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矿山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矿山工程
中国矿山工程

张新宽

双月刊

1672-609X

ysks69@sohu.com;zgksgc@sohu.com

010-63936592

100038

北京复兴路12号

中国矿山工程/Journal China Mine Engineering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实用性很强的有色金属矿山采、选综合性期刊,其内容与矿山生产、设备应用情况紧密相连,本刊主要报道国内外矿山生产和科研成果,介绍国内外矿山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加强科学管理、降低能耗等经验,在各有色矿山、黄金矿山及其他有色企业有很大影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金星金矿深部巷道岩体质量评价及支护系统优化

    张天宾王大伟丁明飞王兴源...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金星金矿深部岩体质量评价及支护系统优化的问题,基于地质力学RMR分级系统,以金星金矿-450 m中段巷道为研究对象,在金星金矿7号脉-450 m中段巷道应用,得出岩体的RMR评分为45,岩体质量属于Ⅲ级,岩性较好.对巷道支护材料选型进行服役效率分析与思考,基于岩体质量分级结果,提出了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结合,选定区域现场工业分级分区多层级支护应用试验,选择最佳的支护材料及参数,以保障矿山经济效益.

    岩体质量分级巷道支护数值模拟结构优化材料选型

    铜矿峪矿深部矿岩赋存特征研究对自然崩落法开采的指导意义

    王鑫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铜矿峪矿深部矿岩赋存特征及其物理力学特性研究,探讨深部矿岩可崩性,为矿山深部自然崩落法开采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表明:4#、5#矿体岩体中存在倾向为北西向和南东向的两组优势节理组,节理面陡倾;岩石坚固程度属坚硬岩~较坚硬岩;岩体质量属Ⅱ~Ⅲ级,破碎特性为中等大块~大块较多,可崩性属难崩~中等可崩.为改善深部矿岩可崩性,在深部开采时还应积极引用水压预裂矿岩预处理技术,合理规划首采区拉底部位、确定拉底推进方向、控制拉底速率,并辅以适当的预裂、割帮等诱导工程,以实现自然崩落法的成功开采.

    自然崩落法矿岩赋存特征可崩性水压预裂矿岩预处理技术诱导工程

    凝聚式层次聚类算法在露天采矿MILP数学模型中的应用实践

    林炜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凝聚式层次聚类算法对块体数据进行预处理,显著降低了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数学模型在矿业应用中的复杂度,以解决矿业排产优化中的复杂问题.该方法的核心在于根据块体的地质和采矿相关属性的相似性,将大量小块体合理聚合成相对较少的大聚合单元,从而简化了模型的变量和约束条件,减少了求解优化问题所需的计算资源和时间.通过某大型露天金矿采矿联合体的应用案例研究,证明了凝聚式层次聚类算法在实践中的有效性.原始的MILP模型由于块体数量巨大和计算复杂度高无法直接求解.应用聚类算法后,将36 183个块体合理减少到5 810个聚合单元,显著降低了问题的规模.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聚类算法采矿优化

    基于AHP-Fuzzy-TOPSIS帕鲁特金矿不同中段开采方法对比优化选择

    刘大可张浩强郭翔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井下开采不断向大埋深作业,通风、安全、排水等作业环境日益复杂,不同采矿方法的选择对矿山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帕鲁特金矿的开采技术条件为基础,针对4种采矿方法(崩落法、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梯段空场干式充填法),选取包括生产能力、采切比、损失率、贫化率、作业成本(含充填)、通风条件、生产组织和安全条件8个评价指标,运用AHP-Fuzzy-TOPSIS(层次分析-模糊数学-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分析模型,计算了 2 292 m、2050 m和1 930 m三个较有代表性的中段的贴合度,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与矿山实际生产情况贴合,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成果为下一步1 930 m中段采矿方法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其他矿井在不同生产阶段最优采矿方法选择提供了 一定的借鉴意义.

    采矿方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优化选择

    土耳其某矿山竖井三维设计的应用

    汪小东
    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竖井马头门、硐室和井巷交接处井筒设计的难度大,设计工作量繁杂,耗时长,容易出错且核对相对困难,本文以土耳其某铅锌矿山竖井工程为背景,介绍了竖井三维设计相关的计算书、竖井掘砌及井筒装备三维建模和软件输出施工图纸的数字化交付案例.通过竖井三维设计,能快速、准确的完成竖井施工图设计任务,大大减轻设计人员工作量,提高设计效率.相较目前常用的二维cad出图模式,可节省时间1~2个月.

