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云南农业大学

朱有勇

双月刊

1004-390X

xb@ynau.edu.cn

0871-65227711

650201

昆明黑龙潭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云南农业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报道农业和生物科学诸领域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具有创新的研究成果,交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最新信息,结合科研、教学、生产实际,主要刊登有关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物技术、作物栽培理论与实践、植物保护、土壤与植物营养、园林园艺科学、食品科学、蚕桑、畜牧与兽医、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水产养殖、农业生态学、农业机械、农业工程、农业经济等学科创新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等。本刊的特点是创新性、综合性、实用性相结合,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农业及生物科学研究、教学、生产的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的教师、研究生、大学生及科研和决策部门的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添加有机酸协同酿酒酵母发酵改善上部烟叶品质研究

    马琛瑜陈森林彭琛金保锋...
    630-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添加有机酸协同酿酒酵母发酵处理上部烟叶,研究烟叶品质变化规律。[方法]以上部烟叶为原料,在接种酿酒酵母的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柠檬酸或苹果酸进行发酵,对比分析各处理上部烟叶的化学指标及香气成分。[结果](1)上部烟叶经酿酒酵母发酵后,其水溶性总糖含量和糖碱比提高,烟碱含量降低,醇类、酮类、酯类和醛类等挥发性物质含量提高;(2)添加有机酸协同酿酒酵母发酵,上部烟叶的新植二烯含量提高,当柠檬酸或苹果酸添加量为0。50%~0。70%时,烟叶烟碱含量较低,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较高;(3)与添加柠檬酸相比,添加苹果酸发酵的上部烟叶pH值降幅较小,糖碱比较高。[结论]酿酒酵母发酵能明显改善上部烟叶品质,适量添加有机酸有助于提升发酵烟叶品质。

    上部烟叶酿酒酵母柠檬酸苹果酸发酵

    基于功效成分—药效评价的三七新型饮片质量分析

    吕冬肖素芸罗才琴李起慧...
    638-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考察干燥方式引起的成分及药效差异,研究新型饮片鲜三七快干粉、冻干三七粉与传统饮片三七热风干燥粉的质量及生物学效应,寻找内在成分的潜在药效活性,为新型三七饮片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分析3种干燥饮片单体皂苷、总多糖、总黄酮、总酚和总蛋白含量;通过建立相关药效模型研究3种不同干燥饮片的药理功效差异,对其结果进行成分—药效相关性分析,根据预测结果进行药效验证试验。[结果]与热风干燥粉相比,鲜三七快干粉人参皂苷Rg1和Rb1、总多糖以及总酚含量分别提高4。02%、4。48%、278。40%和29。33%;冻干三七粉Rg1和Rb1、5种皂苷之和、总多糖以及总蛋白含量分别提高16。33%、12。17%、10。03%、49。76%和22。85%。经成分—药效相关性分析发现:镇痛扭体次数与总多糖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凝血酶原时间(PT)与Rg1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Rb1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凝血酶时间(TT)与人参皂苷Re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镇痛潜伏时间与Rg1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总蛋白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药效验证试验表明:总多糖与总蛋白具有抗凝和镇痛活性。[结论]冻干三七粉与鲜三七快干粉的成分和药效均有所提高,三七总多糖和总蛋白具有抗凝和镇痛功效,Rg1、Re和Rg1以及Rb1分别在镇痛活性、延长TT和延长PT中起主导作用。

    冻干三七粉鲜三七快干粉热风干燥粉功效成分药效评价

    早花流苏品种春雪的光合特性研究

    靳超马天晓李成哲朱秀征...
    648-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早花流苏品种春雪与普通流苏的光合特性,为良种栽培以及推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早花流苏春雪为研究对象,并以相同条件下生长的普通流苏为对照,利用LCpro-SD便携式光合仪分别测定两者在5-10月的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以及光响应曲线。[结果]早花流苏春雪和普通流苏的Pn分别于5月和7月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2。11和20。30 μmol/(m2·s);5-10月中,早花流苏春雪的Pn整体高于普通流苏;早花流苏春雪8月和普通流苏7、8月的Pn均呈双峰型曲线,并伴随有光合午休现象,其余月份均为单峰型曲线。2种流苏的Ci 日变化均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Gs日变化整体呈降低的趋势;Tr 日变化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5-10月早花流苏春雪与普通流苏的最低光补偿点分别为21。87和24。95 μmol/(m2·s),最大光饱和点分别为1 531。22和1450。77 μmol/(m2·s)。[结论]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早花流苏春雪对光强的适应性比普通流苏更强,更适合在光照强的地区栽植。

