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科学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科学导刊
环境科学导刊

贺彬

双月刊

1673-9655

ynhjkx@yies.org.cn

0871-4142389

650034

昆明市西山区气象路王家坝23号

环境科学导刊/Journ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Survey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2年,是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主管,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环保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53-1205/X;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9655。本刊主要刊登环境科学学术性论文、环境科研报告及介绍环境工程应用技术的文章。主要栏目有:环境管理研究、湖泊环境研究、污染治理技术、生态与自然保护、农业环境保护、环境监测分析、环境与人体健康、环境科学信息及国外环境科技介绍等。适合所有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人员和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阅读,也可供规划、农、林、水、土、卫生等部门的有关人员参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云南省适应气候变化策略研究

    刘奕伶陈远翔王珂
    1-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全球显著变暖背景下,采取积极适应气候变化策略,最大程度降低气候变化的影响,已成为当前面临的现实任务和迫切选择。云南省的生态安全重要性与气候敏感性并存,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具有必要性和典型性。基于学者对云南省的气候变化形势预估,总结出云南省将面临干旱、高温热浪等气候风险,识别出云南省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在产业、水资源、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面临问题。未来需建立以降低暴露性和脆弱性为目标的适应框架,着重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适应格局,坚持推进以人为本的适应行动,构建协同治理的适应机制。

    全球变暖气候变化影响气候适应策略研究云南省

    辽宁省碳排放、碳承载力及碳压力的时空特征分析

    侯舒航
    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2012-2021年辽宁省化石能源消费数据、土地利用数据,通过统计数据与IPCC碳排放因子法计算辽宁省的碳排放、碳承载力及碳压力情况,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的碳排放、碳承载力及碳压力进行时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①辽宁省碳排放量呈现波动式增长态势,第一阶段稳步增长期(2012-2015年);第二阶段波动下滑期(2015-2017年);第三阶段快速回升期(2017-2021年)。②辽宁省的整体碳承载力呈现出轻微震荡持续走高的趋势,并有"双核心"特征;2012-2016年呈现出波动下降趋势,但在2019-2021年快速上涨。③辽宁省的碳压力情况日益严峻;盘锦市、沈阳市、营口市和大连市的碳压力指数超过了1且增长速度较快;辽阳市、锦州市、鞍山市的碳压力指数持续增长且即将突破1;其他城市的碳压力指数虽然逐年上升,但尚未达到0。5。

    碳排放碳承载力碳压力时空特征辽宁省

    基于不同生态恢复力评价方法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策略研究—以陕西省定边县为例

    李远帆傅秦安付佳乐王尘辰...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比值法、趋势法和指标体系评估法三种评价方法,对陕西省定边县全域生态恢复力水平进行了计算分析。比值法分析结果显示张崾先镇南部、姬塬镇和学庄乡的可承受干扰强度较大,干扰消除后的恢复幅度也较高;趋势法分析显示姬塬镇、冯地坑镇、张崾先镇、学庄乡以及定边街道东部的生态系统恢复周期较短;指标分析评估法分析结果显示南部大部分乡镇生态恢复力水平绝大部在优良以上,定边街道东部与砖井镇北部区域的生态恢复力水平也比较高。综合三种方法的分析结果显示:2001-2020年,定边县生态恢复力呈现增长优化趋势,但本底生态恢复力水平仍然较低,对人工干预型生态修复措施的需求较高;从生态恢复力的空间分布分析,南部白于山区的恢复力强度明显较高,适用保育保护型修复措施,西北部盐湖湿地区则是人工生态修复工程布设的重点。全县19个乡镇(含街道办事处)中,适用自然封育保护策略乡镇4个,适用工程辅助自然恢复策略乡镇5个,适用工程生态修复策略乡镇8个,适用工程生态重建策略乡镇2个。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分析方法的结果存在差异,综合多种恢复力判断依据能为选择合适的生态修复策略提供支撑。

