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油气田地面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油气田地面工程
油气田地面工程

张良杰

月刊

1006-6896

cnogfe@petrochina.com.cn;yqtdmgc@petrochina.com.cn

0459-5903568

163712

大庆西杨邮局126-1-56信箱

油气田地面工程/Journal Oil-Gas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78年创刊,中文核心期刊,月刊。油田生产、建设、施工和设计领域权威应用杂志。每年发表相关科技文章500余篇。文章内容贴近生产实际,具有较大的应用借鉴价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型原油储罐温降过程数值模拟

    孙海英李玉春李蛟鸾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大型原油储罐温降过程,准确分析罐存油品温度分布,能为储罐的工程设计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为原油储罐安全运行、节能降耗提供指导与帮助.为满足储罐建设中的保温要求,建立了大型原油储罐传热模型,充分考虑了原油流变特性、太阳辐射强度、罐基附近土壤温度场以及罐顶浮舱内空气夹层对罐内原油温度分布的影响.以东非储罐项目中某大型原油储罐为例,对储罐内油品在不同保温介质、不同保温层厚度条件下24h温降全过程开展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靠近储罐浮顶部分的原油温降幅度较小,可不设保温;罐体保温设施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以模拟计算结果为依据,对保温层材料和保温层厚度进行优选,可达到节能降耗、降低工程投资的目的.

    原油储罐温度场分布数值模拟保温层

    长庆油田某页岩油管道停输再启动研究

    张巧生朱国承杨飞郭生忠...
    7-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输油管道停输再启动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问题,为确保长庆油田某页岩油管道的运行安全,需对管道停输再启动开展研究.根据该页岩油管道的基础数据和所输页岩油的油品物性,利用SPS仿真软件对冬春季和夏秋季正常输送时管道的出站压力和进站油温进行计算分析,并对不同停输时间下管道的再启动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发现:将管道进站油温高于原油凝点3℃时的停输时间确定为安全停输时间,在最高输量和最低输量条件下,管道冬春季的安全停输时间分别为28h和3.5 h,推荐管道停输后再启动压力分别为6 MPa和3 MPa;针对最低输量下管道安全停输时间较短的情况,推荐在停输前加降凝剂处理,以延长管道安全停输时间;夏秋季安全停输时间均大于100 h,推荐管道停输后再启动压力为5.5 MPa和1.5 MPa.该研究结果为管道的稳态运行和停输再启动操作提供了参考.

    页岩油安全停输时间停输再启动SPS软件

    西气东输三线天然气管道压缩机组远程控制技术应用研究

    杨帆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新建天然气管道快速发展以及管道自动化技术进步,天然气管道远程控制成为发展趋势.目前我国气管道集中调控可对自控仪表、阀门设备和分输调压进行远控操作,压缩机远程控制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为提高压缩机中控稳定性和准确度,分别从通信网络、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系统改进、人机界面以及压缩机启停、运行控制方面,提出了压缩机远程控制的设计原则和技术方案.在西气东输管道盐池输气站进行试点应用,设置GE公司燃驱离心式压缩机组,利用现有硬件平台,研发压缩机组远程控制系统,可实现控制中心直接发出启停和负荷调整指令,控制中心人机界面显示压缩机过程控制状态,采集现场数据计算压缩机组工作点,在压缩机固有的流量-压比特性曲线中显示其工作点等.该案例可实现压缩机组远程启停及运行调整的功能,对于提高我国天然气管道运行管理水平和输送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压缩机组远程控制输气管道监控调控中心

    储罐液位控制节能参数仿真研究

    刘虎成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石油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储罐作为一种最普通的设备被广泛应用.为保证储罐安全,储罐液位须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液位控制达到稳态的时间,直接关系到系统的稳定性及节能性.针对如何精准确定控制参数这一问题,采用仿真手段对储罐的液位控制进行研究,找到提高液位控制的节能参数,利用WINCC 7.3上位机编程软件搭建上位机工艺流程,在模块中插入C脚本语言,达到与实际运行一致的工艺参数,在STEP7 V5.5软件搭建下位机PID仿真程序,两个软件做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同等工况下(1 000 m3缓冲罐,直径11.5 m,高度10.725 m,污水外输泵排量85 m3/h),比例值采用10产生的液位变化曲线达到稳态的时间与比例值采用5液位变化曲线达到稳态的时间相比缩短4 min;初步估算,每天每个泵将减少高频运行时间约为2h,如果按照72 kW功率计算,每台泵每天节能约为72 kWh,每年节能约为2.628×104 kWh,按照0.54 元/kWh电价计算,每台泵每年节约运行费用1.42 万元.在油田实际生产运行中,优化控制参数能起到较好的节能降耗作用,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储罐PID控制液位节能仿真

