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 期刊” ,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 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等国内、外重要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CN 13-1316/R,ISSN 1671-6450。 本刊由著名医学家吴阶平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吴咸中、陈可冀、王正国、王永炎、张运、李春岩、张伯礼、邱蔚六、郭应禄等院士担任顾问,吴以岭教授担任编委会总编辑,包括2位美籍专家在内的46名知名医学家担任编委。本刊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开展开放式、多方位的学术交流,加速医学科技进步和发展;坚持“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坚持“创新”、“实用”的办刊宗旨,着力报道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在诊疗各种疑难病、罕少见病及各种难诊难治病症的新理论、新成果、新进展、新疗法、新药物、新经验,真正做到“引导潮流、荟萃精华、贴近临床、服务读者”。本辟有专家笔谈、论著、临床研究、络病论坛、罕少见病例、误诊误治分析、疑难病例(理)讨论、名医精粹、释疑解难、继续教育等特色栏目,本刊面向全国各级医疗、教育、研究机构的医学专业人员,是广大医务人员学术交流的园地和继续教育的良师益友。欢迎赐稿,欢迎征订。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circSHKBP1、SOX3 mRNA表达与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化疗疗效的关系

    刘鑫佳王凯瑞杨光杨静...
    1460-1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环状RNA SH3结构域激酶结合蛋白1(circSHKBP1)、SRY-box转录因子3(SOX3)mRNA表达与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104例为研究组,根据化疗疗效分为化疗敏感亚组64例和化疗抵抗亚组4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血清circSHKBP1、SOX3 mRNA水平;分析血清circSHK-BP1、SOX3 mRNA表达与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化疗疗效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ircSHKBP1、SOX3 mRNA对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circSHKBP1、SOX3 mRNA 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t/P=65.118/<0.001、51.471/<0.001).肿瘤分期 Ⅳ期、低分化晚期胃癌患者血清circSHKBP1、SOX3 mRNA表达高于肿瘤分期Ⅲ B期、高中分化的患者(circSHKBP1:t/P=37.283/<0.001、31.545/<0.001;SOX3:t/P=19.169/<0.001、26.334/<0.001).化疗抵抗亚组肿瘤分期 Ⅳ期百分比,血清circSHKBP1、SOX3 mRNA 表达高于化疗敏感亚组(t/P=10.037/0.002,48.609/<0.001,26.775/<0.001).肿瘤分期Ⅳ期及血清circSHKBP1、SOX3 mRNA高表达是影响晚期胃癌化疗抵抗的危险因素[OR(95%CI)=1.594(1.252~2.028),1.306(1.144~1.492),1.603(1.190~2.160)].circSHKBP1、SOX3 mRNA 及二者联合预测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的AUC分别为0.844、0.851、0.922,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效能(Z/P=4.745/<0.001、4.310/<0.001).结论 晚期胃癌患者血清circSHKBP1、SOX3 mRNA表达升高,且均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及化疗疗效有关,两者联合对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有较好的评估价值.

    胃癌晚期环状RNASH3结构域激酶结合蛋白1SRY-box转录因子3化疗疗效

    胃癌组织中CCT5、OMA1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及预后价值分析

    张荣光彭波彭允中毛胜蓝...
    1466-1471,1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胃癌(GC)组织中含TCP1亚基伴侣蛋白5(CCT5)、金属蛋白酶相关蛋白1(OMA1)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的相关性,分析两者对GC的临床预后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2月—2020年2月武汉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诊治的GC患者104例术后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组织中CCT5、OMA1 mRNA表达及EMT指标(Twist、N-cad、Vimentin)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组织中CCT5、OMA1蛋白水平;Pear-son 相关分析CCT5、OMA1 mRNA与EMT指标的相关性;利用Kaplan-Meier曲线和COX回归分析CCT5、OMA1 mRNA对GC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GC组织中CCT5、OMA1、Twist、N-cad、Vimentin mRNA高于癌旁组织(t/P=71.623/<0.001,81.587/<0.001,38.717/<0.001,52.234/<0.001,44.813/<0.001).GC 组织中 CCT5、OMA1 阳性率为86.54%(90/104)、88.46%(92/104),高于癌旁组织的 5.77%(6/104)、7.69%(8/104)(x2=136.500、135.893,P均<0.001).GC 组织中 CCT5、OMA1 mRNA 表达与 Twist、N-cad mRNA、Vimentin mRNA 呈正相关(CCT5:r/P=0.754/<0.001,0.612/<0.001,0.649/<0.001;OMA1:r/P=0.716/<0.001,0.695/<0.001,0.713/<0.001);CCT5、OMA1 mRNA表达在GC患者分化程度越差、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越高中表达水平升高(CCT5:t/F/P=302.221/<0.001,12.763/<0.001,244.850/<0.001;OMA1:t/F/P=402.771/<0.001,13.069/<0.001,305.421/<0.001);CCT5 mRNA高表达组的3年总生存率为44.00%(22/50),低于低表达组的75.93%(41/54)(Log-Rankx2=7.156,P=0.008),OMA1 mRNA高表达组的3年总生存率为39.22%(20/51),低于低表达组的81.13%(43/53)(Log-Rankx2=8.901,P=0.003).分化程度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Ⅲ期、CCT5 mRNA高、OMA1 mRNA高是影响G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95%CI)=1.554(1.217~1.986),1.670(1.274~2.189),1.751(1.302~2.354),1.495(1.105~2.021),1.483(1.079~2.037)].结论 GC组织中CCT5、OMA1表达上调,与EMT指标有关,是评估GC患者预后的肿瘤标志物.

