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吴永贵

双月刊

1000-2723

ynzyxyxb@yahoo.com.cn

0871-65918212,65918211

650500

昆明市呈贡新城雨花路1076号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云南省教育厅主管,云南中医学院主办的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中国高等医药学院优秀学报,全国高校自然科学优秀学报,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四维辨证"探讨王旭高辨治咳嗽学术思想

    张德芳郭安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咳嗽病因繁杂,其临床诊疗难度大,中医在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与临床经验.通过梳理总结王旭高辨治咳嗽的学术思想,发现王氏主张咳嗽的四维辨证,分别是辨表里、辨虚实、辨体质、辨时间;在咳嗽的治法中,主张三焦通治,重视上焦宣通、中焦运化及下焦培补,在用药方面重视相反相成的应用,尤其善于寒温并用、升降同调、通补兼施、辛苦合化.

    咳嗽王旭高学术思想传承

    刍论器官的脏腑属性

    王俊杰罗光云李宁段为钢...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器官和脏腑分属于现代医学和中医语言,皆指脏器,而中医将脏器又进一步分为脏和腑.随着器官概念在医学界的广泛应用,有必要用中医脏腑理论对器官的属性进行梳理,以丰富中医理论内涵,指导医学实践.本文先分析中医狭义脏和腑(奇恒之腑和传化之腑)的共性和相互关系,然后用脏腑思想分析主要器官的脏腑属性.按照中医思维进一步归纳出:五脏是藏存神、精、血、气和津液5种生命物质的场所,是生命的核心;奇恒之腑一定程度上具有五脏或传化之腑的属性,直接辅佐五脏的功能发挥;传化之腑则是机体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场所.本文还基于脏腑思想初步阐述了中医"天人合一""脏病治腑"的理论内涵以及对疾病诊疗的指导意义.

    器官脏腑五脏奇恒之腑传化之腑天人合一脏病治腑

    《伤寒论》治疗反应病机观探微

    刘玉良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提炼《伤寒论》中通过分析治疗后的反应而得出病机认知的思辨方法的规律与精华.方法 通过对《伤寒论》体现治疗反应病机观的原文进行客观全面的探析,对《伤寒论》中治疗反应病机观理论进行精准提炼和详细阐释.结果《伤寒论》中治疗反应病机观包括:根据药物治疗之后药效反应进行病机分析、根据药物试探的药效反应分析病机,以及根据误治后治疗反应分析病机(包括误汗、吐、下、火疗或针刺)等内容.结论 对《伤寒论》中治疗反应病机观理论进行详细阐释,对于《伤寒论》病机理论和中医学辨证理论的研用,以及临床疗效的提高均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指导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伤寒论》治疗反应药效反应病机观

    《伤寒论》痹证相关论述及方药探讨

    杨豫正蒋总姚晓玲马武开...
    16-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痹证是一种中医病证名,这类病证的主要表现是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部位产生疼痛、酸楚、麻木之感,并可伴随有关节的屈伸受限以及变形肿大等症状.在现代医学的体系中,诸如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有关节疼痛表现的疾病,均可归属于痹证之范畴.尽管《伤寒论》中未直接论述痹证的治疗方法,但已有与痹证相关的论述,且其所载的经典方剂,如桂枝汤、白虎汤、当归四逆汤等,在痹证的临床治疗中却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随着对《伤寒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研究也逐渐揭示了这些方剂治疗痹证的内在机制.本文对《伤寒论》中与痹证相关的论述及方药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痹证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方法.

    《伤寒论》痹证桂枝汤当归四逆汤白虎汤

    "柔筋温通"手法干预家兔骨骼肌慢性损伤的作用机制

    向勇王春林田启东李蕊蕊...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柔筋温通"手法干预家兔骨骼肌慢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40只健康成年家兔,30只造模成功后分别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模型组各10只,余下10只设为正常组.实验组采用"柔筋温通"手法干预,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药物治疗,共治疗10次,模型组和正常组均正常喂养,治疗结束后取材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TNF-α、IL-6的含量以及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GF-β1、CTGF的蛋白表达.结果 实验组兔骨骼肌中TNF-α、IL-6含量显著降低;CTGF、TGF-β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通过研究,"柔筋温通"手法通过降低骨骼肌损伤局部炎性因子(TNF-α、IL-6)的含量以及通过降低的TGF-β1、CTGF的蛋白表达,来抑制炎性粘连和炎症纤维组织增生,促进骨骼肌慢性损伤的修复.

    "柔筋温通"手法慢性骨骼肌损伤作用机制

    汤小虎教授从金水相生理论论治干燥综合征的经验

    彭昭蓉王海洋杜时雨吴青璘...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燥综合征的形成与肺肾密切相关,肺肾亏虚,金水不生,一使津液枯涸,二令脏腑气机不调,津液不布,三致机体阴阳不和,病情迁延不愈.治疗当滋养肺肾、条畅气机、燮调阴阳,使诸脏腑功能协调,津液生成及输布正常,燥痹乃缓.

    干燥综合征金水相生肺肾两虚津液汤小虎

    张晓琳教授运用培土荣木法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经验探析

    何婧琳张晓琳钱凤娥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介绍了张晓琳教授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经验,张晓琳教授认为脾胃虚弱、木气失荣、肝郁乘脾是致本病的主要原因.使用培土荣木法治疗可以起到健脾养胃、养血柔肝、调达肝木的作用,选用柴芍六君汤合归脾汤加减化裁治疗,获得良好临床疗效.

    慢性胃炎张晓琳肝胃不和名医经验

    吴生元教授从湿热与阴虚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经验

    成劲桦李晓丹林优万妮...
    33-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省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吴生元教授擅于从阴阳平衡、扶正以达祛邪论治风湿病.吴老认为单一病机、病证的观点是较为片面的,不利于疾病的诊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不应单纯从湿热蕴结论治,而当从湿热与阴虚标本同辨论治,提出以"清热养阴、除湿止痛"为法辨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阴虚名医经验吴生元

    筋膜、经筋理论指导的面部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分析

    栾莎马振贤吕豪胡艺潇...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探讨筋膜、经筋理论指导的面部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面部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2周.治疗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前后两组面神经功能及面神经麻痹症状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75.00%,高于对照组47.22%(P<0.05).观察组House 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降低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筋膜、经筋理论指导的面部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减轻面部肌肉损伤,有效改善其症状体征,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疗程.

    周围性面瘫平衡针筋膜经筋针刺治疗

    蔓生百部中特征性成分原百部碱的考察及其质检探讨

    陈蓓谭成勇KONGKIATPAIBOON Sumet蔡祥海...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蔓生百部中特征性成分原百部碱的稳定性,并分析其在蔓生百部贮存、使用中的变化,探索百部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乙腈-水为流动相,采用HPLC-DAD、C18分析柱梯度分析原百部碱在三氯甲烷、丙酮、甲醇等溶剂中的变化情况,并考察甲醇冷浸提取、水回流提取不同贮存时间的蔓生百部特征成分的变化.结果 原百部碱在三氯甲烷、丙酮等溶剂中不同程度地转变成异原百部碱、狭叶百部碱和异狭叶百部碱,在甲醇溶剂中转变减少;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蔓生百部中原百部碱含量下降,而狭叶百部碱和异狭叶百部碱含量增加.结论 原百部碱的稳定性较差,且原百部碱是蔓生百部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可能导致蔓生百部在贮存和使用过程易于药效的降低,中药百部尚需制定定量的检测标准.

    蔓生百部原百部碱稳定性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