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南水力发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南水力发电
云南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云南水力发电

云南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杨国文

双月刊

1006-3951

ynwps85@163.com

0871-3012030

650011

昆明市拓东路73号电网公司3号楼202室

云南水力发电/Journal Yunnan Water Power
查看更多>>本刊宗旨是宣传党和国家的能源,水电建设方针政策,论述云南水电资源的开发在国家能源开发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报道我省水电建设成就和研究重大的科学技术问题,总结交流水电建设的规划设计科学试验,施工技术,建设管理,生产运行等的经验,介绍国内外有关水电建设的科学技术新成果促进我省水电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资源优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浑源抽水蓄能电站泄洪排沙洞出口工程地质研究

    刘英于立宏郑海伦张旭柱...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浑源抽水蓄能电站泄洪排沙洞出口区围岩岩体单薄,发育有断层,隧洞施工难度大,风险高,运用工程地质分析原理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围岩类别为Ⅳ类,岩体较破碎,围岩不稳定,不同进洞点工程地质条件相同,边坡及隧洞开挖导致隧洞围岩塑性变化、位移、应力变化大小及规律基本相同,单纯变更进洞点位置的施工方案是不能降低隧洞施工难度的,也不能避免隧洞的施工风险.研究为泄洪排沙洞出口方案确定指明了方向.

    泄洪排沙洞围岩数值模拟进洞点工程地质问题

    缩短藏区大型水电站大比例尺测图时间

    黄金贤
    46-4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西藏高海拔施工区地质条件的特殊性,采用传统大比例尺测图难点在于地形测量时间长,投入人员、设备多,并且该水电站地势险要,岸坡陡峭,两岸只有前期勘探时的一条施工便道供测量人员使用,在开展测量时不仅会花费较长的时间在路途中,而且工作效率极低,鉴于两岸植被稀少,碎屑流密集,表层岩土呈现风化状态,松散易塌滑,测量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为彻底解决使用传统测量过程中过多消耗时间的问题,发现测区现场植被较少,遮挡物较少,基本为裸露的岩体,使用无人机D2000+LiDAR专业无人机测量技术来替代传统的全站仪测图方法.

    高海拔地区大比例尺测图全站仪无人机D2000+LiDAR

    基于FLAC3D的某水电站岩体倾倒变形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郭翔蔡伟席文勇张勇...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西南高山峡谷地区地质作用强烈,倾倒变形岩体广泛发育,基于拉格朗日有限差分法的FLAC3D软件可对岩体倾倒变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建立了流变模型对澜沧江上游某在建水电站的一处倾倒变形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岩体自重和卸荷应力的长久作用下,库区陡立岩层会朝向临空位置发生倾倒变形破坏.这是一个长期的流变破坏过程.倾倒变形仅发育在边坡的浅表层,深部的岩体未发生倾倒,浅表层底部的岩层弯曲最为强烈,这些部位的岩层将最先发生折断,若折断面贯通,极有可能导致倾倒体整体垮塌滑动引发滑坡等灾害.在水电站建设中要着重考虑对倾倒变形程度严重的坡体进行支护,防止发生大规模的失稳破坏.

    倾倒变形数值模拟FLAC3D变形破坏

    兰新铁路K1771+310~K1774+083段路基处理检测分析

    陆全周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兰新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铁路之一,铁路沿线长且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铁路建设中对路基处理及处理效果检测极其重要.针对兰新铁路K1771+310~K1774+083段路基在后期存在沉降变形较大、影响了工程安全和施工进度等问题,采用路基本体土样试验、地质补勘试验以及尺量法、低应变反射波法、钻孔取芯等方法相结合,对问题段进行路基本体密实度检测试验和地基处理措施检测试验,试验及检测结果对后期路基问题段工程整改和技术方案调整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可为该工程路基处理提供数据支撑和方法指导.

    兰新铁路地基处理路基下沉地质补勘结果检测

    软土地基处理中PHC管桩桩身及单桩承载力试验研究

    俞培莉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软土地基PHC管桩处理效果,结合某泵站工程,通过第三方检测公司对施工单位使用PHC管桩处理后的地基进行抽验.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进行PHC管桩桩长、桩身完整性检测,并进行复合地基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试验研究,从而判断PHC管桩处理后泵站软土地基中的承载力大小是否满足要求.经第三方抽检,检测结果合格,单桩完整性及复合地检测结果可以直接为本次泵站设计施工及竣工验收提供技术方法和数据借鉴.

    软土地基PHC管桩低应变反射波法单桩承载力试验研究

    高填方机场超高挡墙边坡深层抗滑敏感性分析

    杨天凯杨开成王鸿祯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山区高填方机场的建设需求,针对超高挡墙建设的难题,开展边坡深层抗滑敏感性分析.通过计算分析,对比基岩软弱层、层面和反倾结构面的不同组合工况,探究各敏感因素对深层抗滑稳定性的影响,明确最不利组合工况.结果表明:局部发育软弱层对深层抗滑稳定性的影响较小;层面和反倾结构面分布越深对深层抗滑稳定性的影响越小;层面过墙踵,拐点位于墙趾竖直面时为最不利工况.

    高填方机场超高挡墙边坡稳定深层抗滑

    西藏泥石流研究现状与热点

    孙雪郭永刚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藏自治区是一个泥石流频发的地区,多发于每年的 6 月至 8 月,且分布范围广、灾害损失极其严重.利用知识图谱理论,基于中国知网(CNKI),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以及中国知网可视化分析,对 2000-2021 年期间,我国在西藏自治区泥石流研究方面的 157 篇高质量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到对西藏泥石流的研究中去,并将一定的研究重心放在了对青藏高原特殊地形的针对性分析上.

    泥石流CiteSpace5.8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地震信号分析中抑制EMD端点效应的研究

    贺泽星薛宇彤郭永刚苏立彬...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地震信号的非平稳特性等特点,在对地震数据进行处理时常常需要采用时频分析技术来精确地描述信号频率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研究了在地震信号处理中应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MD)的方法,介绍和对比了目前已有的主流方法,以解决地震信号处理中的端点效应问题.

    地震信号端点效应HHTEMD分解

    粘粒含量和孔隙比对微生物固化粉土效果影响研究

    朱锐萌程留全赵帅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粘粒含量和孔隙比对微生物固化粉土的影响效果,以黄河中下游典型粉土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制作不同粘粒含量和孔隙比的粉土,采用蠕动泵将微生物菌液和营养盐对粉土进行低压注浆.分析了不同粘粒含量和孔隙比与碳酸钙生成量、单抽抗压强度和波速之间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孔隙比为 0.8 且小于 0.075 mm的粘粒含量为 75%时,微生物加固粉土效果达到最优,继续增大孔隙比与粘粒含量,各项指标均呈现下降趋势.

    粘粒含量孔隙比微生物注浆

    不良地质条件下山体内弧形闸门竖井塌方处理措施

    李春雁梅德波陈忠润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轿子山水库山体内弧形闸门竖井塌方,竖井下游侧倒悬体失稳,边坡垮塌冒顶.如何有效处理塌方,加固已失稳的倒悬体,防止二次开挖时竖井倒悬体再次坍塌,确保闸门竖井建成后安全运行是关键.在塌方处理中先对井内坍塌漏斗进行回填,后用混凝土梁+锚筋桩+固结灌浆联合从井口对下部岩体进行加固,再用锚喷支护+固结灌浆对井壁进行加固的措施,有效处理了塌方冒顶,联合支护对坍塌体起到良好的加固作用.

    弧形闸门竖井塌方冒顶锚筋桩混凝土梁固结灌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