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矿产勘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矿产勘查
矿产勘查

王京彬

双月刊

1674-7801

kuangchankancha@vip.sina.com

010-84925664

100012

北京朝阳区安外北苑五号院4区

矿产勘查/Journal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Worl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报道矿产勘查的最新发展动态,主要针对广大的地勘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单位,反映本行业的技术信息、政策导向、地质找矿,是矿产勘查界的信息性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阿尔金造山带阿中地块塔什达坂西花岗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王令全陈丽娟
    1125-1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布于阿尔金造山带阿中地块北缘中新元古界隆起带的库木达坂岩体,为一规模较大的复式岩体.近年来,随着一批以黄龙岭超大型锂矿床为代表的、围绕该岩体产出的大中型锂矿床的发现,使得该区成为新的找矿热点区带.笔者在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从原库木达坂岩体解体出的新侵入体,该岩体位于塔什达坂西,岩性以粗粒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为主.前人关于该岩体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岩体进行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探讨该岩体岩浆作用及地质意义.研究表明,塔什达坂西花岗岩体具高硅、富钾、相对贫钠特征,铝饱和指数大于1.1,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系列.稀土元素总量较低,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有右倾型特征和明显的负Eu异常.富集Rb、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Ba、Sr、Ti等,具典型S型花岗岩特征.推断其是在温度为~726℃,压力<8 kbar的条件下,由地壳泥质岩系部分熔融的产物.粗粒二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466.5±3.0)Ma,侵位时代为中奥陶世.岩体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推断其为南阿尔金洋闭合后陆-陆碰撞的产物.

    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阿中地块塔什达坂西花岗岩

    内蒙古西乌旗地区寿山沟组流纹质砾石锆石U-Pb年龄及其意义

    王玺刘坤姬果李欣...
    1140-1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兴蒙造山带中部早二叠世构造背景,探讨古亚洲洋闭合时限,本文以内蒙古西乌旗浩热哈达地区寿山沟组流纹质砾岩及大石寨组流纹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沉积地质学分析及锆石 U-Pb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寿山沟组流纹质砾石锆石U-Pb年龄为(280.0±1.9)Ma,大石寨组流纹岩锆石U-Pb年龄为(276.0±1.9)Ma,指示西乌旗浩热哈达地区寿山沟组流纹质砾岩沉积时限介于280~276 Ma,属早二叠世Kungurian期;寿山沟组流纹质砾石年龄、流纹质砾岩沉积时限与研究区南部大石寨组流纹岩同位素年龄高度一致,表明南部大石寨组火山岩是寿山沟组碎屑岩的物源之一,二者属同期异相.岩石组合及沉积构造特征指示寿山沟组流纹质砾岩为浊流成因;根据寿山沟组源区岩石时空分布特征,综合前人资料,认为寿山沟组为弧后盆地沉积产物,证实古亚洲洋东段在早二叠世尚未闭合.

    兴蒙造山带流纹质砾石寿山沟组大石寨组锆石U-Pb年龄

    浙西南龙泉塘上铅锌矿床成矿流体来源、演化及其地质意义

    邓茂春吴海俎波胡辉...
    1153-1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塘上铅锌矿床是浙西南地区武夷山Cu-Pb-Zn多金属成矿带新近发现的中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其空间产出受断裂构造控制,其成因类型尚不明确.本文在详细划分成矿阶段的基础上,对不同成矿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开展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和H-O同位素分析.研究表明,成矿早阶段磁铁矿-石英阶段(Ⅰ)形成温度为273~348℃,主成矿阶段脉状方铅矿闪锌矿阶段(Ⅱ)均一温度为225~304℃,成矿晚阶段石英-石英脉阶段(Ⅲ)均一温度为139~163℃.激光拉曼分析结果显示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液相成分以H2O为主,气相成分除H2O外,还有一定量的CO2.石英脉中石英包裹体δDSMOW 主要集中在-72.5‰~-78.9‰,石英δ18O V-PDB数值为-27.6‰-~30.8‰,δ18OV-SMOW集中在-0.6‰~2.5‰,表明塘上铅锌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流体,并在成矿过程中有大气降水的逐渐加入.因此,塘上铅锌矿床深部可能具有进一步寻找斑岩型矿化的潜力.

