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雷寒

月刊

2095-1485

zhyxjyts@126.com

023-68485014

400016

重庆市渝中区医学院路1号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 Research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刊名《医学教育探索》,是医学教育专业期刊,杂志主要反映国内外最新医学教育动态、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医学领域内的社会、心理、伦理和法律等内容。传播医学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引导学术研究,促进医学人才的培养,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作者、读者遍及我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欧洲的部分地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十年征程 蓄力再发——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发展述评

    孟佳姜礼红王永晨
    72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3年《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开启了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建立,我国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全科住培")的实施已进入第十个春秋。十年的发展中,全科住培经历了探索发展、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发展3个阶段,目前正处于高质量发展伊始。本文将回顾全科住培工作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梳理发展脉络,坚定未来发展方向。

    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发展

    交叉学科代码在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规范化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

    杨桦付蕾曹婧文
    726-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教育管理领域中,规范使用交叉学科的代码分类体系对于规范人才培养和提高管理效率至关重要。目前,交叉学科存在"同一学科多个代码"的现象,这不利于高校研究生的规范化管理。本文聚焦于生物医学工程这一交叉学科,通过对比中美两国交叉学科代码管理的现状,从学科代码应用发展的角度深入分析交叉学科的管理规律。梳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多种代码的成因,并分析这些代码在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等环节的复杂现状。此外,还初步探讨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代码的设置和管理方案,提出了交叉学科代码分类的改进措施和规范人才培养的新设想,以提高医学教育管理的能力建设。

    交叉学科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代码招生代码学科目录规范化培养

    一院多区模式下高校附属医院临床医学本科教育管理路径探索

    蔡沁怡陆耀红谢芳艺罗莉...
    732-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院多区模式有利于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分布、提高城市整体医疗水平,同时对公立医院的一体化运营管理能力提出了高要求。高校附属医院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与高等医学教育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面对一院多区改革需同步在医疗及教育两方面完成重组调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于2021年完成临港院区整建制并入母体医院工程,至今一体同质化管理模式已颇具成效。在此过程中,临床医学本科教育管理部门梳理分析多院区教学管理与人才培育难点,旨在通过应用"同质-差异-协同"理念在多院区间形成协调互促发展的临床医学本科教育管理机制,为丰富一院多区管理实践、提升高校附属医院临床医学本科教育质量提供参考路径。

    一院多区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同质化差异化协同化

    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探索

    张懿蒋润宇常煜童商明敬...
    737-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引进和利用世界先进的教育资源,医学院校通过举办中外合作办学,建立兼具中国特色并与全球医学教育标准实质等效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提升我国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重庆医科大学与英国莱斯特大学合作举办的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切入点,提出了以管理体制、队伍建设和学生服务为三大核心指标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案,该方案为国内高校开展医学类跨境教育、促进中外合作办学提质增效提供了经验参考。

    中外合作办学临床医学教育内部质量保障

    我国现代儿科学教育的发展回顾与展望

    张璨张雨寒潘俣彤鲁利群...
    742-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当下社会背景,根据儿科学专业(学科)教育的发展历程,面对儿科学教育在"急需人才"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从政府、社会(行业)、学校的角度思考儿科学人才培养中的关键问题,从而寻找一个既能缓解对紧急人才的需求,同时又能让儿科学人才培养回归其教育本质的解决方案。希望通过深化价值引领,突出儿童发展理念;立足岗位需求,宏观调控招生数量;完善教学结构,注重学科专业发展方向等视角提出解决措施,为未来儿科学教育发展给予理论支撑,并期望对我国儿科学人才的培养及儿童健康高质量发展有所裨益。

    儿科学医学史医学教育儿童发展职业认同

    儿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文献阅读汇报的调查研究

    谷睿史佩佩王琴张建江...
    748-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儿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文献阅读汇报及临床科研能力现状,为培养优质儿科人才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郑州大学5所附属医院91名儿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参与文献阅读汇报分为参与组(n=38)和未参与组(n=53)。采用问卷结合访谈方式,从文献阅读汇报开展情况、参与文献阅读汇报意愿和临床科研能力现状方面对两组进行调查。运用SPSS 25。0进行卡方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参与组60。53%(23/38)认为开展文献阅读汇报后临床科研能力显著提升;未参与组94。12%(48/51)希望开展文献阅读汇报。参与组发表文章率、参与课题率、学术交流率、文献阅读量高于未参与组(P<0。05);参与组文献检索与阅读能力、专业英语水平、汇报PPT能力优于未参与组(P<0。05),但两组间统计学分析能力、课题设计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循证医学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文献阅读汇报对儿科学专硕临床科研能力提升有良好促进作用,应坚持以临床为导向,重视文献方法学和统计学研读,长期、定期、规范开展。

