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有色金属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有色金属工程
有色金属工程

朱穗玲

双月刊

2095-1744

ysjsgc@bgrimm.com

010-63299751/52

100070

北京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18区23号楼

有色金属工程/Journal Nonferrous Metals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涉及重、轻、稀、贵金属地质、采矿、选矿、冶炼、加工、材料、环保、设备和过程控制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和交换28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国内外重要检索机构收录。主要报导有色金属新材料、新技术、技术方向等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响应曲面法优化山西某煤下铝土矿浮选提质试验研究

    杜五星张建强马俊伟魏兆斌...
    8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开发利用山西某煤下高硫铝土矿,在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反浮选脱硫脱碳试验以达到除杂提质的目标.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含量为 70.12%、浮选 pH 值为 8.5 的条件下,利用Design-Expert 软件的Box-Behnken 优化得到反浮选的最佳药剂制度为硫酸铜用量为 27.48 g/t、丁基黄药用量为 154.33 g/t、松醇油为 45.11 g/t,在上述条件下实际试验所得产率为90.14%、硫含量为 0.39%的铝精矿指标,与软件拟合所得方程的预测结果(产率为 90.25%,硫含量为 0.40%)基本吻合.原矿通过选取优化后条件进行"一粗一精三扫"的闭路浮选提质流程处理后,获得了产率为 97.32%、S含量为 0.32%、C含量为 0.15%的铝精矿以及产率为 2.68%、S含量为 35.77%的硫精矿,实现了对煤下铝土矿的综合利用.

    煤下铝土矿浮选交互作用正交设计响应曲面

    黄铜矿粗选指标对水玻璃超声波改性的响应及其机理

    张帅赵鑫雷大士王宇斌...
    9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阐明黄铜矿粗选指标与水玻璃超声波改性的内在关系,以超声波预处理的水玻璃为调整剂,进行了黄铜矿实际矿物的浮选试验,并采用pH值、黏度及红外光谱等手段对超声波预处理水玻璃溶液及矿浆浊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黄铜矿的粗选回收率对超声波改性的水玻璃较为敏感.铜的回收率在水玻璃预处理时间为 15 min作用时的敏感性最强,为 85.42%,与未改性水玻璃的回收率相比提高了 9.19 个百分点.超声波预处理可减小水玻璃溶液的 pH 值,并使其黏度降低 0.36%,这有利于水玻璃在矿浆中的分散.此外,超声波预处理还可改变水玻璃溶液的中水分子的比例以及水玻璃官能团的组成,并使预处理后的水玻璃溶液中游离水羟基与 H2SiO3中的Si—OH 的相对比例分别提高 7.83 个百分点和 1.08 个百分点.游离水组份的增加有利于改善黄铜矿的疏水性及浮选效果,水玻璃有效成分 H2SiO3中Si—OH的组份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对矿泥的分散作用,从而提高了粗选作业铜的回收率.研究对超声波技术在有色金属浮选领域的应用有一定参考意义.

    黄铜矿超声波改性水玻璃溶液羟基比例响应

    矿柱偏心承载特性与失稳破坏机制

    马强英王薪荣杨宇江夏治国...
    100-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荷载重心与矿柱截面形心不重合的偏心承载普遍存在于地下开采工程之中.为揭示矿柱偏心压缩承载特性与失稳破坏力学机制,采用一种模拟偏心压缩的试验装置,开展了五组不同偏心距条件下矿柱轴向压缩试验,得到了偏心压缩时矿柱抗压强度及失稳破坏特征.利用 M V-XG280 相机监测了加载过程中矿柱表面的散斑图像,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分析了偏心距为 1/6矿柱宽度时其表面位移场与应变场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矿柱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随偏心距增加呈降低趋势,偏心距越大矿柱越容易达到强度极限而破坏,与均匀压缩相比,偏心荷载作用大大降低了其承载能力;2)偏心荷载下矿柱的破坏特征为小偏心受压破坏和大偏心受拉破坏.偏心压缩使矿柱受力和力矩的共同作用,表现出偏心距越大整体弯曲变形程度越严重;3)偏心距为矿柱宽度的 1/6 时,位移场及应变场反映了试件变形破裂的演化过程,随着荷载的增加,位移场最大位移区域进一步集中,应变场出现明显的局部化带,形成最终导致矿柱破坏的宏观裂隙.

    矿柱偏心压缩偏心距承载特性破坏模式

    玄武岩纤维尾砂充填体力学性能及损伤本构模型

    任碧琦徐振洋王雪松魏可心...
    108-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采空区充填体的力学性能,对加入玄武岩纤维的尾砂充填体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不同纤维掺量、灰砂比和养护龄期对充填体的抗压强度影响规律,构建充填体损伤本构模型并分析其能量耗散规律.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的加入能够明显提高尾砂充填体的抗压强度,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充填体的抗压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最优掺量为 0.4%,对比素尾砂充填体强度提升了 13.277%~24.865%.纤维充填体峰后残余强度较高,引入损伤修正系数的损伤本构模型能合理表述纤维充填体峰后残余强度,根据损伤本构模型可得到充填体的峰值比能演算模型,适量掺加纤维可以提升充填体的峰值比能并减少能量耗散.玄武岩纤维能提高充填体的力学性能,强化矿山采空区充填效果.

