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孙夏

月刊

1004-4949

yixue1152@126.com

010-57456913 010-57455610

102200

北京昌平区政府街邮局4号信箱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Journal Medical Aesthetics and Cosmet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鼻胆管引流术和胆胰管双支架置入术在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疗效比较

    陈泽宇曹文瑜林晖郭石...
    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和胆胰管双支架置入术对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纳入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共174例行ERCP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预先设定的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其中58例ERCP术后行鼻胆管引流术、60例行胆胰管双支架置入术、56例未行任何处理,对比分析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 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鼻胆管组、胆胰管双支架组、非引流组分别为7% (4/58)、5% (3/60)和19% (11/56),鼻胆管组和胆胰管双支架组均明显低于非引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鼻胆管组比未引流组:x2=4.05,P =0.04;胆胰管双支架组比未引流组:x2=5.85,P=0.01),但鼻胆管组与胆胰管双支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9,P =0.48).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鼻胆管组、胆胰管双支架组、非引流组分别为38%(22/58)、52%(31/60)和38% (21/56),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鼻胆管组和胆胰管双支架组均明显低于非引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鼻胆管组与胆胰管双支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和胆胰管双支架置入术均能有效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且效果相当,但两者对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均无明显预防作用.鼻胆管引流术和胆胰管双支架置入术均能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鼻胆管引流术胆胰管双支架置入术

    乳牙牙髓干细胞的牙向分化的相关研究

    张琦刘富萍张宇娜徐高祥...
    104-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牙齿的缺损与缺失是现在人类普遍存在的问题,现在多采用充填修复种植等替代技术. 但由于这些均无生物活性,牙齿的再生就成为了口腔医学研究中重要的目标之一.乳牙牙髓干细胞是来源于脱落乳牙的间充质干细胞,它不涉及伦理法律问题,来源安全广泛并且有更强的增殖分化能力,成为了牙组织工程的热点种子细胞.如何通过不同的诱导物使乳牙牙髓干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就成了牙齿再生的重点.本文就乳牙牙髓干细胞在牙向分化上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乳牙牙髓干细胞牙向分化诱导

    骨外科患者感染伤口细菌检验及耐药率分析

    耿明
    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骨外科患者感染伤口的细菌展开检验,得出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率情况,从而为合理的临床用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我院骨外科收治的150例伤口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感染标本展开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操作.结果:从伤口感染患者标本中一共分离出了98株病原菌,阳性率为65.3%.其中,检出率位于前四位的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31.6%)、金黄色葡萄球菌(23.5%)、表皮葡萄球菌(12.2%)、鲍曼不动不动杆菌(10.2%).其中,MRSA占检测出来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52.2%(12/23),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阳性检出率为48.4%(15/31),此外,实验分离出来的大部分病原菌呈现出多重耐药的特性,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具有非常高的耐药率.结论:目前骨外科患者感染伤口细菌的耐药问题日益严重,临床在开展抗感染治疗时,应以细菌药敏试验结果为依据,对抗菌药物进行合理选用,在降低耐药菌产生的基础上,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充分保障.

    骨外科患者感染伤口细菌检验耐药率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分析

    曹秋玫张学萍张毅刚
    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比较来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从而进一步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8例,其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比较分析其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冠脉病变特点.结果:青年组男性患者、具有吸烟史和冠心病阳性家族史、本次发病为首次发病的及有典型胸痛症状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比例高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与老年组心肌梗死部位无统计学差异(P>0 05),但两组均以前壁心肌梗死为主,分别占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63.54%及52.17%;青年组接受急诊手术的比例、冠脉正常比例、单支病变高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的罪犯血管以前降支更为多见(P<0.05),青年组左主干病变明显少于老年组(P<0.05).结论: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为男性,吸烟比例更高,多为首次发病,且多有典型症状,多以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为主,更多地接受急诊手术,冠脉多以单支病变为主,前壁心肌梗死更多,最犯血管多为前降支.

    急性心肌梗死青年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

    梯度离心后正常形态精子总数对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

    朱立华许玉刚肖新燕孙秀芬...
    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精液处理后正常形态精子总教对人工授精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58例共506个人工授精周期,精液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处理,形态学分析严格按照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人类精液检验与处理实验手册第五版标准,比较处理后正常形态精子总数<0 4×106和≥0.4×106两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其女性年龄和不孕年限各组的影响.结果:处理后正常形态精子总数<0.4×106组,周期妊娠率为14.4%(30/208),处理后正常形态精子总数≥0.4×106组,周期妊娠率为15.4%(46/298),无统计学差异(P>0.05);处理后精子形态<0.4 × 106和≥0.4×106两组,当女性年龄>35岁时,妊娠率分别为0(0/48)、12.2% (5/41),差异显著(P<0.05);当女性不孕年限>5年时.妊娠率分别为0(1/50)、12.5% (6/48),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当处理后精子形态<0.4 × 106,女性年龄>35岁或女性不孕年限>5年时妊娠率明显降低,应及时行IVF或ICSI治疗.

    人工授精精子形态妊娠率不孕年限

    ERCC1在肺鳞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莫春生罗学平洪强陈健智...
    10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在肺鳞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收集125例Ⅲa期肺鳞癌患者的原发灶及配对的45例淋巴结转移灶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ERCC1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化疗后患者的预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ERCC1在肺鳞癌淋巴结转移灶及原发灶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71.1% (32/45)、52% (65/125),二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35).ERCC1在肺鳞癌原发灶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复发明显相关(P<0.05).同时,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ERCC1高表达患者预后明显较差(P <0.05);Cox多因素生存分析表明ERCC1可作为肺鳞癌患者预后评估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ERCC1为肺鳞癌预后相关的独立因素,其表达影响患者对化疗的敏感性.

    ERCC1肺鳞癌淋巴结转移预后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林凡霞
    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采取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NCPAP),观察组患儿采取双水平正压通气(Bihpsic)模式,比较通气治疗12 h、24 h两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包括PaO2、PaCO2、pH、吸入气中的氧浓度分数(FiO2)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计算氧合指数OI(PaO2/FiO2)结果:经过治疗12 h、24h后,观察组患儿的PaO2、pH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儿上机12h、24 h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且OI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住院时间、并发症、治愈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新生儿呼吸衰竭可有效改善呼吸衰竭新生儿[的通气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新生儿呼吸衰竭

    分步给药法在连续无痛胃肠镜术中的应用

    廉桂荣刘振伟彭娟杨春玲...
    110页

    无痛胃肠镜连续检查、分步给药镇静法

    米非司酮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张旭霞
    11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米非司酮是一种具有独特药理作用的药物,已广泛应用于早孕药物流产,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米非司酮在紧急避孕、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肿瘤、精神性重度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及抗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方面呈现一定药理活性.本文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米非司酮紧急避孕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肿瘤精神性重度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

    PVP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张宏武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保守治疗组40例,予卧硬板床、功能锻炼配合药物常规治疗;手术治疗组40例,予PVP手术配合药物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VAS)、活动能力评分、Cobb‘s角、椎体高度.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手术组VAS评分与保守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1月、治疗后3月,手术组VAS评分与保守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活动能力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手术组活动能力评分与保守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1月、治疗后3月,手术组活动能力评分与保守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③治疗后两组患者Cobb‘s角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椎体高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深入研究.

    椎体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经皮椎体成形术临床疗效