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有色金属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有色金属工程
有色金属工程

朱穗玲

双月刊

2095-1744

ysjsgc@bgrimm.com

010-63299751/52

100070

北京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18区23号楼

有色金属工程/Journal Nonferrous Metals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涉及重、轻、稀、贵金属地质、采矿、选矿、冶炼、加工、材料、环保、设备和过程控制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和交换28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国内外重要检索机构收录。主要报导有色金属新材料、新技术、技术方向等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低碱条件下新型抑制剂实现铜硫高效分离的试验研究

    张洋崔毅琦童雄王靖...
    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铜硫浮选分离过程中大量添加石灰引起的管道堵塞、矿浆环境差等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黄铁矿抑制剂BY,应用于缅甸某硫化铜矿浮选试验并获得了良好的指标.该矿石含铜1.4%、硫8.95%,主要含铜矿物为黄铜矿,含硫矿物为黄铁矿和磁黄铁矿.采用抑制剂BY通过一粗两精一扫的浮选工艺流程,获得的铜精矿Cu品位为25.13%、回收率为93.47%,S品位为33.97%、回收率为19.93%.与石灰相比,精矿中铜品位和回收率分别提高了 0.99和0.16个百分点,硫品位和回收率分别降低了 1.01和2.14个百分点,闭路试验粗选pH值可由12降低至9.7,可实现低碱环境中铜硫的高效分离.

    铜硫分离黄铁矿抑制剂低碱浮选

    提升某高硫低铜品位铜硫矿铜浮选回收指标试验研究

    李志婷彭华锋汪庶明先永骏...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徽铜陵某铜硫矿浮选厂处理的原矿含铜0.34%,其中硫化铜占近93%,含硫31.26%,属于高硫低铜硫化矿.选厂铜回收率长期维持在82%~84%,明显低于原矿中硫化铜理论回收率.为提升该矿石中铜的回收,开展磨矿细度优化以及复合酯类捕收剂强化铜浮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74 μm占75%,使用复合酯类捕收剂的条件下,小型闭路试验获得铜精矿铜品位为16.43%,铜回收率达到94.07%的指标,较现场指标分别提高1个和9个百分点;通过对小试和现场产品的粒级组成深入分析,得出现场磨矿细度不足,磨矿产品粒度组成不均匀是造成铜损失在尾矿的关键原因.同时,小试结果证明使用新型复合酯类捕收剂可强化微细粒铜矿物的回收.为选厂在实际生产中提升指标提供了科学的方向和依据.

    铜硫矿低铜品位浮选粒级分布复合酯类捕收剂

    铜铅混合精矿硫酸预氧化-浮选分离参数优化试验研究

    陈海君谢海云祁磊晋艳玲...
    95-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方铅矿与黄铜矿的分离一直是选矿领域的难点,使用硫酸预氧化可选择性抑制方铅矿表面可浮性,使得两种矿物可浮性产生差异,实现浮选分离.针对铜铅混合精矿硫酸预氧化-浮选分离工艺进行了系统的参数优化.首先,利用单因素试验,分析了预氧化硫酸浓度、温度、时间等关键因素对铜铅混合精矿浮选分离效果的影响;其次,利用正交试验分析,建立了预氧化过程中各影响因素与浮选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到最佳预氧化条件为硫酸浓度5 mol/L、时间40 min、温度100 ℃.最后在上述条件下进行了混合精矿预氧化-浮选闭路试验,获得了铜精矿Cu品位18.03%,Cu回收率94.52%;铅精矿Pb品位47.12%,Pb回收率为91.29%的良好指标,铜铅分离效果显著,对铜铅硫化混合精矿的浮选高效分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铜铅混合精矿预氧化铜铅分离参数优化正交试验

    大红山铜矿点柱预裂爆破损伤控制

    郑超黄原明赵艳伟胡正祥...
    104-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下矿山在采用房柱法或者房柱法嗣后充填采矿法开采的过程中,为保证采场的稳定性,往往会预留大部分的矿柱来支撑着上部岩体.目前采用的一些采矿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矿柱的稳定性造成损伤,因此研究和预防矿柱损伤变得至关重要.通过对比大红山铜矿西矿段180中段360-B144采场常规点柱法回采与点柱边界预裂爆破法两个方案,对矿柱造成的损伤来研究矿柱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常规点柱法回采爆破对矿柱的损伤深度在1.47 m左右,而点柱边界预裂爆破对矿柱的损伤深度在1.21 m左右,点柱边界预裂爆破与常规点柱法回采爆破相比,对周边矿柱的损伤影响较小.点柱边界预裂爆破区矿柱岩体声速变化幅度为9.02%,小于常规点柱法回采爆破区矿柱岩体声速变化幅度14.65%.

