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学刊
语文学刊

章也

半月刊

1672-8610

ywxk@imnu.edu.cn;1339808298@qq.com

0471-4393040

010022

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81号 内蒙古师范大学《语文学刊》编辑部

语文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CHSSCD
查看更多>>为高师函授中文专业教学与科研服务,为广大自觉青年,大中专院校师生及中学语文教师提供学 习与参考资料。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元代正一派道士的文人化现象及其文学史意义

    王亚伟
    9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代南北混一之后,文坛涌现出大批高度文人化的正一派道士.他们擅诗能文,兼通多艺,成为元代作家队伍中的重要一支.究其原因,主要与道教正一派的人才培养、乱世文人的人生抉择、正一派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有密切关系.他们融入元代文坛,与文坛大家名流酬赠唱和,积极参与文学活动,创作了大量高水平的诗文作品,为元代诗文留下了道教文化印记,促进了元代南北文学的交融.研究他们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活动,对于元代文学史的构建和书写具有重要意义.

    元代文学道士诗人正一派道教文人化

    各民族融合交流视域下的元代笔记文献研究——以徐大焯《烬余录》为例

    李春辉
    104-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烬余录》版本流传情况和对其序跋、文本内容的研究,本文认为《烬余录》的作者既非元徐大焯也非明清之间的李模,极有可能是清光绪年间具有反清思想的文人伪作.但《烬余录》作为伪书,在编撰中又吸取多方面的前人笔记,因此在记录各民族从分裂到走向统一期间的乱离和苦难,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又不可避免有夸大之嫌和遗民发泄不满的成分.编撰者反清的现实需求,造成内容真假参半,需要我们甄别.宋金元时期的战争使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权格局实现了空前的统一,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来看,元的统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另一方面,《烬余录》中也有一些记载,表现了战乱期间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历史的趋势,从分裂走向统一是宋辽金元这一历史时期的主题,民族之间的战争也为各民族的进一步的交往交流交融创造了条件.

    《烬余录》徐大焯伪书

    《戴石屏诗话》辑编

    张继定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诗论、诗话和论诗诗这三个诗学术语概念的界定,学界并不统一,吴文治主编的《宋诗话全编·凡例》将论诗诗、诗歌评点等均归入诗话的范畴,吴先生称之为广义的诗话,与学界通常对诗话的理解有较大的区别.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宋诗话全编》某些新编诗话,特别是《戴复古诗话》,不仅遗漏了戴氏多则诗话,而且也存在着较多知识性差错和文字失校的问题.鉴于此,笔者特辑编《戴石屏诗话》予以补正(按:未列入论诗诗).题名《戴石屏诗话》,意在有别于《宋诗话全编·戴复古诗话》,"石屏"乃戴复古之自号也.

    戴复古《戴石屏诗话》诗话论诗诗辑编

    内蒙古图书馆所藏蒙古文《唐朝粉妆楼》研究

    香梅聚宝
    116-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蒙古图书馆今藏蒙古文抄本"tang ulus-un fun juwang leo bičig"是传世《粉妆楼全传》诸多蒙古文译本中少有的全译本.据此本与《粉妆楼全传》诸汉文版本间的文本关系,其所依底本可能是汉文原著十卷本之京都东泰山房刊本一系.该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读者主体性思想,对读者文化背景、审美情趣、表达习惯给予了充分的关照,将这部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成功地译介到了蒙古族读者当中.内蒙古图书馆所藏蒙古文《唐朝粉妆楼》不仅是蒙古族翻译文学研究的重要史料,而且对汉文说唐历史演义小说的传播和影响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唐朝粉妆楼》蒙古文底本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