    成矿流体H-O同位素塘上铅锌矿床斑岩型矿化武夷山成矿带

    《矿产勘查》杂志欢迎投稿、欢迎订阅、欢迎刊登广告

    1166页

    鲁西地区BIF型铁矿床控矿规律及找矿前景

    郝兴中王巧云智云宝朱学强...
    1167-1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鲁西地区是中国东部重要的铁矿集区,其中BIF型铁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本文通过梳理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地球物理特征及该类型铁矿床时空分布特征,并综合研究其赋矿地层特征的基础上,对该类型铁矿床地层赋矿规律、构造控矿规律、岩浆岩控矿规律和物探异常示矿规律进行深入剖析.研究表明该区BIF型铁矿成矿时代为新太古代,且具有多个铁矿赋矿层位,其中泰山岩群雁翎关组、山草峪组、柳杭组和济宁岩群颜店组均为主要赋矿层位;该类型铁矿构造控矿特征明显,尤以向形构造处铁矿富集现象最为显著;岩浆岩活动对该类型铁矿具有早期提供成矿物质来源和晚期进行矿体改造的作用;物探异常(如重磁异常)对于该类型铁矿勘查具有明显的指示作用.并在区内圈定了沂源县韩旺、苍峄铁矿带、东平—汶上、济宁市北等20处铁矿找矿靶区,表明鲁西地区BIF型铁矿勘查潜力巨大;研究表明该类型铁矿勘查方向在其已有矿床深部和边部进行勘查开发仍是首选地段,在隐伏区和低缓异常区利用深部钻孔进行勘查并开辟新的找矿空间是鲁西地区今后BIF型铁矿勘查工作的重要方向.

    BIF型铁矿床控矿规律找矿前景鲁西山东省

    广西金龙堆积铝土矿质量-粒级分布规律与勘查意义

    韦访谢振朝覃瑞才宫研...
    1176-1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桂西地区堆积铝土矿矿石质量与粒级大小密切相关,本文统计金龙地区堆积铝土矿不同粒级主要成分Al2O3、Fe2O3、SiO2、灼失量、铝硅比(Al/Si)及含矿率分布特征,分析表明:(1)Al2O3、Fe2O3含量均随矿石粒级的变化而变化,前者随粒级的变小而减少,更细粒级(0.1~1cm)流失加剧;后者随粒级的变小而增多,并随粒级的减少表现出更强劲的富集态势.(2)矿石粒径由>3 cm到1~3 cm的变小过程中,SiO2大量流失,但小于1 cm粒径的矿石在自然条件下并不利于硅的流失,反而表现为硅的相对富集.(3)矿石粒级以>3 cm为主,<3 cm粒径矿石含矿率多数未达工业边界含矿率(≥200 ㎏/m3)要求.(4)资源量估算中确定单工程有(无)矿时应优先考虑Al2O3含量,其次为铝硅比(Al/Si),再次为含矿率.(5)Al2O3含量、铝硅比(Al/Si)与矿石粒级密切相关,在普查找矿阶段或勘查区仅有部分粒级净矿石质量达到工业要求时应严格分粒级采样分析,最大限度地圈定工业矿体,避免工业矿体低品位化或漏矿.

    粒级含矿率资源量估算金龙广西

    黑龙江省二龙山地区航放航磁特征及其金矿床找矿前景

    汪哲杨金政张文峰祁程...
    1185-1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龙江省二龙山地区地处嫩江大断裂北西侧、龙江隆起带西南缘,该区已发现多个金矿点.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利用最新的高精度航放航磁测量数据,研究了黑龙江省二龙山地区金矿床航磁航放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认为二龙山地区岩金矿床多发育于花岗岩韧性剪切带及构造破碎带中,在航放场上多位于钍高值区(含量一般为10~12 μg/g),在航磁上呈平缓的负磁异常特征(幅值一般为-150~-50 nT),总体上具有明显的"低磁、低钾、高钍"特征,同时钍钾比、钍增量均有较好的反映.研究成果可为本区快速寻找金矿提供找矿线索,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也为该区及周边地区实现快速找矿突破提供了依据.