    儿科学专业型研究生文献阅读临床科研能力研究生教育

    医学生竞争态度调查研究:基于职业素养视角

    黄童欣陈丹燕纪欣鑫陈忆婷...
    753-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医学生的竞争态度,探究引导学生培养良性竞争态度的途径。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某医学院校的382名医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中文版竞争态度量表及中文版Jefferson同理心量表。采用SPSS 25。0 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方法包括统计描述、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和Spearman秩和相关检验。结果 医学生在良性竞争态度上得分为51。00(45。00,56。00),在过度竞争态度上的得分为35。00(31。00,38。00);不同年级的医学生在良性竞争态度上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2。31,P<0。001);是否喜欢团队合作的医学生(Z=-4。53,P<0。001)、在医学领域有无学习榜样的医学生(Z=-3。99,P<0。001)、有无职业规划的医学生(Z=-2。19,P=0。029)在良性竞争态度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否喜欢团队合作的医学生(Z=-2。47,P=0。014)、在医学领域有无学习榜样的医学生(Z=-2。89,P=0。004)、有无职业规划的医学生(Z=-2。32,P=0。021)在过度竞争态度得分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医学生的同理心与良性竞争态度呈较弱的正相关关系(r=0。20,P<0。001),而与过度竞争态度呈负相关关系(r=-0。36,P<0。001)。结论 该医学院校医学生具有较良好的竞争态度。医学院校应当从团队合作意识、职业规划能力、树立学习榜样等方面,引导学生培养良性竞争态度,从而促进其医学职业素养的提升。

    竞争态度职业素养医学生

    基于医院药师岗位胜任力的继续教育方案设计与满意度调查研究

    夏天一陈孟莉
    758-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结合医院药师岗位胜任力专业要素,探索适合医院特色的药学继续教育方案。方法 在国家继续医学教育思路指导下,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行为事件访谈法筛选医院药师岗位胜任力典型指标,根据Likert 5级度量法对医院药师开展问卷调查。采用相关和t检验等项目分析方法,及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最优斜交转轴法的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完成问卷修订。进一步对近似误差均方根、比较拟合指数等模型拟合指标和模型信、效度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并根据修订后问卷实施医院药师继续教育方案。结果 结合工作实际选取医院药师岗位胜任力要素中37个考察项开展问卷调查,经项目分析、探索与验证性分析,遴选涵盖31个特征条目的4个因子,即理论培训、实践与应用、授课方式、专家类型。修订后问卷信、效度良好。该方案培训满意度达97。87%(367/375)。结论 本研究综合药师岗位胜任力指标和医院工作需求实际建立的继续教育方案准确、有效,有助于药师专业技术水平和药学服务能力持续、有效提升。

    药师继续教育问卷满意度

    检验医学继续教育培训需求及培训模式调查研究

    魏彬黄熙哲蔡蓓林立岩...
    765-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线上和线下检验医学继续教育培训的优缺点,初步探讨新技术发展和新形势下未来继续教育培训模式。方法 采用问卷星形式对2019年和2020年参加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主办的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检验医学新技术新方法的临床应用与评价》学员进行调查,2019年线下培训完成调查问卷124份,2020年线上培训完成调查问卷503份。采用SPSS 26。0进行秩和检验、Fisher's确切概率法和卡方检验。结果 2020年学员年龄显著小于2019年学员,女性学员比例显著高于2019年。2019年中级及以上人员占比达66。93%(83/124),2020年以中级及以下人员为主(88。67%,446/503)。2019年来自四川省的人员占比明显高于2020年,基层学员比例明显低于2020年。2019年公立单位以三级医院为主(74。31%,81/109),民营机构学员中以三方检测机构人员为主(60。00%,9/15)。2020年公立单位中三级医院降为60。99%(258/423),而社区医疗机构提升至10。64%(45/423),民营单位人员以三级和二级医疗为主(共占75。00%,60/80)。学员学历越低认为培训课程价值越大,尤其是对培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方面满意度越高,基层人员认为本培训课程能有效提高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2019年对检验继续教育课程的专业知识需求提出建议的学员(83。75%,67/80)高于2020年(48。51%,244/503)。2020年培训后考核总体合格率为88。52%(424/479)。结论 线上和线下培训模式有明显不同的受众人群和培训效果,线上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可使更多基层人员、初中级人员享有培训机会,有利于提高整体检验人员的基本专业素质和检验技能。同时,线上线下模式的相互融合将共同促进检验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

    检验医学继续教育培训培训模式

    重庆市中医医院院感骨干人员培训方案的制订与应用

    滕冬梅李亚平罗美玲李双玉...
    772-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订重庆市中医医院院感骨干人员培训方案,探讨其应用效果,为建立中医医院院感骨干人才长效培训机制提供参考。方法 以2022年9月20日至11月4日举办的重庆市第一期中医医院院感骨干人员培训班45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成立培训质控小组,制订培训方案并实施。对比培训前后学员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成绩,调查培训结束后6个月学员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及培训满意度。使用SAS 8。0软件,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 学员最期望的培训形式为120学时以上、理论结合实践的系统性培训,最期望提高的能力为感染监测、感染暴发事件处理、重点部门感控管理的能力。培训结束后,学员的理论与技能成绩分别为(83。22±3。10)分、(86。67±3。72)分,均高于培训前(69。60±10。21)分、(63。89±8。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学员的远期专业知识整体掌握度为76。67%(552/720),对培训的总体满意度为95。56%(43/45)。结论 重庆市中医医院院感骨干人员培训方案的实施,能有效提高学员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远期培训效果良好,初步达到了预期效果,为今后中医医院院感骨干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

    中医医院感染管理感染控制人员培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