    玄武岩纤维尾砂充填体抗压强度损伤本构模型能量分析

    基于Flow-3D尾矿库漫顶溃坝过程数值模拟

    黄泰宇王光进王孟来蓝蓉...
    119-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尾矿库是一个具有高势能的危险源,一旦发生溃坝,将对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为了提高尾矿库溃坝灾害预测与应急保障能力,以某尾矿库为工程背景,开展尾矿库溃坝的室内模型实验,并结合 Flow-3D 数值仿真技术对尾矿库漫顶溃坝后尾砂流的演进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将室内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相互对比,溃坝过程基本吻合,验证了较小缩比尺模型实验的准确性以及数值模拟的可靠性.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溃水的淹没高度和断面流量随溃坝时间的变化整体表现为前期快速增长及后期的较缓下降,且随着演进距离的增加,淹没高度和断面流量峰值都明显降低;下游地形影响溃坝尾砂流的流速和演进方向,溃坝尾砂流在下游弯道处出现"爬高"现象,弯道两岸淹没高度不同,弯道凹岸淹没高度高于另一侧;沟谷与河道的连接处,溃水向河道上下游两边扩散,在河道入口处形成"冲积扇"堵塞河道.

    尾矿库模型试验漫顶溃坝数值模拟

    单向应力作用下地下采空区顶板破坏规律特征

    霍健张泉陶治臣陈晓青...
    130-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单向应力作用于地下采空区顶板的破坏规律特性问题,基于弹性薄板理论和压力拱理论,利用单轴压力试验机对顶板模型进行了试验,并探究了不同荷载条件下顶板模型的受压过程和变形特性.结果表明:顶板的破坏过程与峰值应力是否超过疲劳强度密切相关,超过疲劳强度时会出现加速破坏阶段;顶板的变形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应力和应变变化规律;顶板的失稳破坏位置与荷载条件有关,周期荷载条件下更容易导致整体垮落塌陷;侧帮支撑作用对顶板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有正面影响,但也会增加应力集中和变形.研究结果对于理解顶板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力学行为和提高顶板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岩石力学地下空区弹性薄板压力拱应力应变

    立式砂仓连续高浓度稳定放砂工作模式的最佳储砂高度

    李勇明乔登攀杨天雨王俊...
    13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立式砂仓工作模式充填效率慢,放砂浓度低且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连续高浓度稳定放砂的工作模式,储砂高度的保持是此工作模式的关键.先通过离心试验探究了底流浓度随储砂高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再通过静态沉降试验得到进料参数,以流体力学软件对立式砂仓储砂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验证其函数关系的可行性,并运用动网格技术对不同储砂高度放砂过程的放砂浓度、溢流浓度和砂面高度变化进行模拟监测,综合探究最佳储砂高度,为立式砂仓连续放砂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计算值与函数关系计算值没有显著性差异,底流浓度随储砂高度变化的函数关系是可行的;11.8 m 为立式砂仓连续高浓度稳定放砂的最佳储砂高度.

    立式砂仓连续放砂储砂高度数值模拟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集流体分离与正极材料再生

    陈娟张承龙张西华马恩...
    151-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优化 NaOH 碱溶条件高效去除集流体黏结剂,保留完整铝箔;利用固相法再生 LiFePO4.当 NaOH 为 0.8 mol/L、固液比 20 mL/g、40℃反应 10 min,正极材料的分离率达到 99.78%,超声 1 min后铝箔回收率为 76%,解决了碱溶条件下铝箔回收的繁琐问题.球磨转速 500 r、球磨 5h,补充 10%高纯LiFePO4的方式固相再生,再生 LiFePO4的最高放电比容量为新材料的94.75%,60 次循环测试后为初始放电比容量的 88.62%.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碱溶-超声法高效分离固相再生

    电解铝材料生产中氟化物污染特征及形态

    梅向阳卿华刘群星赵华...
    160-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省电解铝材料产业近年发展迅猛,其氟化物排放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就某电解铝材料厂为研究对象,对电解铝材料生产各环节固废中氟化物的含量和存在形态进行检测,并对生产过程中原料、产品、固废等进行了统计,结合实际开展了氟化物平衡计算.电解铝材料生产过程中,99.6%的氟化物由固废带出,0.4%的氟化物以有组织烟气、无组织天窗废气逸散的形式进入外环境,可通过增设高效脱硫协同脱氟设施和提高电解槽集气效率等措施,减缓氟化物对环境的污染.经检测分析,固废中氟化物以 Na5 Al3 F14、NaAlF4、Na3 AlF6、K2 SiF6、CaF2和 AlF3等难溶或微溶于水的化合物形态存在,土壤中水溶性氟化物含量占总氟化物的比例不足 1%,表明氟化物排放和土壤环境污染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氟化物在土壤中累积效应较为明显,在第一类用地和第二类用地条件下,电解铝厂周围区域表层土壤中氟化物的总危害指数分别为 0.794 和 0.09,周围土壤健康风险评估结果为可接受.

    电解铝材料氟化物形态污染控制

    计算机辅助矿井地质制图中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李学鹏牟莉莉
    后插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