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郑进

月刊

1007-2349

yzyy@chinajournal.net.cn

0871-65183005

650223

云南省昆明市学府路139号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Journal Yun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妇科冰鉴》"月经门"用药组方规律

    刘惠敖强谭梦晨刘文娥...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妇科冰鉴》治疗月经病的用药组方规律.方法 收集《妇科冰鉴》月经门中所包含的方药,对药物组成进行整理以及规范化处理,通过Mircrosoft Excel 2015录入数据建立数据库,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频次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功能,对《妇科冰鉴》"月经门"复方中高频药物及配伍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筛选共计复方52首,涉及67味中药,累计频次352次,高频中药(≥10次)的有11味药,排名前五的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炙甘草;组方用药性多温、寒、平;药味多甘、辛、苦;药物归经以脾经者居首位,肝经次之,随后为心经.关联分析得出16个常用药物组合,前三位分别是川芎-当归,当归-白芍,川芎-白芍;得出46条关联规则,前五位(置信度≥1)分别是川芎->当归;熟地黄,川芎->当归;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白芍->当归,熟地黄,川芎,白芍->当归.最后聚类分析得到10个药物核心组合以及5首新方组合.结论 《妇科冰鉴》"月经门"治疗月经病以理气调血、培补脾肾、平衡阴阳为总则,在对症治疗加减药味上大多表现为平中见奇之策.

    《妇科冰鉴》柴得华月经病用药组方规律数据挖掘技术

    《妇科玉尺》胎前病用药组方规律探析

    郭清钟仪周子琪毛雨瑞...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结合原文内容分析《妇科玉尺》中治疗胎前病的学术思想及用药组方规律.方法 筛选《妇科玉尺》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方药,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频次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功能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得到符合纳入标准方剂101首,共计132味中药,累计频次620次.其中高频药物(频数≥11)排名前5位为当归、白芍、甘草、人参、川芎;遣方用药味多甘、苦、辛,药性多温、寒、平;药物归经以脾经者居首位,肺经次之,随后为胃经、肝经.关联分析得出19个常用药物组合,前三位分别是当归-白芍,川芎-当归,川芎-白芍;得出9条关联规则,前三位分别是川芎,白芍->当归,川芎,当归->白芍,甘草,白芍->当归.最后聚类分析得到20个药物核心组合以及10首新方.结论 沈金鳌治疗胎前病以安胎为要,养血顺气;顾护脾胃,疏肝保肺;重视配伍,灵活加减.为临床治疗相关妊娠疾病提供诊疗思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妇科玉尺》沈金鳌胎前病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加味二至丸"异病同治"绝经综合症和原发性失眠的作用机制

    王炯博廖柳于晓明樊婷...
    5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探究加味二至丸"异病同治"绝经综合征和原发性失眠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 TCMSP(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数据库获取女贞子、墨旱莲、淫羊藿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靶点,根据ADME筛选中药活性组分,通过GeneCards、OMIM、DisGeNET、DrugBank数据库分别获取绝经综合症和原发性失眠主要靶点,采用Cytoscape3.9.0软件构建"加味二至丸-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利用STRING11.5平台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构建PPI网络并筛选网络中得分较高基因探析.最后采用Metascape平台进行生物过程及通路分析.结果 加味二至丸调治绝经综合征和原发性失眠的核心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熊果酸等,核心靶点有PTGS2、ESR1、NOS2、ADRB2、GABRA1等,加味二至丸调治绝经综合征和原发性失眠的生物学通路主要作用于AGE-RAGE信号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PI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通路.结论 加味二至丸可能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炎症反应、雌激素代谢等多种途径发挥治疗绝经综合征和原发性失眠的作用.

    网络药理学异病同治加味二至丸绝经综合征原发性失眠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当归芍药散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作用机制

    岳扬徐翠萍肖晓月彭丽丽...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当归芍药散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当归芍药散的活性成分与相应靶点,利用GeneCard数据库获得痤疮相关的疾病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应用Matescape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当归芍药散有效活性成分共54种,痤疮相关靶点781个,交集靶点33个.PPI网络显示,山奈酚、β-谷甾醇、肉豆蔻酮可能是当归芍药散主要的潜在活性成分,可能作用于TNF、RXRA、NR3C1、IL6、VCAM1等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交集基因主要参与了激素反应、脂多糖反应、核受体活性等.KEGG通路主要涉及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癌症通路等.结论 当归芍药散主要通过抗炎、调节激素水平、癌症途径、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信号通路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