    早花流苏春雪普通流苏光合特性光响应曲线

    中国板栗主产区果实后熟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特征研究

    李颖郭燕张馨方张树航...
    65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解析板栗后熟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 content,SSC)的变化特征,为明确不同品种的最佳食用期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10个板栗主产区的150个品种(系)为对象,对采收后后熟期的果实SSC相关指标进行监测,比较各品种指标差异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1)板栗SSC变化在后熟期可分为2个阶段,其一是迅速增长阶段(采收后0~20d),平均上升速率为51。52%,是SSC积累高峰期;其二是缓慢增长阶段(采收后21~60d),平均上升速率为10。98%。(2)板栗SSC峰值范围为18。35%~31。59%,成熟时北方板栗品种SSC略低于南方品种,但北方板栗品种SSC在后熟期增长速率更快、持续时间更长,峰值含量也普遍高于南方品种,尤以河北燕山板栗表现最为明显。(3)筛选获得高甜、早甜的板栗品种资源15份,可作为优良育种亲本或优异种质在板栗糖类遗传改良中加以利用。[结论]本研究明确了板栗后熟过程中SSC的变化特点,为板栗风味、货架期和食用期的科学评价提供了参考,并筛选出早甜、高甜的板栗资源作为优良育种材料。

    板栗后熟期可溶性固形物

    地表火烧对黔中喀斯特石漠灌丛林土壤有效种子库的影响

    代丽张喜谢涛霍达...
    663-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黔中喀斯特石漠灌丛林为对象,研究火烧对土壤有效种子库的影响,为火烧后植被恢复潜力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室内种子萌发法,研究9个样地火烧前后0~5 cm和5~10 cm 土层土壤有效种子库的变化。[结果]火烧增加了不同土层灌木物种密度和种子密度,降低了草本植物物种密度。火烧后0~5 cm和5~10 cm 土层间物种SØrensen相似性系数降低。火烧增加了植物科和属的数量、降低了单种科比例,改变了种子萌发数量的物种排序结构,群落以草本植物占优势。火烧后0~5 cm 土层植物的Margalef指数和Pielou指数降低、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升高,5~10 cm 土层植物的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及Shannon-Wiener指数均降低。[结论]火烧短期内可增加石漠灌丛林土壤种子库的萌发量以及灌木物种密度和种子密度,降低草本植物物种密度。可利用火烧后土壤种子库的萌发潜力,以自然恢复方式进行植被修复。

    火烧种子萌发法土壤有效种子库喀斯特石漠灌丛林贵州省

    封育对兰州北部荒漠化草原植被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于潇刘金银于应文
    672-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长期封育下短花针茅荒漠化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变化规律及演变特征。[方法]以兰州北部2种地形(平地和坡地)的长期封育和放牧(对照)短花针茅荒漠化草原为对象,对其物种构成和重要值、群落和优势种群特征及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荒漠化草原主要由多年生草本构成,封育群落优势种和亚优势种分别为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和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对照群落优势种和亚优势种则分别为红砂和短花针茅。封育可提高草层高度、盖度和生物量及植物物种多样性,促进优势植物(短花针茅和红砂)及多年生草本生长,降低1~2年生草本和灌木比例,并使短花针茅植株老龄化。短花针茅对封育的响应较红砂敏感,坡地对多年生草本生长和植物物种多样性维持的正效应优于平地。[结论]封育通过改变植物物种构成和群落特征来恢复植被,使短花针茅荒漠化草原向草原发展。

    封育短花针茅植被构成生物量株丛大小物种多样性

    乙烯利对国产杂交臂形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刘金海徐翠罗钦张护...
    679-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外源激素乙烯利(ethephon,ETH)浸种对杂交臂形草(Brachiaria hybrid)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筛选ETH浸种的最佳质量浓度,为生产实践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国产莫拉特Ⅱ杂交臂形草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质量浓度为0(CK)、100、200、300、400、500和600 mg/L的ETH溶液浸种24 h,通过种子发芽试验和幼苗培养,探究ETH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6个质量浓度的ETH均能有效提高莫拉特Ⅱ杂交臂形草种子的发芽能力,种子发芽率与对照(CK)差异显著(P<0。05);400 mg/L ETH浸种24 h的效果最好,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是CK的3。64倍、2。45倍、2。97倍和6。43倍(P<0。05);300和400 mg/L ETH浸种24 h,幼苗生长发育最好,根长分别是CK的2。31倍和2。42倍,苗高均为CK的3。61倍(P<0。05)。[结论]400 mg/L ETH溶液浸种24 h能显著促进莫拉特Ⅱ杂交臂形草种子的萌发,同时也能较好地促进其幼苗生长发育,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杂交臂形草乙烯利浸种种子活力发芽率幼苗生长发育

