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有色金属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有色金属工程
有色金属工程

朱穗玲

双月刊

2095-1744

ysjsgc@bgrimm.com

010-63299751/52

100070

北京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18区23号楼

有色金属工程/Journal Nonferrous Metals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涉及重、轻、稀、贵金属地质、采矿、选矿、冶炼、加工、材料、环保、设备和过程控制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和交换28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国内外重要检索机构收录。主要报导有色金属新材料、新技术、技术方向等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磷酸盐对菱锌矿与白云石浮选分离影响

    冯程祁忠旭孙大勇欧阳林莉...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菱锌矿和白云石在以十二胺为捕收剂的体系中,可浮性差异较小,浮选分离困难.通过单矿物浮选实验,研究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和六偏磷酸钠3种磷酸盐对菱锌矿和白云石浮选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聚磷酸钠用量为30 mg/L时,对白云石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对菱锌矿的抑制作用稍弱,实现了对白云石的选择性抑制.实际矿石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三聚磷酸钠600 g/t作为白云石抑制剂,经浮选分离可以得到锌品位36.49%、回收率为75.49%的锌精矿,实现菱锌矿和白云石的有效分离.通过Zeta电位测试和吸附量测试,探讨三聚磷酸钠对白云石的抑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三聚磷酸钠能显著影响捕收剂十二胺在白云石表面的吸附,对菱锌矿表面的吸附过程影响小,增加捕收剂在菱锌矿和白云石表面的吸附差异,导致菱锌矿与白云石的可浮性差异.

    菱锌矿白云石磷酸盐浮选三聚磷酸钠

    胺基磷酸钠在卡林型金矿高效分选中的应用

    赵海平刘敬智胡学平段文权...
    9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卡林型金矿的高效分选是金矿回收面临的重要挑战.卡林型金矿中的金以微细粒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中,降低了晶体的有序性.早期的研究证明:氧化后的黄铁矿和白云石间会发生同质化效应,导致颗粒间的异相团聚,从而恶化卡林型金矿的分选效果.基于黄铁矿和白云石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提出了"强化分散"的原型技术,并筛选出胺基磷酸钠来实现原型技术的应用,在实验室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浊度试验对药剂强化分散作用进行了验证,利用人工混合矿和高低品位卡林型金矿实际矿石的浮选来验证药剂在矿物分选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胺基磷酸钠的加入可实现提高精矿中Fe、Au回收率,降低MgO上浮比例的预期目标,同时将Au的富集比提高到3.5左右.结果证明:胺基磷酸钠可通过强化氧化黄铁矿和白云石颗粒的分散来提高黄铁矿和白云石间的分选效率,从而优化卡林型金矿的浮选指标,该原型技术为含黄铁矿和白云石类矿物间高效分选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相应的借鉴,具有推广应用的潜力.

    卡林型金矿胺基磷酸钠分选黄铁矿白云石

    滇西锡铁多金属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刘国凯郑永兴简胜解晓晨...
    99-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滇西某复杂锡铁多金属矿,采用矿物参数自动分析(MLA)和传统工艺矿物学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系统研究了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主要矿物赋存状态以及解离程度.结果表明:样品中的金属矿物主要是磁铁矿,含量为31.31%,其次为闪锌矿和锡石,含量分别为0.44%、0.21%.MLA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磁铁矿和闪锌矿嵌布粒度在-75~+19μm之间,其理论回收率分别为75.03%、61.14%;锡石主要分布在-19 μm,其分布率为60.83%,其余锡石主要分布在-38~+19 μm,传统选矿难以直接回收利用,可采用硫化挥发或还原焙烧法回收锡.通过系统工艺矿物学研究,为滇西锡铁多金属矿资源的综合、高效、清洁利用奠定基础.

    锡铁多金属矿工艺矿物学磁铁矿闪锌矿锡石

    某矿井下多工作面协同爆破智能管控体系研究

    张西良李龙福崔正荣汪禹...
    108-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某矿穿孔和爆破工序分割、多中段多工作面同时作业的工程背景,采用跟踪调研的方法得出该矿具有爆破作业管控难度大、工序反馈衔接不及时、有效作业人员占比小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难题,采用工序分析、问题提出、风险评估等层层递进的方法,开展井下多工作面协同爆破智能管控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井下爆破作业各工序间具有严谨的先后顺序;爆破器材运输和装药工序的危险程度最高,需精准管控;采用智能软件协同监管多工作面爆破作业工序,不仅精准管控效率高,还可降低矿山爆破作业的事故机率.最后结合某矿的实际作业条件,基于多工作面同时爆破作业的先后流程,采用Python语言开发了井下多工作面协同爆破智能管控软件,并通过爆破作业工作面的管理调试,证明研发的管控软件适合辅助该矿爆破工序的监管.

    铁矿多工作面爆破工序智能管控软件

    轴向静载压缩作用下深部砂岩的变形破坏规律

    张翼飞朱明礼张红成陈嘉...
    116-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深部砂岩的变形破坏规律,建立塑性区发育、裂纹扩展情况和声发射特征之间的关系.以深部砂岩岩样为研究对象,开展轴向静载压缩声发射试验,并采用数值模拟分析岩样塑性区和内部裂纹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内部能量密度在压密和弹性阶段耗散比较平稳,塑性阶段耗散能逐渐增大,在破坏前瞬间全部释放.塑性区、裂纹和声发射特征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压密阶段振铃计数、能量均是先增大后减小,弹性阶段前处于平静期,塑性区和微裂纹均从岩样两端侧面出现.弹性阶段,振铃计数和能量继续增大,后者涨幅大于前者,塑性区沿对角线向内发育,裂纹数量增多.塑性阶段,振铃计数持续增大,能量激增,塑性区向外发育.破坏阶段,振铃计数和能量均出现激增,模拟试验为"y"状剪切裂纹,与实际破坏裂纹形态一致.

