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科技
艺术科技

俞健

双月刊

1004-9436

yskj@vip.163.com

0571-89891234

310053

杭州市滨江区滨康路680号

艺术科技/Journal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艺术科技》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浙江省文化厅主管、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主办的艺术和科技综合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9436,国内统一刊号CN33-1166/TN,国内外公开发行。系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美育视域下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

    刘冬梅
    229-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高职院校是新时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当前乃至未来高职音乐教育完善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背景下,文章分析高职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并重新审视培养符合国家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对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美育价值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阐述新时期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实施美育的重要性.同时,结合实际情况,理性思考当前我国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美育实施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存在"重教育,轻美育"的观念、美育实施手段单一、缺乏高质量美育师资等.结果:文章秉承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根据这一系列问题,提出深化对学校美育的认识、明确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美育实施的目标、整合音乐教育与美育、提高高职院校美育师资力量等策略,并进一步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系统阐述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美育实施目标.结论:音乐教育与美育天然契合,高职音乐教育在未来绝不能局限于专业技能教学,应实施美育浸润行动,培养高素质人才.

    高职院校美育音乐教育

    爱国主义精神导入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对策探究

    刘怡君唐凌俊
    232-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音乐是一门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和世界观的重要学科.初中阶段,课堂教学是给学生传授音乐知识的主要途径,而课堂导入是音乐课堂教学的首个环节,也是引起学生兴趣的重要环节.爱国主义精神导入作为课堂导入手段之一,不仅符合课堂思政的教学要求,还宣扬中华民族精神.方法:在剖析爱国主义精神导入的理论基础、概念及作用的基础上,研究其适用的教学手段,并归纳成多种策略,之后根据策略进行课堂实践检验其成效.结果:爱国主义精神内涵丰富,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笔者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前辈经验并结合自身实践将爱国主义精神导入归为四种类型,皆从背景信息的不同角度入手,营造课堂氛围.结论:在音乐课堂的导入环节合理运用教学手段,融入爱国主义精神,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对于具有爱国主义色彩的歌曲,通过讲述歌曲的背景故事、革命先辈的壮烈事迹,展示各民族的音乐风格和习俗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和风景等角度进行课堂导入,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效引起学生兴趣.同时其直接作用为增强课堂趣味性,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间接作用为唤醒其灵魂深处的民族意识,使他们主动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者与传播者.

    爱国主义精神初中音乐教学课堂导入

    美育背景下开封小学公共艺术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张桢凡
    235-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公共艺术资源保护面临越来越严峻的问题,这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持续推进美术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公共艺术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审美价值,成为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大多集中在高校.研究小学美术教育公共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助于丰富小学美术课程资源,发挥美术教育传承区域文化的作用,具有审美价值、教育价值、文化价值.方法:文章从课程资源开发的视角出发,深入思考公共艺术课程资源的美育价值,通过梳理归纳开封公共艺术作品的类型特征,结合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分析开封小学公共艺术课程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并以此为依据,从课程资源、课程目标、开发思路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探讨开封小学美术教育开发公共艺术课程资源的路径.结果:整合公共艺术和小学美术教育,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公共艺术,提高其艺术审美;另一方面将艺术还原为文化,开阔文化教育视野,在促进开封小学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推动区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结论:提升小学生的审美品位与人文素养迫在眉睫,在课程开发思路的指导下,加快小学公共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开封美育小学美术公共艺术课程资源开发

    古典舞基训在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梦笛
    238-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旨在探讨古典舞基础训练在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应用,以促进二者的有效融合,提升舞蹈教学质量.方法:首先探究古典舞基训与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的关系,如均是国家文化的体现、古典舞是对于民族舞的凝练,同时还分析了古典舞基训在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作用,有助于帮助舞者展现"形""神""劲".接着对以往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得出古典舞基训在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旨在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古典舞基础训练在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存在缺乏融合意识、融合方式浅显,比较单一、古典舞基训教学资源与民族舞教学需求之间不协调以及融合过程中保持民族舞蹈的传统文化价值等问题.结论:通过加强对古典舞基础训练与民族舞融合重要性的宣教,可以提升教师对二者融合的重视度;通过开发多样化的融合方法,有助于丰富古典舞元素在民族舞中的应用;通过优化教学资源,有助于促进二者融合;注重对民族舞蹈文化内涵和传统价值的保护,实现深度融合.

