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雷寒

月刊

2095-1485

zhyxjyts@126.com

023-68485014

400016

重庆市渝中区医学院路1号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 Research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刊名《医学教育探索》,是医学教育专业期刊,杂志主要反映国内外最新医学教育动态、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医学领域内的社会、心理、伦理和法律等内容。传播医学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引导学术研究,促进医学人才的培养,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作者、读者遍及我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欧洲的部分地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医学整合课程——《分子医学》的建设和实践

    苏刚张雪燕李培强郝春燕...
    250-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整合课程团队以"分子与细胞"为核心,围绕生命分子的传递规律,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整合《医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构建新的《分子医学》整合课程。课程团队通过重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积极探索和实践医学整合模式。在建立线上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探究适应于《分子医学》模块的多元化授课方法和评价体系,并对课程建设中的问题展开讨论。

    医学整合课程《分子医学》课程重构

    标准化患者模拟联合OSCE模式用于临床本科生带教的价值

    王琦章婧郑玲玲刘骙...
    256-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标准化患者模拟联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模式用于临床本科生带教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医院实习的114名医学类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学生分为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57)。招募其他本科生作为标准化患者并进行培训;观察组学生进行标准化患者模拟教学,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教学方式;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试题并制定统一评分标准,采取OSCE模式对两组进行考核。记录两组患者理论成绩、接诊病史成绩、人文沟通成绩、康复思维成绩、实践技能成绩、总成绩、观察组57名本科生对标准化患者模拟的评价和114名本科生对OSCE模式的评价。选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 两组教学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接诊病史成绩、人文沟通成绩、康复思维成绩、实践技能成绩均比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理论成绩无明显差异(P>0。05)。教学前,两组总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两组总成绩均有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成绩提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所有本科生都认为标准化患者模拟教学使自身有所提升,并且89。47%的本科生认为标准化患者模拟值得在康复治疗专业的教学中推广;大部分本科生都认为OSCE模式比传统书面考试更能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且能提升本科生的沟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本科生优质的康复思维、能改变学生偏重与理论学习的倾向;并有91。23%的本科生认为OSCE模式值得在康复治疗专业的课程中推广。结论 标准化患者模拟联合OSCE模式有利于提升本科生的综合成绩,有利于提升本科生的沟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本科生优质的康复思维,可以在临床本科生带教中推广。

    标准化患者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康复治疗专业临床实习教学改革

    基于SPOC的混合式情景模拟教学在儿童口腔医学本科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张彩娣王琪汪璐璐
    261-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SPOC)的混合式情景模拟教学在儿童口腔医学本科生临床教学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口腔科实习的口腔医学专业学员44人,其中2020年1月至12月实习的23名学员为对照组,2021年1月至12月实习的21名学员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试验组采用基于SPOC的混合式情景模拟教学。实习期结束常规组织出科考核,比较两组学员的医患沟通能力、规范化操作、患儿家长满意度及学员满意度评分。应用SPSS 20。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试验组学员医患沟通能力和规范化操作评分分别为(88。40±2。22)分和(86。67±2。6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2。83±2。09)分和(82。26±4。3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在医患沟通能力方面试验组提升更加明显;试验组患儿家长满意度[(20。71±0。85)分]及学员满意度[(20。57±0。66)分]均高于对照组[(18。85±1。73)分和(17。37±0。9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SPOC的混合式情景模拟教学可有效提高儿童口腔医学本科生临床教学的质量,尤其在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方面更具有优势。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混合式情景模拟教学儿童口腔医学临床教学

    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临床医学见习教学同质化管理评价标准的研究

    贾维慧陈峰仲华尹崇高...
    266-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基于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临床医学见习教学同质化管理评价体系内容。方法 查阅国内外文献并通过专家访谈拟定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20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两轮函询,采用Excel 2016和SPSS 26。0进行数据分析,通过计算判断依据(Ca)、熟悉程度(Cs)、权威系数(Cr)、Kendall's W协调系数和各项指标的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明确了基于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临床医学见习教学同质化管理评价体系具体内容及权重。结果 两轮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00%;专家的权威程度分别为0。889、0。935;熟悉系数分别为0。856、0。936;判断系数分别为0。922、0。934;协调系数分别为0。476、0。563。最终形成包含7个一级条目、21个二级条目的基于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临床医学见习教学同质化评价体系的内容框架。结论 基于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临床医学见习教学同质化管理评价体系构建过程完整、可靠,对临床医学见习教学同质化管理有指导意义,但仍需实证研究进一步验证与完善。

