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有色金属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有色金属工程
有色金属工程

朱穗玲

双月刊

2095-1744

ysjsgc@bgrimm.com

010-63299751/52

100070

北京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18区23号楼

有色金属工程/Journal Nonferrous Metals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涉及重、轻、稀、贵金属地质、采矿、选矿、冶炼、加工、材料、环保、设备和过程控制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和交换28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国内外重要检索机构收录。主要报导有色金属新材料、新技术、技术方向等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固溶和时效处理对铝热法制备Cu-T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郑月红何湉楠牛嘉楠高颢洋...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Cu-Ti合金作为导电弹簧,互联接插件等重要元器件的制备材料,其大规模工业制备方法和热处理工艺仍是当前铜合金领域亟需开发和推进的重点.采用具有工艺简单、环保节能、成本低廉等优点的铝热法制备了 Ti含量分别为1%、4.5%、10%,即成分区间较大的Cu-Ti合金,且进一步采用固溶和时效处理调控合金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时效态的Cu-1%Ti和Cu-4.5%Ti合金中Ti元素主要呈固溶状态,只有非常少量尺寸较小的析出相,而Cu-10%Ti合金中存在大量尺寸较大的Cu4Ti相析出.随着Ti含量的增加,合金的导电率有明显降低的趋势,而硬度和强度则呈现与之相反的趋势.对于成分相同的合金,相较于固溶状态,时效后导电率先略微下降然后上升,450 ℃时效4 h后,三个成分合金的导电率均高于固溶态合金;450 ℃时效2 h后,Cu-1%Ti和Cu-4.5%Ti合金均获得了硬度、强度和延伸率的最大值,Cu-10%Ti合金的硬度和延伸率也获得了极大值,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则是随着时效时间呈略微下降的趋势.

    Cu-Ti合金铝热反应法热处理力学性能导电率

    激光沉积Ti65钛合金低周疲劳性能

    李晓丹孙浩军殷俊刘艳梅...
    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激光沉积制造的Ti65钛合金进行室温低周疲劳实验,对比研究了高、低功率试样的低周疲劳性能.结果表明,高、低功率试样均表现出循环软化的特征,随着应变幅的增加,试样的软化率在不断提高;相同应变幅下,高功率试样的软化率和疲劳寿命高于低功率试样.通过损伤演化模型对疲劳寿命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较为准确,均处于1.5倍分散带以内.低应变幅下,低功率试样疲劳源萌生于气孔缺陷,高功率试样疲劳源萌生于表面裂纹,低功率试样裂纹萌生速度明显快于高功率试样,疲劳寿命更低;高应变幅下,试样具有多疲劳源,疲劳寿命明显下降.不同功率试样的裂纹均以穿晶断裂的形式进行扩展.

    激光沉积Ti65钛合金低周疲劳循环软化

    退火温度对铸轧3003铝合金冷轧板带材冲压制耳率的影响

    王生宁巩晓平王强李逢科...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3003铝合金在铸轧工艺过程中,存在制耳率不理想的问题.基于此,以3003铝合金冷轧1 mm板带材为研究对象,并结合EBSD检测手段,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下3003铝合金冷轧板材冲制过程中制耳率与退火温度及织构组织之间的关系,并最终得出影响制耳率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3003铸轧产品冷轧退火后铝合金板材中的织构主要由Copper、Brass、S、Goss等形变织构和Cube、CubeND、P、R、黄铜R等再结晶织构组成,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形变织构向再结晶织构的转变倾向增大,且显著伴随S型织构及R型织构的减少,Cube型及CubeND型织构的逐渐增加,当形变织构与再结晶织构比值在0.67~0.73时,冲压效果明显改善,制耳率效果理想.

    铸轧3003铝合金退火温度织构组织比例制耳率

    激光沉积TA15钛合金的裂纹扩展行为

    周松于洪远王洪明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标准CT试样测定了激光沉积TA15钛合金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结合微观组织、裂纹扩展路径以及断口形貌分析疲劳裂纹扩展机理;并基于ABAQUS与FRANC 3D联合仿真的方法,模拟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并进行寿命预测.结果表明,激光沉积制造态的裂纹扩展速率低于锻造态,裂纹主要穿过片状α相(αl).少量沿αl扩展,稳定扩展区清晰可见疲劳条纹,并伴随大量的二次裂纹,瞬断区为典型的韧性断裂.另一方面,ABAQUS与FRANC 3D联合仿真计算的应力强度因子与理论值吻合较好,预测寿命相对误差低于5%,且证实了预测结果保守,验证了模拟分析的可靠性,确保了工程应用中的安全性.