    生态恢复力生态修复策略评价方法生态系统质量定边县

    大连市采暖期PM2.5中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及来源分析

    冯诗婧阎守政陈建宇范慧君...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采暖期大连市大气PM2。5中元素组成特征及其来源,使用XHAM-2000A大气重金属自动监测仪于2021年1-6月对PM2。5中的重金属进行连续采样,利用富集因子及主成分分析法分析15种元素(Al、Ca、Fe、V、Cr、Mn、Co、Ni、Cu、Zn、As、Se、Cd、Ba、Pb)的污染特征,并解析其来源。研究结果表明:PM2。5中质量浓度较高的元素为Al、Fe、Ca等3种地壳元素,其余12种典型人为源标识性元素的浓度相对较低,其中Ba、Cu、Pb、Cr、As和Zn的采暖期浓度远高于非采暖期;Se、Cd和Pb的富集因子分别为694。08、541。91和109。70,均>100,为高度富集,受人为排放源影响严重;采暖期大连市PM2。5中元素的主要来源有燃煤源、交通源、土壤扬尘源和燃油源,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7。4%、19。2%、15。1%、9。2%,燃煤源和交通源对大连市PM2。5贡献率较大。

    PM2.5重金属富集因子因子分析大连市

    机动车排放对大连市高新园区七贤岭国控大气子站PM2.5的影响

    邹顺瑛赵辉王思依王伟...
    24-27,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交通状态对道路机动车PM2。5排放的影响,经过收集数据,建立了机动车尾气动态排放情况与PM2。5相关性量化关系模型。结果表明,道路交通状态是影响机动车道路总排放的重要因素,不同交通状态下,机动车排放的PM2。5数值差别较大,严重拥堵交通状态下,机动车排放的PM2。5是畅通状态下排放量的6。45倍。据此,结合GIS数据给出了大连市高新园区七贤岭国控大气子站周边10条道路的PM2。5排放情况,结合气象因素模拟了该国控大气子站PM2。5的成因,并给出部分管控建议。

    机动车排放交通状态动态排放PM2.5成因量化模型

    乌海市中心城区大气污染物变化规律的研究

    刘忠秀史荣华张洪杰
    28-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乌海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的分析,反映出近年来乌海市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利用绘制等高线图,分析和反映主要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利用绘制污染玫瑰图,揭示和探讨大气污染物高浓度值的来源方向。对乌海市及类似的地区大气环境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科学治污提供帮助。经过分析,颗粒物四季高浓度值主要来源于乌海市偏南和偏北方向,气态污染物(除O3)高浓度值主要来源于乌海市偏南方向,O3高浓度值主要来源于乌海市正南和正北方向。

    乌海市空气质量变化规律来源

    工业燃气排放废气NOX超标控制措施筛选

    张桂凤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了超低氮燃烧技术或者采用碱吸收技术处理燃气尾气的处理效果,筛选确定合理有效的工业燃气排放废气NOX削减控制措施。

    燃气废气NOX控制措施

    《环境科学导刊》稿件采用及发行数字期刊的声明

    《环境科学导刊》编辑部
    41页

    "AO-NaClO-RBD"工艺技术在医院污水处理中应用及效果研究

    陈思韩鹏邓斌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省某三甲医院采用"AO(Anaerobic:缺氧段;Oxic:好氧段)—次氯酸钠消毒(NaClO)—Rotating Biological Disk(RBD:生物转盘)"工艺技术进行污水处理,实际处理规模为1247±170 m3/d。本研究主要对工艺处理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悬浮物(SS)、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粪大肠杆菌及pH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出水水质符合《GB 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满足排入市政管网排放要求。

    医院污水工程实例达标排放

    对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处置利用的探索-以海南某镇为例

    刘亮陶嘉林柳卓王博文...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主要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水污染控制的工程举措,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水环境改善的必要。而简单照搬城镇生活污水的治理模式应用在广大农村地区,忽略了农村地区现实特点。本文以海南某镇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处置利用为切入点,分析本底特点,详细介绍了关于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思路和途径,简要说明了工艺设计应用,总结了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要点,并对资源化利用农村污水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

    农村生活污水人居环境资源化利用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