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亚太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亚太教育
亚太教育
亚太教育/Journal Asia Pacific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陈思
    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国各地高职院校已经非常的普及,高职院校中的学生管理工作是职业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建议.

    高职学生工作教育

    微信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的实证研究

    黄嘉敏
    234-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具有重大意义.在微信时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受到冲击,探索微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情况,有利于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效果.本文采取实证研究的方式,展示高职院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情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院校大学生微信实证

    当前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

    段凯思冯虹
    236-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城乡区域经济差距悬殊、户籍、教育、医疗等制度改革的缺陷和滞后形成了独特的农民工问题,这是产生留守儿童的主要因素.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现多从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角度以量化手段针对留守儿童学习、身体和心理健康、情感、人身安全、人格性格养成和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开展研究,而关于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方面研究较少且多是浅尝即止,对当前几种应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近乎空白.本文从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角度出发,对当前的寄宿制学校、托管中心、农民工子弟学校等几种教育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以寻求留守儿童管理缺陷的破局之策.

    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寄宿制代理家长

    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特点分析及培养措施——以贵州省赫章县为例

    马文燕余洋
    238-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贵州省农村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特点,并根据其幸福感特点提出相应的培养措施.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贵州省赫章县384名农村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使用SPSS20.0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贵州省赫章县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水平在性别、母亲文化程度上差异显著(P<0.05),在是否留守、年级、父亲文化程度等差异不显著.结论贵州省赫章县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水平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并受到性别、母亲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培养措施

    “互联网+”时代的高校学生工作新途径

    王娇
    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时代的高校学生工作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高校学生工作的服务者与管理者应结合实践经验探索利用互联网开展高校学生工作的新途径,以推动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发展.

    “互联网+”高校学生工作新途径

    原生家庭与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关系探究

    唐敏
    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一些与心理学相关的名词或概念逐渐出现在大众生活中.“原生家庭”即为其中之一.本文拟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探究原生家庭与高职学生心理问题之间的联系,为促进高职学生养成良好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为高职学生的家庭教育提出一些建议.

    原生家庭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关系

    知行合一 勇立潮头——试论发挥大学生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先锋作用

    蔡明燕
    242-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严三实”的提出,不仅对各级领导干部有重要的规范作用,而且对大学生党员干部群体也有重要的指引作用.本文试图从“三严三实”对大学生党员干部的价值内涵、大学生党员干部培养教育的重要性、学生党员干部存在“不严不实”问题、如何抓好大学生党员干部“三严三实”教育展开论述,希望大学生党员干部真正落实“严”和“实”,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严三实大学生党员干部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启示

    贺莎
    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力日益激烈,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困惑越来越多,从而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高校教育中刻不容缓的一部分.本文针对这一现象,探索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问题以及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干预措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新媒体时代大学新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与途径

    吴艳
    245,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新生随着生活、学习环境的陡然变化,媒介接触频次和信息接受量都大幅增长,成为加入媒介及信息传播中的新人群,有规划的针对大学新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具有深远意义,认识媒介,建立媒介认知,培养媒介自律意识,能帮助大学新生将媒介工作化,提高对学业和综合素养的帮助,也有助于整个信息传播环境的优化.

    大学新生媒介素养教育内容途径

    浅论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秦波刘雪平
    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分析了民族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现状,结合实际提出几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最后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各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