    胃癌含TCP1亚基伴侣蛋白5金属蛋白酶相关蛋白1上皮间质转化预后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GPER1、SESN2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研究

    张文俊曹芳孙熠边黎明...
    1472-1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GPER1)、应激诱导蛋白2(SESN2)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眼科诊治的T2DM患者162例为T2DM组.根据眼部检查结果,将T2DM患者分为DR亚组(n=68)和非DR亚组(n=94);根据DR病情程度,将DR患者分为增生性亚组(n=28)和非增生性亚组(n=40).另选取同期医院健康体检者6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GPER1、SESN2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R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GPER1、SESN2水平对DR的预测价值.结果 T2DM组血清GPER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SESN2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t/P=36.850/<0.001,28.112/<0.001);DR亚组糖尿病病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GPER1高于非DR亚组,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清SESN2低于非DR亚组(t/P=11.552/<0.001,3.078/0.009,17.226/<0.001,21.915/<0.001,11.100/<0.001);增生性 DR 亚组血清GPER1水平高于非增生性DR亚组,血清SESN2水平低于非增生性DR亚组(t/P=12.151/<0.001,3.534/<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示,糖尿病病程长、HOMA-IR高、GPER1高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237(1.096~1.397),1.265(1.079~1.483),1.347(1.054~1.721)],eGFR 高、SESN2 高是 DR 的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736(0.598~0.906),0.759(0.596~0.967)];血清 GPER1、SESN2 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 DR 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1、0.710、0.820,二者联合的AUC大于血清GPER1、SESN2水平单独预测(Z=4.711、4.816,P均<0.001).结论 DR患者血清GPER1升高,SESN2降低,两者均参与DR的发生发展,两者联合检测对DR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2型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应激诱导蛋白2影响因素预测价值

    血清VASH-1、HOTAIR表达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研究

    马蕾林燕何升林李辉...
    1478-14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Vasohibin-1(VASH-1)蛋白、同源盒转录反义RNA(HOTAIR)表达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 按照1:1:1比例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增殖性DR(PDR)患者60例(PDR亚组)、非PDR(NPDR)患者60例(NPDR亚组)、非DR(non-DR,NDR)糖尿病患者60例(NDR亚组)作为T2DM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9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VASH-1蛋白、HOTAIR基因表达;Spearman法分析T2DM患者血清VASH-1、HOTAIR表达与血糖参数的相关性;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DR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价血清VASH-1、HOTAIR表达对DR和PDR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2DM组血清VASH-1、HOTAIR表达升高(t/P=14.646/<0.001、14.203/<0.001).NDR 亚组、NPDR 亚组、PDR 亚组血清 VASH-1、HOTAIR 表达依次升高(F/P=11.728/<0.001、43.850/<0.001).T2DM患者血清VASH-1、HOTAIR表达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呈正相关(VASH-1:r/P=0.210/0.005、0.458/<0.001;HOTAIR:r/P=0.220/0.003、0.482/<0.001).T2DM 病程长、HbA1c 高、VASH-1高、HOTAIR 高为 T2DM 患者 DR 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3.108(2.110~4.579)、6.634(2.761~15.940)、1.996(1.427~2.792)、2.600(1.683~4.015)],其亦是 PDR 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OR(95%CI)=2.011(1.487~2.719)、3.643(1.719~7.719)、1.587(1.196~2.104)、1.686(1.201~2.366)].二者联合预测 DR 与 PDR的 AUC 分别为0.869与 0.886,大于血清 VASH-1、HOTAIR 表达单独预测的 0.803、0.785 与 0.787、0.778(Z/P=2.986/0.003、3.230/0.001、3.581/<0.001、3.837/<0.001).结论 血清 VASH-1、HOTAIR 表达升高是 T2DM 患者DR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VASH-1联合HOTAIR高表达预测DR与PDR的价值较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型糖尿病Vasohibin-1同源盒转录反义RNA相关性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Endocan、ISM1水平及其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

