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部林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部林业科学
西部林业科学

杨宇明

双月刊

1672-8246

jwcfs@vip.163.com;jwcfs@qq.com

0871-5211394

650201

云南省昆明市黑龙潭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内

西部林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West China Forestry Scienc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西部林业科学》简介 《西部林业科学》系由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省林学会联合主办的公开发行的学术类刊物。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林业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云南省优秀科技期、《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西部林业科学》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并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统计源期刊。《西部林业科学》目前影响因子为 0.882,位居云南省学术期刊前列。《西部林业科学》主要刊登林业各专业的科学试验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综合评述等方面的科技文章,含造林、林木育种、森林经营、经济林果、森林保护、森林生态、森林经理、森林工业、林产品加工与利用、森林经济、林业应用基础等专业内容。《西部林业科学》聘请了中国资深院士陈俊愉、原联合国人与生物圈委员会主席李文华院士、张亚平院士及孙汉董院士为首席编委,聘请了含四川、贵州、广西、重庆等7 个省市区的35位知名专家学者为编委。《西部林业科学》以云南林业科学技术为立足点,面向中国西部,力求反映中国西部林业科学技术水平,面向全国征订发行。欢迎全国各地的林业工作者投稿,开展学术讨论,促进学术交流。 http:\E-mail:yafinfo@public.km.yn.cn;jwcfs@qq.com 编辑部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黑龙潭盘龙区蓝桉路2号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内 邮 政 编 码:650201 主 编:杨宇明 韩明跃 电 话:(0871)5211394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枝采时间对竹叶花椒结果枝生长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呼延丽郝佳波杜春花郭永清...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竹叶花椒枝采最佳时间,开展不同带枝采收时间(6 月、7 月、8 月)对竹叶花椒结果枝生长量、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1)不同带枝采收时间,鲜果感官等级评价,7 月>8 月>6 月;椒果干鲜比6.8︰1、5.2︰1、4.5︰1.(2)不同带枝采收时间,年末树冠投影面积新梢(结果枝)数量、鲜果产量、冠幅方差分析结果显示,6 月、7 月差异不显著(P>0.05),8 月差异显著(P<0.05).(3)展开多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结果枝单枝产量在 6 月、7 月差异不显著(P>0.05),8 月的长果枝产量差异达极显著(P<0.01);结果枝单枝长在6 月、7 月差异不显著(P>0.05),8 月的短果枝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6 月中旬至7 月中旬是竹叶花椒带枝采收最佳时间,采收后当年花椒商品性质量能得到保证,萌生的新梢生长量能够保证次年结果量.研究结果为竹叶花椒枝采轻简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竹叶花椒带枝采收时间生长量产量品质

    甘肃民勤沙生植物园荒漠植物引种驯化研究综述

    赵鹏纪永福唐进年李昌龙...
    87-9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据统计我国荒漠维管束植物有 82 科 484 属 1704 种,不仅在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为人类提供重要生活资料,是维系生态平衡、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种质资源.以我国第一座荒漠植物园—民勤沙生植物园为案例,对荒漠植物引种驯化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同时指出未来发展的方向.民勤沙生植物园先后引进各类植物 680 余种,成功筛选出梭梭、拧条锦鸡儿、细枝羊柴等 10 余种优良防风固沙造林树种.通过开展蒙古韭、沙蓬、斧翅沙芥、锁阳、肉苁蓉等沙漠经济植物种的驯化栽培与示范推广,丰富了农村产业结构,辐射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未来荒漠区植物引种驯化应面向和美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利用甘肃省民勤治沙站荒漠植物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平台,强抓国家植物园建设机遇,重视对野生荒漠草本植物种质资源的引种驯化,加强荒漠区林草新品种培育,以期为我国西北风沙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荒漠植物引种驯化乡村振兴民勤沙生植物园

    密云水库上游不同造林树种叶片-凋落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陈长启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原生态林作为北京人工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是揭示平原造林后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周转和养分循环等生态功能的关键.本研究以北京市密云水库上游平原生态林区域的刺槐、侧柏、臭椿和白榆 4 种林分为对象,采用野外取样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 4 种造林树种叶片-凋落物-土壤的碳(C)、氮(N)和磷(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显示:4 种树种叶片、凋落物和土壤中C、N和P的含量呈现显著差异,其中白榆的C含量在叶片、凋落物和土壤最高,4 种树种鲜叶和凋落叶C︰N︰P化学计量比存在显著差异.4 种树种鲜叶C︰N与C︰P均表现为白榆>刺槐>臭椿>侧柏.4种树种凋落叶N︰P表现为刺槐>臭椿>侧柏>白榆,且三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土壤C︰N,C︰P、N︰P与SOC和TN含量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P<0.01),说明植物体内的养分需求与土壤的SOC和TN养分供应有一定的关联.该区域刺槐、臭椿、白榆叶片N/P为 16~19,说明这 3 种树种生长可能受P的限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未来北京平原生态林养护管理中,可以通过开展合适的树种混交和提高树种多样性来有效改善养分限制,提高林分养分循环能力,维持林分长期生产力.

