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于燕京

双月刊

1672-6057

YNJGXYXB@126.com

0871-5193072 5188210

650223

昆明市教场北路249号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Yunnan Police Officer Academy
查看更多>>本刊着重刊登公安教育、公安管理、公安科技、犯罪研究、社会治安、禁毒研究、法制论坛、案例分析、侦审探索、调查报告等与栏目相适的论文及科研课题。同时,优先选用根治毒品问题、公安教育改革、社会治安热点问题、边疆民族地区公安工作的调研文章及理论联系公安实际、有新观点新见解的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毒品管制模式研究

    周志刚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应对新精神活性物质挑战中,我国形成了多种立法、多种列管方法和多种管控方法相结合的毒品管制新模式.我国毒品管制新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应重新定义毒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质,调整毒品管制目录,完善新精神活性物质整类列管,推动出台《新精神活性物质管制法》,完善新精神活性物质快速列管机制,创新新精神活性物质管控方法,加强新精神活性物质制毒物品列管.

    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管制模式

    涉麻精药品类毒品犯罪案件司法争议问题辨析

    张庆立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麻精药品类毒品犯罪在毒品犯罪中占有相当比例,办案中暴露出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一罪与数罪、轻罪与重罪等方面的实践难题.事实上,医疗用途的本质系主观用途,可称为医疗目的.具有医疗用途或目的,自然排除毒品犯罪,且应坚持"行为时一般人"的判断标准.麻精药品类毒品犯罪的主观明知只要达到明知管制品的程度即可,并需沿着"直接明知"到"推定明知"的路径予以审查.利用麻精药品实施迷奸等其他犯罪,并不符合吸收犯、牵连犯等一罪类型,应予数罪并罚.从大众的观念看,麻精药品属于药品,只有在被滥用的情况下方属于毒品,与传统毒品差异较大,实践中定罪量刑时可适度从宽把握.

    麻精药品毒品犯罪案件司法实践理论辨析

    麻精药品合理使用制度的优化思路——以氯巴占为例

    王锐园王宁刘叶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践中,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以下简称麻精药品)的属性认识存在一定分歧.河南"贩毒妈妈"案件引发热议后,我国对氯巴占这类精神药品临时进口工作制定了方案,为麻精药品合理使用制度构建提供了参考.但我国管制的麻精药品数量庞杂,氯巴占的解决方案并非能直接应用到其他麻精药品合理使用程序之中.为此,需要提升麻精药品临时进口工作的法律位阶,准确梳理符合临床急需药品标准的麻精药品种类,同时应进一步完善麻精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并提升药物滥用风险评估预防水平,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和毒情的麻精药品合理使用制度.

    麻精药品合理使用制度构建氯巴占

    我国非列管可制毒化学品管理问题研究

    高杨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的禁毒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方针".易制毒化学品管控工作是我国"禁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世界各国重点关注的问题.现阶段,我国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管控工作越来越趋于成熟,易制毒化学品流失得到有效遏制.但随着制毒工艺的不断更新与发展,越来越多的非列管可制毒化学品被犯罪分子用于制造毒品.因此,对非列管可制毒化学品进行深入研究,探究其管理难点,对构建非列管可制毒化学品的管理路径及打击制毒犯罪具有积极作用.

    非列管可制毒化学品管理问题研究

    寄递渠道贩毒问题研究

    陈敏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移动支付、寄递等新业态的迅猛发展,毒品市场向线上不断延伸,"互联网+寄递+电子支付"非接触式毒品犯罪成为新模式.犯罪分子多采用时空分离、人货分离、钱毒分离的模式,利用网络伪装信息流,快递掩盖货物流,毒品运输模式由"大宗走物流、小宗走寄递"向大宗毒品交专业团队组织运输,小量毒品交未严格执行实名制要求的寄递公司转变.疫情后新形势下毒品问题出现新的态势,公安机关在打击寄递渠道贩毒行为存在情报获取难、侦查落地难、证据固定难、全链条打击难等问题,需要拓宽情报获取渠道,完善侦查协作机制,合法规范取证并形成充分确凿的证据链,确保实现寄递渠道毒品贩运全链条打击.

