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孙夏

月刊

1004-4949

yixue1152@126.com

010-57456913 010-57455610

102200

北京昌平区政府街邮局4号信箱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Journal Medical Aesthetics and Cosmet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黄林英
    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病例资料,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结果: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包括患儿及家长、护理人员、护患沟通、疾病本身,其中医院护理人员所占比重最大,医护人员缺乏专业护理知识是最突出的影响因素。结论:护理人员提升护理水平,加强医患沟通,能改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帮助小儿早日康复。

    小儿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不安全因素

    常规血脂检验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张先茜
    4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01月~2014年10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时期10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检测两组 TG、TC、LDL -C 等血脂相关指标,做好相关记录。结果:观察组 TG、TC、LDL -C、APOB、HDL -C、APOA 水平分别为(2.44±0.11)mmol /L、(4.68±1.42)mmol /L、(3.42±1.24)mmol /L、(1.18±0.14)g/L、(0.98±0.16)mmol /L、(1.06±0.58)g/L,以上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 TG、TC、LDL -C、APOB 水平高于身体健康者,HDL -C、APOA 水平低于身体健康者,血脂检验可有效诊断心血管疾病,值得在各级医院推广。

    常规血脂检验心血管疾病诊断价值

    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病原学检测分析

    覃超刘春兰
    4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阴道炎患者在不同年龄段阴道分泌物病原体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诊断为阴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其阴道分泌物进行相关病原体常规检查,滴虫及假丝酵母菌的检测用生理盐水涂片进行,BV(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测采用唾液酸酶法来进行。结果:2463患者中,共检出 BV 阳性率565例,比例为22.94%,假丝酵母菌阳性率333例,比例为13.52%,滴虫阳性率74例,比例为3%。在各年龄段患者中,20岁及以下 BV 阳性率为7.25%,显著低于其它年龄段组;而假丝酵母菌阳性率以50岁以上患者比例最高,为25.69%,显著高于其它年龄段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阴道炎是危害妇女健康的常见疾病,临床上要对患者阴道分泌物同时进行滴虫、假丝酵母菌及 BV 检测,以更全面的反映患者病原体感染情况。

    阴道炎阴道分泌物病原学检测

    基于中药免疫组学对中药方剂免疫调节作用的评估

    刘慧伟
    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中药免疫组学对中药方剂免疫调节作用的评估效果。方法:根据单味中药免疫效应评估数学模型计算出中药复方每味中药有免疫效应的概率及中药复方存在免疫效应的概率;根据 CNKI 文献数据库中所提供的实验证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药方,然后采用中药文献学原理对结果进行验证和评估。结果:此次研究共查找到符合要求的文献94篇,共有68个方剂,68个方剂中有60个方剂经过计算判别后,其结果具有免疫效应,方剂免疫效应符合率为88.24%,2篇文献组免疫效应判别率与1篇文献组及随机方剂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此次研究中提出的中药复方免疫调节作用的评估方法对中药方剂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进行有效的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中药免疫组学中药方剂免疫调节评估

    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护理效果研究

    嵇灵郭秀君谢颖
    4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临床护理效果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熏洗进行治疗,疗程21d。对照组采用单纯抗组胺类药物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组为56.67%,两组比较,P <0.01。结论采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具有显著疗效,且操作简单易学,无侵入性,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老年性皮肤瘙痒穴位按摩中药熏洗护理

    间苯三酚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临床研究

    王志红
    4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01月~2014年12月间要求终止妊娠,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14~18周妇女60例,B 超提示子宫瘢痕愈合良好,其中观察组30例采用间苯三酚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引产;对照组30例采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引产,观察两组的引产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在引产总时间、术后清宫率、宫颈裂伤率、子宫破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临产发动时间、引产成功率、产后2h 阴道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用于愈合良好的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安全有效。

    间苯三酚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

    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刘毅蓉
    4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及对策。方法:选自2010年1月到2014年12月,在某市三甲医院发生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其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档案,分析引发的护理风险因素。结果:医疗事故当中,老年危重患者一级占5.00%、二级占12.50%、三级占40.00%、四级占25.00%;医疗纠纷当中,老年患者占17.50%。导致老年危重患者发生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护理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不遵医嘱、患者疾病因素、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不足、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欠缺、护理人员工作疲劳、护理人员沟通能力不足。结论:对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能够有效减少或规避医疗事故、医疗纠纷。

    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护理风险因素对策

    经皮肾穿刺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病原分析

    黄幼聪尚容芳陈鸿耀
    4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皮肾穿刺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病原。方法:选取30例健康成年大白兔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大白兔给予大肠杆菌菌落外加生理盐水,不加热,进行注射实验;观察组大白兔给予大肠杆菌菌落外加生理盐水,加热至100℃,进行耳背静脉注射实验,对比分析两组大白兔的体温变化和白细胞检测情况。结果:观察组大白兔体温上升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显著降低,对照组的白细胞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观察组大白兔4h后出现7例死亡,24h后完全死亡,对照组大白兔16h出现3例死亡,24h后剩余12例仍然存活。结论:经皮肾穿刺肾镜碎石取石术后若出现高热、白细胞下降,应及时保护机体功能,预防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

    经皮肾穿刺肾镜碎石取石术尿源性脓毒血症病原

    老年高龄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长期预后评价

    张勇任长杰李成秋
    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老年高龄(≥75岁)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长期预后。方法:随机抽取行 PCI(PTCA /PTCA +支架术)共45例,未行 PCI(PTCA /PTCA +支架术)有明确心肌梗死病史,临床确诊急性心梗或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共45例。将上述两组各分为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亚组(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陈旧性心肌梗死),心绞痛亚组在再发心绞痛(48%vs.31% P <0.005),心力哀竭(25%vs.46% P <0.05)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心肌梗死亚组在再发心绞痛(50%vs.22% P <0.005)和心肌梗死(0vs.1%P <0.05),心力衰竭(25%vs.69% P <0.05)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高龄冠心病患者行 PCI(PTCA /PTCA +支架术)组长期预后好于未行 PCI(PTCA /PTCA +支架术)组。

    老年高龄冠心病患者PCI(PTCA/PTCA+支架术)长期预后

    黄芪注射液和丹红注射液与西医治疗相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刘艳华孙立强孙立明王玉荣...
    4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和丹红注射液与西医治疗相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肾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增加丹红注射液30ml 和黄芪注射液30 ml 分别加入250 ml 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日,2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有效率和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79.41%,统计学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治疗后各组24h 尿蛋白、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肌酐、尿素氮和血胆固醇均下降(P <0.05),但研究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黄芪注射液和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显著。

    黄芪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