    蒋惠玲许颖司向华赵旭兴...
    1484-1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ndocan)、Isthmin 1(ISM1)水平及其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产科诊治的GDM患者94例为GDM组,根据妊娠结局分为预后不良亚组36例和预后良好亚组58例,以同期体检的健康妊娠女性48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Endocan、ISM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Endocan、ISM1与血糖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模型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Endocan、ISM1对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评估价值.结果 GDM组血清Endocan、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ISM1低于健康对照组(t/P=21.588/<0.001,12.762/<0.001,13.945/<0.001,12.337/<0.001,14.308/<0.001,20.599/<0.001);GDM 组患者 FPG、HbA1c、FINS 及 HOMA-IR 与血清Endocan呈正相关,与血清 ISM1 呈负相关(Endocan:r/P=0.632/<0.001,0.701/<0.001,0.698/<0.001,0.727/<0.001;ISM1:r/P=-0.709/<0.001,-0.607/<0.001,-0.626/<0.001,-0.745/<0.001);与预后良好亚组比较,预后不良亚组 GDM 患者血清 Endocan、HOMA-IR 较高,血清 ISM1 较低(t/P=8.025/<0.001,7.988/<0.001,13.643/<0.001);血清 Endocan 高、HOMA-IR 高是 GDM 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OR(95%CI)=1.556(1.230~1.968),1.354(1.102~1.663)],ISM1 高是保护因素[OR(95%CI)=0.681(0.543~0.855)];Endocan、ISM1 及二者联合预测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AUC分别为0.808、0.821、0.890,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效能(Z=4.515、4.226,P均<0.001).结论 GDM孕妇血清Endocan水平升高,ISM1水平降低,均与机体糖代谢指标有关,两者联合对GDM患者妊娠结局预后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妊娠期糖尿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Isthmin1妊娠结局

    花红颗粒联合硝呋太尔制霉素治疗复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孔梅刘春雨程萍沈钦文...
    1489-1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花红颗粒联合硝呋太尔制霉素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8月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收治的复发VVC患者124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花红颗粒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阴道微生态(pH、菌落密集度、菌群多样性)、血清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复发率、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71%vs.74.19%,x2/P=4.324/0.038).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阴部瘙痒、带下量多、黏稠或呈豆腐渣状3项主症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t/P=6.954/<0.001,5.906/<0.001,3.627/<0.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个疗程后2组患者阴道pH、菌落密集度、菌群多样性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t/U/P=4.919/<0.001,3.041/0.002,2.978/0.00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个疗程后2组血清hs-CRP、GM-CSF水平降低,血清TGF-β1水平升高,且观察组各指标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t/P=3.182/0.002,2.934/0.004,3.287/0.001).治疗后3个月,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P=3.115/0.078),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30.65%vs.48.39%,x2/P=4.083/0.043).治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花红颗粒联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复发VVC效果显著,能减少复发,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阴道微生态,减轻炎性反应水平,安全性高.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花红颗粒硝呋太尔制霉素复发阴道微生态

