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乐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乐器
乐器

陈晋武

月刊

1002-5995

yueqi@vip.126.com

010-87327685

100122

北京市朝阳区南新园西路甲6号

乐器/Journal Musical Instrument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由于近年电声爱好者尤其是吉他发烧友的增多并逐渐趋于专业化,《乐器》作为一本综合性杂志己很难满足这类专业发烧友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为这类读者服务,杂志社决定将吉他部分的内容从杂志中移出,另出一本专刊,即马上出刊的《吉他平方》杂志。《吉他平方》的顾问团阵容强大,有中国第一代吉他大师张勇、摇滚传教士曹平、轮回赵卫、超载李延亮、唐朝老五、唐朝陈磊、战斧郭智勇、子曰汶麟、顾芷炜、歇斯、摇滚帝国网站陈征等。他们的参与保证了这本杂志的质量,并且能够更好更实际地贴近国内读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谭抒真:20世纪中国小提琴事业的先驱

    华天礽
    40-42页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朱晓玫版演奏风格分析

    张瀚今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哥德堡变奏曲》是一首规模宏大的变奏曲,是巴赫晚期音乐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键盘作品之一[1]。朱晓玫,一位来自东方的女性,在诠释《哥德堡变奏曲》上有着非凡的表现,赢得了全球乐迷们乃至音乐家们的支持和肯定。为了深入探究朱晓玫《哥德堡变奏曲》的演奏风格,本文挑选了其于2014年在莱比锡巴哈音乐节的演奏版本,分别从节奏、主题、音符、演绎风格等方面,进行聆听比较、分析研究、演奏学习,从中不断研习,吸取其精华,理解其精髓,展示其演奏风格,深入地学习与诠释《哥德堡变奏曲》的演奏特色。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演奏风格朱晓玫

    《山坡羊》曲牌的历史传承、音乐结构与演变分析

    林雅舒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音乐曲牌《山坡羊》的历史渊源、音乐结构与传承发展。《山坡羊》自宋元时期起便作为曲牌名,广泛用于剧套与散曲小令中,其音乐表现形式多样,艺术价值深远。本文通过梳理《山坡羊》从宋元至明清以至现代的演变历程、分析其音乐特征等方面,展望了《山坡羊》在当代音乐文化中的创新潜力和应用前景,探讨了其在现代音乐创作和表演实践中的新发展,旨在促进对其音乐价值的认识和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山坡羊》中国传统音乐历史演变音乐结构传承发展

    南宋徐理《琴统》琴调体系探微

    谢武颖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宋徐理所著《琴统》一书,以旋宫之法整合琴调,首列十二律调,为五音调、琴五调正名,还编制了《奥音玉谱》一卷实践其理论。使宋代琴调理论具有"雅律通俗谱"的倾向,阐发了宋末元初琴家俞琰、陈敏子等人的琴学著述,启发了清代琴家对琴调世俗命名系统的律吕化及古琴"均调说"的创见。

    徐理琴统奥音玉谱十二律调二十五调

    魏晋琴诗与魏晋风度

    张焘麟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魏晋时期,琴诗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表现方式,不仅是一种文学创作体裁,更是当时社会人们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的重要体现。同时,这些琴诗也反映出当时士人追求高雅风度以及清新自然生活方式的价值取向。魏晋琴诗与当时社会风气、时代风度密切相关,并相互影响、塑造。

    琴诗魏晋风度嵇康陶渊明

    智能化高校音乐教育的特色发展研究

    张译元马慧君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化的教学方式是推动高校教育特色发展的有力工具,尤其是现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之前积攒下来的在线教学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智能化教学方案,并建立"互联网+音乐教学""智能+音乐教学"的新教学形态,促进音乐学习方式改革,提高音乐教学效率,激发教与学的活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音乐教育智能化发展将会越来越普及和完善。同时,本研究也提出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挑战。

    智能化特色发展高校音乐教育

    新文科视域下初中音乐与美术学科交融路径研究

    李依依任小芳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年11月3日,山东大学隆重召开了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全球文化日益多元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教育趋势亦呈现出显著的综合化特点。音乐与美术作为艺术领域的两大分支,虽然表现形式各异,但同属文化艺术范畴,且二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音乐以其旋律和节奏打动人心,美术则通过色彩和线条展现视觉之美,两者在情感表达和审美体验上相辅相成。尽管一线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科融合经验,但面对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日益增长的教学需求,仍需不断探索和深化对音乐与美术等艺术学科融合教学的理解和实践。本文聚焦于初中音乐课堂,旨在探究如何将美术元素有效地融入音乐教学之中,从而丰富课堂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新文科视域初中音乐学科交融美术元素路径研究

    课程思政背景下音乐教育专业思政元素的融合发展研究——以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石琛周方舟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性教育理念,以各学科课程为载体在高校开展思政工作。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专业课程思政中发现的问题,探究音乐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合发展路径,推动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课程思政音乐教育融合发展

    四个版本高中音乐《演奏》教材的分析与比较

    朱苏琳卢鸣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共设有四个不同版本的高中音乐教材,其中《演奏》教材在内容布局与设计方面更显其独特之处。本文旨在分析这四版教材的整体框架与内容构成,并从整体结构、单元逻辑线索及教材的呈现方式进行细致比较。通过深入分析,本文力求充分展现音乐演奏所蕴含的生动活力,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及音乐爱好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高中音乐教材演奏分析比较

    浅谈本科民族管弦乐法教学中弹拨乐组的写作训练思路

    孔志轩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本科民族管弦乐法课程中弹拨乐组写作训练思路为研究对象,从弹拨乐声部功能性切入,对弹拨乐组的乐器构成与在民族乐队中承担的功能进行宏观概述,然后根据教学规律,从单声性织体写作到多声部织体写作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循序渐进的讨论,并结合多个经典作品案例解读,为本课程的教师教学和学生训练提供了一种实践的思路。

    弹拨乐民族管弦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