    密云水库造林树种化学计量特征限制元素

    茂兰喀斯特森林林窗内土壤碳氮磷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因素研究

    谢加琪张广奇李羽翎阎玺羽...
    99-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喀斯特森林林窗不同特征下土壤碳氮磷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因子,以评价喀斯特森林林窗内土壤生态系统养分状况,以茂兰喀斯特森林林窗为对象,监测林窗特征(大小、年龄及形成方式),测定林窗内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含量,分析林窗特征、地形和光环境等因子对碳氮磷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1)林窗内土壤碳氮磷及化学计量特征变异为中等程度(0.10~1.00).林窗年龄对SOC、TN及C︰P和N︰P具有显著差异,而大小和形成方式影响不显著.(2)林窗特征、光环境和地形因子的前两个轴对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累积解释分别为 75.07%和 72.80%.地形因子对土壤碳氮磷的影响较大,而林窗特征对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影响较大.研究结果表明:地形和林窗特征都对林窗内土壤碳氮磷及化学计量特征影响强烈.其中林窗年龄是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重要影响因子,可以促进SOC、TN、C︰P、N︰P增加,为研究喀斯特森林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喀斯特森林林窗特征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云南文山3种苏铁属极小种群资源现状及土壤和植物叶片养分分析

    卯吉华卯梅华胡鑫贾代顺...
    108-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保护极小种群苏铁属植物资源,对云南文山地区 3 种苏铁植物种群分布状况及生境土壤与植物叶片养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德保苏铁主要分布于富宁县,有6 个居群1454 株;叉孢苏铁主要分布于广南县和富宁县,有 4 个居群 775 株;长叶苏铁主要分布于马关县和麻栗坡县,有 5 个居群 425 株.(2)3 种苏铁植物种群较小,个体数量少而分散,年龄结构不合理,亟待拯救保护.(3)3 种苏铁原生境土壤养分含量存在差异,长叶苏铁分布点土壤养分含量相对较高,叉孢苏铁分布点养分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德保苏铁分布点养分含量相对较低;3 种苏铁土壤中有效Fe、Ca和Mn含量较丰富,而全P含量整体较缺乏.(4)3 种苏铁叶片养分利用效率存在差异,长叶苏铁对N、K和Ca元素的吸收利用效率较高,德保苏铁对有机C、P和Mg元素的利用效率较高,叉孢苏铁对Fe元素的利用效率较高;3 种苏铁叶片中除有机C和Mg元素含量相对缺乏外,其它元素处于适量或高量水平.

    德保苏铁叉孢苏铁长叶苏铁种群现状土壤养分植物营养

    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牛科昆虫多样性研究

    王晴晴张佳欣谢广林王文凯...
    119-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我国山西省南部地区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牛科昆虫的发生现状、种群结构及分布状况,在保护区 4 个片区内(下川片区、李圪塔片区、历山片区和大河片区)选取 4 种生境类型(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疏林灌丛带、灌丛农垦带),进行天牛科昆虫多样性调查.结果显示:该保护区天牛昆虫隶属于 6 亚科81 属 120 种,分别占中国已知属种的 12.16%和 3.05%,其中天牛亚科的物种数和花天牛亚科的个体数最多,并发现 56 个山西省新纪录种.从属种比值系数来看,单种属占比较多,该保护区天牛科昆虫属内以单种为主.多样性分析表明:历山片区的丰富度指数最高;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李圪塔片区>大河片区>历山片区>下川片区;优势度指数表现为下川片区>历山片区>大河片区>李圪塔片区.疏林灌丛带的丰富度指数最高;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灌丛农垦带>疏林灌丛带>针阔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优势度指数表现为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疏林灌丛带>灌丛农垦带.区系分布格局以古北-东洋界共有种为主要特征,占本地区总种数的 84.17%;在我国昆虫地理区划中的分布共有 30 个分布型,以华北区和华中区为主体,并与西南区关系密切.