    撰写医学论文主体部分的要求

    1494页

    血清lncRNA H19、Activin A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情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赵英娟李丹青鲁旭淡云...
    1495-15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长链非编码RNAH19(lncRNA H19)、激活素A(Activin A)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病情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咸阳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HIE患儿207例为HIE组,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HIE亚组99例、中度HIE亚组61例、重度HIE亚组47例,根据出院时预后情况分为不良预后亚组62例和良好预后亚组14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新生儿105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lncRNA H19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Activin A水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HIE患儿预后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lncRNA H19、Activin A水平判断HIE患儿不良预后的价值.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HIE组血清lncRNA H19表达水平降低,Activin A水平升高(t/P=34.498/<0.001、47.114/<0.001).轻度、中度、重度HIE亚组血清lncRNA H19表达水平依次降低,Activin A水平依次升高(F/P=267.954/<0.001、349.146/<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重度HIE和Activin A升高为HIE患儿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6.518(1.824~23.292)、1.537(1.301~1.814)],新生儿行为神经学评估评分增加和 lncRNA H19 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812(0.734~0.898)、0.502(0.387~0.651)];ROC 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血清lncRNA H19联合Activin A水平判断HIE患儿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04,大于血清lncRNA H19、Activin A 水平单独判断的 0.783、0.790(Z/P=4.030/<0.001、4.048/<0.001).结论 血清 lncRNA H19 和Activin A水平与HIE患儿病情及预后有关,两者联合检测判断HIE患儿预后的价值较高.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长链非编码RNAH19激活素A病情预后

    lncRNA SOX21-AS1 通过调控 miR-7-5p 表达对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

    王花辛兴昌刘田田
    1501-15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OX21反义RNA1(SOX21-AS1)是否靶向miR-7-5p调控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方法 2022年7月-2023年2月于青海省人民医院进行实验.以H2O2诱导H9C2细胞构建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将 H9C2 分为 Con 组、H2O2 组、H2O2+si-NC 组、H2O2+si-SOX21-AS1 组、H2O2+miR-NC 组、H2O2+miR-7-5p 组、H2O2+si-SOX21-AS1+anti-miR-NC 组、H2O2+si-SOX21-AS1+anti-miR-7-5p 组.采用 RT-qPCR检测细胞中SOX21-AS1和miR-7-5p表达.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9C2活力和凋亡.应用相应试剂盒检测细胞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SOX21-AS1与miR-7-5p的靶向关系.结果 H2O2处理后H9C2活力、miR-7-5p表达、SOD活力下降(P<0.05),而凋亡率、SOX21-AS1表达、MDA含量增加(P<0.05).干扰SOX21-AS1或过表达miR-7-5p均可促进H9C2细胞存活(P<0.05),增加SOD活力(P<0.05),降低MDA含量(P<0.05),抑制细胞凋亡(P<0.05).miR-7-5p是SOX21-AS1的靶基因.抑制miR-7-5p表达可逆转干扰SOX21-AS1对H2O2处理H9C2细胞的保护作用(P<0.01).结论 干扰SOX21-AS1可上调miR-7-5p表达,从而抑制H2O2引起的心肌损伤.

    H9C2细胞SOX21反义RNA1miR-7-5p过氧化氢心肌细胞氧化应激

    华蟾素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EMT抑制结肠癌侵袭和转移的实验研究

    崔旭旭刘璐张洁
    1507-1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华蟾素在结肠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于2022年9月-2023年3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实验室进行实验.使用不同浓度的华蟾素(0、2.5、5、10、20、40、80、160 mg/L)对人结肠癌细胞系HCT 116和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系NCM 460进行处理,CCK-8法检测华蟾素对结肠癌细胞和正常结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将HCT 116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华蟾素(80 mg/L)组,干预24 h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检测癌细胞转移、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和Wnt/β-catenin相关蛋白水平.结果 CCK-8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华蟾素处理后,华蟾素对HCT 116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逐渐升高(P<0.001),24 h半抑制浓度(IC50)为80 mg/L,而对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 460的增殖能力无影响.对照组HCT 116细胞状态良好,而华蟾素组细胞贴壁能力下降,分泌物增多,形态皱缩呈圆形上皮细胞样表型,伴随不同程度细胞膜破裂;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华蟾素处理24、48 和 72 h 后,HCT 116 细胞凋亡率分别较处理 0 h 时显著增加(t/P=17.222/<0.001、17.041/<0.001、23.651/<0.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华蟾素组HCT 116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P=52.754/<0.001、7.584/0.00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华蟾素组细胞中MMP-2和MMP-9表达降低,上皮标志物E-cadherin 表达增加,而间充质标志物 N-cadherin 和 Snail 表达减少,Wnt3a、β-catenin、c-myc、cyclin D1 和 MMP-7 蛋白水平均下调,而 APC 蛋白水平上调(t/P=8.908/0.001、29.394/0.001、36.406/0.001、12.860/0.001、14.203/0.001、27.862/0.001、20.176/0.001、24.012/0.001、37.245/0.001、33.627/0.001、6.971/0.002).结论 华蟾素能够抑制结肠癌细胞侵袭和转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MT和阻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结肠癌华蟾素上皮—间充质转化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侵袭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