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园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园林
园林

毛炎

月刊

1000-0283

garden899@163.com

021-54353667

200232

上海市龙吴路899号

园林/Journal Garden
查看更多>>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宣传、普及、推广、交流园林绿化知识,为园林绿化专业工作者和广大花卉爱好者服务的科普期刊。十几年来,《园林》面向全国发行,目前已普及到全国各地,发行量稳定在每期3万余份,随着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发行量每年呈上升趋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心意凝聚与影响力释放:明代小淇园分析

    王丽方赵颖卓
    8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淇园位于江西进贤县,原园林已不可考,也未见学界研究.通过对两篇明代园记的研究,展示了明代一座公共园林及对当地人文影响的细密有趣的传递过程.研究结果主要有三方面:(1)描述和呈现园林的先后场景.(2)探究园记隐含的人文信息,推演在几十年时间中,三组不同人物围绕此园的所思、行为及交错影响.(3)追索文中有趣的营造局部.通过对两篇园记的深研,完成建筑学的重构及人文信息的分析.

    明代园林园记公共园林玉版居福胜寺小淇园

    2025年《园林》学刊专题征稿

    87页

    摩崖书法景观营建特征、感知体验与保护传承研究进展

    苏彧弘龙红蒋雨辰毛华松...
    8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摩崖书法景观作为刻在山崖、石壁上用于铭功、记事等的文字类摩崖石刻,是自然环境与人文艺术完美融合的杰出范例.理清摩崖书法景观已有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是书法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理论支持之一.基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的文献数据,以"书法景观""摩崖书法景观""摩崖石刻"为主题,结合CiteSpace对现有文献进行分析,相关研究进展主要有:(1)在概念内涵上,摩崖书法景观因其在营建上的特殊性和审美感知上的差异性,已逐步成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2)在研究内容上,摩崖书法景观已从书法文本解读、书法艺术鉴赏等,向空间择址、景观组织、镌刻形式等营建经验以及空间限定下游客主体感知等主题拓展;(3)在保护传承上,摩崖书法景观的保护范围扩大到周边整体环境、人文和自然因素协同作用的组织序列及观赏细节设计,为保护传承摩崖书法景观这一独特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支持.据此,提出对摩崖书法景观后续传承营建的三点建议:(1)在注重摩崖地貌空间差异的基础上建立摩崖书法景观空间分类标准;(2)通过空间布局和书法特性提升游客感知;(3)总结摩崖书法景观多类型的营建经验,旨在推进摩崖书法景观传承营建的理论发展.

    摩崖书法景观概念辨析营建布局感知体验保护传承

    破局同质化:园林文创产品的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路径

    李天志王璐琳
    97-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园林文创产品是以园林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创新创造为核心,具备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的特殊商品.当前,园林文创产品的同质化现象日渐突显,不仅限制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该现象反映出创新应用受限、创新方式落后和创新易被仿制等困境,亟待破局.园林管理单位应以"文"为源头,以"创"为灵魂,将园林文化资源作为创新资源并加以充分挖掘与利用,加强叙事性创新、功能性创新和高水平创新,从而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赢得消费者的情感认同、体验认同和价值认同.在保护创新成果方面,需综合运用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保护路径,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的保护体系,为园林文创产品取得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园林文化创意创新知识产权保护路径

    基于城市历史景观的独库公路多元价值保护与韧性管理模式研究

    陈彦祺任云英赵妮娜
    105-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独库公路文化景观廊道,作为天山中段国家公园潜力区的核心纽带,具有不可估量的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价值,也是解决跨区域性核心区与缓冲区之间文化断裂问题的关键.城市历史景观是强调对于区域环境活态性、整体性、再生性的遗产管理范式,旨在促进发展中寻求保护的双重目标.线性遗产空间的复合属性正是韧性保护的核心要点,以独库公路遗产廊道为研究对象,基于沿线资源现状问题,对独库公路全段的景观特征认知及遗产要素进行定位识别,分段关联性分析不同时期演变层积出的文化多样性发展过程;从宏观格局到中观形态再到微观场域进行分级保护管理,通过联动路域的遗产地、自然保护地、特色景观节点、停车点等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构建线性遗产空间网络,以便坚实城市历史景观方法的应用与落位;最后,以独库自然—文化遗产基因库的建设实践为基础,将遗产廊道的全要素价值载体分级厘清,利用"生态韧性—文化韧性—管理韧性—消费韧性"的动态管理策略,实现活化利用交旅基底、盘活区域文旅资源、赋能沿线产旅路径的多元协同保护模式.研究成果以期推进独库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与韧性发展,并为同类研究提供借鉴.

