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乐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乐器
乐器

陈晋武

月刊

1002-5995

yueqi@vip.126.com

010-87327685

100122

北京市朝阳区南新园西路甲6号

乐器/Journal Musical Instrument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由于近年电声爱好者尤其是吉他发烧友的增多并逐渐趋于专业化,《乐器》作为一本综合性杂志己很难满足这类专业发烧友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为这类读者服务,杂志社决定将吉他部分的内容从杂志中移出,另出一本专刊,即马上出刊的《吉他平方》杂志。《吉他平方》的顾问团阵容强大,有中国第一代吉他大师张勇、摇滚传教士曹平、轮回赵卫、超载李延亮、唐朝老五、唐朝陈磊、战斧郭智勇、子曰汶麟、顾芷炜、歇斯、摇滚帝国网站陈征等。他们的参与保证了这本杂志的质量,并且能够更好更实际地贴近国内读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王妍力:愿用一生探究提琴制作奥妙

    孟建军
    28-30页

    陈希垚与他的多排码改良筝

    孟建军
    31-33页

    新型吹奏乐器的创新探索——以变音笛、和声笛多功能为例

    胡玉林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竹笛延续唐朝"七星管"的六孔形制至今,这件乐器的身上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内涵.改革开放以来,竹笛作为一件独奏乐器发展至今,不论是从演奏技巧、曲目创作还是乐器改良都焕发着崭新的生命力,竹笛的发展迎来新的趋势.然而,传统竹笛在音准、转调和音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依旧是制约中国竹笛向前发展的几大因素.为此,笔者近年来着重研究这些难点,并探索了中国传统笛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型发展的方向.在此过程中,笔者申请的新发明乐器"一种竖吹的管笛""变音笛",以及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和声笛多功能"都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权.希望此探讨能激励更多的演奏者、音乐从业者、爱好者们对乐器新发明进一步探索与研究,为推动中国竹笛事业的发展而努力.

    新发明乐器变音笛管笛和声笛竹笛

    "明清移民"与山东青州挫琴的历史关系

    杜俊槺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清时期,曾有大量民众在官府组织或自发的情况下,从山西向河北、山东等地迁徙.轧筝类乐器也在这一过程中被传入了诸多地区,留下了同宗同源的不同乐器,挫琴就是其在山东地区的代表.受制于历史记载的不足,这一乐器的传入时间和发展脉络仍存疑问,本文从明清移民的历史及山西等地的轧筝类乐器两个角度入手,探讨挫琴源流的可能性.

    明清移民挫琴轧筝类乐器

    北方琵琶曲《剑阁闻铃》的创作与演奏分析

    王怀英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凤岩作为北方曲艺琵琶的重要一员,创作了《剑阁闻铃》《开手板》《花鼓琴声》等风格独特的独奏琵琶曲.通过《剑阁闻铃》谱例分析,结合白凤岩的《北方琵琶演奏法》,从中提炼白凤岩的琵琶演奏风格与特点,得出与流派琵琶演奏的不同,为当代民族器乐表演艺术研究提供有力的研究案例.

    白凤岩北方琵琶创作

    现代筝曲《行者》的音乐分析与二度创作研究

    唐嘉仪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者》是一首现代筝曲作品,作品巧妙地融入了西安鼓乐的音乐元素,并融入了古曲、宗教等元素内容,作品不仅仅带有古典筝曲的韵味,同时又兼具现代创新思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本文的研究旨在分析《行者》的音乐特征,包括其中的曲式结构、节奏节拍的运用及韵律特征,进而就其二度创作中从音乐表演美学的角度要把握好"时空结合、情境相融"的美学特质、"和而不同、和生万物"的创作理念以及艺术形式多元融合的创新意识做了专门研究.

    现代筝曲《行者》音乐分析二度创作

    奥尔夫音乐教学与学前教育专业电子琴教学融合的思考——以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徐梦然石琛杨雪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立足于奥尔夫音乐教学与学前教育专业电子琴教学的融合.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奥尔夫教学法"原本性、综合性、创造性"的特点,从奥尔夫音乐教学特点出发分析了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电子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加入声势、律动,奥尔夫乐器、即兴的教学手法,编写适合藏区的校本教材"三个方面去进行思考.为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电子琴课程学习中收获更多.

    奥尔夫音乐教学学前教育专业电子琴教学

    简析"体验式"教学法在中职音乐课堂上的应用

    戴小荣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中职院校音乐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如火如荼,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凸显.本文以"体验式"教学法在中职音乐课堂中的价值和意义为切入点,分析现阶段中职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以实际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力图探索在课堂上的音乐基本素养教学,帮助学生提升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欣赏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在音乐的海洋中增强对崇尚人文精神的追求,对真、善、美的讴歌,以实现音乐美育功能.

    "体验式"教学法中职音乐课堂教学路径

    课堂乐器演奏教学与儿童大脑开发——以铃木教学法为例

    倪崧格宿宸铁梅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堂乐器演奏教学和儿童大脑开发是当前音乐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铃木教学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器乐教学方法,其在课堂乐器演奏教学和儿童大脑开发方面的研究意义不容忽视.本文从研究背景与意义、理论分析、实践案例以及前景价值四个方面,深入探讨铃木教学法在课堂乐器演奏教学和儿童大脑开发中的研究意义和实际效果,为音乐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铃木教学法课堂乐器演奏教学儿童大脑开发教学设计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中的应用

    王啸雨李楠线颖莹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课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初中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各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同时也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条件.角色扮演是一种情景模拟活动,又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以符号为介质进行交流的社交活动.在教育的角度上看,角色扮演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指的是为了实现某一学习目标,在教学者的组织和引导下,给予学习者或允许学习者自行选择某种身份,并在假设的仿真模拟的情境中进行活动.本文将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上的实际应用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为更多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角色扮演教学法初中音乐课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