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有色金属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有色金属工程
有色金属工程

朱穗玲

双月刊

2095-1744

ysjsgc@bgrimm.com

010-63299751/52

100070

北京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18区23号楼

有色金属工程/Journal Nonferrous Metals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涉及重、轻、稀、贵金属地质、采矿、选矿、冶炼、加工、材料、环保、设备和过程控制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和交换28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国内外重要检索机构收录。主要报导有色金属新材料、新技术、技术方向等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Nd、Ca复合添加对铸态Mg-Gd-Zr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宋蕾刘彪彪李越王建...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金属型铸造法制备了 Mg-6Gd-0.5Zr 合金(GK60)、Mg-4Gd-2Nd-0.5Zr(GNK420)合金和 Mg-4Gd-1Nd-1Ca-0.5Zr(GNXK4110)合金,研究了 Mg-6Gd-0.5Zr合金中Nd替代Gd元素,Nd、Ca复合添加替代Gd元素对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元素总量一定时,随着合金元素种类的增多,合金晶粒尺寸显著减小,平均晶粒尺寸从GK60合金的114.59 μm减小到GNK420合金的102.69μm和GNXK4110合金的79.51μm;第二相由Mg5Gd相和Mg3Gd相演变到Mg5(Gd,Nd)相,再到Mg7(Gd,Nd,Ca)相,第二相数量显著增多.由于晶粒细化及第二相的强化作用使得三种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逐渐提高,而伸长率先降后升,GNXK4110合金力学性能最好,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达到98.36 MPa和162.5 MPa,伸长率达到 7.97%.

    镁合金复合添加晶粒尺寸第二相力学性能

    Al、Ti、V和Cr促进高熵合金BCC相形成能力的研究

    黄元盛温立哲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定量研究了 Al、Ti、V和Cr促进CoFeMnNi基高熵合金形成BCC相的添加量,结合元素周期表分析了相关规律.使用真空熔炼炉炼制了 CoFeMnNi基高熵合金,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分析了合金的组织结构和硬度.结果表明,CoFeMnNi合金为单一 FCC相结构,Al、Ti、V和Cr四种元素单独添加到合金中出现BCC相的添加量分别是0.6、0.6、1和2 mol;促进BCC相形成能力的顺序是Al>Ti>V>Cr;对于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的过渡族元素,序号小于25的元素是BCC形成元素,序号越小越有利于在高熵合金中形成BCC相.当合金有BCC相形成时,合金的硬度升高;随BCC相的增加,硬度增加,合金脆性变大.合金含钛2 mol后,合金抗腐蚀能力提升明显,即使在王水腐蚀120 s仍然没有明显的腐蚀痕迹.

    高熵合金FCC相BCC相硬度真空熔炼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下CuZr金属玻璃的局域连接度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刘嵘康付小玲陈城豪李淑娴...
    1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十面体连接网络是由二十面体相互连接而形成的中程有序结构.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 CuZr金属玻璃在拉伸过程中的二十面体连接网络的演变.结果表明,二十面体连接网络会因为变形而断裂,从而出现孤立的二十面体,或是转变成其他团簇.高的米瑟斯应力和屈服时更少的连接度数量百分比可以解释Cu含量低的样品中的较低强度和良好塑性.此外,在Cu含量高的样品中,低连接度在变形后更倾向于向高连接度转变,让样品在变形后仍保持着较高的连接度,呈现为强度高、塑性低的力学性能.

    二十面体中程有序分子动力学金属玻璃连接度

    变形条件对Mg-Gd-Y-Nd-Zr合金动态力学行为的影响

    田学锋宋小春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金相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显微硬度计及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等手段,研究了峰值时效挤压态Mg-8Gd-3Y-0.5Nd-0.5Zr合金在变形温度及应变速率下的动态冲击力学变形行为.结果表明:合金在220 ℃/14 h到达峰值时效,其硬度约为143.2 HV,提升了 55%左右.在不同的变形温度下均表现出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在室温及应变速率为3000s-1条件下合金抗压强度可高达682 MPa;在100 ℃及应变速率为1 500 s-1条件下抗压强度为635 MPa;在400 ℃及应变速率为3 000 s-1条件下抗压强度为583 MPa.合金在不同温度下优异的抗冲击性能主要得益于时效强化相、稳定存在的块状富稀土粒子以及冲击过程中在晶界形成的动态析出相协同强化机制.随着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的增大,合金热软化效应增强,合金力学性能有所降低.

    Mg-8Gd-3Y-0.5Nd-0.5Zr合金变形温度应变速率时效强化动态析出

    激光沉积修复不锈钢管道组织性能及断裂机理分析

    李轶群王磊周松丛家慧...
    3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316L不锈钢粉末以激光沉积方式对含预制裂纹的316L不锈钢核电管道进行不同工艺参数的沉积修复,通过光学显微镜观测修复区宏观形貌和显微组织,通过显微硬度计、拉伸试验机测定修复试样力学性能,利用疲劳试验机测试不同扫描速度下修复试样疲劳寿命,并用扫描电镜观察断口形貌特征.结果表明,修复区由熔合区和熔覆区组成,熔覆区由胞状晶、柱状晶、树枝晶组成,熔合区呈现网状晶体结构.显微硬度分布呈现熔合区>熔覆区>热影响区>基材.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扫描速度和送粉速率的减少,晶粒尺寸逐渐增大,修复区显微硬度呈下降趋势,热影响区硬度呈上升趋势.当激光功率为1 300 W、扫描速度9 mm/s、送粉速率0.5 g/min,试样伸长率为61.61%,在400 MPa应力水平下,循环次数为67 225次.由于良好的宏观形貌、修复区细化的晶体、程度较小的加工硬化,试样表现出良好的塑性和抗疲劳性能,力学性能最优.