    古典舞基训中国民族民间舞应用

    音乐教学中的课堂语言美研究

    岳欣瞳
    241-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的核心目标是挖掘音乐教学中课堂语言美的重要性,全面分析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并积极探索提升音乐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希望文章能为音乐教育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音乐教育持续发展和进步.方法:为了深入探讨音乐课堂语言美的重要性,文章采用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和评价,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际观察、问卷调查和教学实验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特别关注不同课堂语言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详细记录学生在不同课堂语言环境下的学习表现和反馈.结果:经过深入分析和对比研究,发现美的音乐课堂语言对学生学习效果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美的音乐课堂语言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投入度.学生在美的语言的熏陶下,能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韵律和情感,增强理解和感悟音乐的能力.此外,准确精练、形象生动、韵律优美的课堂语言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结论:音乐教学中的课堂语言美对提升教学质量和强化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好地发挥课堂语言美的作用,教师应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具体而言,教师应掌握音乐课堂语言美的核心要素,如准确精练、形象生动、韵律优美等,并对其进行灵活运用.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培训和指导,为其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音乐教学课堂语言语言美语言艺术

    基于体验美学的校园美学育人元素创生路径探析

    龚逸斐
    24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目前以学校为本位的美育中,有计划地开展审美教育活动、传授美学知识、培养审美观念,从而提升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文章致力于梳理校园体验美学元素,研究基于体验的校园美学育人元素.方法:文章结合学校美学现状,提出体验美学教学理念,通过梳理美学概念的发展历史及校园体验美学元素,详细描述研究方法,系统地将美学融入学校教育的完整过程展示出来,以达到科学建设校园美术馆的目的.结果:文章通过研究将美育回归到儿童发展路径的方式,营造教学区美育环境,以及随处可见的校园美育环境;结合社会层面,充分挖掘周边地方资源,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美育文化课程,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体验美学元素;创设美术馆体验,绘制校园美学底色,整合多学科资源,丰富美学样式,提升儿童的审美能力与艺术修养.结论:基于对美育结合地方资源和跨学科理念的研究,整合校园体验美学元素,形成具有特征的美育文化课程,最终建构一座全景式的校园美术馆.

    体验美学艺术感知美育场域校园美学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研究——以初中音乐欣赏课为例

    李娜程康
    247-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提供更丰富的学习方式和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更好地引导学生认识美、理解美和感受美.方法:通过实地调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学音乐欣赏课作为调查样本,深入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和效果,通过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和优化提供实践基础.结果: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音乐欣赏课会受到教师、教学设计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从教师教学、教学设计和交互模式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帮助教师更加合理、高效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论: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音乐课堂得到了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虽然给教学带来了诸多益处,但过度使用会影响学习效果.建议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继续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支持,以提升教学质量.同时须注意平衡技术应用的频率,确保其对学习的正向促进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音乐教学初中音乐

    文化视域下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研究——兼论中西音乐鉴赏方式之差异

    盛烨玮
    250-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拟从文化视域出发,以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作为切入点,比较说明中西音乐鉴赏方式的差别,同时对音乐鉴赏的方法论问题提出个人见解.首先,音乐是以听觉感官作为主导的艺术形式,因此,"聆听"在音乐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次,音乐鉴赏方式多样,而不同语境下的音乐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也是大相径庭的.因此,这种差异性在音乐教学,尤其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应予以重视.这就是说,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到上述的一系列音乐特性,并采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音乐鉴赏.方法:文章主要使用文献研究法、分析法等方法,探讨如何在考虑语境的前提下鉴赏、思考不同文化中的音乐.结果:文章通过一系列分析,最终列举出部分可行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思路,这些方法和思路分别对应着西方音乐鉴赏课程内容以及中国传统音乐鉴赏课程内容,达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效果.结论:音乐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脱离具体文化语境的、机械的音乐鉴赏是不恰当的,容易使教师和学生误入歧途.

    音乐鉴赏核心素养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四季敦煌》

    王嘉奇
    封3页

    征稿启事

    封2,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