    竖井结构分析BIM三维设计

    充填站荷载作用下露天坑边坡稳定性分析

    谢盛青
    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铁矿生态修复工程采用尾砂胶结固化方式对露天采坑进行回填,计划在露天坑周边建设充填站,为论证边坡及充填站安全可靠性,本文采用极限平衡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充填站荷载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显示,该充填站所处的边坡在回填至-354 m时为基本稳定,在充填至-300 m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为确保边坡及充填站安全,建议加强该充填站所在区域边坡监测,确定所在区域边坡稳定前提下进行建设.

    露天坑生态修复充填站极限平衡分析

    冲击荷载下裂隙砂岩能量耗散及分形特征研究

    陈彪赵伏军田芯宇
    3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SHPB动力学试验台对不同裂隙倾角红砂岩试件进行冲击试验,并对岩石破碎后的质量-粒径分布进行记录以及计算分形维数,分析其冲击载荷下的破碎分形特征及能量耗散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冲击荷载作用下,随着裂隙倾角的增大,动态抗压强度增大,应变率减小,且倾角从45°增大到60°时,动态抗压强度增大最为明显;岩样中预制裂隙的存在会阻碍应力波的传递,导致反射能量增大,透射能量减小.并且,随着倾角的增大,预制裂纹的影响会逐渐减弱,而反射能和透射能不断减小,耗散能几乎不受裂纹倾角的影响;裂隙岩体分形维数随裂隙倾角和动态抗压强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随应变率的增大而减小.分形维数与岩石破碎耗散能之间的关系满足幂函数关系.

    SHPB裂隙倾角能量分形维数

    基于AHP-云模型的矿井瓦斯防治系统安全状态评价

    刘鹏泽尚宇琦黄家远张枝伟...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瓦斯突出矿井难以做到对其矿井瓦斯防治系统安全状态进行客观、精准评价的问题.本文首先对矿井瓦斯防治系统安全状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矿井瓦斯防治系统安全状态评价体系.其次,基于层次分析法,并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对判断矩阵进行优化、修正,在降低主观影响的基础上计算得到评价体系各指标权重.最后,基于云理论与二级指标权重、一级指标权重计算得出总指标的云数字特征,在matlab中运用正向云发生器生成评价指标的标准云模型.并以贵州省某典型瓦斯突出矿井为研究对象,结合该矿现场的实际调研情况,得出矿井瓦斯防治系统安全状态综合判别评价标准指标云,并对该矿瓦斯防治系统安全状态做出了准确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研究成果对瓦斯突出矿井瓦斯防治系统安全状态的客观精准评价、煤矿安全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瓦斯灾害矿井瓦斯防治系统安全评价层次分析法云模型

    鄂东石西地区晚古生代煤系地层碎屑物源研究

    郭旭杨晋东于振锋赵瑞熙...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西地区石炭-二叠系沉积时期碎屑物源及其构造环境特征,采集研究区晚古生代26块泥岩样品和17块砂岩样品,开展主微量元素、矿物组成和铸体薄片鉴定分析工作.实验结果表明:研究区砂岩碎屑颗粒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和岩屑组成.岩屑平均含量高于20%,火成岩屑以火山凝灰岩屑和侵入岩屑为主,占岩屑总量的78.9%~87.2%,指示火山碎屑岩-溶岩系为主要物源区;泥岩中陆源碎屑母岩为长英质火成岩,物源区为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再旋回造山带区,物源碎屑供应与北祁连造山带在二叠纪构造演化有关.

    鄂尔多斯盆地煤系地层物源构造背景

    沿空巷道顶板型冲击地压防控技术研究

    胡国锋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53下01工作面回采后易形成大面积悬顶,当悬顶弯曲、突然断裂及垮落时,引起冲击灾害的发生.通过建立顶板悬臂结构力学模型,得到悬顶结构跨度1影响冲击地压的主要因素.提出采用悬顶结构弱化、巷道断面恢复、复合弱结构体防冲相结合的方式降低工作面冲击危险性.卸压后平均钻屑量为2.86 kg/m,均稳定在2.9 kg/m上下,处于安全范围,防冲取得了良好效果.

    悬顶冲击地压复合弱结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