    一株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的Cd吸附特征研究

    杨仁媛梁新然李祖然湛方栋...
    684-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镉(Cd)对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的吸附特征,为利用DSE吸附去除Cd污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1株DSE——嗜鱼外瓶霉(Exophiala pisciphila ACCC32496)作为研究材料,探讨菌丝吸附Cd的影响因子(pH值、初始Cd质量浓度和吸附时间)及吸附特性。[结果]嗜鱼外瓶霉吸附Cd的最佳pH值为5,并且随着初始Cd质量浓度的增加,吸附量增加,直至达到饱和状态,最大吸附量为14。14mg/g。吸附过程分为快速反应和慢速反应阶段,60 min内Cd吸附量为11。37 mg/g,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速率方程。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嗜鱼外瓶霉吸附Cd涉及氨基、酰胺基、羧基、羟基和磷酰基等基团。解吸试验表明:HNO3和Na2EDTA从嗜鱼外瓶霉菌丝上解吸Cd的能力最强。[结论]DSE嗜鱼外瓶霉(E。pisciphila ACCC32496)对Cd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主要依靠细胞壁上的氨基、酰胺基、羧基、羟基和磷酰基等基团吸附去除Cd。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嗜鱼外瓶霉基团吸附

    生物炭对杧果根系生长、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范声浓王烁衡于良君林一凡...
    692-7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添加生物炭对杧果根层土壤养分含量、根系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为杧果园科学施用生物炭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台农一号杧果为研究对象,设置常规施肥(CK)、常规施肥配施3%生物炭(BC)和水肥一体化施肥配施3%生物炭(FBC)3个处理,分析土壤养分和根系构型的变化,利用Il-lumina 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差异。[结果]与CK相比,BC和FBC处理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升高,果期BC处理的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显著升高,花期BC和FBC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升高;果期BC处理的根质量密度和根长密度显著增加,根平均直径差异不显著,根盒维数表现为BC>FBC>CK。BC处理提高了土壤细菌物种数、丰度和多样性,降低了土壤真菌多样性;FBC处理降低了细菌的丰度和多样性;BC和FBC处理提高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等微生物门水平上的丰度,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丰度降低;BC处理的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水恒杆菌属(Mizugakiibacter)显著富集,FBC处理的芽孢杆菌属(Bacillus)、Acidibacter、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青霉属(Penicillium)显著富集。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是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驱动因子,pH是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驱动因子,且根系生长发育受土壤环境因子调控。[结论]添加生物炭有利于提高杧果园土壤养分有效性,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促进根系生长。

    生物炭土壤养分根系微生物杧果

    基于GIS的文山植烟土壤中、微量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李鹏飞余小芬杨树明朱艳梅...
    703-7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文山州植烟土壤中、微量养分含量现状及其区域空间变异规律,以期为文山烟区土壤养分管理和合理施肥提供指导。[方法]利用GPS定位采集文山州8个植烟县核心烟田耕层土壤样品2 740个,采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土壤养分状况和区域变异特征。[结果]土壤交换性钙和镁、有效硼以及水溶性氯含量的均值分别为2 507。72、278。60、0。30和10。99 mg/kg,变异系数分别为76。54%、79。39%、60。01%和105。64%,均属于强变异。交换性钙和镁含量分别集中在高至极高、中等至极高水平,分别占研究区的91。29%和89。66%;土壤有效硼含量分布以≥0。2~0。5 mg/kg和<0。2 mg/kg区域为主;水溶性氯含量分布以≥5~10 mg/kg和≥10~15 mg/kg区域为主,有效硼和水溶性氯缺乏区域分别占研究区的94。88%和97。23%。4种养分均表现为各向异性分布,具有中等空间自相关性(块基比为25%~75%),其变异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结论]文山烟区土壤交换性钙较高,有效硼和水溶性氯含量存在中度和重度缺乏,文山、砚山、丘北、马关、广南和麻栗坡的镁含量适中,西畴和富宁约10%的土壤缺镁。烤烟生产中应控制施含钙肥料,降低钙镁比,采取适宜的施肥方式补施硼、氯和镁,以提高烟叶产量和品质。

    地理信息系统植烟土壤中微量养分空间变异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