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药学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药学进展
药学进展

廖清江

月刊

1001-5094

yxjz@cpu.edu.cn,yxjz@163.com

025-83271475,83271227

210009

南京童家巷24号中国药科大学内

药学进展/Journal Progress in Pharmaceutical Sciences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药科技信息刊物,由中国药科大学主办。目前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多家数据库收录。2004年本刊将改为月刊出版,在保持原有特色栏目的基础上,对其他栏目进行一些调整。“综述与专论”栏目仍以登载反映当今世界药学领域发展现状和趋势的药学研究理论和技术、对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综述类文章为特色。“实验与研究”和“交流沙龙”栏目则刊登各类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及与药物研发、应用、生产、管理、资料查询等有关的经验总结和报告““信息广角”介绍国内外制药企业的新药研发动态。“专家笔谈”准备邀请医药领域的专家从各个角度评述医药热点问题“药事论坛”是为对在工作中遇到问题的医药界人士提供的进行讨论和商榷的平台。2004年,刊物将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更加重视药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更加关注新药、新技术的应用实践,力争使刊物内容更贴近读者、满足读者需求。欢迎来稿,欢迎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药物递释系统:从创新到转化

    黄永焯
    721-724页

    脂质体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冯赫宣李佩珊刘懿萱李建伟...
    725-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脂质体是由脂质材料制备的可用作药物载体的双分子层脂质囊泡.脂质体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药物载体.脂质体可改变药物在体内的递释性能及由此引起的药效提升和毒副作用降低,其特点包括靶向性和淋巴定向性、延长药物血液循环时间、降低药物毒性、提高稳定性.脂质体的主要制备方法包括薄膜分散法、逆向蒸发法、溶剂注入法、pH梯度法、硫酸铵梯度法、醋酸钙梯度法、离子载体法、钙融合法及改进的适合规模化生产的其他方法.目前,经过欧美药品管理部门批准上市的原研脂质体药物共有16个品种,而进入临床试验不同阶段的脂质体药物品种总计有千余个品种.已批准的脂质体药物主要适应证有肿瘤、真菌感染、术后疼痛等.综述脂质体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旨在为脂质体新药的研发及其医药产业技术升级提供参考.

    脂质体制备方法功能脂质体开发应用

    脂质体药物体内过程研究进展

    刘梦园钱隽占昌友
    735-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得益于优良的生物相容性、低毒性和低免疫原性,脂质体已被广泛用于抗肿瘤药物、抗感染药物等高效递送.尽管涉及脂质体药物的新技术和新类型不断涌现,但其体内过程尚未完全明晰,极大限制了脂质体药物的临床转化和应用.揭示脂质体药物体内血液循环、生物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全面阐释机体对该过程的调控作用与机制,发掘潜在构效关系,将助力脂质体药物合理设计,加快临床转化进程,助推临床精准应用.重点从脂质体药物体内过程、影响因素和调控策略三方面进行综述,期望为脂质体药物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脂质体蛋白冠体内过程生物学效应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体内命运分析新方法与新技术研究进展

    王心怡付淑军孟祥骏吴伟...
    747-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纳米药物递送系统(NDDSs)能够改善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将活性药物成分靶向递送至病灶,并控制药物释放.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NDDSs在医药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对NDDSs的体内命运进行精准分析,是揭示其复杂体内过程,实现纳米药物安全、有效递送的关键之一.NDDSs在体内包含负载型药物、游离型药物、纳米载体和载体材料等多种形态成分,在复杂的生命体系中全面精准分析这些成分的动态变化具有极高的技术挑战.受分析方法与分析技术的制约,目前对于NDDSs的体内命运研究仍存在许多挑战,极大阻碍了NDDSs的快速发展与临床转化.综述对NDDSs中游离型药物、负载型药物、纳米载体和纳米材料的分析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在纳米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并对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为NDDSs的体内命运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纳米载体体内命运生物分析新方法与新技术

    核酸药物递送的多肽载体研究进展

    李楚欣宋文婷张跃豹魏民志...
    761-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酸药物可在体内实现基因敲除、基因沉默及诱导蛋白质表达等功能,在人类疾病预防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常见的核酸药物包括反义寡核苷酸(ASO)、小干扰RNA(siRNA)、微小RNA(miRNA)和信使RNA(mRNA),它们在外界及生理条件下不稳定,因此需要安全高效的递送载体.多肽具有低免疫原性、生物可降解、良好的入胞效率和多功能性等优点,有利于提高核酸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并改善体内靶向分布.综述用于核酸药物递送的多肽载体相关研究进展,探讨多肽-核酸纳米药物在不同剂型和疾病中的适用性,旨在为提高核酸治疗药物的多样性和有效性研究提供参考.

    多肽载体RNA药物基因治疗纳米药物

    中药活性成分共晶的开发与应用进展

    李泽宇申欢刘二刚蒙钰珏...
    770-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活性成分广泛存在水溶性低、稳定性差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成药性和临床应用.共晶技术作为一种常用的晶体工程策略,在改善中药活性成分的理化性质及提升其成药性方面展现出了巨大潜力.综述系统介绍了中药活性成分共晶的开发与应用进展,探讨共晶在改善中药活性成分成药性方面的潜力及局限性,以期为中药活性成分的共晶技术研究与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中药活性成分药物共晶成药性中药新药研究

    N-肉豆蔻酰基转移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赵传武张雪娇杨汉煜高清志...
    782-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N-肉豆蔻酰基转移酶(NMT)存在于真菌和原生动物等真核生物中,N-肉豆蔻酰基化是一种由NMT催化的蛋白质脂质修饰和共翻译修饰过程,其在信号级联转导、膜泡运输和蛋白定位等细胞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证实,NMT对真菌、寄生虫、病毒和肿瘤细胞的存活至关重要,是一个具有前景的抗真菌、抗寄生虫、抗病毒和抗癌新靶点.综述以NMT为靶点的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为开发新型NMT抑制剂提供参考.

    N-肉豆蔻酰基转移酶抑制剂构效关系

    中性粒细胞在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文晴杨梦娇原玉柱赵永睿...
    796-800,后插1-后插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疾病发展过程中,被募集到肝脏中的中性粒细胞通过多种途径加重肝损伤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然而,中性粒细胞在不同种类药物导致的直接型、间接型、特异质型DILI中的作用机制不同,尚待进一步研究.综述中性粒细胞在DILI中发挥加重肝损伤作用以及中性粒细胞分别在乙酰氨基酚、雷公藤甲素和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导致的直接型DILI,氟烷诱导的特异质型DILI,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引起的间接型DILI中的作用机制,为探究DILI的内在机制和治疗手段提供参考.

    中性粒细胞药物性肝损伤作用机制

    征稿启事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