    激光沉积制造TA15裂纹扩展速率FRANC3D寿命预测

    低共熔溶剂中直接电解分离废白铜制备铜

    李泓达汝娟坚程明强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氯化胆碱-乙二醇低共熔溶剂(ChCl-EG DES)为电解液,废白铜为阳极,钛片为阴极,在363 K下对废白铜进行了电解分离,并在阴极获得了阴极铜.系统研究了温度和氯化亚铜(CuCl)浓度对ChCl-EG DES黏度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uCl+ChCl-EG DES的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CuCl浓度的升高而增大,电导率与之正好相反.阳极极化曲线表明,适当提高CuCl浓度可以使Cu和Ni的电位差增大,有利于铜镍的分离,但CuCl浓度过高会导致阳极溶解速率减慢.电解实验发现,当CuCl浓度升高时,直流电耗先减小后增大,电流效率则相反.当CuCl浓度为1 mol/L时,废白铜电解分离的电流效率高达99.1%,而直流电耗低至170.2 kW·h/t.阴极铜的纯度高达99.62%,其表面形貌平整致密.

    废白铜电解分离低共熔溶剂阳极极化曲线

    离子液体复合树脂的制备及其在镍电解液除锌中的应用

    程少逸马玉天张娟席海龙...
    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镍电解液中杂质锌的选择性分离困难,制备了一种咪唑基离子液体复合树脂.对复合树脂吸附锌氯配合离子的平衡、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吸附选择性以及pH值和温度对锌吸附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模型,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为放热过程温度越低时吸附率越高,树脂对锌表现出了优异的选择性,低pH值的溶液条件更有利于树脂吸附锌.离子液体复合树脂对锌的饱和吸附量可达62.83 mg/L.使用该树脂处理实际镍电解液中的杂质锌,移除率最高可达到97.28%,树脂经重复再生6次后仍然能达到85%以上的锌移除率.

    离子液体镍电解液选择性吸附锌

    高钙高锂型卤水制碳酸锂钙镁离子脱除工艺研究

    唐耀川戴羽佳吴林鸿安莲英...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高钙、高锂、低镁锂比(Mg/Li=0.02)国外阿根廷某盐湖卤水进行钙、镁、锂深度分离的工艺研究.采用两步法去除溶液中的Ca2+、Mg2+:首先加入硫酸钠生成硫酸钙沉淀除去大量的Ca2+,后加入氢氧化钠形成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钙除去少量的Ca2+、Mg2+;分别考察了物料比、反应温度、加料时间、加料速率、pH值对卤水除杂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60 ℃、硫酸钠用量为1.3、加料速率6 mL/min、反应时间70 min条件下,溶液中Ca2+的脱除率为96.22%,Li+的损失率为1.44%;在pH值为14、10 mol/L NaOH、反应时间50 min、反应温度50 ℃、加料速率为8 mL/min条件下,最终溶液中Ca2+脱除率为99.75%,Mg2+去除率为100%,Li+的损失率为0.04%;实现了钙镁离子的深度去除,为后续工序制备碳酸锂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高钙高锂低镁锂比除杂

    废杂铜熔炼粗铜的电解精炼技术研究进展

    刘承飞刘大方舒波夏洪应...
    5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铜作为重要的有色金属,支撑着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为全世界精铜需求最大的国家,我国铜矿产资源却远远不能满足自身的生产需求,还需大量依靠进口铜矿产资源.此外,在现代化工业发展的今天,矿铜冶炼工艺也面临着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急需完成废杂铜等二次铜资源的再生利用研究.据报道,现在再生铜的产量已达到334万t左右.废杂铜熔炼产物粗铜的电解精炼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目前我国面临的资源供需矛盾,也可有效解决废杂铜资源堆积的问题,对铜冶炼双碳战略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废杂铜熔炼电解精炼研究进展

    80 kVA交流电炉熔分铜渣选尾料金属化球团提取铁合金

    马鹏宗红星吴红星赵德刚...
    66-7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铜渣选尾料是铜冶炼炉渣经过选矿工艺处理后产出的尾料,其中赋存丰富的Fe、Ni、Cu、Cr等有价金属.以回转窑还原焙烧后得到的铜渣选尾料金属化球团为研究对象,采用80 kVA交流电炉进行熔分实验,研究了额定工况下还原剂、助熔剂、沉降时间等不同工艺条件对Fe、Ni、Cu等金属回收率的影响,以及金属化球团熔分过程主要元素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经回转窑还原得到的铜渣选尾料金属化球团在1 530 ℃、熔剂率18%、沉降时间30 min工艺条件下进行电炉熔分可有效回收铁、铜等有价金属,获得高品位铁合金产品,Fe回收率达95%以上,镍、铜回收率分别达到38%和71%.元素走向分析表明,S、Pb、As等杂质元素会不同程度进入合金.

    铜渣选尾料金属化球团熔分铁合金

    两矿法氧化难处理金矿中的黄铁矿

    郭威谭巧义高立强贾先兵...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黄铁矿-软锰矿两矿法酸性浸出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硫酸浓度、配矿比、反应时间、液固比、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浸出率的影响,确定了单矿物最适宜的浸出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甘肃某地难处理金矿的浮选金精矿预氧化-氰化浸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配矿质量比FeS2∶MnO2=1∶6,反应温度90 ℃,液固比6∶1,初始硫酸浓度100 g/L,预氧化时间为12 h时,锰的浸出率达到76.0%.此时,黄铁矿的氧化率达到88.2%,预氧化渣氰化处理后金浸出率达到85.4%.

    难处理金矿预氧化黄铁矿二氧化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