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南电力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南电力技术
云南电力技术

曹昆南

双月刊

1006-7345

yndljs@126.com

0871-6345098 6345102

650217

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云大西路中段105号电力科技园电力研究院206室

云南电力技术/Journal Yunnan Electric Power
查看更多>>本刊是目前云南电力行业唯一公开发行并与国内同类期刊进行交换的综合性技术刊物,主要刊登省内外电力生产、基建、科研、设计的先进经验和成果,辅以理论性探讨和普及。刊物是云南电力工业综合性技术刊物,是反映云南电力科学技术水平的窗口,是介绍电力科研成果和应用技术的重要情报交流手段,旨在促进云南电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工神经网络在电力设备红外测温中的应用研究

    赵李强张少杰周静波陈国坤...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变电站中电力设备发热会对电网运行造成很大隐患,极大地降低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因此有必要在变电站常规巡检中监测变压器、高压开关柜、绝缘子、导线接触点的温度,以确保变电站电气设备正常稳定运行.传统的变电站温度采集方式极为费时、费力,并且由于相间及相地电压非常高,使得传统测温方法对人员的安全也有很大的威胁,而且也容易误检、漏检,容易造成人员和资源的浪费.针对这此现象开展无人机巡检红外照片自动测温是保障电气设备稳定运行的有效措施,如何快速且自动地识别无人机红外巡检照片中的设备温度异常点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通过人工神经网络近似红外图像像素RGB值到摄氏温度值映射关系的方法,该方法将红外图像像素点的RGB值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网络的输出为摄氏温度值.我们使用变电站常规巡检中获取的红外图像为数据源,对具有三个隐藏层的全连接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测试结果显示该人工神经网络对塔材和绝缘子的拟合程度较好偏差值小于1℃,对树木和天空的拟合能力较差偏差大于1℃.

    变电站巡检红外测温近似定理人工神经网络多层神经网络拟合

    非整周期采样下的新型负荷加窗FFT电能计量算法对比研究

    何兆磊林聪朱梦梦赵静...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能源发电并入电网,电力系统惯量显著降低,另一方面,高铁、电弧炉、大功率充电站等冲击性新型负荷不断对电力系统造成扰动,使得系统频率波动增大.然而,当系统频率波动较大时,传统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方法会在非整周期采样下出现频谱泄露和栅栏效应,可能导致计量电能产生较大的误差.本文针对非整周期采用条件下的新型负荷计量精度问题,对比了FFT、Hanning窗双峰谱线插值FFT、Blackman窗双峰谱线插值FFT算法的适用性,发现FFT在基波电能计量方面仍然优于后两者,而对于谐波电能计量,Hanning窗双峰谱线插值FFT算法则明显优于其他算法.

    频率波动新型负荷电能计量快速傅里叶变换加窗插值

    输电线路激光融冰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分析

    王帅赵辉姚登辉李忠涛...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输电线路覆冰会造成杆塔倒塌及电网线路坠断,是冬季电网运行的主要威胁,需要及时采取除冰或融冰措施,防止线路损坏.激光融冰无接触、速度快、能量传输及转换效率高,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电网除冰方法.本文主要从能量吸收与分布的角度阐释了激光融冰的机理,基于比尔-兰博特定律分析了激光融冰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给出了冰层中心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波长、功率、光斑直径等参数对融冰效率的影响,总结了冰层的表面反射率、内部杂质的散射率和吸收率等因素共同影响下的激光能量耦合效率,为激光除冰设备评估和优化调控提供了理论基础.最后,介绍了激光融冰装置的研究现状,讨论了激光设备光源类型和光学系统设计.高功率激光器尤其光纤激光器性能的迅速发展使激光融冰在电网上的应用成为可能.