    历山自然保护区天牛科省新纪录生物多样性动物区系

    东川区草地蝗虫多样性与当地环境之间的关系

    冯加德王鹏王艺璇冯丹...
    127-132,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草地蝗虫的多样性特征,以东川区的高山和河谷 6 个不同海拔(1050、1155、1250、1350 m、2220 及 3100 m)的草地作为采样地,通过野外随机网捕的方法对草地蝗虫进行采样,进行种类鉴定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东川区草地蝗虫为东洋区系,共有 4 科 15 属 19 种;高山区的草地蝗虫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高于河谷;河谷地区的不同海拔带中,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海拔 1155 m区域,均匀度指数最高的是海拔 1250 m区域;高山地区的不同海拔带中,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海拔 2220 m区域,均匀度指数最高的是海拔 1350 m区域.结果表明:东川区的草地蝗虫虫口密度低(平均 0.08 头/m2),处于有虫不成灾的状态,证明当地草原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其中高山区域的草地蝗虫多样性指数较高,应加强对高山地区草地的蝗虫监测.

    东川区草地蝗虫多样性

    基于视觉吸引的森林景观色彩要素识别及影响因素研究——以云南轿子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林文月王锦张喆
    133-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影响森林景观视觉吸引力的色彩要素以及提升森林景观视觉质量的色彩营造途径,采用视觉行为实验对云南轿子山四季森林色彩景观视觉吸引力进行评估,从色彩组成与空间构成两方面进行森林色彩特征分析,基于色彩特征要素与公众视觉行为构建视觉吸引力评价模型,并分析影响景观视觉吸引力的色彩要素最佳阈值.结果表明:(1)轿子山森林四季色彩呈多样化特点,色相在红色、黄色、绿色、蓝色和蓝紫色中均有涉及.景观色谱集中在选择性色谱与点缀性色谱.(2)公众视觉注意力和焦点随着森林景观的色彩变化而改变.春、夏、秋三季森林景观更能引起公众视觉关注.(3)春季的红色、蓝紫色等彩色相是影响色彩景观视觉吸引力的主要因素;秋季的色彩要素组成与斑块空间构成共同影响色彩景观视觉吸引力;冬季的森林色彩景观,视觉吸引力与绿色相密切相关.研究结论可为森林景观高品质视景营造提供理论依据.

    景观视觉吸引森林色彩眼动色彩阈值轿子山自然保护区

    "三生空间"视角下会泽县土地利用变化及耦合协调度时空格局分析

    龚郁舒郭帅龙马长乐杨建欣...
    142-151,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生态较为脆弱且位置偏远的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长期共存.为有效破解这一发展困境,以曲靖市会泽县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 10.8 工具对 2000、2010、2020 年该地区的"三生空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通过时空分析、转移矩阵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三生空间"视角下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会泽县的土地覆盖以林地、草地和耕地为主,建设用地面积明显增长,主要分布在城镇附近,而未利用地面积变化不明显.(2)建设用地、耕地、林地、草地、水体之间发生相互转变,其中草地-林地的转化量最大,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林地和耕地转化为草地;此外,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和水体均有小部分相互转化,但变化不显著.(3)"三生空间"的耦合协调度变化D与耦合度C的变化相似,主要表现为功能中度协调区占比增加,功能高度不协调区占比减少.总体上看,会泽县土地利用的变化相对于大型城镇仍然较为缓慢.研究结果可为当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利用耦合协调度时空格局三生空间会泽县

    西双版纳州柚子园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张传光姜存良贠新华沈艳...
    152-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西双版纳州主要柚子园土壤养分状况,以西双版纳州 10 个主要柚子种植园共 42 个土壤样本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其土样基本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并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进行肥力评价.结果显示:(1)西双版纳州柚子园土壤养分肥力均为中等肥沃,虽可以基本满足柚子生长需求,但高品质柚子园占比不足20%,70%柚子园土壤酸碱度pH偏低,不适合生产高品质柚子,1 号和 7 号柚子园土壤pH处于最适的生长区间.(2)大量元素除水解性氮(HN)和全钾(TK)外均属于适量水平,35.42%土壤样品全磷(TP)达到极丰富水平,高品质柚子与土壤适当的氮(N)或有机质(SOM)含量,以及较高的磷(P)、钾(K)含量密切相关.(3)有效硫(AS)处于缺乏水平,交换性钙(ECa)和镁(EMg)处于极丰富和丰富水平,但不是造成西双版纳州柚子品质差异的主要因子.有效锰(AMn)、有效锌(AZn)、有效硼(AB)在果品最好的 1 号柚子园中含量丰富,且显著高于其他果园.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质量可以显著地影响柚子品质,通过提升土壤pH,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锰、锌、硼,有望提高西双版纳柚子品质.

    柚子土壤养分肥力评价西双版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