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园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园林
园林

毛炎

月刊

1000-0283

garden899@163.com

021-54353667

200232

上海市龙吴路899号

园林/Journal Garden
查看更多>>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宣传、普及、推广、交流园林绿化知识,为园林绿化专业工作者和广大花卉爱好者服务的科普期刊。十几年来,《园林》面向全国发行,目前已普及到全国各地,发行量稳定在每期3万余份,随着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发行量每年呈上升趋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韧性视角下的绿色基础设施

    张浪
    2-3页

    从模型到应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乡村生态修复规划工具研究

    董楠楠王怡琪Harald ZeppLars Gruenhagen...
    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背景下,具有多种功能和服务价值的乡村生态空间成为当下国际生态规划研究与合作的关注热点之一.为实现乡村生态空间的精准管理与规划,中德双方围绕联合课题"生态系统服务概念在德国鲁尔与中国大都市区韧性发展模式下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应用"进行了深入探索.在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识别了生物群落类型,并基于调节、供给、文化三大生态系统服务类型,选取了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权衡的指标和对应权重,构建了乡村生态空间规划场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测模型.以上海市水库村为例,运用该课题的评测模型,初步评估了典型乡村生态规划场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后,从应用尺度、研究范围以及操作流程三个方面总结了该评测模型的优化方向.

    乡村生态修复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权衡决策辅助工具

    布达佩斯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脉络、框架与启示

    戴代新张湉Albert Fekete
    1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十年来,匈牙利逐步完成了城市规划体系的根本性改革,并将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纳入城市规划体系.布达佩斯绿色资源禀赋较高,但资源分配极不均匀,构建绿色基础设施面临着多种多样的挑战与机遇,在此方面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解析绿色基础设施概念内涵,梳理布达佩斯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发展脉络,并对其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从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对现有绿色空间及自然资源的调查分析与分类、面向五大目标的规划框架、基于"政府—多方协同—公众参与"权利分配模式的实施管理.从规划框架与内容、实施方案与保障体系三个方面为中国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提出建议.

    风景园林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框架实施管理布达佩斯

    基于生态系统的防灾减灾(Eco-DRR)在日本的经验与启示

    王闻谢于松赖文波
    2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生态系统的防灾减灾(Eco-DRR)策略是当前日本灾害应对实施中被广泛提及和运用的概念.研究系统性地探讨了Eco-DRR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日本防灾减灾研究实践中的发展历程.同时,阐述了Eco-DRR的三大举措:抑制危险自然现象的发生,避免风险暴露性,减少脆弱性,并分别列举了相关地方案例.归纳并总结了Eco-DRR在日本防灾减灾工作和生态系统保护中的推行体制和研究方向,明确了Eco-DRR在实际案例中的可操作性.最后,针对中国当前对于Eco-DRR概念的运用与实践现状,提出开展对各地传统Eco-DRR智慧的调研和整理,在政策体系构建中引入Eco-DRR概念并鼓励多方参与,学术研究中注重跨学科交流等三个方面的建议.

    基于生态系统防灾减灾气候变化应对策略生物多样性多方协作传统智慧

    征稿启事

    32,59,130页

    中埃两国垂直绿化研究的比较回顾

    Mohamed Elsadek董楠楠李屹楠陈芃序...
    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垂直绿化作为改善人类生活境域、优化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城市精神文明的重要象征.中国和埃及两个文明古国既是垂直绿化的发源地,也是现代垂直绿化的实践者和先行者,研究综述了2010-2023年间两国在该主题研究的进展.垂直绿化具有跨学科研究的特点,包括能源效率、碳减排、感知和恢复、户外热舒适性和生态影响等几个方面.中埃两国的研究主要关注应对城市问题的挑战,内容从节能减排、提高公众福祉到可持续发展.同时,在面临日益严峻的城市环境问题时,垂直绿化还是延展绿色空间、增强生态系统韧性、维护生态平衡的有效对策.加强两国交流可以为跨学科、跨国家解决各自面临的问题提供技术路径.

