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科技
艺术科技

俞健

双月刊

1004-9436

yskj@vip.163.com

0571-89891234

310053

杭州市滨江区滨康路680号

艺术科技/Journal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艺术科技》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浙江省文化厅主管、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主办的艺术和科技综合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9436,国内统一刊号CN33-1166/TN,国内外公开发行。系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魏熙熙
    223-225,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方法:通过实地考察、文献分析和调查法等,收集多所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相关信息,包括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然后,对部分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对艺术教育的看法和需求.结果:研究发现,当前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方法单一等.同时,学生们对艺术教育的需求较高,希望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教学方式更加生动有趣.为满足学生的需求,应制定教学改革和发展策略,包括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等.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需要进一步改革,以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采取合理的策略,可以提高艺术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促进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

    艺术教育理工科大学发展策略

    学前美术教学中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激发策略研究

    王蔚
    226-228,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有效的美术教学策略,激发学前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关注如何通过美术教育,让儿童在自由表达中发展个性,提升儿童的创新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方法:本研究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等方法,选择多所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课堂教学,记录教师在美术活动中的具体教学策略和儿童的表现.设计问卷,调查教师和家长对想象力与创造力激发的认知和实施情况,收集定量数据.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成功的教学策略及其实施效果.结果:通过实施以上策略,儿童在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有明显提升.其具体表现如下:参与美术活动的儿童能够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创作出更具个性化和创造性的作品.教师反馈指出,儿童在活动中的专注度和参与度显著提高,表现出更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5%的教师和家长认为美术教学对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发展有积极影响,且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受到广泛认可.结论:在学前美术教学中,有效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激发策略对儿童的艺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开放性主题、多样化材料、游戏化教学和故事引导等方法,教师能够更好地激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其全面发展.

    学前美术教学想象力创造力激发策略

    钢琴教学中即兴演奏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费巧俏薛俊伟
    229-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探索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即兴演奏能力的多样化策略,以改变传统钢琴教学中偏重技术、忽视创造性表现的不足,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音乐理解能力与表现力.方法:结合文献分析、教学实验与个案研究,设计并实践面向即兴演奏能力的教学方案,涵盖听觉训练、和声理论、音乐风格掌握、模仿变奏练习和合作演奏五大环节.同时,通过课堂实验细致观察学生即兴演奏能力的提升,并从中提炼出更具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结果:经过系统化即兴训练,学生在听觉敏锐度、音乐结构理解、创新思维和自信表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能更为自如地掌握音乐风格,并在演奏中实现流畅、丰富的个性化表达.结论:培养即兴演奏能力能够促进钢琴学习者音乐素养的多维发展.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能够提升学生的即兴演奏能力,同时加深对音乐更具创意的理解与表达.即兴训练嵌入钢琴教学,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艺术表现空间,为音乐教育的实践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钢琴教学即兴演奏音乐

    普通高校音乐复合型人才的内涵与特征研究

    宁丹婷
    232-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从国家政策、高校类型、社会需求、个体特征等方面入手,探讨普通高校本科音乐复合型人才的内涵与特征,以推动艺术与产业协同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方法: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对复合型人才的概念进行一般性分析,探讨其在各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然后,深入分析音乐复合型人才的特殊性,包括高校人才培养侧重点、专业技能、跨学科知识和社会就业需求等多个维度,通过对比分析,揭示音乐复合型人才在音乐艺术及相关领域的独特价值.明确界定音乐复合型人才的概念,分析目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阐述这类人才在文化产业发展、社会需求适应及经济创新方面的重要性,凸显其多元价值.结果: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单一的音乐技能已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文章基于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培养策略,为高等院校培养音乐复合型人才提供实用指导和参考.结论:音乐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音乐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跨学科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将音乐与科技、商业、传媒、教育等领域相融合.

    音乐类专业普通高校音乐复合型人才一专多能人才培养

    传统文化元素融入高职家政专业教学的路径分析

    赵欣
    235-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当前的高职家政专业教学,能改变教学方式单一、素材欠缺的现状,以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方法:文章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调查分析、总结归纳等方法,系统分析培养高职家政专业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及其教育发展诉求,梳理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家政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深入探讨将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家政专业教学的有效路径.结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能够丰富高职家政课堂教学内容,以独特的艺术韵味涵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激发其家国情怀.结论:培养高职家政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缓解学生的课业压力,进一步落实新课改要求.在高职家政专业教育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开阔学生的视野,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及人文素养,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目标.