    寄递渠道贩毒问题研究

    "一体两翼"戒毒社会化助推市域毒品治理能力提升——以曲靖市为例

    孙光玲苏杰刘亚兵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曲靖市自2020年4月被中央政法委确定为全国第一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城市以来,为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巩固强制隔离戒毒实际效果,健全戒毒治理体系.曲靖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持续坚持规范管理、科学戒治、延伸帮扶等举措,在助力社区康复人员操守保持,提升强制隔离戒毒效果,拓展场所戒治成效等方面的效能不断凸显.但在探索实践"一体两翼"戒毒社会化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市域毒品问题治理能力有待提升.

    "一体两翼"戒毒社会化曲靖市毒品治理能力提升

    基于美国生物情报监测体系的我国生物安全情报预警体系建设

    刘沛汐王大开芦鹏
    3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情报预警体系已成为维护我国生物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现实需要.美国生物情报监测体系的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通过对其建设背景、发展演进、体系架构等多角度分析,为我国生物安全情报预警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文章依托我国生物安全情报预警体系构建的战略环境,以生物安全大数据为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为指导,从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方面探讨了构建我国生物安全情报体系的可能路径.

    中国生物安全情报预警体系构建路径

    困境与出路: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对策分析

    任彦君聂冉
    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恐怖主义犯罪是互联网与恐怖主义犯罪结合而生的恶果,当前表现为将网络作为辅助工具的"工具型"以及将网络作为打击目标的"攻击型".然而,当前网络反恐工作困难重重,体现在分散化的恐怖组织结构提高了反恐侦查难度;个体化的恐怖活动抬升了反恐预测难度;隐蔽化的恐怖活动增加了线索获取难度;法律规制网不甚周延;网络反恐国际合作程度较浅.亟待增强网络反恐技术水平;促进情报共享,突破"数据孤岛";严密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国际合作,形成防控合力.

    国家安全网络恐怖主义科技赋能国际合作

    心理资本如何影响工作绩效——警察心理资源的增值、转化与强化

    李宇晨李辉
    5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讨了心理资本对警察工作绩效的影响,并考察了工作关系在心理资本与警察工作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和职业使命感的调节作用.通过对539份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心理资本对警察工作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同事关系、警民信任关系在心理资本对警察工作绩效的正向影响中起中介作用;职业使命感不仅正向调节上下级关系、警民信任关系对警察工作绩效的影响,还强化了警民信任关系在心理资本与警察工作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既为提升警察工作绩效提供了新的路径参考,又为加强警察个体的心理资本建设、构建良好的警察内外部工作关系和培育警察使命感提供了理论支持.

    警察心理资本工作关系职业使命感工作绩效

    有氧+无氧运动对公安民警心血管疾病高风险群体影响效果实验研究

    刘立群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22-59岁超重(24kg m-2≤BMI<28kg m-2)或肥胖(BMI≥28 kg m-2)男性34名,受试者被随机分为有氧+无氧运动组(n=17)和有氧运动组(n=17)进行为期12周的干预.结果显示,有氧+无氧运动组和有氧运动组的身体形态、身体成分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有氧+无氧运动组的身体内肌肉量增加,体脂肪比例下降较明显.有氧运动组的脂肪含量下降,肌肉含量未有显著变化.在心血管疾病风险改善方面,有氧+无氧运动组的PWV和ABI指标值均有下降趋势,且组内比较呈现出显著性差异;在有氧运动组的PWV和ABI指标值有下降趋势,但不如有氧+无氧运动组显著.研究结论:在12周运动干预实验后,有氧+无氧运动组和有氧运动组受试民警在体重、体成分、PWV和ABI指标等方面均呈现趋好变化.有氧+无氧运动组相对有氧运动组在降低脂肪比例、改善PWV和ABI指标方面效果更明显,对干预公安民警心血管风险更为有效.

    公安民警运动身体成分心血管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