    激光沉积工艺参数显微组织显微硬度拉伸性能疲劳性能

    氢含量对锆合金蠕变-疲劳行为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陈乐许江涛王朋飞李顺平...
    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反应堆用锆合金渗氢后易发生蠕变-疲劳失效问题,采用频率修正应变寿命法和频率修正滞回能法研究了再结晶状态的锆合金在320 ℃、不同渗氢含量下的蠕变-疲劳行为.结果表明:随保持时间增加,无渗氢试样的抗蠕变-疲劳性能降低,但保持时间30 s以上时无明显影响;保持时间对渗氢试样的抗蠕变-疲劳性能无影响.不同保持时间下,未渗氢试样的抗蠕变-疲劳性能最好,0.04%氢含量试样的性能最差,0.005%氢含量在高应变水平(高滞回能)下的抗蠕变-疲劳性能弱于0.02%氢含量试样,而在低应变水平区域优于0.02%氢含量试样.氢含量的影响机理为:固溶氢可提高蠕变-疲劳寿命,氢化物可降低蠕变-疲劳寿命;0.04%氢含量试样中氢化物起主导作用,导致其蠕变-疲劳性能最差.

    锆合金蠕变-疲劳渗氢滞回能

    NbC含量对烧结NbC/ASP2080高速钢复合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胡莎陈刚贾寓真喻浩然...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高速钢的红硬性及韧性,通过粉末球磨(碳化物及金属粉末)加真空烧结工艺制备了不同含量的NbC颗粒增强ASP2080高速钢复合材料.利用XRD、SEM、EDS、万能拉伸试验机等对NbC/ASP2080高速钢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NbC的添加不会改变复合材料的相结构,并且随着NbC含量的增加,热处理态复合材料的基体晶粒尺寸明显减小;热处理能显著提升复合材料的硬度、抗弯强度及冲击韧性;热处理态复合材料的硬度、抗弯强度及冲击韧性随着NbC含量的增加均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NbC含量为4%时的热处理态复合材料拥有最佳的综合性能,其平均晶粒尺寸为6.52 μm,硬度、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分别为71.7 HRC、825.3 MPa、6.75 J/cm2.

    高速钢NbC复合材料

    X80钢在干湿交替阴极电位下的应力腐蚀行为

    刘馨忆吴明唐亮王旭...
    58-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电化学和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研究了 X80钢在干湿交替海洋环境中不同阴极电位下的应力腐蚀开裂(SCC)机理.结果表明:-850 mV电位降低了钢的腐蚀电流密度,电流密度随外加电位的减小而增大,由于应变的作用,阴极保护效果逐渐降低.与不加电位相比,钢在-850 mV电位下的SCC敏感性降低了 14.28%,而在-1 200 mV电位下的敏感性提高了 71.42%,从韧性断裂转变为脆性断裂.外加电位的保护作用是通过抑制钢的阳极溶解来实现的,随着电位的降低,引发剧烈的析氢反应,导致SCC敏感性升高.

    应力腐蚀X80钢阴极电位干湿交替

    锂电正极材料企业ESG表现的研究综述与展望

    沈秋实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ESG表现是国际主流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关注环境、社会、治理绩效而非单纯财务绩效.锂电正极材料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ESG践行影响行业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对外出口,然而正极材料企业ESG表现的形式不清晰、缺少数字经济对ESG表现的影响研究.本文通过梳理锂电正极材料企业ESG表现的现有研究,阐述了 ESG表现的度量方式,综述了 ESG表现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锂电正极材料企业应当立足行业特色,积极融入国际化标准体系,践行ESG发展理念,寻找新的发展机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锂电池正极材料ESG表现可持续发展

    钼碚砂氨浸过程中钾的释放行为与控制研究

    刘起航杨泽邦王苗冯卫国...
    7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钾钼产品在电子、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氨浸对低钾钼产品的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控制氨浸过程中钾的释放量以减少后续工艺中的降钾压力,通过对钼焙砂氨浸过程中的释钾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模拟实验,分析了钾元素的释放规律,并给出了其动力学模型和控制方法.结果表明,温度、固液比、钼焙砂粒度等对钾元素的释放具有较大的影响,最佳的氨浸条件为:温度30 ℃、固液比1∶3,钼焙砂粒径范围150~178μm,氨水浓度20%.此外,Ca元素更利于氨浸过程除钾,而Na元素不利于氨浸过程除钾.熟石灰对水洗除钾有一定作用,碳酸钠对水洗除钾的效果并不明显,故在钼焙砂水洗过程中加入熟石灰有利于低钾钼酸铵的生产.钼焙砂氨浸过程前期释钾速度较快,后期速度变慢,得到Avrami方程可以较好地模拟氨浸前期和后期的释钾过程,确定了氨浸过程的动力学方程.

    钼焙砂氨浸除钾动力学钾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