    城市历史景观线性遗产空间独库公路文化景观廊道区域旅游规划韧性保护模式

    福州福道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评估

    王梦琪王婷顾嘉楠张春英...
    114-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森林步道以自然森林环境为依托,为城市居民提供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和价值,其构建对增进公众福祉具有重要意义,但现阶段的研究鲜少关注其所在区域的生态效益.突破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在森林、湿地、城市公园等尺度的研究,以福建福州福道为例,设置福道两侧各40~60 m范围内为研究区域,结合社交媒体等网络文本数据,运用SolVES模型评估其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并探讨其社会价值与环境变量的关系.结果显示:(1)福道9种社会价值类型最大价值指数(M-VI)从高到低排序为美学价值>娱乐价值>疗愈价值>精神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未来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2)与出入口的距离、与福道的距离对该区域社会价值影响最大,小品、建设用地、水体、森林对于社会价值有较大影响.(3)经检验,SolVES模型对于城市森林步道景观空间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的评估具有很好的性能,评估结果准确可靠.可为城市森林步道的社会价值提升提供建议,进一步推动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在空间层面的丰富性和多元化.

    城市森林步道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SolVES模型福州福道

    上海市家庭园艺消费现状与需求偏好研究

    耿荷芳张彦婷奉树成
    124-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和市民身心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城市居民利用园艺植物和技术改善生活环境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以上海市的家庭园艺现状为基础,通过网络公开问卷调查,对家庭园艺消费现状和市民园艺需求偏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市民对家庭园艺的兴趣浓厚、参与程度高,园艺消费已成为上海市民的日常消费,"个人喜爱"和"美化家庭观赏环境"是最主要的消费原因;(2)观赏性强的植物和鲜切花占据重要的市场地位,园艺产品质量是消费者最在意的因素;(3)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和家庭年收入等人口学因素会影响家庭园艺的参与程度,而家庭园艺的参与程度与需求偏好显著相关.针对市民对园艺产品的消费现状和需求偏好,本研究从新优品种的培育、园艺产品的品质提升、供应结构和途径的优化,以及家庭园艺的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为家庭园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家庭园艺园艺产品消费现状需求偏好对策

    多源数据视角下生态修复与气候变化对渤海湾北岸典型盐碱化地生态系统韧性影响研究

    刘家霖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滨海盐碱地(包括滩涂和盐碱土)作为海陆交错的重要生态过渡区和储备地,在维护中国东部沿海区域的生态环境平衡和保护农业生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以渤海湾北岸典型的盐碱化地块为案例,基于多源地面观测数据,总结土壤本底状况和盐碱化情况,并量化人工生态修复和气候变化对该地块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的土壤盐碱化程度偏高,其中碱化土壤主要分布在陆地,盐碱化土壤则主要分布在近海区域.通过整合多源遥感数据、数字高程模型、再分析气候数据、国际土壤分层数据和土壤盐碱预测数据等,构建丰富的地球观测数据集,显示出对滨海盐碱地生态系统韧性评估具有潜在应用价值.进一步分析显示,该地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受到土地利用变化历史和气候变化进程的协同调控.过去40年中多次土地覆盖和利用类型的显著变化明显削弱了该地块的植被生态系统韧性,导致近年开展的生态修复工程效果有限.此表现为修复后的植被呈中等丰度的灌草丛为主(NDVI约0.64),而未修复前则为高丰度植被状态(NDVI约0.74).与此同时,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极端气候事件(如洪涝和干旱)显著削弱了人工修复植被的生存能力(NDVI降至0.30),进而延缓了该地块的自然恢复进程.研究结果为滨海盐碱地的科学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滨海湿地盐碱地对地观测数据生态修复生态质量

    氨水对城市绿地重大入侵害虫红火蚁的熏蒸毒力测定

    邓杰夫梁铭荣李平东苟军...
    137-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火蚁是一种全球性的入侵害虫.化学药剂是目前防控红火蚁的主要手段,但大部分化学药剂都不能用于防控城市绿地、有机农场等生态敏感区内的红火蚁.氨是自然界中最简单的氢化物,对城市绿化环境较为友好.为筛选可在城市绿地中使用的红火蚁绿色非化学防控药剂,结合室内和野外试验评估了氨水对红火蚁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氨水在中高浓度下对红火蚁有较高毒性.在室内条件熏蒸下,15.81 mg/L氨处理24 h后,工蚁校正死亡率为100%,雄性生殖蚁校正死亡率为87.07%,雌性生殖蚁校正死亡率为97.41%;17.56 mg/L氨处理24h后,雄性生殖蚁与雌性生殖蚁校正死亡率均能达到99.14%.在相对中高浓度下,雄性生殖蚁与雌性生殖蚁对氨水熏蒸毒性的耐受度显著高于工蚁.野外试验表明,经24.59 g/L氨水处理灌巢后14 d,蚁巢防治效果达到60.83%,工蚁防治效果达到54.36%.研究结果为在城市绿地生境中利用氨水防控红火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红火蚁氨水熏蒸毒力测定城市绿地非化学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