    航放异常航磁异常金矿床二龙山地区

    激发极化法在黔西北丫都铅锌矿床勘查中的应用

    黄凯邓耀辉农观海蒋海民...
    1195-1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丫都矿床位于丫都—蟒洞断裂中段,长期作为贵州省重要的铅锌矿产地,目前已经在F1下盘累计发现铅锌矿体10个,但是经过多年开采,目前地下400 m以上范围内资源已经枯竭.猪拱塘超大型铅锌矿的发现,证实了丫都—蟒洞断裂带500~900 m的深部具有形成大型矿体的地质条件.丫都铅锌矿外围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但是深部地质情况复杂,通过地表地质情况无法推测深部地质,如何快速圈定靶区和设计钻孔,物探工作必不可少.激发极化法是寻找金属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极电中梯测量可以有效缩小勘查的靶区,但是无法提供异常的地下空间展布;对称四极测深对500 m以浅的异常定位清晰,但是对深部较小异常的识别度不高,三极测深具有效率高、分辨率高和勘探深度大的优点,但是B极(∞极)施工要求较高.本文通过在丫都矿区外围开展激电中梯测量、对称四极测深和三极测深多装置探测工作显示,激电中梯测量获得11个异常,其中强异常5个,弱异常6个,对称四极测深和三极测深的结果乘以地区经验系数0.41后,与钻孔结果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激电多装置联合探测在本区隐伏铅锌矿体的勘查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在黔西北地区开展此类找矿工作值得进一步试验和推广.

    激发极化法铅锌矿床激电中梯对称四极测深三极测深

    花岗岩Sn-W-Nb-Ta-Rb-Cs-Li成矿作用的研究方法——以滇西南大同山稀土矿区土壤化探异常查证为例

    顾光明李杭严城民周家喜...
    1204-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滇西南大同山稀土矿区位于临沧花岗岩中南段,基岩主要为三叠纪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属"S"型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环境.临沧花岗岩分布区为Sn、W、Bi、B、Li、Rb、Cs、Pb、As、Sb高丰度区,在矿区内La-Y-Nb组合异常,但未进行检查.在矿区1∶50 000土壤地球化学调查中,圈定了16个综合异常.异常查证中,在13个综合异常区的半风化—微风化花岗岩中共采集19件化学分析样,分析了与综合异常相关的7种元素(Sn、W、Nb、Ta、Rb、Cs、Li).本研究中总结了4种方法:(1)经岩石类型分析数值比较,除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ηγcT)与Cs2O矿化有较密切关系外,其他岩石类型与矿化无明显关系;(2)通过样品分析数值比较,将样品划分为矿化元素、矿化程度不同的4种类型;(3)通过矿化系数分析,矿区可能存在Sn-W矿化、Rb-Cs矿化;(4)通过成矿系数分析,矿种的平均成矿系数由大至小为Rb2O(0.6929)→Nb2O5(0.1445)→Cs2O(0.0626)→Ta2O5(0.0378)→WO3(0.0195)→Sn(0.0101)→Li2O(0.0098).这4种研究方法对研究临沧花岗岩的成矿作用、进行成矿预测有较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地质背景相似的地区寻找相似矿种,也可借鉴本文提出的研究方法.

    花岗岩Sn-W-Nb-Ta-Rb-Cs-Li分析数值比较矿化系数分析成矿系数分析大同山稀土矿床

    基于成矿构造圈定的柴北缘双口山荒漠景观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徐永利郑有业许荣科蒙守锋...
    1215-1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部分的热液矿床受断裂构造控制,但是基于成矿构造圈定地球化学异常的方法应用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柴北缘双口山地区位于青海最重要的柴达木盆地北缘金铅锌银铅锌成矿带上,但该区内广泛分布有荒漠、戈壁等景观,且遭受风成沙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诸多地质异常信息被削弱或掩盖,对地质找矿工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干扰.针对双口山地区独特的地貌特征及成矿背景,基于成矿构造地球化学方法,对该地区其HS-9-5异常地段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数据处理,快速优选出了有利地段,经验证发现了多条金矿(化)体.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构造圈定地球化学异常的方法在构造活动强烈或在明显受构造控制的矿床的勘查工作中效果较佳,是一种值得进一步推广的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本文主要简述其勘查过程及效果,为下一步研究区及相似景观区的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柴北缘双口山荒漠戈壁金矿构造地球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