    激光融冰输电线路覆冰

    航拍数字技术在电网基建项目上的应用分析

    王开俊洪涛周文彬汪永峰...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化的高速发展,电力行业也涌入大量新技术的运用,其中航拍数字技术在电力工程建设方面有着诸多作用,可为工程建设各阶段提供技术支撑,为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安全、质量方面保驾护航,在工程勘察设计阶段,开展航测,通过卫星影像辅助前期工作进行对比选址选线;在工程建设阶段进行进度管控,及时掌握变电站建设情况,了解线路基础、立塔、架线各阶段的建设进度;在工程安全管控方面,通过无人机飞到工程建设地点附近,可以发现建设点附近环境变化,是否存在影响项目建设和建成的安全隐患,也可以发现作业现场是否存在违章行为;在项目建设投运验收阶段,利用航拍数字化技术快速获取输电线路高清数码影像,主要采用激光点云验收和可见光精细化验收两种模式开展,清楚辨识输电线路杆塔全貌及各个部位缺陷情况;通过无人机搭载三维激光扫描仪并配合精密POS设备快速获取输变电工程高精度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形成三维点云数据模型,结合设计参数、规程规范等信息,根据校验核查结果辅助生成竣工验收核查报告,辅助工程实体竣工验收,同步提供数据支撑和支持追溯存档结合,本次主要针对航拍数字技术在项目建设投运前验收阶段进行分析以提升电网基建项目线路工程验收核查的质量与效率.

    激光点可见光缺陷竣工验收

    电力行业无人机巡检可见光图像与激光点云数据配准方法研究

    张少杰赵李强周静波陈国坤...
    70-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电力行业为了提高输变电专业日常巡检的密度和精度,同时大幅降低输变电设备运维的人力成本,无人机技术被广泛引入到日常巡检业务中,通过无人机机载可见光成像设备和激光雷达设备获得了大量输变电设备可见光图像和激光点云数据.针对二维可见光图像数据深度信息丢失和三维点云数据智能识别障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可见光图像数据与激光点云数据的配准方法,即通过人工选取部分特征点的三维点云和二维像素点对数据,通过奇异值分解(SVD)方法求解出了关联三维世界坐标与二维像素坐标的参数矩阵T,验证结果表明经过上述矩阵T投影变换的二维特征点与其对应三维特征点吻合度较高,具备较好的配准精确度,基于此配准关系可实现输变电巡检点云数据与可见光数据的融合应用.

    无人机巡检计算机视觉可见光图像激光点云数据配准

    基于红外热成像的光伏发电板缺陷检测技术研究

    何心坤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快速检测光伏板的异常已经成为提升巡检效率的关键要素.然而,传统的光伏板缺陷检测方法存在效率不高、检测效果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光伏发电板缺陷检测技术,分析了红外检测技术用于光伏板缺陷检测的原理,通过引入SENet注意力到YOLOV4网络,完成了光伏发电板缺陷的智能检测.

    深度学习缺陷检测光伏发电注意力机制

    基于双目视觉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自主避障技术

    连宝晶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有效解决机器人路径偏移和避障路径过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自主避障方法.构建双目立体视觉系统模型,获取空间点的三维世界坐标系,获取障碍物的位置、距离、形状等信息,在获得障碍物的位置信息后,利用矢量场直方图算法(VFH)调整机器人的移动方向,实现自主避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避障成功率为96%,避障路径较短,且不存在偏离问题,验证了其应用效果.

    视野巡逻机器人自主避障矢量场直方图算法

    壁式再热器裂纹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田阳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电厂壁式再热器在固定/滑动节点位置处12Cr1MoVG管子出现大面积横向微裂纹,对裂纹管段取样进行宏观、成分、力学、金相等分析,并结合机组供热情况、运行工况、结构布置分析壁式再热器裂纹原因.结果表明:壁式再热器滑动节点π型圆钢设计位移余量不足,导致壁式再热器管膨胀受阻,受供热负荷波动、炉膛烟气温度变化等交变荷载作用下,致使壁式再热器固定/滑动节点位置管段产生疲劳裂纹.

    壁式再热器12Cr1MoV浅表层裂纹供热滑动节点固定节点

    大容量主变低压侧电能质量监测与设备选择分析

    赵淑英
    84-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220 kV变电站采用低压侧10 kV向用户直供负荷的供电方式得到推广,随之带来的是主变低压侧进线设备存在工作电流大、短路水平高、造价和损耗高等现实问题造成选型较为困难.本文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一种基于LSTM的电能质量监测模型,并就设备选择策略给出了几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220kV变电站大容量主变10kV直供负荷设备选择

    新型湿法脱硫提效技术在火电厂超低改造实施的研究应用

    黄武凯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按照《云南省"十四五"燃煤发电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要求云南能投威信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信电厂")2023年、2024年分别对#1、2机组进行超低改造,满足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不大于10、35、50 mg/Nm3要求.经调研论证,最终确定了对现有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增效改造的技术路线.本文系统提出了如何利用该路线解决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脱硫效率低、除雾效率低等问题.

    湿法烟气脱硫石灰石-石膏气液耦合器多级气旋除尘除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