    垂直绿化绿色立面绿色墙中国埃及

    安第斯山脉的绿色基础设施:高山人居的合作性景观设计策略

    Monica Rivera-Mu?oz唐敏
    4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绿色基础设施"为核心概念,剖析了拉丁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地区的城市化不同历史进程中孕育出的传统绿色基础设施要素和体系.以秘鲁卡奇河流域的阿亚库乔的城乡结合区域为例,具体展现了在气候变化和政府规划职能不完全的情况下,当代高山人居需要基于传统智慧、与社区内外的多主体联动,在知识生产和转化过程中进行多维合作,才能推动绿色基础设施体系成型和运作,以应对人地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挑战.分析指出,绿色基础设施与高山聚落的空间社会文化密不可分.借助《安第斯城市化》项目,探讨了宏观流域、中观城乡一体化和微观社区尺度各自对应但相互耦合的的三种景观设计策略.上述设计研究和景观策略在安第斯山脉语境中展现了绿色基础设施的多样构成、综合作用和合作意义,并为中国的绿色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高山城市主义非正规社区城乡一体化合作生产的公共空间拉美城市测度绿色基础设施

    联合国视角下的国际景观治理实践框架研究

    任婧José Chong李宜钢
    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国际景观治理、管理及相关技术解决方案的系统化运作角度出发,综述了联合国人居署(UN-Habitat)、环境署(UNEP)、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与开发计划署(UNDP)等国际组织的工作实践和最新成果,目的在于为景观治理的本土化实践提供国际宏观视角和经验基础.同时,通过成果解读总结了各组织的工作特点、对景观治理的理解,指出了跨领域协同工作上的不足.主张在景观干预过程中整合生态—社会—经济维度,以促进治理、管理、空间实践、数据科学和金融5个板块的协同发展,并建议中国机构在景观治理领域加强数据协作、提高景观管理战略性、克服语言体系差异、深化国际合作,从而有效参与到全球生态治理中.

    景观治理景观管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联合国国际合作

    基于PRISMA的国内外城市公园质量评价工具研究进展

    陈硕蕾黄宬熹王崇骁邱冰...
    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提升人居环境品质的重要公共空间类型,公园质量评价研究在城市更新的发展模式下愈发受到关注,相关研究在国际上也持续保持热度.基于PRISMA法,系统研究6 512篇中英文献,分析国内外城市公园质量评价工具的研究进展.目前国外该领域研究发展已较成熟,并形成一定范式的系列评价工具;国内虽未形成系统性评价工具,但近年来相关研究发展迅速且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研究经验.然而,现行国外公园质量评价工具的范式特征一定程度上固化了该领域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在城市公共空间研究基础上,国内公园质量评价研究的视角和方法较国外更多元和先进.因此,建议在汲取国外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内丰富的实践成果和跨学科方法创新,发展符合国内需求的公园质量智能评价工具,推动人居环境质量的精细化科学升级.

    风景园林城市公园质量评价工具PRISMA城市更新

    文化景观视角下的历史公园风貌演化研究进展及趋势

    李旭芳周向频吴怡婧翁飞帆...
    6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乡遗产保护的矛盾从扩张性开发对建成环境的蚕食转向存量更新对遗产价值延续的冲击,历史公园作为建成文化景观遗产,其风貌演化见证了近百年来城市公园从传统向近现代的转型.但由于历史公园存续时间较长,存在不同时期的功能叠加,其完整性及真实性已受损,正在面临历史风貌特征破碎、遗产价值认知不清等严峻挑战.因此历史公园的风貌演化特征及机制是什么以及如何评估历史公园的文化景观遗产价值成为关键议题.借助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工具,择取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CNKI数据库中2000-2023年的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首先通过发文量、关键词、机构合作网络等图谱梳理研究热点及趋势,而后针对其文化景观视角下的特征识别、风貌演化、价值认知及评估等研究展开探讨.结果表明:(1)相关政策的颁发对研究动态具有明显的引导作用;(2)微观层面的物质研究正在被宏观的层积性动态演进所取代;(3)研究方法由文献考古拓展到数字信息、地理空间等多维可视信息技术的应用.由此明晰历史公园在由静态物质保护向价值认知转向过程中存在的研究不足,以期为历史公园的活态保护更新、城乡遗产的可持续演进提供参考.

    风景园林历史公园文化景观风貌演化遗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