    深部砂岩声发射特征裂纹形态塑性区变形破坏规律

    基于SSA-BP的露天矿山边坡位移变形预测

    吴泽鑫张成良张华超高梅...
    125-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的BP神经网络在预测露天矿山边坡位移变形时存在的局限性,构造了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SA)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边坡位移变形预测模型,先利用麻雀搜索算法对传统的BP神经网络进行权值与阈值的优化,再将麻雀搜索算法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算法(SSA-BP)运用于露天矿山边坡位移的预测.为了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将SSA-BP预测模型与WOA-BP、BP以及Elman预测模型针对露天矿山边坡位移变形量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SSA-BP预测模型针对露天矿山边坡位移变形量的预测相比其他三种模型,其迭代速度快、寻优能力强;通过预测精度评价指标来看,SSA-BP算法的R2、RMSE、MAPE、MAE、MSE明显优于另外三组算法.为露天矿山边坡位移变形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露天矿山边坡位移麻雀搜索算法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水泥-粉煤灰胶结矸石充填材料的流变特性与固结机理

    王小勇王照明许海龙张思达...
    13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粉煤灰、水泥、煤矸石和水作为充填材料进行充填,既能实现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还能有效控制矿山地表沉降.研究针对胶结矸石充填材料进行了流变测试、力学性能测试以及水化特性试验,分别研究了矸石充填材料的流变特性、抗压强度、水化产物以及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当325普通硅酸盐水泥含量为15%、低钙粉煤灰掺量超20%、料浆质量浓度保持在77%以上时,所制备的矸石充填试样28 d龄期的最小抗压强度超4.229 MPa,可以为井下充填开采提供良好的顶板支撑.通过流变试验探究了粉煤灰掺量和料浆质量浓度变化对矸石充填料浆流变性能的影响,并得到了充填料浆所对应的流变参数以及流变方程拟合.此外,对矸石胶结充填材料的矿物成分、水化产物以及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可为大宗固体废弃物在矿山充填领域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固废抗压强度流变特性水化特性固结机理

    基于数值模拟的充填采矿地表移动规律研究

    徐伟兰刘毓王朝隆李军...
    144-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FLAC3D软件建立的三维数值仿真模型,结合有限元理论,针对某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中的地表沉降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充填率的增加,顶板最大主应力和竖向位移均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在-40 m首次开采中段回采后及时进行充填的情况下,100%充填率相比于90%充填率,竖向位移最大值降低了 45%;当回采至305 m中段时,100%充填率相比于90%充填率,竖向位移值降低了 22%.地表监测点的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均随充填率的增加而降低.在保证95%充填率的情况下,地下开采对地表构筑物的影响较小,满足规程允许的地表变形值.研究结果对露天转地下开采地表沉降规律提供了有益参考.

    充填率数值模拟采空区顶板稳定性

    微波焙烧对钢铁行业含锌冶金尘泥锌铁分离的影响

    施艳鸿余雨婷李奇勇李强...
    152-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推进钢铁行业含锌冶金尘泥的资源化利用,对铁含量为30.38%、锌含量为4.79%的含锌冶金尘泥进行微波还原焙烧-磁选分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含锌冶金尘泥未焙烧直接磁选以及常规马弗炉还原焙烧-磁选的方式均难以较好实现含锌冶金尘泥中锌铁的有效分离;在微波马弗炉700 ℃、15 min时,焙烧产物中主要存在的物相为单质Fe,焙烧产物在磁场强度为150 mT时,含锌冶金尘泥中锌铁能够达到较好的分离,所得磁选的精矿指标:锌含量为2.73%、铁含量为57.84%、铁回收率为88.67%,磁选的尾矿指标:铁含量为9.54%、锌含量为9.85%、锌回收率为61.72%.

    微波焙烧含锌冶金尘泥资源化利用磁选锌铁分离

    rGO/PANI对Cr(Ⅵ)的吸附还原性能及机理分析

    刘转年廖晟魏本龙刘威...
    160-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为载体,采用原位聚合法将聚苯胺(PANI)负载到rGO上以增大其比表面积,探究复合材料对溶液中Cr(Ⅵ)的吸附还原反应效果.采用SEM、XRD、BET、FTIR和XPS等对rGO/PANI复合材料进行表征,从吸附等温模型、吸附动力模型等角度探讨rGO/PANI对Cr(Ⅵ)的吸附还原反应特征及机理.结果表明,rGO/PANI对Cr(Ⅵ)的去除包括吸附、络合和还原三个部分.Cr(Ⅵ)一部分吸附在rGO/PANI表面,一部分还原成Cr(Ⅲ),还原的Cr(Ⅲ)部分被络合在复合材料表面,少量扩散到溶液中.在pH=2时,rGO/PANI对Cr(Ⅵ)的最大去除量可达到97.61 mg/g,其中,吸附还原量为73.46 mg/g,溶液中剩余的Cr(Ⅲ)浓度为24.13 mg/L.

    石墨烯PANICr(Ⅵ)Cr(Ⅲ)吸附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