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章也

月刊

1672-8610

ywxk@imnu.edu.cn

0471-4393040

010022

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81号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Journal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learni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美陶瓷公司英文简介体裁对比分析

    吴春明张佳敏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对中美陶瓷公司英文简介的体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与美国陶瓷公司简介相比,中国陶瓷公司简介话步结构更为固定,风格更僵硬,语篇更长,用词更为正式和笼统。另外,中国陶瓷公司倾向于用公司名称指代自己,而美国陶瓷公司在简介中经常使用人称代词。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国陶瓷公司简介的交际目的,中国公司应该简化其简介,用词更精确,多使用人称代词,并采用以读者为中心的写作策略来拉近公司与读者的距离。

    陶瓷公司简介体裁分析语步结构语言特征

    英语反谚语的模因论阐释

    石岩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语反谚语是英语谚语的一种变体形式。跟英语谚语一样,它们在英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鲜有研究关注英语反谚语是如何生成与演变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模因论的角度对其进行定性的分析。研究表明,英语反谚语模因可以通过纵组合替换、缩略、合并、置换、同音同形异义词变化、同构类推等方式得到复制与传播。

    英语反谚语模因复制传播

    英语成语的色彩意义及表达方式

    单岩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心理、情感、社会文化及修辞手法等层面剖析附加在英语成语主体意义之上的色彩意义及其表达方式,以增强学习者对英语成语的整体理解与灵活运用能力。

    成语主体意义色彩意义

    越南语四音格词的文化内涵阐释——以动物类、人体部位类、颜色类四音格词为例

    许瑞娟张玉婷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越南语四音格词内容丰富、数量庞大、涉及面广、种类繁多,在越南语词汇中占有相当比例。本文选取动物类、人体部位类以及颜色类四音格词进行分类研究,阐释了越南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揭示越南文化内涵。该研究一方面有助于越南语学习者对越南语四音格词的理解把握,另一方面有助于越南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越语四音格词中所蕴含的越南文化内涵。

    越南语四音格词越南文化动物词人体部位词颜色词

    中日对比语言学视角下的认知研究

    高立伟姜茉然陈君
    14-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认知能力是人类知识的根本,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的特点是把人们的日常经验看成是语言使用的基础,着重阐释语言和一般认知能力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以汉语和日语的对比研究为基础,以日语构造文法为切入点,结合认知语言学理论,系统深入探讨其语言构造并力求切实应用到实际语法运用与教学中。达到日语爱好者通过与母语对比,更加形象生动了解日语深层构造的目的。

    中日对比日语构造文法认知语言学

    日语自动词和他动词误用

    李琴李晓英张雪梅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语动词按性质可分为自动词(不及物动词),他动词(及物动词)。但比汉语、英语里的及物、不及物动词略显得复杂。自他动词分形态上对应的自他成对动词(词干即汉语读音部分相同,词尾即送假名不同),还有一部分形态相同意义不同的自他两用动词。本文对自他动词的含义,具有被动意义的自动词和他动词被动态的关系,自他动词和被动态、使役态、可能态的关系进行说明,旨在减少日语学习者对自他动词的误用。

    自他成对动词自动词他动词被动态使役态

    现代英语中形容词转换动词的研究

    李丹
    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转换法是英语的重要构词法之一。研究英语转换法构成的单词,有助于了解这类词汇的构词理据、特点、发展和使用现状。一直以来,对由形容词转换成的动词的研究相对匮乏,现有研究又多以描述的方式或仅从认知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缺乏时效性和充分性。本文对朗文当代词典中所有兼有形容词和动词两种词类的单词进行分析,并从历时研究的角度,运用牛津和词源词典,找出形转动转换词,借助美国当代语料库(COCA),对此类转换词的特点、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转换法形转动词源语料库

    从顺应理论的角度看语码转换

    李琛
    23-2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顺应理论认为人们在对话中根据社会习俗和语言现实进行语码转换。通过恰当的语码转换,人们试图在交际中避免尴尬,并且能用更恰当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语码转换顺应理论社会习俗语言现实

    无奈与崛起:一则"亚投行"政治漫画的多模态隐喻转喻机制解构

    陈俊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隐喻和转喻都是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它们存在于多模态语篇中。政治漫画类属视觉模态语篇或多模态语篇,对政治漫画中文字模态和图片模态所构建的多模态隐喻转喻进行解读,可以使读者或观看者识解漫画创作者的创作意图、所要传递的思想、立场、观点和情感。

    多模态语篇多模态隐喻多模态转喻政治漫画"亚投行"

    语言交际中的"预设"现象:篇章语言学视角

    高莉
    28-2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预设"常常被定义为发话者在说出某个特定的句子时所作的假设,即说话者为保证句子或语段的适宜性而必须满足的前提。这一现象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语言交际中,听话人对话语意义不同程度的推导其实就是在解读话语的"预设"。本文从德语篇章语言学的视角出发,依据德国语言学家Linke/Nussbaumer/Portmann对预设的相关论述,提出预设是建构篇章连贯的前提,也是篇章理解的前提,并将预设分为语用预设和语言符合预设。篇章语言学视角下讨论"预设",大家所关注的是语用者的认知能力,主要是其所具备的语言外知识是如何在建构篇章连贯中产生作用。

    语用预设语言符号预设篇章连贯篇章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