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油气田地面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油气田地面工程
油气田地面工程

张良杰

月刊

1006-6896

cnogfe@petrochina.com.cn;yqtdmgc@petrochina.com.cn

0459-5903568

163712

大庆西杨邮局126-1-56信箱

油气田地面工程/Journal Oil-Gas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78年创刊,中文核心期刊,月刊。油田生产、建设、施工和设计领域权威应用杂志。每年发表相关科技文章500余篇。文章内容贴近生产实际,具有较大的应用借鉴价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灰色理论的储气库管柱剩余寿命预测研究

    魏昊天董绍华段宇航徐晴晴...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储气库在天然气的运输和储存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储气库管柱腐蚀变量众多、关系复杂,且获取数据样本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灰色理论的储气库管柱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首先,结合灰色理论,设计了一种可动态更新建模数据的GM(1,1)(Grey Model)模型.其次,通过中石油某地下储气库中C5井中管柱剩余壁厚的样本数据集,建立了储气库管柱定量腐蚀剩余寿命预测模型,统计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并与监测数据、最小二乘预测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灰色理论的预测方法平均相对误差为 0.27%,模型预测达到一级精度,可作为预测储气库管柱安全性的一种新方式.最后,使用Matlab进行软件界面设计,开发储气库管柱剩余寿命预测软件,更加直观、快捷地实现其剩余寿命定量预测,最大限度地延长管柱乃至整个储气库的寿命.

    储气库管柱腐蚀剩余寿命预测灰色理论

    摩科瑞首席执行官称欧佩克可能将进一步削减石油产量

    李缙
    61页

    基于AHP-熵权法的油田防垢技术优选研究

    李杰程婷婷丁文婕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阶段国内油田在不同生产环节防垢技术的选择上,缺少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针对这一问题,经调研、对比、分析及筛选,明确了从安全性、适用性、技术难度、效能及经济性这五个纬度构建防垢技术水平判断指标,确定了防垢技术水平评价分为基础、标准、强化及综合防垢这四个等级,选择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EWM)构建防垢技术选择的评价模型,对影响防垢技术选择的各项指标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对防垢水平进行评价,通过评价结果确定油田最终防垢方案,并根据具体防垢案例验证该方法的准确、可行及可靠性.通过构建防垢技术优选体系,能够有效判断不同防垢技术对目标油田的防垢水平,为油田防垢技术优选过程提供理论基础.

    油田防垢AHPEWM优选模型

    直流杂散电流对埋地管道的电腐蚀规律及排流措施

    李栋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轨道交通对埋地管道的直流杂散电流干扰愈发严重.为降低杂散电流引发的电腐蚀问题,在监测埋地管道沿线电位的基础上,分析干扰规律、干扰频率、干扰源位置对管道的影响,考察电流流入和流出的规律,并测试不同排流措施效果.结果表明:干扰规律与轨道的运营状态保持一致,干扰频率与发车时间间隔保持一致;距离干扰源越近,电位正向偏移的时间比例越大,腐蚀趋势远大于其余管段;同一位置不同时段可能互为电流流入、流出段,电流流动方向和规律随时间动态变化;排流措施中强制排流的效果最好,其次为极性排流和接地排流,阴极保护的效果较差;通过多重联合防护,除与轨道交通最近的管段外,其余管段均达到了良好的保护效果,腐蚀速率大幅降低,可减少管道更换和泄漏放空量.

    直流杂散电流腐蚀轨道交通排流措施

    Y油田CO2驱区块原油集输工艺腐蚀防护技术应用

    唐灵箭常联东丛林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油田从传统高耗能生产模式向绿色低碳模式转型,CCUS-EOR技术逐步成为技术攻关与应用的新方向.在CO2 驱采出液中,高浓度的CO2 与水结合会对集输系统的碳钢管道、设备等造成一定的腐蚀,减少管道和设备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集输系统腐蚀问题并降低建设投资,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明确了CO2 驱集输系统各节点腐蚀特点;通过对现场监测集输节点油井、集油管道、计量间、转油站、联合站等腐蚀数据分析,证明了CO2 含量越高,腐蚀性越强,验证了碳钢、不锈钢、双金属、玻璃钢、复合管等多种材质在CO2 驱集输工况下的腐蚀特点,提出了材质、涂层、缓蚀剂等适用的防腐技术.2014年开始在Y油田S16区块进行了CO2驱集输系统腐蚀防护技术应用,该技术防腐效果较好,大幅降低了建设投资,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CCUSCO2驱集输系统防腐涂层缓蚀剂

    脉冲位置编解码方式映射模型及效率分析

    车卫勤杜晶郭子枫赵小勇...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石油钻井工程各项技术的飞速发展,MWD、LWD及旋转导向等系统井下测量数据越来越多.为了实现井下测量数据快速有效传输,需优化编码调制方式分析泥浆脉冲信号的解码效率和数据传输速率.通过对比几种常用的编解码方式,可以了解脉冲位置编解码方式的原理、框架结构和编译计算过程.针对此种编码方式,提出了脉冲数 K 和时间帧数 M 之间的组合码关系,映射了对应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数据分析了快型和慢型两种组合方式的差异性,推导了编码效率计算方法;进一步计算分析快型和慢型两种方式的传输速率的差别,最后,通过软件对解码方式进行了实现.

    脉冲信号脉冲位置调制组合码映射模型编码效率

    油田地面工程建设信息化集成与应用探索

    来海雷方西盛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类别多、施工地域广、建设周期长、参建单位多、施工环境复杂、质量安全环保风险高、资料收集归档效率低,在地面建设全过程管控、现场监管、施工相关资料集成及利用上面临诸多问题.数字化转型、信息化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地面建设亟需探索新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替代传统模式.油田地面工程建设领域依托油田基础设施、网络资源,构建"基本建设运行管理+智慧工地+数字化交付"的信息化系统架构,实现油田范围年度地面建设工程项目在线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建立地面建设知识图谱、施工进度预测模型提供基础,助力进度、质量、安全、投资智能化场景建设.

    地面建设全生命周期信息化数字化交付项目管理智慧工地

    油田生产指挥中心管理平台的搭建与构想

    袁美玲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朝阳沟油田面临着辖区面积大、井区分布零散、管理难度大、人力成本高等实际问题.为有效促进油田管理水平提升,逐步实现由数字化油田向"智慧油田"迈进,通过分析朝阳沟油田数字化建设的现状,结合油田实际,基于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出了朝阳沟油田生产指挥中心管理平台的建设方案.实施完成迁移工程和改造工程后,实现油田生产调度、电力调度、雷达监控中心等生产数字化系统整合.设计了涵盖生产管理、上位机监控、机采管理、工业安全等子系统于一体的生产管理平台,实现油田生产数据和视频监控信息汇聚、分析、预警和管理功能.平台运行后将满足油田不同层级用户在统一系统中开展管理与决策,对提高管理水平、减少用工总量、节约人力资本、促进油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管理平台指挥中心数字化油田智慧油田

    新的长期供应协议签署,卡塔尔预期将向印度提供更低价的液化天然气

    李缙
    94页

    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