    国家一流专业临床医学见习教学同质化管理评价体系德尔菲法

    参与减重与代谢外科多学科诊疗在住院医师培养中的探索

    陶明魏娜李竟麟李智飞...
    271-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开展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过程中,住院医师参与减重与代谢外科MDT对其培养的促进作用。方法 从受访者背景、患者获益、医生获益和受访住院医师对MDT的认可度4个方面设计问卷,对2023年2月至10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入胃肠外科轮转并参与管理减重与代谢手术患者的48名住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参与MDT频次将住院医师分为两组(<5次组和≥5次组),5名上级医师对其评价,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间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48名住院医师均完成问卷调查,受访住院医师只有16名(33。33%)接触过减重与代谢外科相关知识,大部分受访者认为通过参加MDT能够提高专业能力(42名,87。50%)和专业英语水平(30名,62。50%)。参与MDT≥5次组22名,参与MDT<5次组26名,在内科知识[(7。42±1。09)分vs。(5。16±1。28)分]、麻醉和重症医学知识[(7。11±0。85)分vs。(4。93±0。99)分]、围手术期管理[(7。08±0。67)分vs。(4。97±1。21)分]、腹腔镜操作能力[(6。43±0。83)分vs。(4。99±0。65)分]和普外专业知识方面[(6。46±0。86)分vs。(5。87±0。51)分],参与MDT≥5次组明显优于<5次组(均P<0。05)。结论 参加减重与代谢外科MDT能够帮助住院医师快速熟悉并掌握相关知识,对提高减重与代谢外科人员储备具有重要意义。

    减重与代谢外科多学科诊疗住院医师培养

    基于器官系统的精简模块化教学在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方瑜余姗姗张倩楠邓刚...
    276-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基于器官系统的精简模块化教学在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纳入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间参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住培的医师,采用随机化1∶1的比例为分常规组(25人)和模块化组(25人),常规组采用传统标准化教学,模块化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器官系统的精简模块化教学。培训完成后通过问卷考查并比较两组学员的学习成绩、教学相关指标,同时考查带教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数据分析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模块化组学员的出科总成绩优于常规组[(93。52±0。49)vs。(84。44±0。57);t=12。02,P<0。001)]。通过对出科成绩内具体项目评分进行分析,模块化组学员在急诊理论、病史询问与书写、体格检查与操作、检查结果判读、治疗处理方面也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2、4。29、4。22、10。09、7。56,均P<0。001)。模块化组在教学相关指标方面均优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参与教学的教师均对该教学满意。结论 基于器官系统的精简模块化教学有益于住培医师在急诊科住院规范化培训,值得推广。

    器官系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块化教学

    中日临床医学专业水平测试的比较研究与启示

    刘侃于菲王振禹刘子冬...
    280-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床医学专业水平测试是我国国家医学考试中心于2020年开发,旨在检验临床专业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是否具备本阶段应具有的医学人文素养、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考试。日本自2002年开始实施了一项名为"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前联合考试"的考试,该考试的考试目的、内容形式、成绩评定等方面都与我国水平测试极为相似。本文通过分析比较中日两国的考试,认为有必要借鉴日本的经验,加快推进我国临床医学专业水平测试考试成为行业准入考试的进程;并建议医学院校持续追踪临床医学专业水平测试发展动态,充分发挥该考试在促进医学生重视临床实习方面的作用;同时督促医学院校按照岗位胜任力标准建立与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同标准的三级考试体系,不断提高育人质量。

    临床医学专业水平测试岗位胜任力医师法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中澳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生教育模式差异及启示:以格里菲斯大学为例

    刘威付玉荣伊正君
    285-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检验医学是辅助临床诊断的重要学科,临床检验诊断学的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端检验人才的关键。本研究从学位制度、课程设置、授课方式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4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与澳大利亚检验研究生教育模式之间的差异,并分别对我国检验研究生教育改革进行了探讨。借鉴教育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实行教育改革,能够提升我国检验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

    澳大利亚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