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和少英

双月刊

1672-867X

ynmdxb@163.com

0871-65137404

650031

中国昆明市一二.一大街134号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Yunn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载民族学、社会学、少数民族哲学、经济、历史、文化、宗教、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及调查报告。内容注重民族特色,强调理论深度,关注学术前沿,面向全国社会科学界,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少数民族的理论研究人才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重属性县域生态补偿脱贫发展新路径探索

    唐萍萍胡仪元
    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期以来,双重属性县域都存在生态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背离的现实困境,生态补偿脱贫发展是协同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手段.在对当前理论界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的基础上,分析双重属性县域生态补偿脱贫发展的动力机制、演进路径和支撑体系,并基于共享式增长和要素统筹视角,进一步探索广义就业替代、精准补偿、产业绿色化、异地开发等生态补偿脱贫发展新路径的实现形式,并从政策引导、公共服务体系、多元化投资、生态环保技术等方面构建生态补偿脱贫发展的支撑基础.

    生态补偿脱贫发展双重属性新路径

    社区治理视角下城市老年人邻里互助养老“预阶段”的发展路径研究

    窦影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邻里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预阶段”是邻里互助养老的准备期.在“预阶段”中,城市老年人的日常参与能够形成社区内生力量,推进邻里互助养老的发展.但当前老年人社区日常参与的基础性被重视的不够,导致邻里互助养老的支持力量开发不足.本文从社区治理的角度,以社区日常参与的基础性认识出发,通过增加老年人的日常参与机会、整合社区老年自组织资源、倡导日常生活中互助关怀教育、互助养老制度建设等途径,推进邻里互助养老“预阶段”的发展.

    社区治理邻里互助养老预阶段社区参与

    优势观点运用于促进长者福祉:理论与实务

    李玉芬
    88-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优势观点跳脱了病理观点对“问题与病态”的沉迷,用优势取向之理念、原则和处遇方法重新建构了长者社会工作的理论内涵.优势评量模型的实务研究,为辨识长者优势和开展专业干预奠定了基础.实务方法类研究,为开展长者照顾及长者心理与精神健康服务提供了具体的工作指引.实务运用类研究,探索了优势观点运用于长者领域的可行性,并初步呈现了运用成效.针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未来可在以下三方面努力:一是将“生命历程”视角融入优势评量模型之中;二是将“文化照顾”视角融入长者照顾实务之中;三是重视以社区为场域的实务运用类实证研究.

    优势观点长者社会工作理论内涵实务研究

    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的社会化运作机制及其实践逻辑

    朱浩
    98-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嵌入式养老正成为打破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边界的新兴模式日益受到关注,如何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实现其社会化运作机制的创新成为当前模式发展的关键.结合上海嵌入式养老主要类型“为老服务综合体”的实践发展,依据嵌入理论“经济行为嵌入社会关系网络”的假设,从宏观结构和微观嵌入两个方面考察其“一站多点”服务网络和养老服务企业在社区情境中的“关系运作”,总结社区嵌入式养老“人-环境-机构”的系统发展逻辑,并依此提出政府应该积极寻求与社会资本的合作,确立面向市场构建养老服务产业链发展的整体性思维,并要努力增进人、机构和环境的互动,在社区情境中建立企业与老年人及其家庭之间信任的微观基础.

    嵌入式养老服务社会化运作实践逻辑

    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嵌入乡村社会的公共性拆解与立体化重构

    曾智洪毛霞维
    107-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脱贫攻坚进入攻城拔寨的冲刺阶段,党和国家采用制度嵌入和精英下沉的“扶贫包干”模式,选派优秀干部组成“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直接嵌入深度贫困地区,突破其资源约束和能力瓶颈,因村施策地帮助贫困村摆脱贫困陷阱.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这四个关键性问题,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把脱贫任务落实到“最后一公里”.驻村工作队在精准治贫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有些地方也出现了策略性脱贫、仪式化表演、多元主体较量等绩效悬浮现象,不同程度地引发了原生村庄的公共性、自治力、利益链以及行政力量等要素被逐渐削弱的现象.鉴于此,驻村工作队与贫困村的匹配度、多元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脱贫致富的持续动力等亟需进行多维重构,以提升它对贫困治理的有效性.

    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精英下沉公共性拆解立体化重构

    大数据时代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创新

    周芳检
    114-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繁发生.受制于数据来源及分析技术,传统的经验型预警、科层制预警、滞后性预警、模糊化预警、碎片式预警模式,难以满足当前复杂性、跨界性、多元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的需要.在大数据时代,数据采集及处理技术发生巨大变革.通过构建一种基于案例推理和规则推理的大数据预警模型,驱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迈向精准化、快速化、动态化和协同化新阶段.

    预警信息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数据时代

    基于区域合作视角下的粤港澳大湾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胡辉华刘佳舟
    12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尤其是对大湾区中小企业而言,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选取大湾区内陆九市中小企业,运用GEM模型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大湾区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发展环境短板明显、产业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活力等困难与问题.基于区域合作的视角,采用引力模型,将九市划出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江(门)中(山)三大经济圈,各经济圈应发挥各自的优势特色,实施区域合作,从而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粤港澳大湾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区域合作

    论深化学分制改革的关键性问题

    陈鲁雁刘睿
    12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深化学分制改革是新时代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招数.学分制改革有利于促进教师和课程的良性竞争,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有利于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促使学校由管理走向治理,推动教师教书育人、学生成长成才,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本科教育教学学分制改革关键性问题

    世界一流工科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宋来王维军
    131-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业教育是在知识创新与科技创新基础上的跨越与提升,知识经济时代的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愈加凸显.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影响创业教育实施效果的核心要素,是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主渠道.世界一流工科高校积累了丰富的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经验,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体系、师资队伍、组织管理机构等方面入手,通过与三所世界一流工科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比较分析表明,我国工科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应革新创业教育理念,提升认知高度;按照一定的原则科学合理地选择、安排课程内容结构;并通过高质量师资队伍和专业化管理机构保障课程顺利实施.

    工科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

    宋朝的茶叶垄断与金国的突破尝试

    徐睿
    139-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国是以游牧民族女真为主体建立起来的政权,在饮食习惯上,多食用牛羊肉和乳制品,相对较为油腻,饮茶能够有效的帮助消脂解腻,所以女真人养成了“先汤后茶”的习惯,茶叶也成为女真人生活的必需品.但是金国不生产茶叶,所需茶叶大多由宋朝供给,宋朝由此对金国形成了茶叶垄断.为了避免宋朝以茶叶垄断为手段要挟金国,金国曾经通过尝试生产茶叶、减少茶叶消费、试图转变支付方式、默认茶叶走私,甚至以武力威胁宋朝的方式试图打破宋朝对茶叶的垄断,但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在宋金茶叶贸易中,以女真民族为主体的金国和以汉族为主体的南宋以茶文化为媒介,无形之中促进了民族融合,不断推动中国向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

    茶叶垄断宋朝金国突破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