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乐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乐器
乐器

陈晋武

月刊

1002-5995

yueqi@vip.126.com

010-87327685

100122

北京市朝阳区南新园西路甲6号

乐器/Journal Musical Instrument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由于近年电声爱好者尤其是吉他发烧友的增多并逐渐趋于专业化,《乐器》作为一本综合性杂志己很难满足这类专业发烧友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为这类读者服务,杂志社决定将吉他部分的内容从杂志中移出,另出一本专刊,即马上出刊的《吉他平方》杂志。《吉他平方》的顾问团阵容强大,有中国第一代吉他大师张勇、摇滚传教士曹平、轮回赵卫、超载李延亮、唐朝老五、唐朝陈磊、战斧郭智勇、子曰汶麟、顾芷炜、歇斯、摇滚帝国网站陈征等。他们的参与保证了这本杂志的质量,并且能够更好更实际地贴近国内读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逆向教学理论下初中生音乐审美力培养策略研究

    张培源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教育的本质特征是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同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强调要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理解"为主的逆向教学理论是积极探索指向音乐学科核心素养,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新型教学设计理论。本文主要讨论针对于当前中学生音乐审美现状,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好逆向教学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提升初中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素养。

    逆向教学音乐审美力初中音乐教学

    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音乐教学的实践研究

    刘诗雨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幼儿教育领域,音乐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奥尔夫的教学法注重的是音乐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联系,通过调动他们对音乐的感觉来指导他们,让他们更多地融入到他们的课堂中,让他们进入到音乐的教育之中。可以说,它是一种具有很高的感染力和亲和力的幼儿教育方法,所以被普遍承认。

    奥尔夫教学法音乐教育幼儿音乐课堂教学实施

    课程思政在初中音乐课程中的运用

    徐石伍朱峰玉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当下我国各类学科课程开展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模式,通过将思想政治元素与课堂内容结合,使学生在接受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能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青春期的心理发展特点,容易出现心理发展偏差,需要教师进行正向引导。本文通过探讨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课程思政融入初中音乐课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途径,让学生从音乐作品中感知道德,同时也让基础音乐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课程思政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设计

    钢琴曲《春舞》音乐分析与民族性元素探究

    吕星宇王想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建国后许多音乐工作者尝试将西方的作曲技巧与民族元素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孙以强所作的钢琴曲《春舞》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本文首先对孙以强先生早年学习的经历与创作过程进行简要阐述,其次对《春舞》的音乐结构与要素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在其中探究民族性元素的运用,以期对当今音乐创作、音乐研究、文化传播提供参考与借鉴。

    《春舞》民族元素民乐风格

    莫扎特《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音乐分析与演奏表现

    王露微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K。219)(以下简称"五协")是莫扎特最为优秀的弦乐作品之一,在这首作品中,充分地展示了他对小提琴音乐创作和演奏技术的认知高度。本文以此曲第一乐章为例,在探讨其音乐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演奏实践谈谈音乐表现的问题。

    莫扎特《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音乐分析演奏表现

    肖邦《第三叙事曲》的艺术特色与演奏研究

    孙嘉璐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肖邦是欧洲浪漫主义中期伟大的音乐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多样化体裁的经典音乐作品,在这些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钢琴音乐作品中,尤以叙事曲备受人们的青睐。《第三叙事曲》作为肖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作曲家通过将多种不同曲式结构的混合应用,创作出富于变化的音乐语言,进而不仅让听众得到了美妙的感官体验,还传达了其丰富饱满的情感。本文从肖邦《第三叙事曲》的创作背景入手,分析了肖邦《第三叙事曲》的艺术特色,探讨了肖邦《第三叙事曲》的演奏,以供参考。

    肖邦《第三叙事曲》艺术特色演奏

    白居易《复乐古器古曲》中的音乐思想探析

    潘娜严薇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白居易《复乐古器古曲》文本为基础,探析了其音乐思想中对"雅郑"关系、古今关系的认识。通过对文本中"正始之声""乐教""乐不可伪"等理念的分析,笔者认为白居易在此文中所表现的音乐美学逻辑具有儒家文化特有的空间布局,通过对"乐与政"耦合关系阐释,完成了其音乐实践审美体验的多重性构建。

    乐教乐与政审美主体

    论钢琴协奏曲在双钢琴协奏呈现中的合作艺术

    刘梦颖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琴协奏曲属协奏曲体裁中的一种,是钢琴与管弦乐队在作品呈示中相互配合协作共同完成的,二者缺一不可。为了增强钢琴协奏曲的艺术实践性,在日常学习中,由钢琴代替乐队协奏是我们学习钢琴协奏曲的主要形式,因此,无论是作为主奏者还是协奏者,在保证自己演奏能力的同时如何与对方达成默契,实现技术与心理的高度融洽是钢琴演奏者们值得思考的课题。

    钢琴协奏曲双钢琴合作

    莫扎特歌剧男中音角色的艺术特色探微——以《让大家痛饮,让大家狂欢》《你赢得了诉讼》为例

    邹鑫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莫扎特是古典时期为数不多的在声乐和器乐领域取得同样成就的伟大作曲家。他擅长在歌剧创作中使用不同类型的音乐形象来塑造人物,并通过丰富的音乐元素和形式增强戏剧冲突。因此,完成他的作品需要歌唱者具备高超的演唱技巧和音乐素养。本文选取了莫扎特歌剧《唐璜》(Don Giovanni)中唐璜(Don Giovanni)的咏叹调《让大家痛饮,让大家狂欢》(Finch'Andal vino)和《费加罗的婚礼》(Le Nozze di Figaro)中阿尔瓦马维瓦(Almaviva)的咏叹调《你赢得了诉讼》(Hai gia vinta la causa)两首作品为研究对象,对唐璜和阿尔瓦马维瓦伯爵的表演风格深入分析,再加以阐释和解读,以此探究莫扎特歌剧中男中音角色的情感表达与艺术特色。

    莫扎特男中音演唱观念

    上伴唐三千 下奏宋八百——漫谈戏曲乐队

    柯楠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戏曲百花园里,有着许许多多的不同剧种,它们各自闪烁着特有的光彩。各剧种的唱腔和音乐伴奏是反映剧种特色的基础。所以我们在纵向继承的同时,也必须注意横向吸收,采撷众华,把传统艺术同现代艺术嫁接杂交,不断开拓和丰富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段和能力。每个剧种都离不开戏曲乐队,鼓师作为乐队的总指挥,他能加强舞台表演的节奏感和戏剧性,将演员的表演和乐队的演奏相融合,还能带动观众的情绪,更好地烘托演出的气氛。

    瑰宝剧种戏曲乐队武场和文场戏曲伴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