    传统文化元素高职家政专业教学审美能力

    美育在高校"三全育人"工作中的角色分析

    赵清
    238-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新时期,随着"三全育人"政策的深入推进,高校美育工作面临更高要求.文章分析美育在高校"三全育人"工作中的角色,旨在凸显其功能,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目标.方法:文章以"三全育人"理念为出发点,采用理论研究和文献综述等方法,阐述相关理论,探讨美育的内涵与特点,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分析美育在高校"三全育人"中的角色与功能,重点研究育人理念、环境、平台、活动及体系建设的具体实施策略.结果:通过完善美育机制、开发美育资源、搭建线上美育平台、组织线下实践活动、实现校内外交互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创新思维和文化自信,促进其全面发展,推动"三全育人"目标的实现.结论:高校应明确美育的重要性,积极推进美育活动有效实施,完善课程体系,推动美育工作深入发展,以真正落实新时期育人任务.

    美育高校"三全育人"角色

    关于花艺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

    徐明
    241-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随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花艺项目竞赛的不断推广和传播,花艺项目教学逐渐受到高职院校师生的重视.文章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更好地践行工学结合、德艺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花艺文化,多途径培养花艺职业技能人才.方法:文章从"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专业实践观、"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人才培养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工匠审美观以及"领异标新二月花"的创新发展观四个方面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和教学实践,探讨花艺教学的方向.结果:花艺技能是一项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改变、更新的职业技能,因此多角度地拓展花艺职业人才的培养观念十分必要.既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动手实践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创新观念、职业道德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结论:花艺职业技能的培训目的就是培养出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优秀插花艺术人才,以及具有创作精品意识的高技能人才.同时,要努力对接国际花艺大赛标准,高质量高标准地要求花艺技能培训,为建立有中国职业教学特色的现代花艺教学体系贡献力量.

    花艺职业技能人才专业实践观人才培养观工匠审美观创新发展观

    新时代美育背景下乡村幼儿园艺术教育现状与实践路径探究

    林纯珊陈丹纯
    24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幼儿艺术教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多元化教学科目,在提高幼儿审美感受和审美表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度持续提高,在此背景下,幼儿园的艺术素质教育蓬勃发展.方法:以粤东地区南澳县乡村幼儿园为调研对象,采用实地调研法,分析乡村幼儿园艺术教育现状.结果表明,目前乡村幼儿园艺术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专业教师、教育资源不足等.如何面对乡村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实践特点与教育需要,顺应新时代美育发展趋势,加强乡村幼儿园艺术师资队伍建设,值得深入思考.结果:文章探讨乡村幼儿园艺术教育现状,并提出相关策略,认为乡村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发展需要完善的教育体系支撑.提出在高职高专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形式、做好科学保障改善幼儿教师待遇、搭建平台建立美育基础薄弱学校帮扶机制、优化资源开发彰显乡村魅力的活动主题、家园合作提供艺术实践机会等实施途径.结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入专业教师,开发乡土文化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争取政策支持与社会合作,能提升乡村幼儿园艺术教育水平,助力幼儿全面发展.

    乡村幼儿园艺术教育美育现状实践路径

    从美育到爱国教育:工科高校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青年的创新路径研究

    沈超利昕云
    247-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加强美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相结合,为国家繁荣富强贡献力量.文章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为目标,分析当前工科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育元素,探索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以增强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实践性,从而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在工科高校有效实施.方法: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分析工科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现状,探讨教育活动内容、方式及效果方面的瓶颈.结合工科学生的特点与需求,提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思路.结果:应融合美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拓展多元化的教育内容以及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教育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育融合.在此基础上,要通过树立科学的美育观念、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来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路径.结论:工科高校应创新教育模式,将美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推动教育内容的多元化与实践化,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同时,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教育,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工科人才.

    工科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美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媒体时代展览性传播的发展与流变探究——以《幸会莫奈》沉浸式艺术展为例

    徐雨欣
    250-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探讨新媒体时代数字技术在艺术展览传播中的应用,以及其对观众体验方式和传播内容的深刻影响.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和案例分析法,以《幸会莫奈》沉浸式艺术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观众参与方式、艺术作品数字化呈现形式、传播空间功能变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结果:研究表明,数字技术极大地增强了观众的沉浸感和互动体验感,使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并重新定义了展览空间的传播功能.结论:数字技术在艺术展览中的应用,为展览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方式和手段,不仅促进了艺术馆设计创新,还为未来展览传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数字技术沉浸式艺术展览展览性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