    尺寸法测量活塞式体积管标准装置标准容积的不确定度评定

    房福生田景武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活塞式体积管主要用于石油产品等液体流量的计量,一般通过容积法溯源,受限于上级标准二等金属量器准确度等级.通过容积法测量体积管标准已达技术瓶颈,测量不确定度难以提升.为进一步提高活塞式体积管标准装置的测量准确度,以达到油流量原级标准技术水平,针对该装置自身结构特点,改变惯用溯源方式,提出了尺寸法测量标准容积的方法,即精密测量体积管标准段内径和检测开关间距离,从而计算得到标准容积,将体积量溯源至长度基准,减少溯源环节并提高测量不确定度.建立尺寸法数学模型,分析影响该测量方法不确定度的4个来源,即内径测量、长度测量、线膨胀系数、温度测量,并具体分述和评定了这4个分量,对尺寸法测量活塞式体积管标准装置标准容积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经评定,合成标准装置标准容积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0.010%(k=2),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尺寸法活塞式体积管不确定度测量方法

    评估原油交接过程动态计量输差的成对t检验方法研究

    马康周铭伟卫楠王樱蓓...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油交接计量过程中由于流量计的误差、动态变化的压力与温度等不确定性因素而产生计量输差,引起交接计量纠纷.采用成对样本t检验与流量计误差分析相结合的新方法,对原油交接过程的动态计量输差进行了评估,对动态计量过程中的来油流量与回油流量两者之间的输差数据进行了正态性检验和相关性性检验.结果表明,采油厂与轻烃厂原油交接数据相关性非常的明显,输差数据服从正态分布,采油厂与轻烃厂原油交接计量的生产数据满足成对t检验的要求.通过成对样本t检验对输差数据进行了量化评估,给出了动态计量输差的合理偏差范围,分析了动态计量过程来油流量与回油流量两者之间输差的合理性.对流量计置信区间的分析表明,来油流量置信区间与回油流量置信区间的相对位置只能定性地显示输差是否明显,不像成对t检验可以定量地给出计量允差.成对t检验能够计算得到计量允差这一新量化指标,可将成对样本t检验方法与流量计的误差分析相结合,用于评估原油交接过程的动态计量输差.

    原油交接计量成对t检验动态计量输差

    管道泄漏声波信号特征提取方法及实验研究

    朱梓文徐晴晴马云栋董绍华...
    3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管道泄漏检测中信号的特征及变化规律,开展了理论研究与实验分析.采集不同工况下管道泄漏声波信号,利用变分模态分解对管道泄漏声波信号进行分解重构,并提取相应特征值,处理并对比分析不同运行压力、不同泄漏孔径、不同位置等工况的管道泄漏声波信号特征值.结果表明:管道运行压力与泄漏孔径与泄漏声波信号幅值呈正相关,管道泄漏位置与泄漏声波信号幅值呈负相关.因此,今后在对管道泄漏进行分析时需结合不同的工况进行对应的具体分析.此研究为基于声波法的管道泄漏检测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撑.

    管道泄漏声波检测实验声波信号特征提取变分模态分解

    基于物联网的滑坡下管道应力监测及预警方法研究

    李凌波张晨宋凯徐晴晴...
    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地质环境复杂,长输管道在敷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穿越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区域,在滑坡的推拉作用下埋地管道易发生大位移变形,导致管道变形失效,甚至引发泄漏、爆炸等事故.以滑坡为研究背景,研究了地质灾害引发管道破坏失效的影响规律,以滑坡体内、外段对滑坡区管道划分不同区段,通过迭代计算完成整体应变力学分析,基于极限应变准则对管道可能发生的不同尺度滑坡位移进行模拟计算和风险评估,开发了基于物联网的地质灾害下管道应力应变及周围土压力、地层变形等监测技术及相关硬件设备,建立地质灾害下管道本体安全监测软件系统,实现了现场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上传、数据分析和报警等功能.开发的硬件设备及软件系统在某输油管道开展现场应用,实现了滑坡灾害易发区管道本体安全性的在线实时分析与评价预警.

    管道本体安全物联网监测系统应力应变监测技术滑坡

    基于改进未确知测度的滑坡作用下管道易损性研究

    贾占功徐恒元丁晓勇马庆凯...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评价滑坡作用下的管道易损性等级,以某地区山地管道为例,结合管道自身特点和滑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从承载体脆弱性、致灾体敏感性和防护体有效性等三个方面出发,建立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矩估计理论优化不同赋权方法,结合指标权重和集对分析法,形成改进未确知测度模型,预测管道的易损性等级和发展态势.结果表明:管道及斜坡夹角、滑坡体坡度和截排水三个指标的优化权重最大,优化权重可降低单一赋权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改进模型避免了置信度人为选取带来的评价结果误差;管段 6 和 8 的系统发展处于"反势",说明管段有危险性增大的趋势,其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证明了模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域的管道管理和其他类似区域的线路规划提供实际参考.

    未确知测度集对分析法管道易损性滑坡

    美国原油库存增加,汽油和馏分油库存下降

    李缙
    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