    网络药理学当归芍药散女性青春期后痤疮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机制

    胡子朝王睿张雯婧查安生...
    6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潜在作用途径及合理性.方法 采用TCMSP及UniProt数据库,筛选收集复方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有效成分及规范靶点;利用GeneCards及OMIM、DisGeNET数据库收集CAG靶点,通过Venny2.1平台构建交集基因;将数据导入Cyto-scape3.7.0软件,构建PPI蛋白互作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最后对前四成分和靶点分别作分子对接,反向验证其可行性及合理性.结果 筛选出7味中药共63个有效成分,206 个药物靶点,964 个疾病靶点,可映射 IL6、AKT1、TP53、VEGFA、TNF、CASP3、EGFR、PTGS2、MYC 9 个核心靶点,涉及β-谷甾醇、豆甾醇、黄连素、槲皮素、黄芩素等核心成分,通过作用于PI3K-Akt、IL-17、Toll样受体、Th17细胞分化、TNF等信号通路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凋亡及炎症反应过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靶点具有较强结合性.结论 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通过多成分,多途径,多方面的协调作用,保护胃黏膜,干预胃炎-胃癌的发展.

    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慢性萎缩性胃炎网络药理学研究分子对接机制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王志红王嘉麟
    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疗效.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PubMed等数据库中所有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起至2022年12月.经严格筛选,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运用Rev 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12篇,病例1076例.8篇选用总有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OR=3.17,95%CI(2.16,4.64),Z=5.92(P<0.0001).10篇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作为结局指标,结果显示:MD=-1.18,95%CI(-1.53,-0.83),Z=6.58(P<0.00001).4篇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作为结局指标,结果显示:MD=-2.63,95%CI(-3.16,-2.10),Z=9.73(P<0.00001).2 篇采用改良 Bankin 量表(MRS)作为结局指标,结果显示:MD=-0.60,95%CI(-0.78,-0.41),Z=6.93(P<0.00001).结论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促进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

    针刺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Meta分析系统评价

    制草乌肝毒性效应的代谢通路分析

    姜艳丽图布新乌日汉胡伊力格其...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检测制草乌对大鼠肝功能指标及肝组织病理影响从而探究代谢通路分析.方法 以制草乌为示例药物,以大鼠为研究对象,将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根据预试验结果设定正常组、制草乌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给药组灌胃相应的药物溶液,1次/d,连续灌胃28 d,末次给药后收集血清样本,检测各组的血清生化指标及采用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血清内源性代谢产物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制草乌高剂量组ALT含量显著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制草乌中和低剂量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病理检测显示,正常组肝小叶结构清晰,肝细胞索和肝血窦大致呈放射状排列,肝细胞圆润、饱满,肝板排列规则、整齐.制草乌高剂量组肝细胞广泛水肿、空泡化、丧失结构完整性;制草乌中和低剂量组未见明显异常;从血清中共筛选出34个内源性差异代谢物,其中上调15个、下调19个,多数涉及烟酸和多种氨基酸代谢.结论 明确制草乌具有一定的肝毒性;肝毒性机制主要与烟酰胺(NA)和1-甲基烟酰胺(MNA)代谢有关.

    制草乌肝脏毒性血清代谢通路机制分析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覃木华农耀斌黄鸿娜黄晶晶...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上据报道,其发病率仅次于胃、食管、结肠而居消化道恶性肿瘤第4位,是第2大肿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我国是世界上肝癌高发大国,发病者男性均高于女性,近几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有着显著的上升趋势.因此,目前,探索已知现代医学的治疗方式包括:介入治疗、手术切除、肝移植、化疗以及靶向药物治疗等措施,但都各自有其局限性,然中医临床上治疗原发性肝癌有着特定的优势.通过分析中医对原发性肝癌病因病机的认识,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机制、临床研究及针灸、穴位贴敷、中医外治法、壮医特色治疗等的临床进展,为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拓宽治疗思路.

    原发性肝癌临床机制中医药壮医特色

    盐疗法治疗慢性气道疾病的研究进展

    刘茜左武琪苏克雷范尧夫...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盐疗法(halotherapy,HT)是一种天然的非药物疗法,该疗法目前已被应用于临床,其疗效被国内外学者争相报道.通过归纳HT的发展历史,结合HT治疗慢性气道疾病的研究现状,从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等角度探索盐疗法治疗慢性气道疾病的效应机制,以期为盐疗法治疗慢性气道疾病的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

    盐疗法慢性气道疾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中医辨证论治大肠癌的研究进展

    陈钰何运胜赵平武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手术是大肠癌根治性的治疗方案,但大肠癌术后多具有复发、转移的特点且术后多配合放化疗,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通过参考整理近5年中医治疗大肠癌的文献,发现中医治疗能降低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水平,抑制肿瘤发展和转移,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增强患者免疫力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具有安全、副作用少、简、便、廉、效等特点.现对大肠癌的中西医发病认识和治疗现状进行概述,为中医对大肠癌的治疗提供诊疗思路.

    大肠癌辨证论证中医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