    声波测试预裂爆破损伤效应矿柱

    金属矿山充填浓度多目标优化控制

    郭加仁刘江涛王增加杨纪光...
    113-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常规PID控制时充填浓度存在滞后性、时变性等特点,且易受尾砂性质和粒径等因素影响,提出了一种充填浓度的多目标优化控制策略.通过对充填工艺流程进行分析,构建充填浓度的多目标控制模型,设定多目标决策变量,建立对应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从底流浓度、充填质量、充填成本方面对充填浓度进行多目标优化,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并在MATLAB中进行仿真.通过仿真曲线可知,多目标优化算法在评价指标方面满足质量合格、低成本的控制需求,与传统PID控制算法相比,多目标优化控制算法响应速度更快,鲁棒性更强,该充填系统运行以来,充填浓度稳定在70%±1%左右,成本降低15%,满足工业生产要求.

    充填浓度多目标优化遗传算法优化控制

    基于SPH露天台阶的爆破优化

    孟佳乐黄永辉张智宇李屹...
    120-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露天深孔台阶爆破容易出现块度不均匀、大块率高等问题,运用经验公式法对台阶爆破参数进行计算并确定爆破方案,建立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的台阶数值模型,对深孔台阶爆破孔排距共同作用下的岩体损伤情况及孔间应力大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孔排距会影响炮孔间的应力叠加作用,模拟过程中SPH粒子能良好地模拟出爆破过程中岩石运动状态和岩石损伤范围,当孔间距为8.5 m、排间距为5.0 m,爆破效果最佳.将模拟结果应用于现场试验,大块率较优化前降低了 10.3%,块度平均合格率提高了 5.2%,现场试验与模拟结果最优爆破方案效果高度一致,说明利用SPH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台阶爆破是合理可行的.研究结果可为相关台阶爆破孔排距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

    露天台阶爆破孔网参数优化SPH数值模拟大块率

    基于矿冶废渣制备充填专用胶凝材料

    董峰李明郭利杰杨超...
    130-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测定了矿冶废渣及原材料的基本化学性质,并根据测试结果研发了复合型强碱性激发剂,用于激发矿冶废渣活性,从而制备出适用于矿山充填专用胶凝材料;通过XRD测试了充填专用胶凝材料硬化体中的水化反应产物,结果表明:支撑充填体强度的主要物质为钙矾石(AFt)和氢氧化钙(CH)、铝胶(AH8-10)、水化硅酸钙(C-S-H)、水化硅铝酸钙(C-A-S-H)等.一个AFt分子形成会结合和吸附32个H2O分子,表明矿山充填专用胶凝材料更适合含水量较大的尾砂充填料浆.同时采用SEM分析了不同龄期充填硬化体内部结构,揭露了充填硬化体强度增长规律,并分析了各阶段硬化体产生强度的机理;通过强度试验测试了不同条件下两种胶凝材料充填体强度,结果表明充填专用胶凝材料(KS)制备的充填体强度指标高于水泥(SN)制备的充填体强度,强度值相差1倍.

    胶凝材料矿冶废渣微观结构分析充填体强度水化反应

    酸性干湿循环下赤泥-石灰固化镉铅污染土性能

    李丽华毛望裴尧尧唐宗振...
    135-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固废资源化利用并达到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的目的,提出采用赤泥-石灰作为固化剂对镉、铅重金属污染土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通过酸性干湿循环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毒性浸出试验以及微观结构分析,研究不同固化剂配比、污染物浓度、溶液pH值和干湿循环次数对赤泥-石灰固化剂固化污染土的质量损失率、强度变化、毒性浸出浓度以及微观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种条件下,R4C4固化土质量损失率最低;在溶液pH值为7、干湿循环下,固化土抗压强度随石灰掺量增加而增加,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循环次数为两次时达到峰值;溶液pH值减小时,强度也随之减小;浸出浓度随循环次数以及溶液pH值的增大而增大,在初始浓度为M1时所有试样均满足标准要求;在多次酸性干湿循环后土体出现裂缝,且水化物减少导致结构被破坏.

    酸性干湿循环镉、铅污染土赤泥抗压强度浸出浓度

    热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典型选矿药剂苯甲羟肟酸

    王健行张青青曾亦婷谢心怡...
    143-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热活化过硫酸钾(PS)降解典型选矿药剂苯甲羟肟酸(BHA),考察不同温度、PS浓度、BHA浓度、pH及阴阳离子等条件对BHA降解效果的影响,分析降解产物及体系活性物种以明确体系降解机理,并通过绿豆芽发芽试验验证降解体系毒性变化.结果表明:PS浓度越高,温度越高降解效果越好,在70 ℃及1.5 mmol/L PS的条件下,反应120 min后,20 mg/L BHA的降解率达91.3%;强酸性和强碱性条件均能促进BHA的降解;HCO3-、SiO32-和Cu2+促进了 BHA的去除;降解过程以SO4-·氧化为主.热活化PS降解BHA的主要中间产物为苯甲酸和羟胺,且Cu2+的存在促进了羟胺到气态氮的转化.绿豆发芽试验证明经降解后的反应体系毒性较原始溶液明显下降.

    热活化过硫酸钾苯甲羟肟酸选矿废水

    金矿开采过程中资源综合利用方法的应用与效果评价——评《黄金矿山》

    邵志君师艳
    后插1-后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